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PC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樊翌明 李慧忠 +1 位作者 李顺凡 吴志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 :探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 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4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41例基底细胞癌 (BCC)及 1 5例角化棘皮瘤 (KA)手术切除标本。结果 :PCNA在 SCC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 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4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41例基底细胞癌 (BCC)及 1 5例角化棘皮瘤 (KA)手术切除标本。结果 :PCNA在 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 BCC及 KA(P<0 .0 1 ) ,但其在 BCC与 KA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PCNA在低分化 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者 (P<0 .0 1 ) ,但其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PCNA在 SCC、BCC及 KA中的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其表达与 SCC的分化程度有关 ,但与淋巴结转移似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 PCNA 表达 肿瘤 转移
下载PDF
Ⅳ型胶原与层粘蛋白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的表达
2
作者 樊翌明 李慧忠 +1 位作者 吴志华 李顺凡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探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 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 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 4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40例基底细胞癌及 1 5例角化棘皮瘤手术切除标本。结果 : 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在高分化或无淋巴结转... 目的 :探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 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 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 4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40例基底细胞癌及 1 5例角化棘皮瘤手术切除标本。结果 : 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在高分化或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或有淋巴结转移者 (P<0 .0 1 )。基底细胞癌中 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表达类似于鳞状细胞癌 (P>0 .0 5) ,但其表达明显高于有转移的鳞状细胞癌 (P<0 .0 1 )。角化棘皮瘤中 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表达一般呈连续性 ,未见明显缺乏。结论 :皮肤癌的癌分化、淋巴结转移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胶原 层粘蛋白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 表达
下载PDF
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角质形成细胞皮肤肿瘤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红艳 王佩茹 王秀丽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角质形成细胞皮肤肿瘤(KSC)是一类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肿瘤,与年紫外线辐射量直接相关,根据不同阶段可以分为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 AK)、鲍温病(Bowen′s disease, BD)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 角质形成细胞皮肤肿瘤(KSC)是一类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肿瘤,与年紫外线辐射量直接相关,根据不同阶段可以分为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 AK)、鲍温病(Bowen′s disease, BD)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KSC的诊断主要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但早期筛查以及后期随访,无创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皮肤镜(dermoscopy)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RCM)属于在体观测皮肤表面以及表皮以下细微结构的无创诊断技术,在皮肤疾病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总结并探讨KSC在皮肤镜和RCM下的表现特征以及皮肤镜和RCM在KSC的诊断、筛查和随访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角质形成细胞皮肤肿瘤 光线性角化病 鲍温病 鳞状细胞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的体外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洁 陈莉莉 +1 位作者 杜星颜 刘加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0期9431-9436,共6页
背景:人β-防御素在皮肤的固有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由于其广谱的抗菌活性,从而成为抗感染临床研究中的热点。目的:观察原代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浓度梯度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刺激下,其免疫分子β-防御素及Toll样受体的表达情况。方... 背景:人β-防御素在皮肤的固有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由于其广谱的抗菌活性,从而成为抗感染临床研究中的热点。目的:观察原代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浓度梯度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刺激下,其免疫分子β-防御素及Toll样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取8例30岁以下患者包皮组织,分别原代培养获取角质形成细胞,并采用浓度梯度肿瘤坏死因子α(10,50,100,150,200μg/L)进行刺激,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防御素1,2,3及Toll样受体2,4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对β-防御素1,2,3基因表达均有明显诱导作用,且在150μg/L时达到最大效应(P<0.05),相对于对照组分别出现明显的升高,而在200μg/L时又出现明显降低,呈现出浓度依赖性趋势。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后,Toll样受体2,4的表达规律类似于β-防御素。结果可见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培养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有显著的免疫诱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组织工程 Β-防御素 TOLL样受体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角质形成细胞起源的皮肤恶性肿瘤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小红(编译) 林麟(审校)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2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综述了角质形成细胞起源的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包括Bowen病 )及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的肛门生殖器癌、疣状癌、鲍温样丘疹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 。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皮肤恶性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及无血清培养 被引量:19
6
作者 丁锐 沈彤 +3 位作者 涂登云 魏凌珍 孙美芳 朱启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索用DMEM SF培养基对经胰蛋白酶两步消化分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培养的方法和条件。方法 取临床整形外科手术后剩余皮肤 ,用 0 2 5 %的胰蛋白酶经冷和温两步消化分离后 ,用DMEM SF完全培养基于 5 %CO2 、37℃培养 ,绘制生... 目的 探索用DMEM SF培养基对经胰蛋白酶两步消化分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培养的方法和条件。方法 取临床整形外科手术后剩余皮肤 ,用 0 2 5 %的胰蛋白酶经冷和温两步消化分离后 ,用DMEM SF完全培养基于 5 %CO2 、37℃培养 ,绘制生长曲线 ,并用单克隆抗角蛋白抗体和鼠 IgG免疫组化试剂盒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用胰蛋白酶两步消化分离的角质形成细胞在DMEM SF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 2周以上 ,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在第 4天进入对数生长期 ,第 10天进入停滞期。鉴定显示角质形成细胞占 95 %以上。来源于 3个不同个体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经等量混合后培养与单独培养相比 ,细胞生长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用胰蛋白酶对人皮肤进行冷和温两步消化分离的角质形成细胞 ,在DMEM SF完全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良好 ,其他细胞污染少 ,实验成本低廉 ,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胰蛋白酶 无血清培养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中波紫外线辐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杨 安方玉 +1 位作者 明海霞 刘永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VB辐射Ha Ca T细胞进行造模。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干...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VB辐射Ha Ca T细胞进行造模。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生化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CAT、GSH-Px含量降低,MDA、TNF-α、IL-6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SOD、GSH-Px、CAT含量升高,MDA、TNF-α、IL-6含量降低(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对Ha Ca T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中波紫外线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皮肤衰老进程中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及松花粉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帆 马慧群 +2 位作者 曾维惠 董妍 郑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衰老进程中不同年龄组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率及松花粉对老年组大鼠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以大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幼年组、成年组... 目的观察衰老进程中不同年龄组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率及松花粉对老年组大鼠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以大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以及松花粉喂养老年组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松花粉喂养老年组的凋亡率分别为:(73.549 50±4.437 68)%(、59.509 10±4.781 50)%(、88.978 00±3.702 25)%(、61.820 00±7.784 60)%。幼年组的凋亡率介于成年组与老年组之间,老年组的调亡率最高(P<0.01)。松花粉干预后,松花粉喂养老年组的凋亡率比老年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随着年龄增加,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且松花粉对细胞凋亡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凋亡 松花粉 皮肤衰老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郁博 何威 +1 位作者 张斌 杨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经TNF-α作用后,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GRα、GRβ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对...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经TNF-α作用后,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GRα、GRβ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对HaCaT细胞GR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上调HaCaT细胞GRβ的表达,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结论:TNF-α可增加GRβ的表达,可能是炎性细胞因子参与诱发糖皮质激素皮肤耐受现象的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角质形成细胞 受体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分离与原代无血清培养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勇 戴和平 +5 位作者 龙志高 文娟 潘乾 陈玉祥 夏昆 夏家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采用两步消化法对皮肤进行消化 ,获取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鉴定及生长曲线的绘制与分析。结果 :该方...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采用两步消化法对皮肤进行消化 ,获取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鉴定及生长曲线的绘制与分析。结果 :该方法可获取较多高纯度的角质形成细胞 ,且在体外可快速稳定增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角质形成细胞 分离 原代培养 无血清
下载PDF
角质形成细胞与皮肤免疫屏障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万逸枫 蒋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8-710,共3页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是皮肤免疫屏障中的重要一员。角质形成细胞可表达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receptor,PRR)识别病原体,启动固有免疫反应;角质形成细胞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抗原呈递,并分泌多种免疫活性分子...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是皮肤免疫屏障中的重要一员。角质形成细胞可表达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receptor,PRR)识别病原体,启动固有免疫反应;角质形成细胞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抗原呈递,并分泌多种免疫活性分子参与皮肤免疫防御机制;还可表达抗菌肽直接杀灭或间接活化细胞因子防御病原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参与上皮防御的机制则是新的研究热点,其在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及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免疫
下载PDF
藏雪莲多糖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砚 孙娟 王丽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314-3319,共6页
目的探讨藏雪莲(SSB)多糖是否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3月,提取SSB多糖,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将Ha Ca T细胞分为低... 目的探讨藏雪莲(SSB)多糖是否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3月,提取SSB多糖,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将Ha Ca T细胞分为低剂量辐射组(30 m J/cm2,辐射1 h,A组)和高剂量辐射组(60 m J/cm2,辐射1 h,B组);将A组和B组又分别分为对照组(1组)、辐射组(UVB,2组)、低剂量SSB多糖组(UVB+SSB 10 mg/ml,3组)和高剂量SSB多糖组(UVB+SSB 40 mg/ml,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并比较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MAPK、P5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结果 A2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高于A1组,Bcl-2水平低于A1组(P<0.05);A3组IL-6、TNF-α、P38MAPK、Caspase-3水平高于A1组(P<0.05);A4组TNF-α、Bcl-2水平高于A1组(P<0.05);A3组、A4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低于A2组,Bcl-2水平高于A2组(P<0.05);A4组IL-6、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A3组,Bcl-2水平高于A3组(P<0.05)。B2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高于B1组,Bcl-2水平低于B1组(P<0.05);B3组IL-6、TNF-α水平高于B1组,Bcl-2水平低于B1组(P<0.05);B4组IL-6、Bcl-2水平高于B1组,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B1组(P<0.05);B3组、B4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低于B2组,Bcl-2水平高于B2组(P<0.05);B4组IL-6、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B3组,Bcl-2水平高于B3组(P<0.05)。结论 SSB多糖通过P38MAPK通路减少UVB辐射后Ha Ca T细胞凋亡,进而减轻Ha Ca T细胞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藏雪莲多糖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淋巴瘤 B细胞 BCL-2相关X蛋白质 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下载PDF
自体角质形成细胞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诱导免疫抑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洪 沈佰华 +2 位作者 李宁丽 郑泽铣 周光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索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皮岛诱发移植免疫耐受的免疫机制。方法在体外建立混合表皮淋巴细胞(MELC)培养体系,以反映移植受者对皮肤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同时,将自体表皮细胞引入已建立的混合表皮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以模仿混合... 目的探索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皮岛诱发移植免疫耐受的免疫机制。方法在体外建立混合表皮淋巴细胞(MELC)培养体系,以反映移植受者对皮肤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同时,将自体表皮细胞引入已建立的混合表皮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以模仿混合皮肤移植中的自体皮岛效应,并分析发挥抑制效应的细胞来源。结果自体角质形成细胞可抑制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抗原的增殖。结论自体皮岛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参与对同种异体抗原的提呈而诱导移植物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皮肤移植 自体角质形成细胞 同种异体抗原提呈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在铺有鼠尾胶原的TransWell培养板套皿气-液交界面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形成皮肤样器官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佳 焦建丽 +3 位作者 张佃财 宣晓梅 王宝山 修贺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8211-8215,共5页
背景:浸没式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的技术已得较普遍的应用,但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器官样培养技术尚存在不足。目的:以铺有鼠尾胶原的TransWell培养板套皿,提供的气-液交界面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以改进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器官样培养技... 背景:浸没式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的技术已得较普遍的应用,但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器官样培养技术尚存在不足。目的:以铺有鼠尾胶原的TransWell培养板套皿,提供的气-液交界面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以改进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器官样培养技术。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人工皮肤器官实验,于2008-07/2009-02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角质形成细胞由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王教授馈赠。方法:将浸没式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铺有鼠尾胶原的Transwell培养板套皿当中,Transwell培养板套皿每板有6个孔,每孔当中有一插件,插件悬挂于孔的边缘上,插件底面为一孔径为0.4μm的高分子膜,距离培养板孔的底面有1.5mm的高度,使细胞处于气-液交界面上并培养4周,然后将不同培养时段的培养物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检测,进而观察细胞分层和分化的状况。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分层和分化状态。结果:培养2周的角质形成细胞大部分为单层结构,细胞彼此衔接成铺路石状结构,多数细胞为三角形或多角形结构,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比较饱满。部分区域细胞出现双层结构,表现为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上面铺有连接成条索状的细胞。3周的角质形成细胞大部分为双层结构,异层及同层细胞之间彼此衔接,呈索形结构,细胞核仍然清晰可见,细胞不如2周时饱满。4周的角质形成细胞部分区域为三层结构,且细胞较前变得萎缩,表现为细胞浆减少,细胞核变小。角质形成细胞进行气-液交界面培养至4周,细胞会分为3层,表层的细胞会表达终末分化的标志物角蛋白10。结论:在Transwell培养板套皿膜上,角质形成细胞会出现分层和分化,形成体外的皮肤样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器官样培养 气-液交界面培养 筏式培养 皮肤器官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在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调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井莉 胡晋红 +3 位作者 朱全刚 冯菲 顾军 米庆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2-615,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在正常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调控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法检测PAF-R在正常皮肤组织及HaCaT细胞中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PAF-R在HaCaT细胞基因水平的表达特征, 并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在正常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调控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法检测PAF-R在正常皮肤组织及HaCaT细胞中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PAF-R在HaCaT细胞基因水平的表达特征, 并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刺激因素作用下HaCaT细胞中PAF-R的表达调控情况。结果:PAF-R在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中 有强烈的表达,阳性部位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PAF-R在HaCaT细胞转录水平有表达,且组织型mRNA产物高于白细胞型 mRNA产物。PAF-R在HaCaT细胞膜内外均有阳性表达,细胞内表达量约是膜表达量的4.82倍。IFN-γ、维甲酸可以上调 PAF-R在HaCaT细胞的膜表达量。结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细胞、蛋白及基因水平均有PAF-R强烈表达,而且这种表达 可被炎症因子调控,提示PAF系统可能在皮肤炎症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皮肤 角质形成细胞 表达 调控 炎症
下载PDF
皮肤老化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爱军 黄欣 +4 位作者 易永芬 李惠 高永良 李文静 龙亭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207-3209,F0002,共4页
目的筛选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与皮肤老化相关的蛋白。方法从角质形成细胞(KC)中提取蛋白质,并进行2-DE分离,采用MALDI-TOF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查询;并在蛋白质水平进行Western-blotting验证。结果成功鉴定了21个差异表达蛋白,发现P21既随... 目的筛选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与皮肤老化相关的蛋白。方法从角质形成细胞(KC)中提取蛋白质,并进行2-DE分离,采用MALDI-TOF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查询;并在蛋白质水平进行Western-blotting验证。结果成功鉴定了21个差异表达蛋白,发现P21既随年龄增长高表达,也在同一年龄段曝光组高表达;而annexin A2的表达降低;在同一年龄段热休克蛋白质(HSP)27和HSP70、丝裂源激活的蛋白酶(MAPK)、Keratin,trpeⅡcyloskeletal 80(K2C80)在曝光部位高表达,而actin cyto-plasmic 1(ACTB)在非曝光部位高表达。并与蛋白质水平进行的验证结果一致。结论所鉴定的蛋白质与皮肤自然老化和(或)光老化关系密切,但其确切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老化 角质形成细胞 蛋白质组
下载PDF
rhFGF-7对体外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国兴 吴晓萍 +3 位作者 曾耀英 刘钧澄 聂燕芳 黄秀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研究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rhFGF-7)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环切术后包皮,分别用胰酶和dispaseⅡ酶消化法分离表皮,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无滋养层培养,采用免疫细... 目的建立一种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研究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rhFGF-7)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环切术后包皮,分别用胰酶和dispaseⅡ酶消化法分离表皮,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无滋养层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检测rhFGF-7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胰酶消化分离表皮相比,dispaseⅡ酶消化获得的表皮,其细胞贴壁率高,增殖速度快,且成纤维细胞污染少;荧光显微镜下细胞胞浆呈黄绿色,为角蛋白阳性染色;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可持续增殖至第8代,10ng/mL的rhFGF-7促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作用最显著。结论所建立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rhFGF-7可促进体外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机械损伤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氧化应激和前列腺素E2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秀军 石有振 +2 位作者 方勇 姚敏 王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损伤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前列腺素E2(PGE2)分泌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为损伤组、NADPH氧化酶(NOX)抑制剂氯化二亚苯基碘鎓(DPI)预处理组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 目的探讨机械损伤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前列腺素E2(PGE2)分泌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为损伤组、NADPH氧化酶(NOX)抑制剂氯化二亚苯基碘鎓(DPI)预处理组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组,三组细胞经划痕法建立体外机械损伤细胞模型,以未建模的HaCaT细胞作为对照组。于建模后不同时点收集损伤组、DPI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及各组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分别采用荧光探针技术和化学发光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和NOX活性,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质量浓度。结果建模后各时点,损伤组和DPI预处理组细胞内ROS生成和NO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DPI预处理组建模后各时点细胞内ROS生成和NOX活性均显著低于损伤组(P<0.05或P<0.01)。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质量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建模后各时点,损伤组、DPI预处理组和NAC预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PI预处理组和NAC预处理组均显著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机械损伤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PGE2分泌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生成增加和NOX活性升高所介导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机械损伤 氧化应激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皮肤伤口局部血管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凯 曹聪 +3 位作者 余孟流 光梦凯 钟波 徐宝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索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对于大鼠皮肤伤口局部的促血管化作用。以探究其可能的促进愈合的机理。方法:构建大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空白膜组(放置空白胶原膜),KG... 目的:探索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对于大鼠皮肤伤口局部的促血管化作用。以探究其可能的促进愈合的机理。方法:构建大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空白膜组(放置空白胶原膜),KGF膜组(放置加载KGF的胶原膜)。通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染色、免疫双标染色等技术对术后7d和14d时伤口的血管化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可看到空白组和空白膜组虽均有血管长入伤口内,但中心部位血管化程度低于KGF膜组。Masson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及局部血管计数也证实加载KGF的胶原膜可以促进局部血管再生。结论:KGF可以促进大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 皮肤伤口 伤口愈合 胶原膜 血管化
下载PDF
白癜风皮肤组织角质形成细胞释放警报素分子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牟宽厚 李盼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探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人白癜风组织表达与释放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方法:HaCaT分别经紫外线照射、加凋亡诱导剂、细胞因子刺激、反复冻融处理,细胞培养上清经浓缩后,Western-blot观察24h后HMGB1的释放。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人白癜风组织表达与释放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方法:HaCaT分别经紫外线照射、加凋亡诱导剂、细胞因子刺激、反复冻融处理,细胞培养上清经浓缩后,Western-blot观察24h后HMGB1的释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白癜风患者和对照组的活检皮肤组织HMGB1和激活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HaCaT经各种处理后,培养上清中均能检测出HMGB1,对照组则不能。白癜风病人角质层检测到cleaved caspase-3,对照组病人未检测到;对照组HMGB1表达在角质形成细胞核内,白癜风组织HMGB1从细胞核转移至细胞浆。结论:HMGB1能够由角质形成细胞在凋亡和坏死时被动释放或者在病理状态下(白癜风)主动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皮肤系统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