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岳俊秋 卢德霞 +1 位作者 李莉 付先秋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0期1062-1063,1066,共3页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接收留置针管的婴幼儿患儿268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活动操作。对比两组患儿...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接收留置针管的婴幼儿患儿268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活动操作。对比两组患儿皮肤压痕的情况及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护理人员护理前后的成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压痕出现率为10.44%,对照组的压痕出现率为29.78%,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护理人员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改善,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升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效果,并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预防意识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婴幼儿留置针 皮肤压痕
下载PDF
用改良MASSON三色法鉴别生前死后的皮肤压痕 被引量:1
2
作者 龚毓昌 秦志强 袁世俊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5-96,共2页
本实验用改良masson三色染新技术,即固绿FCF-丽春红S酸性品红一铁苏木素染色对60只小白鼠的生前和死后颈部皮肤压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生前组30只小白鼠均显示压痕处皮下肌肉呈深红染而死后组30只小鼠深红染阴性23... 本实验用改良masson三色染新技术,即固绿FCF-丽春红S酸性品红一铁苏木素染色对60只小白鼠的生前和死后颈部皮肤压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生前组30只小白鼠均显示压痕处皮下肌肉呈深红染而死后组30只小鼠深红染阴性23只,可疑4只,假阳性3只。结果表明用固绿FCF-丽春红S酸性品红一铁苏木素染色,以光学显微镜检查鉴别生前和死后的皮肤压痕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鉴定 皮肤压痕 MASSON 三色法
下载PDF
皮肤点刺试验与皮肤压痕试验对比研究
3
作者 向阳冰 王惠妩 +2 位作者 陈璇 张华 刘志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了解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皮肤点刺试验与皮肤压痕试验的耐受情况与阳性反应。方法:选择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共40例,同时进行特异性变应原皮肤点刺与皮肤压痕试验。了解患者对2种方法的不适感及恐惧程度,并比较2种... 目的:了解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皮肤点刺试验与皮肤压痕试验的耐受情况与阳性反应。方法:选择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共40例,同时进行特异性变应原皮肤点刺与皮肤压痕试验。了解患者对2种方法的不适感及恐惧程度,并比较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皮肤点刺试验不适感37例(93%),痛感39例(97.5%),恐惧感33例(82.5%);对皮肤压痕试验不适感31例(77.5%),痛感35例(87.5%),恐惧感24例(60.0%),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更愿意接受皮肤压痕试验,10例患者愿意选择点刺法,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压痕法患者痛苦少,恐惧感小,更易接受,临床上可以用皮肤压痕试验代替皮肤点刺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点刺试验 皮肤压痕试验 过敏原
下载PDF
应用棉片预防急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致皮肤压痕及疼痛 被引量:4
4
作者 叶安然 曹阳 邱秀凤 《护理学报》 2011年第4期62-62,共1页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林华公司生产的Ⅱ-B型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固定时,留置针尾的针梗部分在穿刺局部皮肤上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压痕,在患者消瘦、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较深的压痕还会导致压疮、皮肤破损或其他并发症。压痕不...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林华公司生产的Ⅱ-B型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固定时,留置针尾的针梗部分在穿刺局部皮肤上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压痕,在患者消瘦、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较深的压痕还会导致压疮、皮肤破损或其他并发症。压痕不仅给抢救暂时稳定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不利的因素,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为了更好地固定留置针.减少压痕的出现。本研究对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确保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无菌棉片 皮肤压痕 疼痛
下载PDF
比较变应原检测试验中皮肤点刺法与皮肤压痕法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于杰 林斐 于桂玲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7期3225-3226,共2页
目的:比较过敏性疾病患者对皮肤点刺法检测变应原和皮肤压痕法检测变应原两种试验方法的阳性反应率以及操作耐受情况,为变应原检测试验找出最值得临床使用的试验方法。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以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共120名患者,... 目的:比较过敏性疾病患者对皮肤点刺法检测变应原和皮肤压痕法检测变应原两种试验方法的阳性反应率以及操作耐受情况,为变应原检测试验找出最值得临床使用的试验方法。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以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共120名患者,对每一名患者同时进行皮肤压痕试验和皮肤点刺试验。询问患者对两种不同试验方法是否存在不适或恐惧,对比患者对两种不同试验方法的耐受程度,并对比两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阳性检测率的不同,最后进行数据检验、统计学分析与描述。结果:两种方法对比结果,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多数患者更能接受完全无创的皮肤压痕法。结论:两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阳性率总体上相同,但皮肤压痕试验具有痛苦少、患者恐惧感小、接受度高的优势,故而临床上一般建议用皮肤压痕法进行变应原检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检测试验 皮肤点刺法 皮肤压痕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作用
6
作者 黄喜华 王名英 张舒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需要留置针管的婴幼儿12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观察组采用品...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需要留置针管的婴幼儿12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操作,对两组患儿的皮肤压痕出现情况和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压痕出现率为9.68%(6/62),对照组患儿压痕出现率为29.03%(18/62)(P<0.05);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在护理积极性、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协调能力、工作认同感与成就感及操作质量等护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可以改善患儿压痕发生率,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以及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婴幼儿留置针 皮肤压痕 预防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作用
7
作者 丁晶晶 张玉珍 《包头医学》 2020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在婴幼儿留置针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130例于2017年7月~2019年3月在医院中进行留置针输液的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评分及压痕率进行比较。结果:活动后,... 目的:探究在婴幼儿留置针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130例于2017年7月~2019年3月在医院中进行留置针输液的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评分及压痕率进行比较。结果:活动后,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压痕率比较活动后较活动前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降低皮肤压痕发生概率,有助于帮助婴幼儿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留置针 皮肤压痕 护理能力
下载PDF
静脉保护联合健康宣教干预对急诊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皮肤压痕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肖兰兰 刘丁凤 夏雅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14期2597-2599,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保护联合健康宣教干预对急诊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皮肤压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接受留置针管的急诊患儿3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9例。干预组予以静脉保护联合健康宣教,对照组予以常规护... 目的:探讨静脉保护联合健康宣教干预对急诊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皮肤压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接受留置针管的急诊患儿3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9例。干预组予以静脉保护联合健康宣教,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皮肤压痕情况。结果: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0.5%,对照组为75.4%,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留置时间为(2.5±0.3)d,对照组为(1.4±0.2)d,干预组平均留置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皮肤压痕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9.0%,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中9例患者穿刺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2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输液渗漏、导管堵塞、脱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保护联合健康宣教干预应用于急诊患儿留置针穿刺中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及减少肤压痕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儿 静脉保护 健康宣教干预 留置时间 皮肤压痕
原文传递
经常佩戴口罩 如何护理皮肤
9
作者 本刊资料室 《兵团工运》 2022年第1期54-54,共1页
长期佩戴口罩给皮肤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痘痘加重、皮肤红斑瘙痒、脱屑、皮肤压痕破损等,那如何照顾好口罩下的皮肤呢?口罩下的皮肤病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性、变态反应性、感染性皮肤病,以及其他类型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主要是指由于皮肤... 长期佩戴口罩给皮肤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痘痘加重、皮肤红斑瘙痒、脱屑、皮肤压痕破损等,那如何照顾好口罩下的皮肤呢?口罩下的皮肤病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性、变态反应性、感染性皮肤病,以及其他类型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主要是指由于皮肤受到口罩的持续性压迫和摩擦,导致皮肤出现红斑压痕、水疱、糜烂破损等皮肤物理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皮肤 皮肤红斑 变态反应性 口罩 皮肤压痕 物理性 佩戴
下载PDF
优质PU皮海棉圈鸟巢在新生儿科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沈金娣 刘剑英 +1 位作者 刘玉萍 王小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PU皮海棉圈鸟巢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12月瑞金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鸟巢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两组新生儿均予以鸟巢式护理,对照组新生儿... 目的探讨优质PU皮海棉圈鸟巢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12月瑞金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鸟巢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两组新生儿均予以鸟巢式护理,对照组新生儿应用高压灭菌浴巾摆成椭圆形鸟巢,研究组新生儿则采取优质PU皮海棉圈鸟巢。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期间的鸟巢适用率、重置率、更换率,因鸟巢而发生皮肤擦伤、皮肤压痕情况及鸟巢经济成本。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护理期间的鸟巢适用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8%,重置率、更换率均为0.0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4.04%、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皮肤擦伤发生率为2.13%,皮肤压痕发生率为6.38%,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8%、2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每天的鸟巢经济成本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PU皮海棉圈鸟巢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安全舒适,成本不高,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擦伤 优质PU皮海棉圈 鸟巢式护理 皮肤压痕 灭菌浴巾 重置更换鸟巢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膀胱造瘘管改良式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沈平华 《全科护理》 2014年第25期2377-2378,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造瘘管改良式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56例膀胱造瘘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膀胱造瘘管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固定方法。比较两者在膀胱造瘘术后3d内出现膀胱造瘘管固定脱落、皮肤压痕、... [目的]观察膀胱造瘘管改良式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56例膀胱造瘘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膀胱造瘘管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固定方法。比较两者在膀胱造瘘术后3d内出现膀胱造瘘管固定脱落、皮肤压痕、皮肤红疹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膀胱造瘘管固定脱落、皮肤压痕、皮肤红疹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造瘘管采用改良式固定方法可有效减少造瘘管固定脱落、皮肤压痕、皮肤红疹的发生,效果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造瘘管 固定方法 皮肤压痕 皮肤红疹
下载PDF
经常戴口罩 如何护理皮肤
12
作者 刘静 《保健与生活》 2021年第11期23-23,共1页
长期戴口罩给皮肤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痘痘加重,皮肤红斑、瘙痒、脱屑,皮肤压痕、破损等,那如何护理好口罩下的皮肤呢?口罩下的皮肤病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以及其他类型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主要是指... 长期戴口罩给皮肤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痘痘加重,皮肤红斑、瘙痒、脱屑,皮肤压痕、破损等,那如何护理好口罩下的皮肤呢?口罩下的皮肤病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以及其他类型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主要是指由于皮肤受到口罩的持续性压迫和摩擦,导致皮肤出现红斑压痕、水疱、糜烂、破损等物理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 戴口罩 感染性皮肤 皮肤红斑 皮肤压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