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相火理论”辨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1
作者 吴俊 李勇 徐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3-1866,共4页
以“相火理论”为指导,探析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 GIOP)的病机及诊治,认为超量激素损害机体,引起相火妄动,致使机体阴阳失调,化髓成骨功能失常,产生GIOP。相火妄动为GIOP发生的根本病机。辨治... 以“相火理论”为指导,探析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 GIOP)的病机及诊治,认为超量激素损害机体,引起相火妄动,致使机体阴阳失调,化髓成骨功能失常,产生GIOP。相火妄动为GIOP发生的根本病机。辨治当以平复相火为根本,以调整阴阳为纲要,治宜壮水之主,滋阴填精,以左归丸补之,或引火归元,温阳益气,以金匮肾气丸补之。基于“相火理论”辨治GIOP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防治GIOP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火理论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中医药 病机 治法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中miRNAs的变化及机制
2
作者 孟开顺 梁莉萍 +2 位作者 刘丽丽 洪路贤 羊德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18-0121,共4页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代谢性骨病,为深入研究它的免疫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miRNA表达谱的微阵列分析、差异miRNAs的筛选及定量RT-PCR检测、PCR Array分析免疫应答基因表达水平、血清细胞因子芯片检测等多种手...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代谢性骨病,为深入研究它的免疫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miRNA表达谱的微阵列分析、差异miRNAs的筛选及定量RT-PCR检测、PCR Array分析免疫应答基因表达水平、血清细胞因子芯片检测等多种手段,系统性地探究GIOP患者与健康人群miRNAs表达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差异miRNA来源基因的GO富集分析、KEGG富集分析、miRNA相关ceRNA调控网络,揭示了GIOP免疫调控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GIOP患者外周血清中miRNAs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系列miRNAs与免疫应答及炎症相关。验证实验表明这些miRNAs对免疫应答相关基因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这些miRNAs的来源基因在GO功能和KEGG通路上的富集情况,构建的ceRNA调控网络阐释了GIOP免疫调控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MIRNAS 免疫调控 微阵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黄芪散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芳 陈珺 +3 位作者 曾煦欣 张家豪 梁丹丹 李卫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散(葛根、黄芪、桑白皮)对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采用1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3组: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黄芪散组(剂量选择临床成人剂量)。实验维持120 d。动... 目的探讨黄芪散(葛根、黄芪、桑白皮)对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采用1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3组: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黄芪散组(剂量选择临床成人剂量)。实验维持120 d。动物处死前进行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测定血清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采用骨生物力学方法测量股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参数,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胫骨上段松质骨和中段皮质骨的静态、动态参数。结果黄芪散组不能明显改善糖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骨生物力学造成的影响,但可明显增加糖皮质激素模型大鼠胫骨上段的骨小梁面积和骨小梁数目、胫骨上段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数、胫骨中段骨内膜骨矿化沉积率。结论黄芪散可明显提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胫骨松质骨骨量,增强骨小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黄芪散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股骨 胫骨
下载PDF
阿魏酸钠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洋 陈珺 +7 位作者 翟玉莹 叶小天 肖珊 柯诗韵 李青南 杨国柱 卢丽 陆幸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于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均分5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阿魏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处死前进行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胫骨的静态参数...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于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均分5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阿魏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处死前进行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胫骨的静态参数、动态参数、骨组织细胞和生长板变化。结果①静态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增大;与模型组相比,阿魏酸钠中、高剂量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明显增加,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减小。低剂量组骨小梁厚度明显增加。②动态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标记周长百分数、骨转化率、骨表面新骨形成率明显增大;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新骨年形成率增加。③骨组织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单位骨小梁面积成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数量以及成骨细胞周长占骨小梁周长百分率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各个实验组均没有明显变化。④生长板: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生长板宽明显增大;与模型组相比,各实验组生长板退行细胞高度、生长板宽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阿魏酸钠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骨量和改善骨小梁结构,并促进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阿魏酸钠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组织细胞 生长板 骨小梁 松质骨
下载PDF
经方左归丸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旭 代平 +1 位作者 金钊 杨仁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43-2244,共2页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及骨密度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肌注,其余大鼠予地塞米松1 mg/kg肌肉注射,每周2次,连续8周。阳性对照组在肌注...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及骨密度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肌注,其余大鼠予地塞米松1 mg/kg肌肉注射,每周2次,连续8周。阳性对照组在肌注地塞米松的同时灌服盖中盖复方碳酸钙混悬溶液,左归丸低、中、高剂量组予相应中药灌胃,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8周。给药8周后股静脉取活血杀动物,离心取血清做生化指标检测;取大鼠股骨,测量股骨骨矿含量、骨密度并取腰椎进行骨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模型组血清碱性磷酸酶上升,腰椎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股骨骨矿含量、骨密度下降。中药左归丸高、中剂量组及碳酸钙组能使实验大鼠骨矿含量、骨密度增加,尤以中剂量组明显;左归丸高、中剂量组能改善腰椎骨生物力学性能,中剂量组效果较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性大鼠骨质疏松骨生物力学有改善作用,能使实验大鼠骨矿含量、骨密度增加。其疗效可能与方中药物具有调整骨代谢,增强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形成作用有关,表明中药左归丸对骨质疏松确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左归丸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18
6
作者 崔健超 杨志东 +7 位作者 江晓兵 梁德 任辉 沈耿杨 林顺鑫 唐晶晶 张顺聪 姚珍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7-220,250,共5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在2012年9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GIOP的患者病历,参照中医证型相关标准,以患者临床表现为依据,将每个患者归纳到不同的证型。结果收集了过去28个月...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在2012年9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GIOP的患者病历,参照中医证型相关标准,以患者临床表现为依据,将每个患者归纳到不同的证型。结果收集了过去28个月在我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数共242例,中医证型分布分别为肾阳虚证127例、肾阴虚证61例、脾胃气虚证31例、肝郁气滞证16例、瘀血痹阻证7例,分别占总人数的52.48%、25.21%、12.81%、6.61%、2.89%。结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肾虚证为主,其中以肾阳虚证发生率最高,这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中医证型 肾阳虚证
下载PDF
地塞米松致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陆邦超 王坚 乔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05-606,共2页
目的 采用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为建立理想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月龄雌性 Wistar大鼠 1 6只随机分为两组 :正常对照组 (NC) 8只和模型组 (OP) 8只。模型组大鼠予地... 目的 采用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为建立理想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月龄雌性 Wistar大鼠 1 6只随机分为两组 :正常对照组 (NC) 8只和模型组 (OP) 8只。模型组大鼠予地塞米松 1 mg/ kg肌肉注射 ,每周 2次。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肌注。 8w后 ,两组大鼠行骨密度、骨生化、骨力学、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腰椎、股骨骨密度均明显下降 (P<0 .0 5) ,其中腰椎骨密度下降尤为显著 (P<0 .0 1 )。模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下降 (P<0 .0 1 ) ,2尿羟脯氨酸 /肌酐则明显上升 (P<0 .0 1 ) ,最大桡度、最大负荷、面积矩、抗弯截面模量显著下降 (P<0 .0 1 )。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骨小梁排列稀疏 ,数目减少 ,小梁明显变细、间距加宽。结论 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 ,模拟了人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性 ,是值得推广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肌肉注射 骨密度
下载PDF
云克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媛 林轶聪 +2 位作者 张伟 庞春艳 王永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云克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5mg/kg地塞米松肌注,1次/周,连续注射12周,对照组肌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D... 目的探讨云克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5mg/kg地塞米松肌注,1次/周,连续注射12周,对照组肌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DEXA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各组均取2只处死,HE染色观察股骨结构的病理改变鉴定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后,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云克(0.05μ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次/周,连续注射15周,治疗前后尾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和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股骨骨密度,之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股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股骨骨保护素的变化,HE染色观察骨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 (1)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经地塞米松处理12周后,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为骨小梁稀疏、数目明显减少甚至断裂,而对照组骨小梁结构较完整。(2)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清骨特异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骨特异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模型组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无明显改变(P>0.05)。(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股骨骨保护素表达明显增加。(6)云克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股骨有新生骨小梁的广泛形成,骨小梁结构破坏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云克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锝亚甲基二磷酸盐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及预防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航 张金超 +3 位作者 孙静 贾海红 高燕 赵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58-1860,1863,共4页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及预防治疗情况。方法记录应用糖皮质激素(GC)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应用GC的时间、累积剂量、骨质疏松预防治疗用药情况;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结果12...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及预防治疗情况。方法记录应用糖皮质激素(GC)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应用GC的时间、累积剂量、骨质疏松预防治疗用药情况;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结果123例病人中骨质异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者82例(66.7%),骨密度正常者41例(33.3%)。腰椎骨密度随GC的累积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服用GC在>1个月的各组与<1个月组相比腰椎骨密度下降明显(P<0.05),>12个月者与3个月者相比腰椎骨密度下降显著(P<0.05)。只有43名患者能规律服用维生素D加钙剂,在服用GC累积剂量及时间无差异的条件下。规律服用维生素D加钙剂组骨质异常发生率(34.9%)明显低于单纯服用钙剂组(78.2%)及不用药组(73.4%)(P<0.05)。结论应用GC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骨密度随GC的累积剂量增加而逐渐下降,GC的累积剂量及未预防应用维生素D及钙剂是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肾病综合征 骨密度 预防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姚曼 林玩福 程彬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06-1609,共4页
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其所导致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中医药治疗GIO具有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从中医角度对GIO的病因病机... 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其所导致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中医药治疗GIO具有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从中医角度对GIO的病因病机、治疗经验、现代客观化研究等方面对中医治疗GIO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规范GIO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制备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辉 郑洪新 +3 位作者 林庶如 杨芳 王剑 张国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大鼠模型,观察不同中药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及骨疏康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地塞米松(2.5 mg/kg)肌注,每周2次。除...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大鼠模型,观察不同中药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及骨疏康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地塞米松(2.5 mg/kg)肌注,每周2次。除正常组及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予以相应的中药治疗。造模及给药连续9周。9周后,测定离体股骨骨密度(BMD)及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下降(P<0.01),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含量升高(P<0.01)。相对于模型组,各治疗组BMD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补肾组升高程度最显著(P<0.01);各治疗组血清TRAP含量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GIO大鼠模型制备成功。补肾中药对GIO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地塞米松 中药治疗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孟瑞 王菊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作为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仅次于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医源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状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后期可能出现骨折、骨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如果得不到有效干...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作为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仅次于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医源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状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后期可能出现骨折、骨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治疗,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危险。本文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及预防与治疗做一综述,旨在加强临床上对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重视,并为进一步规范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防治进展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胰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萍 陆邦超 +2 位作者 张忠辉 黄姝 乔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  探讨胰淀素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 3月龄Wistar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胰淀素治疗组、维生素D组。 12h后行骨密度、骨生物... 目的  探讨胰淀素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 3月龄Wistar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胰淀素治疗组、维生素D组。 12h后行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血、尿生化检查。结果  ①骨密度 :与地塞米松组相比 ,胰淀素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增加 3 5 % ,股骨骨密度增加 17% ,其效果优于维生素D。②骨力学 :胰淀素能显著提高类固醇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③生化指标 :胰淀素治疗组骨钙素明显升高 ,同时尿羟脯氨酸 肌酐、尿钙 肌酐、尿磷 肌酐均普遍降低。结论  胰淀素可以有效地阻止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量丢失 ,不仅可以促进骨形成 ,同时还具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补肾益髓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剑 郑洪新 +3 位作者 宗志宏 杨芳 朱辉 张国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骨组织Runt相关基因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后肢肌注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2次,连续9w)的方法复制GIOP大鼠模型,按体...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骨组织Runt相关基因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后肢肌注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2次,连续9w)的方法复制GIOP大鼠模型,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9w。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以评价动物模型的成立及药物疗效。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检测骨组织Runx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Runx2蛋白表达。结果 (1)股骨骨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升高(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上调(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也有明显上调(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肌注地塞米松可以成功复制GIOP大鼠模型,(2)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3)应用补肾益髓中药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疗效优于健脾中药和活血中药,其作用机理与上调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补肾益髓 Runx2(Cbfct1/Osf2)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蓝旭华 张杨 +5 位作者 林滢 薛英 樊长萍 钱林 柯典闪 侯建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2-804,811,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患者的骨代谢特点,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鉴别诊断及GIOP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住福建省立医院的研究对象共88例,分为GIOP组(4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患者的骨代谢特点,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鉴别诊断及GIOP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住福建省立医院的研究对象共88例,分为GIOP组(48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骨代谢生化指标、钙调激素及骨密度,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分析GIOP组生化指标、钙调激素与骨代谢的相关性。结果GIOP组患者的骨形成指标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IN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更低,具有显著性差异。GIOP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PINP分别与β-胶原特殊系列(r=0.509,P<0.01)、骨钙素(r=0.750,P<0.01)、磷(r=0.294,P<0.05)呈正相关;骨钙素分别与β-胶原特殊系列(r=0.524,P<0.01)、磷(r=0.403,P<0.01)呈正相关;甲状旁腺素与磷(r=-0.439,P<0.01)呈负相关。结论骨形成减少可能是GIOP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选择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或者抗成骨细胞凋亡药物可能会提高GIOP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代谢 钙调
下载PDF
胰淀素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邦超 王坚 +1 位作者 赵明 孟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胰淀素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 IO)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W istar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G IO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胰淀素治疗组、维生素D组。12周后行骨生物力学检查。结果:胰... 目的:探讨胰淀素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 IO)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W istar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G IO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胰淀素治疗组、维生素D组。12周后行骨生物力学检查。结果:胰淀素治疗后,大鼠股骨几何参数(直径)、结构力学性能(最大桡度、最大负荷)明显提高(P<0.05),材料力学性能(最大应力、最大应变)无显著差异。结论:胰淀素可以有效地改善G IO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性能,增强抗骨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生物力学性能
下载PDF
阿仑磷酸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航 高燕 +5 位作者 王茹欣 贾海红 王梅 刘会菊 冯智敏 侯淑芬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1期646-647,共2页
目的探讨阿仑磷酸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仑磷酸盐、阿法骨化醇2组:阿伦磷酸盐组39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阿仑磷酸盐(固邦10mg/d),阿法骨化醇组37例在应用糖皮质... 目的探讨阿仑磷酸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仑磷酸盐、阿法骨化醇2组:阿伦磷酸盐组39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阿仑磷酸盐(固邦10mg/d),阿法骨化醇组37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应用阿法骨化醇(法能0.5μg/d),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骨密度变化。结果阿伦磷酸盐组腰椎骨密度明显增加1.014时比0.894(P<0.01),阿法骨化醇组腰椎骨密度增加,0.939对比0.886(P<0.05),阿伦磷酸盐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较阿法骨化醇组增加显著,1.014对比0.939(P<0.05),2组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增加(P<0.05),且阿伦磷酸盐组增加显著,6.23对比4.85(P<0.01)。结论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即有骨质疏松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同时应用二磷酸盐制剂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阿仑磷酸盐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下载PDF
补肾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脂类代谢异常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国哲 郑洪新 +2 位作者 朱辉 杨芳 王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索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理之一可能由于脂类代谢异常所致,研究补肾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mg/kg)和喂食低钙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清洁级WISTAR大鼠(143... 目的:探索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理之一可能由于脂类代谢异常所致,研究补肾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mg/kg)和喂食低钙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清洁级WISTAR大鼠(143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分别是:A组:正常组;B组:模型空白对照组;C组:补肾中药组;D组:补中益气颗粒对照组;E组:血府逐瘀胶囊对照组;F组:骨疏康颗粒对照组。连续给药9周后,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股骨骨密度;Western blotting测定骨组织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表达;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空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股骨A-FABP表达显著增强(P<0.01),血清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②与模空组比较,补肾中药组股骨骨密度显著增加(P<0.01),股骨A-FABP表达显著降低(P<0.01),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病机与A-FABP升高、HDL-C降低有关,提示具有脂类代谢异常。采用补肾填精益髓的治法(鹿茸、牡蛎、淫羊藿3味中药组方)可以有效地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其疗效机制与调整脂类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A—FABP 补肾中药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叶凡 吴小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10-212,共3页
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迅速导致骨质疏松,其严重性依赖于剂量和治疗时间,它引起的骨副作用并没有安全的界限。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其损害肠道的钙吸收,严重抑制成骨形成,刺激骨细胞的凋亡。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研究 皮质素治疗 治疗时间 严重性 副作用 钙吸收 骨形成 骨细胞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兔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峰 荣春 +2 位作者 王恺 王春生 张永涛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 :通过兔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模型,探讨培哚普利对GIOP的干预作用以及其具体机制。方法 :10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3.5 kg)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正... 目的 :通过兔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模型,探讨培哚普利对GIOP的干预作用以及其具体机制。方法 :10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3.5 kg)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n=15,NC组)、模型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n=15,GIOP组)和治疗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口服培垛普利,n=15,GIOP+ACEI组);所有动物于干预后12周处死取材。通过检测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相关的血清学指标和m RNA表达来分析各组骨质和骨量的变化。结果:12周时骨形态计量学及生物力学结果显示GIOP组的骨量以及骨强度明显低于NC组(P〈0.05);在给予培哚普利干预后,GIOP+ACEI组的骨量及骨强度较GIOP组明显增高(P〈0.05)。与NC组比较,GIOP组矿化表面积、矿化沉积率、血清骨钙素均明显下降而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表面积、侵蚀表面积以及尿脱氧吡啶啉均明显增高(P〈0.05),而给予培哚普利干预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明显改善(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给予地塞米松干预后SOST的m RNA表达以及RANKL/OPG的m RNA水平的比值均较NC组明显增高(P〈0.05),而Runx2的m 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给予培哚普利干预后,这些m RNA表达的变化被明显改善(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从而有效的干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这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代谢 培哚普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