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致认知障碍的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金琰 杨超博 +1 位作者 李舒婷 张雪竹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2期2294-2299,共6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异质性疾病。VCI的发生与潜在的血管疾病有关,而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已成为VCI中的一种主要同质亚型。SIVD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重叠,因此临床鉴别较困难,极易漏诊...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异质性疾病。VCI的发生与潜在的血管疾病有关,而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已成为VCI中的一种主要同质亚型。SIVD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重叠,因此临床鉴别较困难,极易漏诊和误诊。脑脊液中存在多种生物标志物,可更及时、准确地反映脑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辅助VCI-SIVD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提高VCI-SIVD早期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此,全面了解VCI-SIV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可以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脊液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嘉琪 朱蔚文 王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不同脑区脑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年龄≥60岁SIVD患者570例,根据全脑萎缩程度分为无萎缩组27例、轻度脑萎缩组20...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不同脑区脑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年龄≥60岁SIVD患者570例,根据全脑萎缩程度分为无萎缩组27例、轻度脑萎缩组207例、重度脑萎缩组336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重度脑萎缩组年龄明显高于无萎缩组和轻度脑萎缩组(P<0.05)。重度脑萎缩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明显低于轻度脑萎缩组,定向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MMSE总分明显低于无萎缩组和轻度脑萎缩组(P<0.05)。高龄(95%CI:1.004~1.059,P=0.022)、重度脑萎缩(95%CI:1.943~39.234,P=0.005)是SIV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SIVD患者脑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有关,脑萎缩程度高会增加SIVD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缺血性卒中 脑白质 认知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执行功能损害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艳红 李玲 +6 位作者 吕佩源 王建华 吴杰 吴晶 赵华东 金曼 范鸣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执行功能损害、MRI脑白质病变和DTI脑白质的微结构变化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Stroop色词测验(CWT)、连线测验(TMT)和积木测试(BDT)评价24例SIVD患者和14例认知正常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其中SIVD患...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执行功能损害、MRI脑白质病变和DTI脑白质的微结构变化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Stroop色词测验(CWT)、连线测验(TMT)和积木测试(BDT)评价24例SIVD患者和14例认知正常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其中SIVD患者分为痴呆(VD)组12例,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组12例;依据年龄相关白质改变的评分方法(ARWMCrs)测量常规MRI上白质病变程度,同时应用DTI分别测定额、颞、顶、枕叶及胼胝体压部白质正常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值,分析各影像学测量指标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D组执行功能三项测验均显著减退,VCIND组BDJ评分降低,TMT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较,VD、VCIND组白质病变评分增高,分别为12.820±3.573、10.500±2.953(P<0.05);胼胝体压部MD值均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VD患者双额叶、右颞叶、右枕叶、双顶叶及胼胝体压部FA值下降(P<0.05);VCIND组左额叶、双顶叶白质FA值下降(P<0.05);(3)与SIVD患者执行功能相关的影像学指标有:左额叶、双颞叶、右顶叶白质正常区FA值、胼胝体压部MD值(P<0.05)。结论 (1)SIV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与其脑白质病变程度可能有关;(2)DTI可以显示SIVD患者常规MRI无法显示的脑白质选择性微结构损害;(3)SIVD患者的多个脑白质区FA及MD与CWT、TMT和BDT存在相关性,提示白质微结构的损害可能反映执行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执行功能 核磁共振 脑白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及其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贺波 齐亚超 +9 位作者 吕佩源 赵宝华 郭宗成 王天俊 张和振 刘昌林 靳玮 李玲 赵大卫 王建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确定SIVD患者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Erkinjuntti提出的MRI诊断标准入选SIVD患者70例,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分为认知正常(NCI)组和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组;详细记录其血管性... 目的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确定SIVD患者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Erkinjuntti提出的MRI诊断标准入选SIVD患者70例,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分为认知正常(NCI)组和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组;详细记录其血管性危险因素、症状和体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多数(81.4%)患者表现为肢体肌力减退,其次为步态不稳和构音障碍(分别为40.0%、20.0%),但症状较轻;饮水呛咳和尿失禁各占14.3%。50例(71.4%)患者可检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体征;假性延髓麻痹和锥体外系体征者分别为10例、7例(14.3%、10.0%),共济失调步态异常者仅5例(7.1%)。NCI组和VCI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I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CI组(P<0.05),贫血、饮酒和吸烟史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仅证实有高血压、糖尿病的SIVD患者更易出现认知损害(P<0.05),其OR值分别为5.265(1.563,17.731),3.445(1.008,11.772),高脂血症〔OR3.649(0.974,11.466);P=0.027〕对SI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所起的作用尚不能明确。结论年龄可能并不是SIVD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SIVD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可能为高血压、糖尿病,而高脂血症与SIVD认知损害的关系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特征 认知损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艳红 贾彩云 +4 位作者 靳玮 李玲 吕佩源 崔文柱 张维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应用系列神经心理学测试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特征。方法入选SIVD患者53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25例为正常对照组。SIVD患者按照认知损害的诊断标准分为血管性痴呆(VaD)组27例和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 目的应用系列神经心理学测试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特征。方法入选SIVD患者53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25例为正常对照组。SIVD患者按照认知损害的诊断标准分为血管性痴呆(VaD)组27例和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VCIND)组26例。进行MMSE及血管性痴呆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视空间结构及执行功能5个认知域在内的神经心理学测试,确定VCIND患者受损的认知域。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aD组患者各项量表测试均严重受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VCIND组患者MMSE、数字倒背评分下降,连线测验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VaD组与VCIND组相比,上述各项均受损严重,其中单词回忆、连线测验、画钟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SIVD患者同时存在多个认知域损害,以执行功能、注意力损害较为突出,记忆、语言受累相对较轻;②VCIND患者表现为执行功能、注意力受损,程度均低于VaD组,晚期VaD患者全面认知功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试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舒敏 章军建 +1 位作者 张洪 吴光耀 《微循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8-22,F0003,共6页
目的:检测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不同脑区脑组织的代谢水平,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1 H-MRS)技术评测SIVD患者(SIVD组,n=32例)和体检健康人(对照组,n=21)额叶及顶叶皮质、白质的... 目的:检测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不同脑区脑组织的代谢水平,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1 H-MRS)技术评测SIVD患者(SIVD组,n=32例)和体检健康人(对照组,n=21)额叶及顶叶皮质、白质的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计算有关比值NAA/Cr、Cho/Cr,分析有无认知功能损害SIVD患者上述比值的变化。结果:(1)SIVD组额叶皮质、白质及顶叶皮质、白质各体素NAA/Cr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SIVD组顶叶皮质及白质的Cho/C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SIVD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白质NAA/Cr比值显著低于无认知功能损害者(P值分别<0.01、<0.01、<0.05),Cho/Cr比值的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VD患者脑组织存在NAA/Cr、Cho/Cr比值改变,且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白质NAA/Cr的下降与认知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认知障碍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天智颗粒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娜 邓建中 +1 位作者 齐进兴 申长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天智颗粒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SIVD患者,其中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30例,血管性痴呆30例,同时选取30例未发生脑梗死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2组均...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天智颗粒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SIVD患者,其中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30例,血管性痴呆30例,同时选取30例未发生脑梗死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高压氧联合天智颗粒治疗,均治疗40d,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神经心理测试认知评估量表MMSE、MoCA评分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 2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300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CIND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组较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联合天智颗粒治疗SIVD合并认知障碍有效,其中VCIND效果更佳,SIVD合并认知障碍早期治疗更为重要,MMSE、MoCA评分、P300可作为疗效评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 P300 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CIND) 血管性痴呆(VaD) 高压氧(HBO) 天智颗粒
下载PDF
神经心理测试及P300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评估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谢娜 邓建中 齐进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心理测试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P300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SIVD患者,其中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 目的研究神经心理测试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P300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SIVD患者,其中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4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47例,同时选取45例未发生脑梗死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认知评估量表MMSE、MoCA评分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入院治疗前,VCIND组、Va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较正常组偏低(P<0.05),VCIND组较VaD组偏低(P<0.05),P300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318.689±16.123)ms相比,VCIND组患者潜伏期(360.667±16.082)ms,VaD组患者潜伏期(420.333±21.149)ms,各组间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V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ERP-P300测试能客观反映VCIN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300潜伏期与MMSE及MoCA有相关性,有利于VCIND早期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 脑小血管 P300 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CIND) 血管性痴呆(VaD)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白质改变与认知损害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贺波 王天俊 +8 位作者 郭宗成 张和振 靳玮 刘昌林 冯亚青 李玲 赵大卫 王建华 吕佩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目的: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的临床特征、认知和MRI白质改变进行分析,初步探讨SIVD患者认知损害与MRI白质改变的关系。方法:经过访谈和详细查体,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并行头MRI扫描。依据Erkinjuntti提出MRI诊... 目的: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的临床特征、认知和MRI白质改变进行分析,初步探讨SIVD患者认知损害与MRI白质改变的关系。方法:经过访谈和详细查体,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并行头MRI扫描。依据Erkinjuntti提出MRI诊断标准确定SIVD患者29例。结果:认知正常者、血管性CIND患者和VaD患者的MMSE得分分别为(27.5±1.84)、(23.7±2.06)和(18±1.58)。随着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其白质改变的评分增加,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其白质改变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白质改变 认知损害 血管性认知损害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ICAM-1、IGF-1水平与认知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22
10
作者 褚忠海 王文静 韩丽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将54例SIVD患者分为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Va D)组(n=22)和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SVMCI)组(n=32)...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将54例SIVD患者分为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Va D)组(n=22)和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SVMCI)组(n=32),29例认知评价正常者为对照组,使用Mo 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测量和比较血清s ICAM-1、IGF-1水平,并将认知功能评分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Va D组和SVMCI组血清s 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s ICAM-1水平与Mo C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186,P=0.092);血清IGF-1水平与MoCA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r=0.332,P=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教育年限等相关危险因素后,血清IGF-1水平与认知功能评分存在明显相关性(β=0.234,P=0.024)。结论 SIVD患者血清s ICAM-1水平显著升高,与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相关性;SIVD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降低,与认知功能损害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障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脑脉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冯瑞雪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8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脉泰胶...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脉泰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脑脉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颈部血管斑块情况、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颈部斑块的情况(厚度、面积、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部血管斑块的厚度、长度、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患者,BI评分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给予脑脉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小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脉泰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时红 张新华 +1 位作者 李宁 高旭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索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表现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了皮质下多发梗死28例痴呆患者和33例非痴呆患者的MRI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相关高危因素。结果:痴呆组中顶叶皮质下、... 目的:探索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表现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了皮质下多发梗死28例痴呆患者和33例非痴呆患者的MRI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相关高危因素。结果:痴呆组中顶叶皮质下、内囊膝部和丘脑的梗死发生率,顶叶皮质下、侧脑室体旁前部、内囊膝部和丘脑平均梗死数目,4级LA的出现率以及所有脑萎缩指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Logistic回归后,只有平均脑沟宽度、侧脑室指数和丘脑梗死的数目进入了方程。结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可能与脑萎缩的程度和丘脑梗死的数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性痴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时红 张新华 +1 位作者 李宁 高旭光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8期430-433,449,共5页
目的:探索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表现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了皮质下多发梗死28例痴呆患者和33例非痴呆患者的MRI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相关高危因素。结果:痴呆组中顶叶皮质下、... 目的:探索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表现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了皮质下多发梗死28例痴呆患者和33例非痴呆患者的MRI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相关高危因素。结果:痴呆组中顶叶皮质下、内囊膝部和丘脑的梗死发生率,顶叶皮质下、侧脑室体旁前部、内囊膝部和丘脑平均梗死数目,4级LA的出现率以及所有脑萎缩指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Logistic回归后,只有平均脑沟宽度、侧脑室指数和丘脑梗死的数目进入了方程。结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可能与脑萎缩的程度和丘脑梗死的数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性痴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群 林岩 +4 位作者 耿介立 李红伟 陈莺 施国文 李焰生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门诊连续登记的526例发病3个月后的卒中患者入选该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多种神经心理学和功能量表评定以及神经影像学评估,并记录人口学资料... 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门诊连续登记的526例发病3个月后的卒中患者入选该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多种神经心理学和功能量表评定以及神经影像学评估,并记录人口学资料、卒中临床特点和血管危险因素。结果526例患者中,SIVD患者110例(20.9%),其中男性占61.8%,平均年龄66.8±10.5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80.0%),其次是血脂异常和吸烟史,分别为52.7%和40.9%,有57.3%的患者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32.7%的患者有抑郁障碍。用LawtonFAQ量表评定显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SIVD患者53人(48.0%),用Barthel指数(BI)测定显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者14人(12.8%)。49例(44.5%)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其中26例(23.6%)符合血管性痴呆标准。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中,SIVD约占1/5,SIVD患者认知损害、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累较常见,并伴有多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皮质下 危险因素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郭志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900-1901,共2页
目的: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及与认知功能、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对象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 目的: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及与认知功能、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对象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睡眠质量、认知功能与抑郁评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主观睡眠质量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呈负相关,与BDI评分成正相关(P<0.05);日间功能紊乱与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呈负相关,与BDI评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差,与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抑郁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颈下神经节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VEGF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马瑞芹 张永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8-19,共2页
观察颈下神经节脑循环障碍治疗仪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从我院抽取的106例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中的人数相同(n = 53)... 观察颈下神经节脑循环障碍治疗仪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从我院抽取的106例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中的人数相同(n = 53)。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颈下神经节脑循环障碍治疗。我们比较了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EA、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L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静脉及脑循环障碍治疗装置在皮层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显示出优异的临床疗效,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认知功能和VEGF表达。实用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下神经节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功能 VEGF表达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进修中的应用分析
17
作者 杨斌 马妍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相比于非问题为导向的线下学习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进修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中心接受过系统培训的152名进修医师...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相比于非问题为导向的线下学习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进修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中心接受过系统培训的152名进修医师进行回访。根据进修时间以及学习模式的不同,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进修方式为非问题为导向的线下学习模式的进修医师纳入非问题为导向组,将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进修方式为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的进修医师纳入以问题为导向组。于培训结束时以及结束2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进修医师的性别、年龄,参与培训前已有的工作年限,参加进修培训的目的,培训时长,对培训的感受、建议和意见,培训结束后是否开展新手术(主要包括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杂交手术、动脉旁路移植术、急诊取栓术或其他)和培训结束后开展的新手术数量。结果(1)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52份,参与问卷调查并完成反馈者136名,其中4份问卷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排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调查表共132份,回收率和有效应答率分别为89.5%和97.1%。参与培训时,进修医师的年龄为25~44岁,平均(34±4)岁。医师的工作年限分布不等,>10年者占22.7%(30/132),>5~10年者占40.9%(54/132),0~5年者占36.4%(48/132)。不同工作年限者间是否开展新手术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1,P=0.012)。(2)参与以问题为导向和非问题为导向两种培训模式的人数分别为70人和62人。以问题为导向组中,希望通过培训学习新技术和提高手术能力的进修医师占88.6%(62/70),而在非问题为导向组中,该比例为87.1%(54/62),两组进修医师的进修培训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P=0.796)。对培训体会进行分析显示,认为现有的培训形式合理和内容较为充实的进修医师占比为96.2%(127/132),以问题为导向组和非问题为导向组中比例分别为97.1%(68/70)和95.2%(59/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4,P=0.552)。(3)经过培训后,以问题为导向组开展新手术的进修医师比例为80.0%(56/70),非问题为导向组的比例为66.1%(41/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7,P=0.072)。在开展新手术的数量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组和非问题为导向组中,开展新手术数量≥30例的进修医师比例分别为70.0%(49/70)和46.8%(29/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7,P=0.007)。(4)在非问题为导向组中,开展新手术例数≥30例的进修医师进修时长为3、6、12个月者分别占13.8%(4/29)、82.8%(24/29)、3.4%(1/29);在以问题为导向组中,开展新手术例数≥30例的进修医师进修时长为3、6、12个月者分别占4.1%(2/49)、57.1%(28/49)、38.8%(19/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1,P<0.01)。结论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有助于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的新手术开展以及增加开展的新手术数量,但需结合既往的工作年限和进修时长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脑血管 以问题为导向 培训模式
下载PDF
CTA/CTP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周新华 陈良义 张丹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血容量(CBV)比较:缺血半暗带>健侧>梗死区(P<0.05);脑血流量(CBF)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目标组织中浓度达峰时间(TTP)、目标组织中所有残余功能全部达峰时间(Tmax)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CTA检出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或狭窄分别59例(29.50%)、91例(45.50%),左侧、右侧颈内动脉(ICA)闭塞分别16例(8.00%)、12例(6.00%),双侧ICA狭窄为6例(3.00%);代偿分支血管显影基本满意129例(64.50%),显影不足71例(35.50),其余16例(8.00%)患者CTA影像资料显示无异常,敏感度为92.00%。预后不良组患侧CBV、CBF小于预后良好组,MTT、TTP、Tmax长于预后良好组,代偿血管建立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Tmax对介入治疗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P<0.05),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15、0.673、0.713、0.710,其中CBV预测效能最高,敏感性为83.20%,特异性为73.33%。结论CTA/CTP可反映大脑、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分支建立情况,也可反映血流灌注情况,在介入治疗合理时机的判断方面可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 介入治疗 指导 预后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马丽洁 韩秋霞 +1 位作者 孙芳 孙倩美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99-404,409,共7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液透析患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AICE)的相关性,评估MPV对AIC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01至2021-12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为研究对象(n=232),根据是否发生AICE分为AICE...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液透析患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AICE)的相关性,评估MPV对AIC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01至2021-12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为研究对象(n=232),根据是否发生AICE分为AICE组(n=77)与非AICE组(n=155),比较两组间MPV及临床特征等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I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PV对血液透析患者AI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AICE组比较,AICE组患者MPV[10.7(10.3,11.3)fl vs.10.3(9.7,10.8)fl,Z=3.8938,P<0.001]明显升高,年龄、吸烟、CAD病史、1周平均超滤脱水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高于非AICE组,白蛋白低于AICE组。多因素Cox回归显示,矫正后AIS病史、吸烟、超滤脱水量增加、白蛋白降低、MPV增高[HR1.601(1.219,2.102);P<0.001]是AI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PV预测血液透析患者AI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特异度为0.883,敏感度为0.716。结论MPV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I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ICE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20
作者 韩丽娟 张曦 +4 位作者 陈志斌 金佳丽 王翀 徐运 李敬伟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进修医师培训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介入培训的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即将多种...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进修医师培训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介入培训的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即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交叉的培训模式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进修医师满意度及其在培训前后介入诊疗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55名进修医师,年龄32~50岁,其中男性51名(92.73%)。89.09%的进修医师对多元化教学模式非常满意;分别有83.64%和85.45%的进修医师认为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培训后,能够独立完成颅外支架置入治疗的进修医师显著增加(41.82%vs. 12.73%,P=0.002)。结论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进修医师培训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介入培训 多元化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分阶段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