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MRI分型与临床分析
1
作者 楼慧玲 黄玉宇 梁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5-636,共2页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MRI分型 ,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分析经MRI诊断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例 86例 (男 62 ,女 2 4) ,平均年龄 80 .8岁 ,合并高血压病 72例 ,糖尿病 45例 ,腔隙性脑梗死 78例 ;根据MRI侧...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MRI分型 ,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分析经MRI诊断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例 86例 (男 62 ,女 2 4) ,平均年龄 80 .8岁 ,合并高血压病 72例 ,糖尿病 45例 ,腔隙性脑梗死 78例 ;根据MRI侧脑室周围白质病变范围融合程度将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分为轻、中、重型 ,并采用MMSE和ADL对每例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 1)皮质下脑白质的缺血程度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P <0 .0 5 ) ,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白质缺血程度愈重 ,伴随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加重脑白质缺血。 ( 2 )认识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与脑白质损害范围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0 1) ,脑白质损害范围愈大 ,认知功能障碍愈重 ,日常生活能力愈低。结论 :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延缓痴呆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 MRI 认知功能 分型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53例临床与CT、MRI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哲 尹嘉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加深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MRI影像学改变的认识.方法:总结我科2008~2012年间收治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53例.符合Lots Barnett诊断标准,智能测试采用仿长谷川简易智力量表〔HDS〕.结果:本组病例特点,多见60岁... 目的:加深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MRI影像学改变的认识.方法:总结我科2008~2012年间收治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53例.符合Lots Barnett诊断标准,智能测试采用仿长谷川简易智力量表〔HDS〕.结果:本组病例特点,多见60岁以上老年人,大多数缓慢起病,少数急性发作,逐渐加重,呈阶梯式发展.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三大特征.CT及MIR检查:脑白质有Ⅲ~Ⅳ度的白质疏松,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小脑及脑干腔隙性梗死灶.结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在CT及MIR影像上表现为Ⅲ~Ⅳ度的白质疏松,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皮质下合并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对皮质下腔隙梗死灶,MRI比CT定位确切,影像更加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白质疏松 痴呆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春富 贾海燕 +2 位作者 任旭东 郭述苏 陈同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和方法:采用动态检测技术观察3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和对照组31例健康人血压和心率的变异性。结果:患者均存在动态血压异常,其中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超过正常值者27例(87%),夜间基底血压异常升高22例(71... 目的和方法:采用动态检测技术观察3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和对照组31例健康人血压和心率的变异性。结果:患者均存在动态血压异常,其中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超过正常值者27例(87%),夜间基底血压异常升高22例(71%),血压异常波动20例(64%),昼夜节律逆转4例(13%)。患者心率变异时域指标24小时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24小时内5分钟节段平均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在一定时间内相邻两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大于50毫秒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收缩压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提示血压波动及持续的夜间升压现象在该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灶性进行性白质 血压 心率变异性 SAE 皮质下动脉硬化
下载PDF
CT及MRI特征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忠玲 王晖 +2 位作者 尹燕红 宋宇 李国忠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31期6950-6951,共2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disease,BD)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B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CT,MRI的影像变化。结果:①24例(92.3%)患者有5~35年不等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8例(30.8%)有糖尿...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disease,BD)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B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CT,MRI的影像变化。结果:①24例(92.3%)患者有5~35年不等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8例(30.8%)有糖尿病史,长期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或伴有多年饮酒史、吸烟史者病情较重。②BD临床特征:进行性加重的智能衰退,定向力障碍及人格改变,假性延髓麻痹征,锥体系及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③脑CT及MRI特点:白质疏松和深部白质的小梗死,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周围包括半卵圆中心对称性慢性缺血病灶,从侧脑室后角及前角向外方延伸,呈毛糙状边缘不清,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同时可伴有基底核-内囊区、脑干的腔隙梗死。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是B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伴有多发性腔隙性梗死者,结合脑CT及MRI改变可诊断为BD,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延缓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 MRI CT 患者 皮质下动脉硬化 梗死 中心对称 结论 特征
下载PDF
针刺四神聪穴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远征 姚嘉 +1 位作者 张倩 许娜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穴和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盐酸多...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穴和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总体疗效的差异,对两组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ADL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穴联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所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四神聪 认知障碍 针药并用 痴呆 血管性 皮质下动脉硬化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庆华 王菲 +1 位作者 欧阳文 唐静怡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2年第6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诊断 机制 CT 治疗
下载PDF
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东岩 孙远征 +1 位作者 孙忠人 李书霖 《中医药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3-4,共2页
目的 :研究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 (SAE)的临床疗效 ,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6 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针灸及药物都可喜对照治疗 6 0天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经颅多普勒超... 目的 :研究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 (SAE)的临床疗效 ,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6 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针灸及药物都可喜对照治疗 6 0天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结果 :针刺组治疗SAE的总有效率为 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3.3%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针刺组及对照组疗后HDS测定表明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针刺治疗可使Vm增加 ,Vs和PI降低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 ,具有很好的疗效 ,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针刺有助于病人智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 ,针刺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改善脑血流灌注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 血管性痴呆 中西医结合 针刺疗法 原络通经针法 阿米三嗪-萝巴新 临床疗效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田玉玲 王素萍 +3 位作者 张金 史洁 琚小红 王利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住院确诊的BD病人100例为BD组,另设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病人100例为对照组,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住院确诊的BD病人100例为BD组,另设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病人100例为对照组,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16个因素与BD的发病有关(P<0.05),其中高密度脂蛋白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中风病史、高血压病史、肥胖(BMI≥26kg/m2)、饮酒史、高龄是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多因素分析模型中中风病程、高血压病程及饮酒年限进行分级研究,其OR值和OR的95%CI分别为21.25(4.50~100.28)、10.59(1.29~86.27)、3.02(0.86~10.61)。交互作用分析:年龄与中风病程、年龄与高血压病程的OR值和OR的95%CI分别为6.36(3.0~13.50)、2.21(1.84~4.12),年龄与饮酒年限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高血压病病史、中风病史、肥胖、饮酒史、高龄是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枢晓 李航娟 侯红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780-781,共2页
目的明确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是否存在客观认知功能障碍及心理问题,以及比较不同程度的SAE认知功能障碍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方法对经MR确诊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住院患者286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 目的明确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是否存在客观认知功能障碍及心理问题,以及比较不同程度的SAE认知功能障碍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方法对经MR确诊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住院患者286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测定心理状态。结果 28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轻、中、重型患者在MoCA、SAS和SDS评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病情越重,MoCA评分越低,SDS评分越高(P<0.05,P<0.01)。结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病情越严重,认知能力减退越明显,抑郁状态也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认知能力 心理障碍
下载PDF
P-选择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章勇 高宏伟 +5 位作者 郭栋 袁晓玲 陈希红 宫殿荣 郭春杰 崔可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血P-选择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血糖、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4例SAE患者(SAE组)、57名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血浆P-选择素、血清VEGF、血糖、血脂、CRP水平,...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血P-选择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血糖、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4例SAE患者(SAE组)、57名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血浆P-选择素、血清VEGF、血糖、血脂、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SAE组P-选择素[(17.61±5.63)ng/ml]、VEGF[(126.33±47.51)pg/m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72±3.89)ng/ml,(102.59±40.16)pg/ml](均P<0.01);P-选择素水平随痴呆程度加重而升高,痴呆中、重度组VEGF水平[(152.46±53.75)pg/ml、(150.52±55.94)pg/ml]明显高于轻度组[(126.79±44.83)pg/ml](P<0.01,P<0.05);中、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E组P-选择素与血糖、三酰甘油(TG)、CRP呈正相关(r=0.282、0.293、0.287,均P<0.05);VEGF与总胆固醇(TC)、CRP呈正相关(r=0.291、0.336,均P<0.05);P-选择素与VEGF呈正相关(r=0.295,P<0.05)。结论P-选择素、VEGF参与了SAE的血栓形成和组织修复过程;检测P-选择素、VEGF水平,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对预防SAE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皮质下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中频电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朝晖 王俊卿 +4 位作者 孟战战 丁立新 朱银星 李淑芹 李建梅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5期36-36,44,共2页
目的 观测中频电疗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Binswanger病 )患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 CVD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评定其治疗效果。方法 确诊的 Binswanger病患者 53例,颈部中频电疗前、后分别进行 CVDI检测及 Bathel指... 目的 观测中频电疗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Binswanger病 )患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 CVD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评定其治疗效果。方法 确诊的 Binswanger病患者 53例,颈部中频电疗前、后分别进行 CVDI检测及 Bathel指数评定。结果 自身前后对照比较,中频电疗后平均血流量 (Qmean)显著增加,脑血管外周阻力( RV)及动态阻力( DR)均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后显著提高。结论 中频电颈部治疗可改善脑血流量及微循环状态,改善脑血管调节功能并显著提高 Binswanger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循环动力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thel指数 中频电治疗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斌 冯加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8-101,共4页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又称宾斯旺格病(Binswanger disease,BD),是一种血管性痴呆,由德国学者Binswanger于1894年经过病理学证实后最先报道。SAE最初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又称宾斯旺格病(Binswanger disease,BD),是一种血管性痴呆,由德国学者Binswanger于1894年经过病理学证实后最先报道。SAE最初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因此检出率较低。截至1987年,文献报道尚不足50例,因此曾被认为是罕见病。随着CT、MRI等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SAE检出率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神经影像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0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琼 于敏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SAE) CT MRI 高血压
下载PDF
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春霞 孙远征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西药都可喜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都可喜。治疗60天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P300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西药都可喜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都可喜。治疗60天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P300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HDS测定表明两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1);原络通经针法联合都可喜治疗,可使SAE患者P300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SAE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 原络通经针法 神经功能评分 HDS P300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国栋 莫建伟 徐书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82-1583,共2页
目的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3例SA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E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均有神经局灶体征,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多缓慢起病,临床症状呈阶梯样进展。58例CT扫描在... 目的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3例SA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E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均有神经局灶体征,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多缓慢起病,临床症状呈阶梯样进展。58例CT扫描在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可见不同程度大致对称的低密度影,均合并腔隙性梗死。44例做MRI检查,T2加权像均表现为环绕侧脑室周围对称、大片融合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腔隙性梗死灶数目明显多于CT,呈点条状高信号影。结论SAE以高血压、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卒中样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广泛融合成片的脑白质病变,并有脑室周围白质的明显萎缩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体层扫描术 X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单纯脑白质疏松症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记忆障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洪志 孙海荣 王蕾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比较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记忆障碍的特征。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单纯LA、SAE患者各30例进行记忆功能检测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测,并与30名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单纯LA组患者各项记忆量表... 目的比较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记忆障碍的特征。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单纯LA、SAE患者各30例进行记忆功能检测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测,并与30名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单纯LA组患者各项记忆量表成绩及记忆商(MQ)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其中图像自由回忆(12±5)、人像特点联系回忆(16±5)下降明显;单纯LA组各项记忆量表成绩及MQ均高于SAE组(P<0.05~0.01),其中SAE组患者指向记忆(10±7)、联想学习(14±5)明显下降;单纯LA组无痴呆发生,SAE组22例MMSE≤19分,痴呆发生率73.33%;MQ>70的患者痴呆发生率明显低于MQ≤69的患者(P<0.01)。结论(1)单纯LA组患者有明显记忆障碍,但程度明显轻于SAE患者;(2)单纯LA组患者无痴呆发生,SAE组痴呆发生率高,且与记忆损害程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疏松症 皮质下动脉硬化 记忆障碍 痴呆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人颈动脉超声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雁 刘华 +1 位作者 杨焰 文春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研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42例SAE病人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观察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舒张... 目的研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42例SAE病人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观察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变化,并与40例年龄匹配、伴随疾病相似、无明显缺血性心脑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①SAE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AE组斑块检出率97.62%,对照组斑块检出率8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粥样硬化斑块积分SAE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管径狭窄皆以轻度狭窄(<50%)为主,但SAE组中度、重度狭窄(>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SAE组SPV、EDV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结论SAE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多较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流速减慢为主。SAE的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远征 王东岩 李书霖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 (SAE)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6 0例SAE病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西药都可喜治疗 ,对照组单纯服用都可喜。治疗 6 0天后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HDS、TCD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 目的 :探讨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 (SAE)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6 0例SAE病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西药都可喜治疗 ,对照组单纯服用都可喜。治疗 6 0天后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HDS、TCD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 3% ,对照组为 5 3 3% ;治疗后HDS测定表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治疗组Vm增加 ,Vs和PI降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SAE ,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针刺有助于病人智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 ,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改善脑血流灌注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颅内动脉硬化 针灸疗法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米氮平治疗伴发抑郁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党雷 向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n=38),阿米替林组(n=36),对照组(n=36),各组均行常规神经营养药物和促智药物治疗。米氮平...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n=38),阿米替林组(n=36),对照组(n=36),各组均行常规神经营养药物和促智药物治疗。米氮平组同时口服米氮平30mg/次,1次/晚;阿米替林组同时口服阿米替林25mg/次,分早晚2次口服,最大剂量为100mg/d,总疗程均为12~24周,治疗期间不合并其他抗抑郁或精神障碍药,治疗前、治疗后1、2、4、8、12周及6个月,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于6个月对各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进行评定。结果①米氮平组在治疗第1、2、4、8、12周和6个月时,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阿米替林组在治疗后第2、4、8、12周及6个月时,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②米氮平组及阿米替林组在治疗后12周、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③治疗期间米氮平导致口干、便秘、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心电图异常、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阿米替林治疗组(P<0.05)。④各组治疗后并发症及预后比较:对照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米氮平治疗组、阿米替林治疗组(P<0.05),其死亡率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米氮平能有效改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抑郁的症状,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米氮平 阿米替林 抑郁症
下载PDF
纤溶酶注射液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定超 陈文利 王剑峰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8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加用纤溶酶注射液的综合措施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智能障碍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在宣汉县人民医院和成都市老年病医院工作期间,共收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 目的探讨加用纤溶酶注射液的综合措施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智能障碍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在宣汉县人民医院和成都市老年病医院工作期间,共收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加舒血宁注射液15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加纤溶酶注射液200U,静滴,每日1次,均用7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MMSE评分在治疗后1、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仍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加用纤溶酶注射液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患者智能障碍的近期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智能障碍 MMSE 纤溶酶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