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衣服宽松点 皮肤不瘙痒
- 1
-
-
作者
常明
-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9年第1期21-21,共1页
-
文摘
冬天气候干燥,人们总会觉得全身皮肤干涩、紧绷绷的,尤其在洗澡之后,常觉得浑身刺痒,用手一搔身上还会出现几道白印。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空气干燥,皮脂分泌减少,很容易造成皮肤缺水、缺油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皮肤脱屑、过敏等。
-
关键词
皮肤干涩
衣服
瘙痒
空气干燥
皮脂分泌
皮肤缺水
皮肤脱屑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187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秋冬养阴巧选方
- 2
-
-
作者
周滔
-
机构
北京中医医院
-
出处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10期35-35,共1页
-
文摘
秋冬季节具有干燥和寒冷的特点,人体容易出现皮肤干涩皲裂、口鼻干燥、口渴、便结、干咳无痰、咽干而痛等津液受损的表现,也容易出现手足冰凉等寒邪内生的症状。中医在秋冬养阴方面有一些小妙方,有助于养生保健,预防生病,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秋冬养阴
选方
秋冬季节
皮肤干涩
干咳无痰
手足冰凉
养生保健
小妙方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冬日护肤,中医有话说
- 3
-
-
作者
李小莎
-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出处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第2期35-35,共1页
-
文摘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也越来越干燥,皮肤水分流失严重,尤其是中老年人,明显出现皮肤干涩紧绷、色斑加重、瘙痒等症。从中医角度来看,皮肤与肺相表里,与肝的疏泄、脾的健运息息相关,除一般外用保湿护肤品外,还需内在调理。
-
关键词
中医角度
护肤品
皮肤干涩
水分流失
中老年人
-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
-
题名巧用蜂蜜治病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薛殿凯
-
机构
内蒙古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08年第2期67-67,共1页
-
文摘
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二经。《本草纲目》认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蜂蜜质地滋润,可润燥滑肠。生用性凉,清热润肺;熟用补中,缓急止痛。甘以解毒调和百药,故常用于津液不足.大便燥结,肺虚津亏,口干燥咳。皮肤干涩,脾胃虚弱,神倦食少,心腹作痛。
-
关键词
蜂蜜
治病
《本草纲目》
清热润肺
缓急止痛
脾胃虚弱
津液不足
皮肤干涩
-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R151.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题名豌豆烧豆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云
-
出处
《中老年保健》
2006年第10期27-27,共1页
-
-
关键词
豌豆
B族维生素
豆腐
产后乳汁不下
皮肤干涩
色素沉着
碳水化合物
植物凝集素
-
分类号
R151.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题名汤汤水水除秋燥
- 6
-
-
作者
刘涓
-
机构
河北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
-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7年第19期44-44,共1页
-
文摘
人的健康和气候、外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秋天气候干燥.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患病。北方多是秋阳暴晒的天气.而刚经受过夏天酷暑“折磨”的人.在初秋受到酷暑和秋季干燥天气的夹击.常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出血、皮肤干涩、咽干口渴、音哑、便秘、小便少等。还有的人会出现燥咳症状.如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
-
关键词
秋燥
阴虚火旺
口干舌燥
嘴唇干裂
皮肤干涩
干咳少痰
痰中带血
水
-
分类号
R254.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护肤宜选五类食物
- 7
-
-
-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0年第2期10-10,共1页
-
文摘
1.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韭菜,菠菜.萝卜及动物肝脏、虾、蛋黄等.这些食物具有润泽皮肤的功效.可以防止皮肤干涩、粗糙和皱纹的出现。
-
关键词
食物
护肤
维生素A
动物肝脏
皮肤干涩
润泽皮肤
-
分类号
R151.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R168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营养师食谱推荐:初冬,美丽苗条吃出来
- 8
-
-
作者
赵英敏
-
出处
《中外妇儿健康》
2009年第11期70-71,共2页
-
文摘
天气凉了,胃口越来越好了。身体对热量的需求在增加,运动却越来越少了。冬天胖起来,夏天减下去。你是在重复这样的循环吗?但是体重忽增忽减,对身体是种严重的伤害:内分泌失调、经期不定、皮肤干涩……
-
关键词
营养师
食谱
苗条
内分泌失调
皮肤干涩
身体
-
分类号
R15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10月健康月历
- 9
-
-
-
出处
《糖尿病新世界》
2009年第10期7-7,共1页
-
文摘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重要的养生时节。秋季风多雨少,气候干燥,天气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尤其是白露之后,昼热夜凉,寒热多变,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因此养阴是秋季养生的重要原则,而养阴的重点就是养肺阴,防燥润肺。由于中医认为五脏跟四季应该顺应,秋天对应的是肺脏,肺的很多问题在秋天更为突出。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应对秋季的到来呢?首先是皮肤养护,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涩,而保持皮肤清洁、湿润也是糖友们的必修功课。其次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滋润才能使肺得到滋润,重点就是要多喝水。接下来是肺部运动,要多做深呼吸。伸开双臂、大口吐气,让我们的肺吐尽浊气,吸进氧气。另外,秋季对于精神压力较大的人容易产生情绪变化,所以糖友们应该保持开朗乐观、平和的心态。
-
关键词
秋季养生
健康
糖尿病患
鼻腔护理
伤风感冒
皮肤养护
皮肤干涩
皮肤清洁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冬季防燥“内外兼修”
- 10
-
-
-
出处
《中老年保健》
2015年第12期48-48,共1页
-
文摘
冬季,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出血、皮肤干涩、咽喉干痛、尿少便秘等情况。因此,冬季防燥是必不可少的,防燥要做到“内外兼修”.效果才好。
-
关键词
内外兼修
防燥
冬季
嘴唇干裂
皮肤干涩
-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
-
题名沐浴露没有香皂洗得干净吗?
- 11
-
-
-
出处
《财富生活》
2021年第1期12-12,共1页
-
文摘
相信大家对沐浴露和香皂的使用感想是一样的:沐浴露用后皮肤光滑,香皂用后皮肤干涩。有些人认为干涩才证明洗得干净,那是否用沐浴露就没有香皂洗得干净呢?事实上,身上顺滑和干爽,与清洁程度没有关系,香皂和沐浴露的清洁原理都是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对皮肤表面进行清洁。
-
关键词
沐浴露
表面活性剂
香皂
皮肤表面
干净
皮肤干涩
-
分类号
TS976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秋冬之交的衣食住行
- 12
-
-
-
出处
《福建农业》
2001年第11期27-27,共1页
-
文摘
衣:秋冬之交冷空气活动日渐频繁,气候多变,让人一时难以适应,一不小心就闹病。因此,要注意及时增添衣服,以防止寒邪冷湿之气入侵,诱发感冒、关节炎、胃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
关键词
冷空气活动
寒邪
胃病
皮肤干涩
千金翼方
心脑血管
耐寒锻炼
淡茶
秋燥
衣服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上班族需有绿茶情结
- 13
-
-
作者
湘子
何德阳莉
-
机构
中科院上海市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08年第10期109-109,共1页
-
文摘
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喝些绿茶对健康很重要。专家指出,整天都待在空调环境里的上班族,更容易出现皮肤干涩、长小细纹和疲倦、思维混乱等问题。而喝绿茶正是预防和改善这些问题的良方。
-
关键词
上班族
喝绿茶
空调环境
皮肤干涩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735.9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秋燥润补汤五款
- 14
-
-
作者
韩素芹
-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南门街印刷巷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21期52-52,共1页
-
-
关键词
秋燥
辽宁省
百合
药物治疗
辽中县
预防治疗
皮肤干涩
滋阴清热
银耳
养阴润肺
-
分类号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营养与美容
- 15
-
-
作者
陶玉霞
-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5年第9期55-55,共1页
-
文摘
很多人认为,使用化妆品就能使皮肤细腻、柔嫩、光滑、红润、富有弹性,具有青春气息。其实,美丽肌肤的首要条件是饮食的种类和水。 影响皮肤健美的主要因素是皮脂腺过于旺盛(油性皮肤)或皮肤干涩粗糙(干性皮肤)、黄褐色素沉着以及痤疮等。某些食品和水对皮肤的代谢、分泌和营养有着直接的作用。各种维生素对维护皮肤颇有裨益,如A可润泽皮肤,B可展平皱折、消除斑点,E可减少痤疮和色素。人体若缺乏某些维生素会引起皮肤毛囊角化、皮肤干燥,出现红斑、形成鳞片甚至干裂等皮脂腺分泌不足和过旺的种种表现。各种维生素主要由饮食供给。所以有人将下列几种食品称之为“皮肤食品”:豆油、胡萝卜、豆浆、酸豆乳。豆油和豆浆提供人体必需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以维持皮肤营养。
-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皮肤毛囊
营养状况
干性皮肤
维生素A
油性皮肤
饮食供给
皮肤营养
色素沉着
皮肤干涩
-
分类号
TS974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脂肪是女性的敌人还是朋友
- 16
-
-
作者
龙玲
-
机构
主任医师
-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3年第5期12-12,共1页
-
文摘
一提及脂肪,不少人,特别是女性怕得不得了,有的人甚至达到了谈脂色变,不敢吃油吃肉的地步。显然,这是对脂肪的重要功能缺乏认识所致。脂肪,究竟是女性的敌人还是朋友呢? 脂肪是由脂肪酸、甘油、磷脂及胆固醇等多种营养物质组成的。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又称为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适量的脂肪能使女性体态丰满匀称,显示出特有的曲线美;皮肤也会光滑润泽细腻,富有弹性,秀发乌黑滋润,映衬出女性的魅力。连姑娘微笑时脸蛋上露出的迷人酒窝,也与颊上沉积的特异脂肪有关,而且这是女性得天独厚才有的。脂肪缺乏时则会皮肤干涩,皮屑增多,头发暗淡无光,容易断裂,甚至身体出现各种病症。《红楼梦》中林黛玉弱不经风的纤弱体态就是体内脂肪缺少的典型。她的“
-
关键词
女性
必需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食物
营养物质组成
《红楼梦》
皮肤干涩
敌人
食物供给
“病态美”
-
分类号
R173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
-
题名秋冬燥 梨当先
- 17
-
-
作者
阎永炼
阎保祥
-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9年第10期43-43,共1页
-
文摘
我国梨树栽培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梨被称为“果宗”,即为水果之祖,它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秋冬已临,秋燥,燥气于涩,易伤津液。人体肺脏喜清润,恶干燥。有的人一到秋冬就会出现咽干、鼻燥、唇干口渴、咳嗽有痰、皮肤干涩而形成“秋燥症”。 梨性微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作用,且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加工后可治疗秋燥症:
-
关键词
皮肤干涩
胡萝卜素
多种维生素
润肠通便
药用价值
小面积烫伤
生津止渴
葡萄糖
支气管炎
历史悠久
-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五行精油与肌肤的绝对缠绵
- 18
-
-
作者
凡心
-
出处
《中国科学美容》
2005年第6期84-87,共4页
-
文摘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中医有“有诸内必行诸外”的论断,因此中医称头面部为五脏之镜。如果五脏的功能正常,可以通过经络将气血津液输送到头面部,使皮肤既得到滋润和营养,又提高抵抗能力,从而使面部红润光泽细腻,毛发滋润,五官正常。反之,则出现面无光泽,皮肤干涩粗糙,皮毛枯而不荣,五官不端的现象,所以说五脏功能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容貌之美。
-
关键词
肌肤
精油
五行
中医理论
相互影响
相互关系
功能正常
气血津液
抵抗能力
皮肤干涩
五脏功能
头面部
经络
滋润
光泽
五官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手脚发麻不见好,怎么办?
- 19
-
-
作者
杨筠
-
机构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
-
出处
《糖尿病之友》
2012年第10期74-74,共1页
-
文摘
去年7月1日,我出现手脚发麻的症状。去医院诊断为神经病变,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症状减轻。但是今年4月又开始手脚发麻,而且这次手学和手指都出现皮肤干涩的情况。去医院打了两周的硫酸锌和1个月的弥可保都不见效。不知该怎么办?
-
关键词
手脚发麻
医院诊断
神经病变
皮肤干涩
弥可保
硫酸锌
症状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中医保健粥 秋季巧养生
- 20
-
-
作者
钱静庄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食疗协会
-
出处
《家庭用药》
2010年第10期68-68,共1页
-
文摘
“肺应秋”“肺主皮毛”。秋天气候干燥。让人皮肤干涩、毛发脱落、口干咽燥、肠燥便秘。《寿亲养老新书》曰:“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在秋季燥邪伤阴之季节,应少食辛辣易上火之食物。多食酸味食物。辛辣食物易使内火亢盛。以致产生伤阴症状,而酸能生津润燥。可以缓解秋燥引发的口干舌燥、干咳等症状。
-
关键词
秋季
保健粥
《寿亲养老新书》
酸味食物
中医
养生
肺主皮毛
皮肤干涩
-
分类号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