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上皮样血管瘤性结节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英 李思彤 +3 位作者 赵子东 白彦萍 崔勇 郑占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皮肤上皮样血管瘤性结节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血管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结节,好发于躯干及四肢,本文报道一例。患者,女,47岁。背部红色结节3个月伴轻微瘙痒,组织病理示结节位于真皮浅层,周围无包膜,... 皮肤上皮样血管瘤性结节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血管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结节,好发于躯干及四肢,本文报道一例。患者,女,47岁。背部红色结节3个月伴轻微瘙痒,组织病理示结节位于真皮浅层,周围无包膜,由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无明显异型性,大量管腔样结构形成,免疫组化示:CD31(+), CD34(+), D2-40(+), Fli-1(+), KP-1(+), Ki-67(20%+),溶菌酶(+)。诊断:皮肤上皮样血管瘤性结节。治疗:行手术切除,随访至今2年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上皮样血管瘤性结节
下载PDF
皮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峰 张斌豪 何建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949-950,共2页
关键词 皮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间叶组织肿瘤 恶性肿瘤
下载PDF
GasderminA3基因在小鼠皮肤上皮中对NF-κB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余裕 白秀峰 +2 位作者 赖向东 杨恬 连小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Gasdermin A3(简写为Gsdma3)基因在小鼠皮肤上皮中对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切片与免疫荧光观察Gasdermin A3突变鼠与正常鼠背部皮肤中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区域与强弱情况;免疫荧光观察转染Gsdma3质粒后,小鼠皮肤细胞... 目的探讨Gasdermin A3(简写为Gsdma3)基因在小鼠皮肤上皮中对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切片与免疫荧光观察Gasdermin A3突变鼠与正常鼠背部皮肤中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区域与强弱情况;免疫荧光观察转染Gsdma3质粒后,小鼠皮肤细胞中Gsdma3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Gsdma3基因突变或过表达的情况下,在体或离体小鼠皮肤上皮细胞中NF-κB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Gsdma3基因突变或过表达的情况下,在体或离体小鼠皮肤上皮细胞中NF-κB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小鼠皮肤上皮细胞中,Gsdma3基因突变导致小鼠皮肤上皮细胞中NF-κB mRNA表达平均降低39.53%,(P<0.01),蛋白表达平均降低65.03%(P<0.01),免疫荧光检测NF-κB阳性表达在Gsdma3突变的皮肤上皮中明显减弱;Gsdma3的过表达导致小鼠皮肤上皮细胞中NF-κB mRNA表达平均增强56.25%(P<0.01),蛋白表达平均增强199.6%(P<0.01),免疫荧光检测NF-κB阳性表达在过表达Gsdma3的皮肤上皮细胞中明显增强。结论在小鼠皮肤上皮中,Gsdma3能促进NF-κ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dermin A3 NF-ΚB 小鼠 皮肤上皮细胞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陈大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的方法检测在0、101、102和103个/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于皮肤上皮细胞,并于第0、24、48和72h检测细胞的增长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β-防御素-2在皮肤上皮细胞内表...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的方法检测在0、101、102和103个/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于皮肤上皮细胞,并于第0、24、48和72h检测细胞的增长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β-防御素-2在皮肤上皮细胞内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用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做用于皮肤上皮细胞,然后用MTT法检测并计算得到在48h,102个/mL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于皮肤上皮细胞的增长率最低为(23.11±0.21)%。用102个/mL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肤上皮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β-防御素-2的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72h的表达量最高。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的表达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上皮细胞 β- 防御素-2
下载PDF
褪黑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皮肤上皮细胞增殖及wnt10b和β-caten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子贤 吴静 +8 位作者 宫文典 卢泽宇 赵飞飞 刘俊阳 杨德智 张燕军 苏蕊 赵艳红 刘佳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8,共7页
为研究褪黑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皮肤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模式,将褪黑素浓度设置为0、100、300、600和900pg/mL 5个试验组,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皮肤上皮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nt10b和β-catenin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Wnt10b及β-c... 为研究褪黑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皮肤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模式,将褪黑素浓度设置为0、100、300、600和900pg/mL 5个试验组,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皮肤上皮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nt10b和β-catenin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Wnt10b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300pg/mL褪黑素对皮肤上皮细胞增殖效果最佳(P<0.05),Wnt10b和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综上,300pg/mL的褪黑素可显著促进皮肤上皮细胞增殖,且显著提高Wnt10b和β-caten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褪黑素 皮肤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Wnt10b Β-CATENIN
原文传递
1775例皮肤上皮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病理分析
6
作者 陈常召 《浙江肿瘤通讯》 1990年第3期32-33,共2页
皮肤的表皮及附件发生的肿瘤,在国内报导尚不多,现就沂蒙山地区19年来(1966—1984)病理活检中的1775例的皮肤上皮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分析如下。病理资料一、良性瘤及瘤样病变在1775例中,良性瘤及瘤样病变共963例(54.25%);其中:
关键词 皮肤上皮 肿瘤 瘤样病变 病理
原文传递
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希川 刘荣卿 +2 位作者 叶庆佾 郝飞 钟白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研究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80~2002年27例钙化上皮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其中70.19%的病例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男女比例为12;好发于面、颈及上肢等部位,肿瘤直径为0.3~3.0cm。77.78%的病例... 目的研究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80~2002年27例钙化上皮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其中70.19%的病例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男女比例为12;好发于面、颈及上肢等部位,肿瘤直径为0.3~3.0cm。77.78%的病例临床分别误诊为皮脂腺囊肿、表皮囊肿及皮肤纤维瘤等;70.37%的肿瘤有包膜,由影子细胞及嗜碱性细胞组成,间质中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炎细胞浸润。结论钙化上皮瘤具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易误诊,对面、颈及上肢皮肤单发的质硬结节,应考虑到钙化上皮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钙化上皮 病理分析 误诊 毛母质瘤 诊断
下载PDF
面颈部皮肤钙化上皮瘤临床及病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陆东辉 陈菲 王铁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面颈部皮肤钙化上皮瘤为一类较少见的真性肿瘤,本文总结并讨论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及病理科1991~2005年已经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钙化上皮瘤共9例临床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患者以青少年俱多,... 目的:面颈部皮肤钙化上皮瘤为一类较少见的真性肿瘤,本文总结并讨论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及病理科1991~2005年已经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钙化上皮瘤共9例临床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患者以青少年俱多,其中~19岁组占42%,P<0.05,性别趋向女性,男女之比为1:2。本病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资料中9例其误诊率达66%。组织病理观察,表现为影细胞及嗜硷性细胞片状排列为特征。本病经外科手术切除后未见复发。结论:皮肤钙化上皮瘤好发于青少年,且女性占多数。钙化上皮瘤临床易发生误诊,利用影像学手段可提高诊断率。手术切除彻底可以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质瘤 皮肤钙化上皮
下载PDF
聚焦超声和药物治疗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沅月 张睿 +5 位作者 吴妙芳 谢玲玲 林仲秋 李成志 王智彪 陈志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83-387,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的变化规律。结果 5... 目的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的变化规律。结果 5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治疗及随访计划。3个月后超声治疗组治愈率42.9%,有效率96.4%;药物治疗组治愈率12.0%,有效率88.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组显效时间早、维持时间长于药物治疗组,且人时复发率为14.3%,低于药物治疗组(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白色病变的疗效较药物治疗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疗法 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 哈西奈德软膏 疗效
下载PDF
VEGF及CD34在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及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静 武昕 +1 位作者 李威 赵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MVD)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中VEGF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S和VIN中MVD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
下载PDF
头颈部皮肤淋巴上皮瘤样癌的组织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晓静 赵敏 魏艳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99-501,共3页
报告1例头颈部皮肤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s)。患者女,84岁。左颞部一粉红色丘疹样皮损,表面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呈团巢状分布,癌巢周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CKp)、上皮膜抗原(EMA)、CK5/6... 报告1例头颈部皮肤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s)。患者女,84岁。左颞部一粉红色丘疹样皮损,表面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呈团巢状分布,癌巢周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CKp)、上皮膜抗原(EMA)、CK5/6弥漫阳性(+++),细胞核抗原(Ki-67)约40%阳性,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K7、CK20、CD68、HMB-45、S-100蛋白及EB病毒阴性。诊断:头颈部皮肤淋巴上皮瘤样癌。术后随访1年,患者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淋巴上皮瘤样 头颈部 组织病理
下载PDF
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琳琳 王宁 赵岩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皮肤钙化上皮瘤患者中抽取42例作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主要皮肤病变位置在头面部和上肢,肿瘤直径0.33-2.14 cm,临床误诊率高达64.29%(27/42);绝... 目的 探讨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皮肤钙化上皮瘤患者中抽取42例作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主要皮肤病变位置在头面部和上肢,肿瘤直径0.33-2.14 cm,临床误诊率高达64.29%(27/42);绝大部分肿瘤有包膜,组成成分是影子细胞和嗜碱性细胞,间质主要是纤维结缔组织,同时伴发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钙化现象。结论 皮肤科临床医师应不断增进自身对皮肤钙化上皮瘤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的认知与把握,从而提升临床诊断皮肤钙化上皮瘤的准确率,最终改善患者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钙化上皮 组织病理特点 临床诊断
下载PDF
组胺对皮肤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甦 矫健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4-609,共6页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人皮肤角化上皮细胞在组胺刺激下的跨膜阻力(trans-epithelial resistance,TER)和细胞间通透性的变化,研究组胺对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应用气-液细胞培养技术(air-liquid interface,ALI)培养正常人和特异性皮炎...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人皮肤角化上皮细胞在组胺刺激下的跨膜阻力(trans-epithelial resistance,TER)和细胞间通透性的变化,研究组胺对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应用气-液细胞培养技术(air-liquid interface,ALI)培养正常人和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皮肤原代角化上皮细胞,以组胺及其受体拮抗剂等连续刺激上皮细胞96 h,监测TER及细胞间荧光素通过强度,评价皮肤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改变。结果组胺刺激可以降低皮肤角化上皮细胞的TER,增加上皮细胞间荧光素FITC-葡聚糖(FITC-Dextran)的通透性,作用曲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组胺刺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胺受体1(histamine 1 receptor,H1R)拮抗剂可以抑制组胺对TER的降低作用,而Ca2+载体离子霉素可以诱导类似组胺对TER的降低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提示组胺可以降低人皮肤原代角化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有可能与AD等慢性皮肤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并有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皮肤角化上皮 屏障功能
下载PDF
VEGF在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及外阴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航 武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1-1222,共2页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VEGF在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组...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VEGF在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皮肤钙化上皮瘤4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维鑫 李海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23期2495-2496,共2页
目的 :探讨皮肤钙化上皮瘤的诊疗方法及病理特点 ,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对45例皮肤钙化上皮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2 % (28例 )钙化上皮瘤患者年龄小于30岁 ,病变部位以头面部、颈部、上肢为主 ,临床误... 目的 :探讨皮肤钙化上皮瘤的诊疗方法及病理特点 ,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对45例皮肤钙化上皮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2 % (28例 )钙化上皮瘤患者年龄小于30岁 ,病变部位以头面部、颈部、上肢为主 ,临床误诊率高达84.4 %。手术切除后无复发。结论 :增强对钙化上皮瘤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 ,提高对此病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钙化上皮 病理特征 病理检查 嗜碱性细胞 黑色素细胞
下载PDF
足跟皮肤恶性肌上皮瘤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
16
作者 商冠宁 郑珂 李奕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足跟 皮肤恶性肌上皮 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治疗
下载PDF
会阴部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并派杰氏病1例
17
作者 姜疆 刘毅 钟晓玲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会阴部 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 派杰氏病 并发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霞 纳猛 +2 位作者 邵丹 钟庆坤 张娴 《皮肤病与性病》 2017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对7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鳞状细胞癌进行(ALA-PDT治疗。结果经(3~6)次治疗后,7例患者溃疡面均被肉芽组织覆盖后愈合。随访6月后,均未发现原皮...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对7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鳞状细胞癌进行(ALA-PDT治疗。结果经(3~6)次治疗后,7例患者溃疡面均被肉芽组织覆盖后愈合。随访6月后,均未发现原皮损处复发,2例患者治疗部位有轻度刺痛、瘙痒。结论对皮肤鳞状细胞癌尤其老年患者,ALA-PDT疗法损伤小、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 治疗
下载PDF
鸡皮肤毛囊生长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豪 刘祎轩 +5 位作者 朱慧媛 张朋威 雷艳茹 高超群 李东华 康相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73-3282,共10页
【目的】筛选鸡胚胎早期发育期间背部皮肤上皮和间充质中调控毛囊生长的关键基因、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为了解鸡胚胎早期发育期间毛囊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GSE62882数据集,采用R语言limma包对数... 【目的】筛选鸡胚胎早期发育期间背部皮肤上皮和间充质中调控毛囊生长的关键基因、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为了解鸡胚胎早期发育期间毛囊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GSE62882数据集,采用R语言limma包对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分别筛选出胚胎期第7和9天皮肤上皮和间充质差异基因以及皮肤上皮和间充质共同上下调基因,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对差异基因和共同上下调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用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可视化,运用R语言中的clusterProfiler程序包对差异基因和共同上下调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皮肤上皮在胚胎期第7和9天共筛选出626个差异基因,获得189条相互作用关系、10个生物过程和4条信号通路;皮肤间充质在胚胎期第7和9天共筛选出690个差异基因,获得326条相互作用关系、10个生物过程和3条信号通路;皮肤上皮和间充质在胚胎期第7和9天共同上调基因26个,共同下调基因48个,共同上下调基因存在34条相互作用关系,主要富集在Wnt信号通路上。【结论】本研究从鸡胚胎期第7和9天皮肤上皮和间充质中筛选到共同上调基因26个,共同下调基因48个,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Wnt信号通路上,为探究上皮和间充质在毛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上皮 皮肤间充质 功能注释 富集分析 WNT信号通路
下载PDF
P53、PCNA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文鑫 朱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皮肤基底上皮瘤及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异常增殖及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114例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和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不同病理分级的皮肤基底上皮瘤及皮肤鳞状细... 目的探讨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皮肤基底上皮瘤及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异常增殖及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114例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和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不同病理分级的皮肤基底上皮瘤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53和PCNA的表达,分析P53、PCNA在皮肤基底上皮瘤及皮肤鳞状细胞癌Broders不同病理分级间的关系以及P53、PCNA的相关性。结果 1皮肤基底细胞瘤中,各型P53、PCNA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硬斑病样型表达明显高于实体型、色素型、浅表型以及腺样型(P<0.05);2 P53、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Ⅰ、Ⅱ、Ⅲ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53和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P53、PCNA的高表达在皮肤基底上皮瘤及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与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基底上皮 皮肤鳞状细胞癌 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