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ROSA机器人优化STN—DBS手术的皮质穿刺点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兴旺 陶英群 +6 位作者 金海 许峰 李晓秋 王新红 王宇 孙霄 徐梦婷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丘脑底核(STN)为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SB)(简称为STN-DBS)的最佳皮质穿刺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简称ROSA?机器人)辅助STN-DBS治疗的50例... 目的探讨以丘脑底核(STN)为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SB)(简称为STN-DBS)的最佳皮质穿刺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简称ROSA?机器人)辅助STN-DBS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共植入100根治疗电极)。所有患者均应用CT血管成像和MRI融合图像确定手术路径,术中记录电生理信号长度。选取典型电生理信号长度≥5 mm的80侧手术计划的影像资料,在ROSA?系统三维图像上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分别测量皮质入点至皮质正中矢状线的距离、皮质入点至颅骨冠状缝下皮 投影的距离,计算其参考范围,构建出皮质穿刺点的最佳区域。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脑出血。皮质入点至皮质正中矢状线的距离为29.6~50.8 mm,平均(37.9±5.0)mm,参考范围为32.9~42.8 mm;皮质入点至颅骨冠状缝下皮质投影的距离为-8.5~30.3 mm,平均(9.0±6.5)mm 参考范围为2.5~15.5 mm。结论以STN为靶点的DBS中,在旁开距离为32.9~42.8 mm,冠状缝前2.5~15.5 mm的区域内选择电极皮质穿刺点,术中有机会获得更长的典型电生理信号。这一区域范围对传统的框架辅助STN-DBS手术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 皮质穿刺点 微电极记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