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皮质指数测定——检测老年性骨折危险性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严广斌 卢伟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28-729,共2页
目的 :寻求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老年性骨折危险性的检测。方法 :通过X线照片测定 5 0例青年人( 4 5岁以下 )及 60例中老年人 ( 4 5岁及以上 )的掌骨骨皮质指数 ,对被测对象中的骨折病例 (排除创伤性和病理性骨折 )与非骨折病例进行对比分... 目的 :寻求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老年性骨折危险性的检测。方法 :通过X线照片测定 5 0例青年人( 4 5岁以下 )及 60例中老年人 ( 4 5岁及以上 )的掌骨骨皮质指数 ,对被测对象中的骨折病例 (排除创伤性和病理性骨折 )与非骨折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折组骨皮质指数水平低于同龄非骨折组 ,并有显著性差异 ,而骨皮质指数在 4 5 %水平可作为老年性骨折的危险阈值。结论 :作为一种简便、实用、价廉的检测手段 ,X线测定掌骨骨皮质指数可用于普查及筛选高危人群 ,对处于危险阈值的病例提出警告并进行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质疏松 掌骨 皮质指数测定 老年人
下载PDF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与锁骨皮质指数变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耿坚 蒋海平 张安君 《四川中医》 1999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 支气管炎 中医证型 骨质疏松 锁骨皮质指数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掌骨皮质指数和骨密度与全身骨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冬梅 Eugene McCloskey John Kanis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评价计算机X线密度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对 84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使用计算机X线密度测量方法测定掌骨皮质指数和骨密度 ,并与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 ,髋部骨密度和与定量超声技术测量胫骨超声速度进行比较。结... 目的 评价计算机X线密度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对 84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使用计算机X线密度测量方法测定掌骨皮质指数和骨密度 ,并与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 ,髋部骨密度和与定量超声技术测量胫骨超声速度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掌骨皮质指数和骨密度与腰椎 ,髋部骨密度和胫骨超声骨速度有相关 ,而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呈负相关 ,与BMI无相关关系。结论 计算机X线密度测量方法 ,有价廉 ,非侵入性和广泛易获得的优点 ,是一种新的定量的骨量测定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密度测量方法 mBMD MCI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 皮质指数 骨密度
下载PDF
半自动方法测定掌骨皮质指数和骨密度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冬梅 Ruth Cox +3 位作者 Taina Taube Linda Reaney Eugene Mccloskey John Kanis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54-55,共2页
目的使用Bonalyzer(Teijin)测定右手第二掌骨中点的骨密度(mBMD)和皮质指数(MCI) ,从而预测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方法我们对178名骨质疏松妇女,测定mBMD和皮质指数(MCI) ,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有腰椎变形患者的mBMD和MCI明显低... 目的使用Bonalyzer(Teijin)测定右手第二掌骨中点的骨密度(mBMD)和皮质指数(MCI) ,从而预测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方法我们对178名骨质疏松妇女,测定mBMD和皮质指数(MCI) ,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有腰椎变形患者的mBMD和MCI明显低于无腰椎变形患者,并 与其它方法测得的骨密度呈一致改变,mBMD和MCI与胫骨超声速度,远端前臂BMD,髋部的BM D显示出正相关关系,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掌骨(MCI)和骨密度(mBMD)能预测骨折发生 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动方法 第二掌骨中点的骨密度 皮质指数
下载PDF
骨钙与骨皮质指数评价钙吸收利用实验比较
5
作者 田利华 朱清华 洪志勇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采用大鼠造型缺钙模型 ,经给予补钙食品后 ,检测骨钙、骨皮质指数等指标的改变 ,且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骨钙和骨皮质指数与钙的摄入水平及吸收利用有着密切关系 ,证明二者呈高度正相关 (γ=0 .876~ 0 .92 8之间 ,P<0 .0 1)。为... 采用大鼠造型缺钙模型 ,经给予补钙食品后 ,检测骨钙、骨皮质指数等指标的改变 ,且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骨钙和骨皮质指数与钙的摄入水平及吸收利用有着密切关系 ,证明二者呈高度正相关 (γ=0 .876~ 0 .92 8之间 ,P<0 .0 1)。为钙对骨骼生长、发育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评价吸收利用效果 ,指导补钙治疗 ,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 皮质指数 钙吸收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锁骨皮质指数分析
6
作者 王军 杨春燕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4-54,共1页
目的:通过锁骨皮质指数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可能。方法:抽取符合COPD诊断的患者胸片40例作为观察组,抽取体检科职工体检健康男性胸片40例作为对照组,以右侧锁骨中点处为测量点,分别测量该点处的锁骨皮质... 目的:通过锁骨皮质指数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可能。方法:抽取符合COPD诊断的患者胸片40例作为观察组,抽取体检科职工体检健康男性胸片40例作为对照组,以右侧锁骨中点处为测量点,分别测量该点处的锁骨皮质厚度,计算皮质指数,以低于正常人骨密度标准差两倍为诊断骨质疏松标准。结果:COPD组与对照组间的锁骨皮质指数及骨质疏松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易继发骨质疏松,利用胸片测量锁骨皮质指数来诊断骨质疏松是可行的简便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锁骨皮质指数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跖骨皮质指数在跖骨应力性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李梓瑞 余康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1期3067-3071,共5页
目的探讨跖骨皮质指数(MCI)对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咸宁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41例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6.2±8.9)岁;选取同时期4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跖骨皮质指数(MCI)对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咸宁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41例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6.2±8.9)岁;选取同时期4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4.9±9.7)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Ⅰ型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和25-羟维生素D[25-(OH)D]、跖骨皮质指数(MCIⅠ~MCI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骨密度(BMD)小于对照组(t=-2.043,P<0.05),试验组CTX-Ⅰ水平高于对照组(t=3.670,P<0.05),试验组PINP、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164、-2.075,均P<0.05),试验组第一脚跖骨MCI(MCIⅠ)、第二脚跖骨MCI(MCIⅡ)、第三脚跖骨MCI(MCIⅢ)、第四脚跖骨MCI(MCIⅣ)、第五脚跖骨MCI(MCIⅤ)均小于对照组(t=-2.062、-2.019、-2.012、-5.889、-2.083,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每个跖骨皮质指数与跖骨应力性骨折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X-I为跖骨应力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OR=6065.508,P=0.021),而MCIⅣ为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保护性因素(OR=0.011,P=0.001)。CTX-Ⅰ和MCIⅣ诊断跖骨应力性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95%CI 0.735~0.914)和0.869(95%CI 0.793~0.945),CTX-Ⅰ和MCIⅣ的最佳截点值(cutoff值)分别为0.34μg/L和1.7%,CTX-Ⅰ和MCIⅣ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66%和81%,CTX-Ⅰ和MCIⅣ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3%和85%。结论CTX-I和MCIⅣ为应力性骨折的影响因素,CTX-Ⅰ和MCIⅣ可作为诊断跖骨应力性骨折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皮质指数 跖骨应力性骨折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25-羟维生素D 受试者工作曲线
下载PDF
锁骨皮质指数测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建民 金宗达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本文测量614例(1228侧)锁骨中点皮质指数(即中点皮质厚度/中点皮质骨横径)。结果显示:左侧锁骨中点皮质指数为0.45±0.17.右侧为0.44±0.18.左、右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分... 本文测量614例(1228侧)锁骨中点皮质指数(即中点皮质厚度/中点皮质骨横径)。结果显示:左侧锁骨中点皮质指数为0.45±0.17.右侧为0.44±0.18.左、右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分组研究显示,50岁以后锁骨中点皮质指数明显减小(P<0.01)。21~50岁男、女两组双侧锁骨中点皮质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小于20岁或大于50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显示:人群中双侧锁骨皮质增减速度是相等的;21~50岁之间男、女性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可使锁骨皮质增减形成时间差,但20岁以前或50岁以后则无差别;女性骨发育成熟早,衰退也迅速,男性骨发育成熟慢,衰退也缓慢;人群中50岁以后骨质出现疏松,并随年龄增加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锁骨 皮质指数 测量
原文传递
比较桡尺骨皮质分层指数与单光子吸收法骨矿定量法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叶道斌 梁大利 陈克林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比较桡尺骨皮质分层指数与SPA骨矿定量法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 将桡尺骨X线表现按皮质分层情况分为 4级 ,利用SPA骨矿密度测定仪测量桡尺骨骨密度 ,比较 4级桡尺骨皮质分层指数的骨密度值。  结果 Ⅰ级与Ⅱ级间骨密度... 目的 比较桡尺骨皮质分层指数与SPA骨矿定量法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 将桡尺骨X线表现按皮质分层情况分为 4级 ,利用SPA骨矿密度测定仪测量桡尺骨骨密度 ,比较 4级桡尺骨皮质分层指数的骨密度值。  结果 Ⅰ级与Ⅱ级间骨密度无显著差异 ,Ⅱ级与Ⅲ级与Ⅳ间均有显著差异 ,但相邻 2级间骨矿密度值交叉重叠较大。结论 SPA较桡尺骨皮质分层指数敏感 ,但缺乏特异性 ,更适用于动态监测骨矿含量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X线诊断 桡尺骨皮质分层指数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第二掌骨骨皮质发育的长期趋势 被引量:4
10
作者 邢艳丽 张绍岩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8,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近20年来儿童少年第二掌骨骨皮质发育状况,研究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期间的骨矿物质含量,进一步探讨骨皮质发育规律及长期变化情况,对全面揭示儿童少年的骨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 目的:通过研究近20年来儿童少年第二掌骨骨皮质发育状况,研究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期间的骨矿物质含量,进一步探讨骨皮质发育规律及长期变化情况,对全面揭示儿童少年的骨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5年和2005年骨发育调查样本为研究对象,用精确到0.02mm的游标卡尺在第二掌骨中点部位,测量掌骨干横径和骨髓腔宽度,骨干横径减去骨髓腔宽度即求出两侧皮质厚度,按Barnett公式计算掌骨皮质指数。结论:1)1985—2005年,儿童少年出现了骨皮质发育逐渐增加的长期趋势。儿童少年骨皮质厚度平均增长值男孩为0.12±0.23mm,女孩为0.10±0.11mm;掌骨皮质指数平均增长值男孩为1%±3%,女孩为2%±1%。2)1985—2005年,儿童少年身高、体重与骨皮质厚度、掌骨皮质指数的相关关系变化并不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985—2005年,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对掌骨皮质指数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长期趋势 皮质指数 身高 体重
下载PDF
城乡学龄儿童骨皮质发育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宝林 张慧颖 +1 位作者 王忆军 梁万友 《中国校医》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对7~18岁的1680名城乡健康中小学生二掌骨皮质发育水平进行了观察,同时对手腕骨骨龄均值城乡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男12~14岁、女11~15乡城市观察组二掌骨皮质厚度均值明显高于乡村组(P<0.05);男7~11岁、女7~1... 本文对7~18岁的1680名城乡健康中小学生二掌骨皮质发育水平进行了观察,同时对手腕骨骨龄均值城乡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男12~14岁、女11~15乡城市观察组二掌骨皮质厚度均值明显高于乡村组(P<0.05);男7~11岁、女7~10岁该指标城乡差别表现不够规律,男15~18岁、女16~18岁差别无规律性。男12~14岁、女11~16岁城市观察组二掌骨皮质指数均值明显高于乡村组(男P<0.05,女P<0.01),此年龄范围之前和以后差异则无规律。城乡学龄儿童的骨皮质发育差异与手腕骨骨龄差异表现出类同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育 皮质厚度 皮质指数 皮质发育
下载PDF
儿童少年第二掌骨骨皮质发育研究进展
12
作者 邢艳丽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4-96,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儿童少年第二掌骨骨皮质发育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进一步探讨骨皮质发育规律,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第二掌骨 皮质指数
下载PDF
广西隆安县晚发月经初潮女生35例手腕骨发育状况的观察
13
作者 阙玉玲 黄东 +1 位作者 游坤 王丹阳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872-1873,共2页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女孩晚发月经者手腕骨的发育情况。方法在广西隆安县某乡镇中学选出14—17岁的壮族女生,月经晚潮者(月经在14周岁之后来潮或未来潮的女性)35名(其中已来潮24名,未来潮11名),以及月经正常来潮者42名作为研究的对...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女孩晚发月经者手腕骨的发育情况。方法在广西隆安县某乡镇中学选出14—17岁的壮族女生,月经晚潮者(月经在14周岁之后来潮或未来潮的女性)35名(其中已来潮24名,未来潮11名),以及月经正常来潮者42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摄左手后前位X线正位片,以李果珍百分计数法确定骨龄,并测量第二掌骨中点横径及内径,依据Barnett提出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和皮质指数。结果(1)广西隆安县壮族女生正常月经来潮组骨龄、骨皮质厚度、皮质指数均值均高于晚发月经来潮组(P〈0.05);(2)在晚发月经来潮女生中已来潮组的骨龄为(14.93±0.91)岁,来潮时间年龄为(15.43±0.87)岁。结论广西隆安壮族女生晚发月经初潮者骨的发育落后于正常月经来湖者,晚发月经初潮的女性,骨龄落后于时间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初潮 骨龄 皮质厚度 皮质指数 学生 广西隆安县 壮族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后对侧再骨折相关风险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繁荣 王其飞 +4 位作者 贾俊秀 薛涛 李冬 刘家帮 张光武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后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相关风险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85例,其中35例再发对侧髋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其余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后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相关风险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85例,其中35例再发对侧髋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其余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皮质指数及内科并发症,分析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再骨折时间间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发生率为5.2%;再骨折时间间隔为(2.91±2.16)年;观察组骨皮质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高血压和心脏疾病患病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皮质指数下降及内科并发症增多是老年髋部再骨折的不利因素,初次骨折后应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和内科并发症治疗,同时强调骨折后3年内的防护,以预防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髋部骨折 髋部再骨折 骨质疏松 皮质指数
下载PDF
股骨近端形态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济民 陆汉力 +2 位作者 陈心星 杨昕 王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近端形态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重建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单侧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31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近端形态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重建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单侧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31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侧别和骨盆正位DR平片。其中男69例,女62例;左髋57例,右髋74例;年龄25~89岁,平均62岁。诊断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3例。采用股骨皮质指数(femoral cortical index,FCI)作为股骨近端形态分型的参考标准,通过术前术后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双侧下肢长度差。根据FCI进行分组:>0.6为Dorr A组,0.5~0.6为Dorr B组,<0.5为Dorr C组,明确股骨近端形态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关系。结果:术后FCI为0.56±0.08,LLD中位数为5.10 mm(IQR-1.00~8.80 mm)。按FCI水平分为3组,各组间性别、年龄、侧别、诊断、术中骨折率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CI>0.6时,术后LLD为6.30 mm(IQR 1.00~10.95 mm);FCI在0.5~0.6时,术后LLD为5.85 mm(IQR-0.55~8.90 mm);FCI<0.5时,术后LLD为1.95 mm(IQR-2.50~6.68 mm)。不同股骨近端形态下的LLD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FCI增加患侧术后下肢延长的风险,低FCI使患侧术后下肢延长的风险较小。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术前评估患者股骨近端形状,提前告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双下肢腿长的可能变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皮质指数 下肢不等长 股骨近端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的选择(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佩 王春生 +2 位作者 王坤正 时志斌 宫福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68-1473,共6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股骨近段的形态学改变并以之为基础指导强直性脊柱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假体选择。方法 将24例(36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设为强直性脊柱炎(AS)组, 所纳入患者术前已出现关节强直, 并进行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股骨近段的形态学改变并以之为基础指导强直性脊柱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假体选择。方法 将24例(36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设为强直性脊柱炎(AS)组, 所纳入患者术前已出现关节强直, 并进行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共30例(45髋) , 均系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且进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分析两组患者术前髋关节正侧位片, 并且测量Singh指数、髓腔张开指数、皮质形态指数和皮质骨指数,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 X线片, 测量股骨假体的髓腔占有率。并且进行组间计量资料t检验, 对髓腔占有率和Singh指数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间在Singh指数、髓腔张开指数、皮质形态指数以及假体髓腔占有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皮质骨指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股骨近段出现比较显著的骨质疏松以及形态学改变,髓腔形态更接近于直立, 髓腔开口处张口角度更大, 骨皮质变薄。结论 在没有定制型假体的情况下, 对于由于严重骨质疏松所造成的股骨近段髓腔形态呈现烟囱型改变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可以选用传统水泥型假体并且应当按照关节翻修术来处理; 对于对髓腔形态没有出现显著改变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仍然可以选用传统生物固定型假体; 由于其年龄较轻预期生存时间较长, 对THA术后髋关节功能期望值较高, 根据患者髓腔形态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备特殊设计的个体化水泥型假体应比现有类型假体更加适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股骨近段 SINGH指数 髓腔张开指数 皮质指数
下载PDF
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高龄半髋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颂军 刘嵘 裴海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高龄半髋置换术(HA)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6例高龄HA患者(年龄>8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与对照组(传统康复治疗),每组38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患髋疼痛评分(VAS评分...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高龄半髋置换术(HA)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6例高龄HA患者(年龄>8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与对照组(传统康复治疗),每组38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患髋疼痛评分(VAS评分)、患髋临床功能评定(Harris评分)、影像学评价、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失访的情况,实验组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患髋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后1、3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术后6个月及1年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术前的股骨皮质指数、C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假体柄髓腔填充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5 d假体柄髓腔填充率与置换后1、3、6个月及1年内的X线片相比,2组均无明显下沉(<2 mm),延髓的外展角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白髓和股骨柄周围无明显的线条,无假体骨折、周围骨折和松动。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 20%,高于实验组的13. 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的SF-36总分分别为(407. 28±25. 71)、(412. 13±19. 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术后3个月的SF-36总分为(682. 46±35. 21)分,对照组为(624. 59±42. 76)分,均显著高于各组术前评分(P <0. 01),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早期全身康复能促进患髋的功能恢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置换术 高龄 HARRIS评分 疗效 髓腔填充率 股骨皮质指数
下载PDF
中老年妇女骨折危险阈值的研究
18
作者 危冰 张策 +1 位作者 柳青 夏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55-356,共2页
以骨皮质指数自动测量仪测定了243例女性中老年人(45~83岁)的骨皮质指数。被测对象中的骨折病例(排除刨伤性和病理性骨折)和对照病例按1:2配比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1:M卡方检验,微机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被测人群骨皮质指数≤44.64%... 以骨皮质指数自动测量仪测定了243例女性中老年人(45~83岁)的骨皮质指数。被测对象中的骨折病例(排除刨伤性和病理性骨折)和对照病例按1:2配比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1:M卡方检验,微机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被测人群骨皮质指数≤44.64%时,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73倍,其95%的可限范围为1.894~7.333。因此认为,骨皮质指数44.64%可作为骨质疏松所致骨折危险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皮质指数 阈值 老年人 妇女
下载PDF
骨盆X线片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初步探讨
19
作者 黄志强 陈绪光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9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建立用骨盆片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OPR)的方法。方法:采用200例(男女100例)30岁以下正常骨盆片,通过髋臼上泪点与脊柱作一平行线,测量干行线与髋嵴相交点上皮质指数,男女平均值为6.13mm和5.10mm。男女分别<4.5mm和<3.5mm,则... 目的:建立用骨盆片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OPR)的方法。方法:采用200例(男女100例)30岁以下正常骨盆片,通过髋臼上泪点与脊柱作一平行线,测量干行线与髋嵴相交点上皮质指数,男女平均值为6.13mm和5.10mm。男女分别<4.5mm和<3.5mm,则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结果:50岁以上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80岁以上,男达60%,女达100%。结论:通过建立以骨盆片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为临床提供一个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片 原发性骨质疏松 皮质指数
下载PDF
外科学
20
《中国临床新医学》 1995年第3期179-184,共6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外科学 老年患者 手术治疗 心血管疾病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分析 老年组 皮质指数 利多卡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