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冷冻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均秀 齐帅 高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冷冻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联合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联合组患儿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冷冻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 目的探究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冷冻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联合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联合组患儿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冷冻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瘤体直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2组患儿瘤体直径均逐渐减小(P<0.05),且联合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瘤体直径减小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2组患儿血清MMP-9及VEGF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6个月MMP-9及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湿疹、溃疡、糜烂及红肿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冷冻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MMP-9、VEGF水平,缩小瘤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 冷冻疗法 马来酸噻吗洛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序贯局部封闭注射血管硬化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刘飞 谢海清 +2 位作者 方相 罗宏宾 陈明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 观察序贯局部封闭注射血管硬化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I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金华市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中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5例IH患儿,按照门诊序号奇偶抽样的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 目的 观察序贯局部封闭注射血管硬化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I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金华市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中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5例IH患儿,按照门诊序号奇偶抽样的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单纯进行聚桂醇瘤体封闭注射;观察组进行聚桂醇注射液瘤体封闭注射后,在其封闭的血管腔内注射美托洛尔注射液。观察3个月后血管瘤缩小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皮肤镜下图像改变。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流动力学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肤镜下图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局部封闭注射血管硬化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IH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 聚桂醇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 皮肤
下载PDF
PTEN与Survivin在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蒋晖 汪晓庆 +4 位作者 张端莲 陕声国 吴慧芬 蔡丽华 袁玉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2-607,共6页
目的探讨PTEN与Survivin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了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以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PTEN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 目的探讨PTEN与Survivin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了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以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PTEN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低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PTEN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urvivin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均P<0.01),而Survivin在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RT-PCR结果:在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均有明显的PTEN mRNA表达,而增生期血管瘤中PTEN mRNA的表达较弱;在增生期血管瘤中有明显的Survivin mRNA表达,而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 mRNA均无表达。结论PTEN和Survivin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PTEN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由增生向退化的转变,Survivin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的增生,两者在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PTEN SURVIVIN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磷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梁培炎 李群 +3 位作者 张伟光 杨小春 钱剑杨 张林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磷(32P)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辐射损伤。方法:173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81例,采用32P敷贴器以不同的剂量、不同的治疗疗程行近距离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辐射损伤。结果:3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磷(32P)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辐射损伤。方法:173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81例,采用32P敷贴器以不同的剂量、不同的治疗疗程行近距离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辐射损伤。结果:32P敷贴器放射性面密度的估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为5.4%±0.9%;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32P治疗1个~4个疗程后病灶总治愈率均为100%;两组病例治疗后均出现皮肤辐射损伤,且与皮肤血管瘤病变的面积密切相关,治疗组的辐射损伤比对照组轻(P<0.05),皮肤血管瘤病变较厚者疗效较低,增加治疗疗程可提高疗效(P<0.05)。结论:多疗程、低剂量的32P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可取得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磷 近距离治疗 皮肤血管瘤 小儿 剂量效应 辐射损伤
下载PDF
普萘洛尔联合^(90)锶-^(90)镱敷贴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唐真武 唐佳华 +2 位作者 黄江河 陆永光 唐海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对普萘洛尔(心得安)联合^(90)锶-^(90)镱(^(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将103例大面积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按掷硬币法分为3组:观察组47例^(90)Sr-^(90)Y敷贴治疗联合普萘洛尔处理;对照1... 目的对普萘洛尔(心得安)联合^(90)锶-^(90)镱(^(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将103例大面积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按掷硬币法分为3组:观察组47例^(90)Sr-^(90)Y敷贴治疗联合普萘洛尔处理;对照1组31例仅用^(90)Sr-^(90)Y敷贴治疗;对照2组25例仅用普萘洛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加重率0.0%,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全部病例中毛细血管瘤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其他2种类型;观察组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海绵状血管瘤疗效与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1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内见效率为53.2%,快于对照1、2组(P<0.05);观察组放射性反应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全身性反应发生率为27.7%,低于对照2组(P<0.05);普萘洛尔治疗剂量≤1.5 mg·kg-1·d-1出现全身性反应发生率27.5%;>1.5 mg·kg^(-1)·d^(-1)的患儿出现全身性反应发生率^(90).5%(P<0.05);血管瘤面积30~40 cm^2患儿治愈率为32.2%;>40 cm^2患儿治愈率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联合^(90)Sr-^(90)Y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必须掌握剂量与病灶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90SR-^90Y敷贴治疗 婴幼儿 皮肤血管瘤
下载PDF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康敏 孙润芹 +1 位作者 黄莺 靳耀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3-455,共3页
目的 观察小儿皮肤血管瘤增生消退过程中细胞增生和凋亡状态 ,以探讨小儿血管瘤发生发展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和TUNEL检测 5 8例不同阶段血管瘤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 (PI)和凋亡指数 (AI)。结果 增生期血管瘤PI明显高于消退期 ... 目的 观察小儿皮肤血管瘤增生消退过程中细胞增生和凋亡状态 ,以探讨小儿血管瘤发生发展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和TUNEL检测 5 8例不同阶段血管瘤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 (PI)和凋亡指数 (AI)。结果 增生期血管瘤PI明显高于消退期 ,AI显著低于消退期 (P <0 .0 5 )。消退Ⅰ、Ⅱ、Ⅲ期PI逐渐降低 ,AI逐渐增高 ,除Ⅱ、Ⅲ期A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余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I/PI在消退期明显高于增生期 ,在消退Ⅰ、Ⅱ、Ⅲ期随着病变发展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小儿皮肤血管瘤发生发展与细胞增生、凋亡有关。凋亡指数增高可作为血管瘤自然消退的早期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皮肤血管瘤 发生发展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ax和Fas在人皮肤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余瑛 张端莲 +7 位作者 陕声国 李蓓芸 邹祖玉 王敏 杨勇 刘昱 熊彦娥 李红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17-11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Bax和Fax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 P法 )检测4 9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组织中Bax和Fax的表达水平。结果 发现Bax和Fas在血管瘤退化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 ,差异有显... 目的 探讨Bax和Fax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 P法 )检测4 9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组织中Bax和Fax的表达水平。结果 发现Bax和Fas在血管瘤退化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Bax和Fas与血管瘤的自然退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 FAS 皮肤血管瘤 表达
下载PDF
应用量子点技术检测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唐甜 张端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0,199,共6页
目的通过量子点技术检测Bcl-2和P53在增生期、退化期皮肤血管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阐明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7年至2010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38例(男性16例,女... 目的通过量子点技术检测Bcl-2和P53在增生期、退化期皮肤血管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阐明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7年至2010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38例(男性16例,女性22例),血管瘤周围正常皮肤组织5例。对所有标本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根据Mulliken提出的分类标准并结合PCNA的表达情况将所有血管瘤组织分为增生期组和退化期组。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量子点双染技术检测38例皮肤血管瘤及5例正常瘤旁皮肤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光谱成像系统对量子点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并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量子点染色分析后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结果①38例标本中,增生期血管瘤有24例,退化期血管瘤有14例。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增生期血管瘤有Bcl-2和P53表达,瘤旁正常皮肤组织中和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Bcl-2和P53表达极弱或无表达。③量子点染色及统计分析显示,Bcl-2和P53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和瘤旁正常皮肤组织(均P<0.05),而退化期血管瘤和瘤旁正常皮肤组织之间Bcl-2和P5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cl-2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瘤增生期内皮细胞的凋亡,使其增殖和凋亡失衡;P53可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使血管内皮细胞大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BCL-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量子点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混合性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高瞻 邱贵华 +1 位作者 高荣光 陈胜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激素、90Sr皮肤敷贴器或/加药物介入法治疗儿童混合性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儿童混合性皮肤血管瘤的患者,分别采用激素、90Sr皮肤敷贴或/加药物介入法治疗。混合性血管瘤68例采用90Sr皮肤敷贴治疗,根据年龄... 目的:观察应用激素、90Sr皮肤敷贴器或/加药物介入法治疗儿童混合性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儿童混合性皮肤血管瘤的患者,分别采用激素、90Sr皮肤敷贴或/加药物介入法治疗。混合性血管瘤68例采用90Sr皮肤敷贴治疗,根据年龄大小和治疗反应决定个体化剂量;56例混合性血管瘤采用口服强的松激素治疗;混合性血管瘤76例先行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待深部瘤体消退后,浅表性表皮病变再行β射线敷贴治疗。结果:β射线敷贴治疗儿童混合性血管瘤治愈率为57.35%,有效率为80.88%;β射线敷贴器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儿童混合性血管瘤治愈率为81.58%,有效率为94.74%;而单纯激素治疗混合性血管瘤治愈率为30.36%,有效率为64.29%。结果表明采用90Sr皮肤敷贴器或/和平阳霉素治疗儿童血管瘤的方法,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激素治疗。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90Sr皮肤敷贴器或/加平阳霉素药物介入疗法是治疗儿童皮肤混合性血管瘤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皮肤血管瘤 90Sr敷贴治疗 药物介入治疗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副作用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静 谭志建 +1 位作者 涂亚庭 李东妮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后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716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得后,进行观察、随访。结果716例中193例发生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9%。年龄越大、注射次数越多副反应发生率越高,与注射部...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后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716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得后,进行观察、随访。结果716例中193例发生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9%。年龄越大、注射次数越多副反应发生率越高,与注射部位无明显关系。晕厥多发生于年龄小、头面部注射者。皮肤萎缩、满月脸多发生于年龄大、注射次数多者。结论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存在诸多副作用,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糖皮质激素治疗 副作用 小儿 局部注射治疗 副反应发生率 注射次数 头面部注射 曲安奈得 注射部位 皮肤萎缩 临床医生 多发生 年龄
下载PDF
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和确炎舒松A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建萍 曾迎红 周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 探讨和比较平阳霉素和确炎舒松A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  2 80例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平阳霉素治疗组 (10 4例 )和确炎舒松A治疗组 (176例 ) ,平阳霉素组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 ,浓度为 2~ 3.2mg ml ;确炎舒松A... 目的 : 探讨和比较平阳霉素和确炎舒松A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  2 80例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平阳霉素治疗组 (10 4例 )和确炎舒松A治疗组 (176例 ) ,平阳霉素组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 ,浓度为 2~ 3.2mg ml ;确炎舒松A组采用确炎舒松A瘤体内注射 ,浓度为 8mg ml。每 2周重复注射一次 ,总疗程 3~ 10次。结果 : 平阳霉素组 10 4例患儿中 ,治愈 89例 (治愈率 85 .6 % )和有效 15例 (14 .4 % ) ,确炎舒松A组 176例血管瘤患儿中 ,治愈 86例 (4 8.9% )和有效 75例 (4 2 .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 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安全有效 ,其疗效优于确炎舒松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注射 平阳霉素 确炎舒松A 药物治疗 小儿 皮肤血管瘤
下载PDF
^(90)锶敷贴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华 李洁明 陈丽娜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90锶敷贴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应用90锶敷贴为26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治疗。结果痊愈22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90锶利用其射程短、局部生物效应强的特点作用于瘤体的浅表组织,... 目的观察90锶敷贴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应用90锶敷贴为26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治疗。结果痊愈22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90锶利用其射程短、局部生物效应强的特点作用于瘤体的浅表组织,使扩张之血管早期退缩、闭塞后失去血液供应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治疗方法简便,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锶 皮肤血管瘤 敷贴治疗 小儿 护理 疗效观察 血液供应 痊愈 总有效率
下载PDF
^(90)Sr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德重 傅烨生 《同位素》 CAS 200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敷贴治疗 疗效观察 锶^90 敷贴器
下载PDF
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280例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银红 任虹 +1 位作者 匡薇薇 陆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估长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长脉宽可调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280例1月~1岁的患者,分别选择光斑直径2mm、6mm,能量30~90J/cm2和脉宽10ms、15ms、45ms进行治疗,治疗间隔... 目的:评估长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长脉宽可调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280例1月~1岁的患者,分别选择光斑直径2mm、6mm,能量30~90J/cm2和脉宽10ms、15ms、45ms进行治疗,治疗间隔时间为1个月。结果:经1~6次治疗后,268例治愈(95.7%),9例显效(3.2%),3例有效(1.1%),有效率100%。治疗后出现3例感染,2例增生性瘢痕,5例轻度皮肤萎缩,18例轻度色素异常,但均逐渐恢复。结论:长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短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长脉宽 幼儿 皮肤血管瘤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小儿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康敏 孙润芹 +1 位作者 苏宝山 黄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小儿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逐渐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证实和肯定。但关于小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各家标准和意见不一[1~3]。我们详细观察分析了199例小儿血管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利于诊断和临床治疗。材料和方法对我... 小儿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逐渐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证实和肯定。但关于小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各家标准和意见不一[1~3]。我们详细观察分析了199例小儿血管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利于诊断和临床治疗。材料和方法对我院1986年~1996年手术切除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皮肤血管瘤 血管畸形 鉴别诊断 病理
下载PDF
对放射性^(32)P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患儿家属宣教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丽春 陈琼芳 廖玉联 《现代医院》 2005年第7期133-134,共2页
目的加强放射性32P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患儿家属的护理宣教,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1997年5月~2004年5月行放射性32P敷贴治疗的皮肤血管瘤婴幼儿3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患儿家属进行系统、全面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护理知... 目的加强放射性32P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患儿家属的护理宣教,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1997年5月~2004年5月行放射性32P敷贴治疗的皮肤血管瘤婴幼儿3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患儿家属进行系统、全面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护理知识宣教,发放宣教小册子和宣教图片,进行必要的电话随访指导。结果经过加强宣教后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患儿家属人数明显提高,实验组中的痊愈、基本痊愈的治疗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治疗护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儿家长加强知识宣教及护理指导,使得家长能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护理,增强疾病治疗效果,减小放射性皮炎和皮肤感染的发生,对患儿早日康复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32P 药物敷贴 皮肤血管瘤 患者家属 小儿 宣传教育 护理技术
下载PDF
Poland综合征合并对侧乳房皮肤血管瘤及乳腺癌一例报道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贻婷 邹强 +2 位作者 王红鹰 周坚 劳正胤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2期172-172,共1页
病例:女,41岁,发现左乳肿块1月余入院。入院检查:双乳不对称,左前胸壁及上肢见大片暗红色斑(见图la),部分压之褪色;左乳外侧3点方向距乳头约4cm处扪及一2.0cm×1.5cm肿块,质硬,部分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可.左侧腋... 病例:女,41岁,发现左乳肿块1月余入院。入院检查:双乳不对称,左前胸壁及上肢见大片暗红色斑(见图la),部分压之褪色;左乳外侧3点方向距乳头约4cm处扪及一2.0cm×1.5cm肿块,质硬,部分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可.左侧腋下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右乳发育不良,右侧胸大肌缺失(见图1b)。右手指短指。钼靶摄片示:左乳肿块伴周围组织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ND综合征 乳腺肿 皮肤血管瘤 乳房切除术 局部
下载PDF
自制^(32)P敷贴器治疗儿童单纯性皮肤血管瘤及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春暖 赵新明 +6 位作者 王建方 张敬勉 孙莉 李德志 江志华 王颖晨 张召奇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672-1674,共3页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敷贴治疗 32P 护理
下载PDF
^(90)锶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祁岗 于梅花 +1 位作者 朱艳媚 程海萍 《新医学》 2011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90锶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利用90锶敷贴器治疗93例皮肤血管瘤136处病变,每次15 min,每日1次,每次照射剂量20~25 Gy,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总吸收剂量为200~250 Gy。每次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如未愈行再次治疗,一... 目的:探讨90锶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利用90锶敷贴器治疗93例皮肤血管瘤136处病变,每次15 min,每日1次,每次照射剂量20~25 Gy,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总吸收剂量为200~250 Gy。每次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如未愈行再次治疗,一般3个疗程后痊愈,最多4个疗程。结果:93例治愈123处,治愈率为90.4%(123/136),好转13处,好转率为9.7%(13/136)。相关分析显示,治愈率、好转率与疗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34、0.9892,P<0.05)。结论:90锶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锶 皮肤血管瘤
下载PDF
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鉴别和分类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安彩霞 普雄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99-401,共3页
血管瘤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较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也可发生于肌肉、骨骼、内脏等部位。按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混合血管瘤等。20世纪80年代Mulliken等根据血管病... 血管瘤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较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也可发生于肌肉、骨骼、内脏等部位。按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混合血管瘤等。20世纪80年代Mulliken等根据血管病变组织发生的不同提出了生物学分类方法,将“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即具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的特点,有肿瘤生长倾向的为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血管畸形 分类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鉴别 海绵状血管 新生血管形成 毛细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