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通道皮肤温度监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绍洲 王胜军 +1 位作者 康立丽 沈庆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2年第3期41-42,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多通道皮肤温度监测仪,它可以同时监测一个病人8个部位或8个病人的皮肤温度。
关键词 多通道皮肤温度监测 皮肤温度 单片机 血液循环
下载PDF
皮肤温度监测在胺碘酮致静脉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黄峥 张阳 闫海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15期2047-2050,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温度变化与胺碘酮致静脉炎发生的相关性,探讨该指标监测在静脉炎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月—2023年1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应用胺碘酮治疗的2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皮肤相对温... 目的分析皮肤温度变化与胺碘酮致静脉炎发生的相关性,探讨该指标监测在静脉炎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月—2023年1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应用胺碘酮治疗的2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皮肤相对温差与静脉炎发生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皮肤相对温差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结果皮肤相对温差与静脉炎发生呈正相关关系(P<0.01),预测静脉炎的皮肤相对温差最佳截断值为0.4℃,该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8,95%置信区间(CI)为0.64~0.78,约登指数为0.353,灵敏度为74.47%,特异度为70.99%。以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高风险组静脉炎发生风险是低风险组的5.25倍[风险比(HR):5.25,95%CI:3.76~9.45,P<0.01]。结论皮肤温度监测能够较好地预测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应该密切注意穿刺点皮肤温度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温度预警信号,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胺碘酮 皮肤温度监测 风险预警
原文传递
温度监测联合营养支持用于ICU急性皮肤衰竭患者的护理实践
3
作者 刘星 裴永菊 +3 位作者 卫晓静 张付娟 刘万乐 赵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23期3601-3607,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皮肤温度监测的护理管理联合营养支持对重症监护室(ICU)急性皮肤衰竭(ASF)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6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目的 探讨基于皮肤温度监测的护理管理联合营养支持对重症监护室(ICU)急性皮肤衰竭(ASF)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6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皮肤温度监测的护理管理联合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ASF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皮肤灌注量[皮肤花斑评分(SMS)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与营养状况(转铁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SF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MS评分低于对照组,CR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重症患者,采用基于皮肤温度监测的护理管理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可以降低ASF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皮肤灌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温度监测 护理管理 营养支持 重症监护室 急性皮肤衰竭
下载PDF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研究
4
作者 谭建强 陈宁 +5 位作者 洪文学 刘平 周家强 邵兆军 刘强 何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476,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应用红外热像技术采集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红外热像图,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热图温度平面变化。结果:与5 min时相比,10、15、20、2... 目的:探讨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应用红外热像技术采集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红外热像图,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热图温度平面变化。结果:与5 min时相比,10、15、20、25、45和60 min时的针刺痛觉阻滞平面均升高;与10 min时相比,20、25和45 min时平面均升高(均P<0.05);15、60 min与10 min时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5 min时针刺痛觉阻滞平面最高,与其他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各时点平均温度均升高,与麻醉后5 min相比较,25、45和60 min平均温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15和20 min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蛛网膜下腔 麻醉 监测 手术中皮肤温度
下载PDF
煤矿救护队员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温良 武先利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99,103,共3页
研究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集救援队员的皮肤温度技术、压电传感器监测心率技术、建立人体运动模型监测人体姿态参数技术,并运用该技术研制煤矿灾变后应急救护队员井下救灾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装置,帮助地面指挥人员实时掌握每个救护队员的... 研究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集救援队员的皮肤温度技术、压电传感器监测心率技术、建立人体运动模型监测人体姿态参数技术,并运用该技术研制煤矿灾变后应急救护队员井下救灾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装置,帮助地面指挥人员实时掌握每个救护队员的身体状况,并为指挥中心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和协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救援 生命体征 皮肤温度监测 呼吸频率监测 心率监测 人体姿态监测 救护装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