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投射到扣带回的神经元分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艳 曹宇 +1 位作者 汤浩 沈静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投射到扣带回的神经元分布。方法 在对大脑皮质运动区进行机能定位的基础上 ,将逆行性示踪标记物荧光蓝 (FB)或荧光黄 (DY)注入到扣带回 ,观察投射到扣带回的神经元的分布。结果 扣带回接受来自支配前肢...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投射到扣带回的神经元分布。方法 在对大脑皮质运动区进行机能定位的基础上 ,将逆行性示踪标记物荧光蓝 (FB)或荧光黄 (DY)注入到扣带回 ,观察投射到扣带回的神经元的分布。结果 扣带回接受来自支配前肢和颜面部的运动区皮质以及额叶和躯体感觉区皮质的神经元投射。结论 扣带回可能具有将来自运动、感觉皮质及额叶皮质的情报进行处理 ,参与调控机体的运动机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扣带回 大脑皮质运动区 逆行性标记 神经解剖学
下载PDF
力竭运动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谷氨酸受体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白宝丰 张蕴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0-403,433,共5页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其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中枢兴奋信号在运动中的传递机理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抗N...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其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中枢兴奋信号在运动中的传递机理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抗NR2A抗体和抗磷酸酪氨酸单抗以免疫沉淀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与安静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运动后1小时与安静组和运动后即刻比较显著升高(P<0.05,P<0.01),运动后3小时NR2A蛋白含量下降,运动后恢复24小时大鼠脑皮质中NR2A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安静组和运动后即刻组(P<0.01,P<0.05)。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力竭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呈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与NR2A蛋白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1)大鼠在力竭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过程中,大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变化表现为下降,上升,再下降,表明运动过程中NR2A蛋白含量变化具有较敏感的可调控性,力竭运动后即刻NR2A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中枢抑制的一个因素。(2)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力竭运动后呈升高趋势,可能有利于维持中枢的兴奋性,提示运动过程中NR蛋白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受体蛋白含量与受体活性之间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NR2A 蛋白含量 谷氨酸受体 力竭 大脑皮质运动区 含量变化 运动过程 运动性疲劳 免疫印迹法 免疫沉淀法 磷酸酪氨酸 运动后恢复 显著性差异 A蛋白 水平变化 运动前后 相关关系 中枢机制 兴奋信号 跑台运动
下载PDF
大鼠扣带回与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神经纤维联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 曹宇 汤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本研究采用皮质内微电极刺激和双重逆行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扣带回与大脑皮质一级运动中枢不同机能代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在确定颜面、前肢和后肢在大脑皮质的机能代表区的基础上 ,将逆行性荧光物质分别微量注入到上述各部位 ... 本研究采用皮质内微电极刺激和双重逆行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扣带回与大脑皮质一级运动中枢不同机能代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在确定颜面、前肢和后肢在大脑皮质的机能代表区的基础上 ,将逆行性荧光物质分别微量注入到上述各部位 ,观察和计数在扣带回被逆行标记的细胞。结果表明 ,投射到颜面机能代表区的神经元分布在扣带回的吻、腹侧部 ;投射到前肢机能代表区的神经元分布在尾、背侧部 ;未见到从扣带回投射到后肢机能代表区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内微电极刺激 逆行荧光标记 扣带回 大脑皮质运动区 大鼠 神经纤维联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永春 王晓峰 +2 位作者 杨术真 罗文颖 陈勃勃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0期1490-149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3天、10天、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3天、10天、1个月、3个月随访并进行肌力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肌力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3天、10天、1个月和3个月,两组之间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后第3天的肌力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以后,两组分别与同组治疗前肌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微创开颅手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能促进肌力的恢复,降低了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肌力 皮质运动区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云 彭春 王廷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34-3537,共4页
背景:多项研究已证实嗅鞘细胞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其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转化生长因子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培养GFP转基因小鼠嗅鞘细胞,制成细胞悬... 背景:多项研究已证实嗅鞘细胞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其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转化生长因子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培养GFP转基因小鼠嗅鞘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建立SD大鼠T9脊髓全横断模型,造模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嗅鞘细胞移植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转化生长因子βmRNA的表达变化,用β-actin作内参。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d大脑皮质运动区转化生长因子βmRNA的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后7,14,21和28d回到假手术组水平。嗅鞘细胞移植后21d,嗅鞘细胞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全横断脊髓损伤致大脑皮质运动区转化生长因子βmRNA早期表达上调,随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无差别;嗅鞘细胞移植后期可逆转转化生长因子βmRNA的表达变化,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横断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 细胞移植 皮质运动区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力竭运动前后及恢复期大鼠脑皮质运动区GABA含量及GAD、GABA-T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江平 张蕴琨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8,12,共5页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及恢复期大鼠脑皮质运动区GABA含量及GAD、GABA-T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用荧光法测定其脑皮质运动区GABA含量及GAD、GABA-T活性。结果:力竭运动前后及恢复期大鼠脑皮质运动区GA...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及恢复期大鼠脑皮质运动区GABA含量及GAD、GABA-T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用荧光法测定其脑皮质运动区GABA含量及GAD、GABA-T活性。结果:力竭运动前后及恢复期大鼠脑皮质运动区GA-BA含量、GAD与GABA-T活性出现明显变化。结论:运动性疲劳时GABA可能是脑的机能抑制状态的主导因素之一。力竭运动后GAD、GABA-T活性明显增高,GABA的代谢加快。中枢机能的恢复具有时间延续性。GABA代谢酶的变化可以用来评定运动过程及恢复期中枢机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皮质运动区 GABA GAD GABA-T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在成年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的表达
7
作者 庞江霞 张含 王廷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2-23,2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家族:NGF、BDNF、NT-3、NT-4及其受体TrkA、TrkB、TrkC在成年SD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及表达情况。方法取成年SD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制成冰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家族:NGF、BDNF、NT-3、NT-4及其受体TrkA、TrkB、TrkC在成年SD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及表达情况。方法取成年SD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制成冰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免疫阳性反应物在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结果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均在大脑皮质运动区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锥体细胞层。结论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中存在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表达,提示其在大脑皮质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 大脑皮质运动区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急性力竭运动大鼠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力竭运动大鼠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caspase-3活性和蛋白表达,探讨不同强度力竭运动对脑皮质运动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n=36)和高强度力竭运动组(n=... 目的观察急性力竭运动大鼠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caspase-3活性和蛋白表达,探讨不同强度力竭运动对脑皮质运动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n=36)和高强度力竭运动组(n=36)。对照组大鼠不进行力竭运动,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和高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建立急性力竭运动模型,分别在力竭运动后6 h和1、4、7 d采集大鼠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水平,比较3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caspase-3活性和蛋白水平。结果力竭运动后6 h,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和高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P<0.05)。力竭运动后1、4 d,高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和对照组(P<0.05),但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与对照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竭运动后7 d,3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力竭运动后6 h脑皮质运动区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力竭运动后1、4、7 d时(P<0.05)。高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力竭运动后1 d时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力竭运动后6 h和4、7 d时(P<0.05),力竭运动后6 h和4 d时脑皮质运动区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力竭运动后7 d时(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力竭运动后6 h和1、4、7 d时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高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力竭运动后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力竭运动后4、7 d时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P<0.05)。结论力竭运动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3活性和蛋白表达而促进大鼠脑皮质运动区细胞凋亡,且力竭运动强度越高,细胞凋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力竭运动 皮质运动区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皮质运动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9
作者 赵豪杰 凌芳 《新疆医学》 2010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显微外科治疗 皮质运动区 脑膜瘤 2009年 好发部位 发生率 蛛网膜
下载PDF
皮质运动区大型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探讨
10
作者 薛万抚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区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显微外科治疗50例运动区大型脑膜瘤患者的术中神经功能保护及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方法。结果肿瘤全切46例(92%),近全切4例(8%),术后新出现不同程度偏瘫或原有偏瘫体征加重共27... 目的探讨运动区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显微外科治疗50例运动区大型脑膜瘤患者的术中神经功能保护及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方法。结果肿瘤全切46例(92%),近全切4例(8%),术后新出现不同程度偏瘫或原有偏瘫体征加重共27例(54%),经术后治疗完全康复21例(77.7%),术前癫痫发作24例、随访23例,完全消失20例。结论运动区大型脑膜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恰当的手术操作,术后早期施行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脑膜瘤 皮质运动区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融合功能磁共振影像的神经导航在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劲松 周良辅 +2 位作者 高歌军 毛颖 杜固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2-636,共5页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的血液氧饱和水平检测 (BOLD)技术在脑皮质运动区肿瘤神经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5 8例脑肿瘤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30例 ,对照组 2 8例。肿瘤涉及第一运动区 (PMA) 18例 ;运动前区 ...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的血液氧饱和水平检测 (BOLD)技术在脑皮质运动区肿瘤神经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5 8例脑肿瘤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30例 ,对照组 2 8例。肿瘤涉及第一运动区 (PMA) 18例 ;运动前区 (PM) 18例 ;第一运动感觉区 (PMSA) 11例 ;第一感觉区 (PSA) 9例 ;辅助运动区 (SMA) 2例。试验组运用手运动激发模式 ,行BOLD成像定位皮质运动区 ,并与MR的导航序列影像融合 ,应用于神经导航 ;对照组采用常规MR影像导航。结果 试验组肿瘤全切率为 86 7% ,对照组为 6 0 7% ,P <0 0 5。试验组术后患侧肢体肌力为 4 3度±1 1度 ,对照组为 2 5度± 1 9度 ,P <0 0 0 1。试验组术后致瘫率为 2 3 3% ,对照组为 71 4 %。试验组远期预后Karnofsky评分 (KPS)为 88± 2 7,对照组为 6 5± 32 ,P <0 0 1。结论 应用融合BOLD影像的神经导航术 ,可实现个体化、实时、精确地定位肿瘤及毗邻的脑皮质运动区 ,提高全切率 ,降低术后致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影像 神经导航 皮质运动区 脑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功能磁共振成像定位皮质运动区与术中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前瞻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吴劲松 周良辅 +4 位作者 陈伟 郎黎琴 梁伟民 高歌军 毛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以术中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为对照,评价中央区脑肿瘤术前运用血液氧饱和水平检测(BOLD)技术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 I)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选取了16例中央区脑肿瘤。开颅手术前分别执行手运动激发程式... 目的以术中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为对照,评价中央区脑肿瘤术前运用血液氧饱和水平检测(BOLD)技术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 I)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选取了16例中央区脑肿瘤。开颅手术前分别执行手运动激发程式,运用BOLD技术的fMR I定位皮质运动区。将fMR I影像与磁共振导航序列影像融合。以术中MEP监测作为皮质运动区定位的标准技术。在神经导航下定位fMR I的各个激活区,单独或联合运用短串经颅电刺激(TCES)和直接皮质电刺激(DCES),在前臂及手部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比较两种技术的吻合度,以评价fMR I定位的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结果fMR I与MEP的吻合率为92.3%,其中与TCES的吻合率为100.0%,与DCES的吻合率为66.7%。结论运用BOLD技术的fMR I敏感度高,可实现中央区脑肿瘤术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运动皮质 诱发电位 运动 电刺激 神经导航 功能磁共振成像 直接皮质电刺激 皮质运动区 前瞻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皮质运动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窗溪 韩国强 +7 位作者 熊云彪 王俊 赵谦 林军 姚倍金 杨承勇 王超 张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0-841,共2页
皮质运动区脑膜瘤患者常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癫痫发作,对该部位脑膜瘤的手术是临床工作者一直致力探索的课题^[1-4]。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我院共收治脑膜瘤主体位于皮质运动区的患者50例,均行显微外科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本... 皮质运动区脑膜瘤患者常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癫痫发作,对该部位脑膜瘤的手术是临床工作者一直致力探索的课题^[1-4]。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我院共收治脑膜瘤主体位于皮质运动区的患者50例,均行显微外科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就术中的一些操作技巧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运动区 手术经验 脑膜瘤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显微外科治疗 临床工作者 癫痫发作
原文传递
DTI对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偏瘫肢体术后运动功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琳 王守森 +1 位作者 黄银兴 周晓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偏瘫肢体术后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20例,手术前后均行DTI检查并应用Brunnstrom评...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偏瘫肢体术后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20例,手术前后均行DTI检查并应用Brunnstrom评分法评价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根据DTI结果将皮质脊髓束(CST)的受损级别分为4级:1级(CST完整1;2级(CST完整,但轻度受压推移);3级(CST部分中断);4级(CST大部分至完全中断),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ST受损级别和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患侧肿瘤实质的FA值(0.387±0.012)小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FA值(0.498±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后CST受损级别、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CST的受损级别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均呈负相关(r=-0.901,P=-0.000;r=-0.912,P=-0.000)。结论DTI能够显示脑皮质运动区肿瘤患者CST的损伤程度,反映患者术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皮质运动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皮质运动区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越 杨志华 +1 位作者 徐杰 初国良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皮质运动区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144只,按随机数字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48只。手术组用大脑中动脉电凝术(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的操作步骤和手术...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皮质运动区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144只,按随机数字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48只。手术组用大脑中动脉电凝术(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的操作步骤和手术组相同,只是不将暴露的大脑中动脉凝闭;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组、假手术组以及手术组术后1、2、3、5、7、14、28、56 d皮质运动区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缺血侧和健侧MCAO术后皮质运动区GFAP阳性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第3天开始升高,缺血侧和健侧分别于术后第7天、第5天升至最高(85.6±3.3、75.3±2.9),随后逐渐下降并均在术后第14天出现第2个低谷,其后又开始逐渐上升接近正常。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计数缺血侧和健侧自术后第1天即开始升高,术后第7天升至最高( 106.5±3.6、108.4±3.0),其后进入平台期;CA2区、CA3区缺血侧和健侧术后第3天开始明显升高,CA2区缺血及健侧最高值则分别出现在术后第5天(106.9±4.4)、第7天(107.5±3.8);CA3区为第5天(130.9±3.7)、第5天(129.2±4.0),术后第14天开始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随时间变化的模式不同,在皮质运动区存在两谷一峰的现象,在海马表达逐渐增强,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种差别可能与不同脑区神经的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皮质运动区 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皮质运动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承勇 熊云彪 +4 位作者 韩国强 高方友 姚倍金 尹浩 赵谦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运动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海绵状血管瘤主体部分位于皮质运动区患者的术前主要临床资料,包括肢体肌力、癫痫发作、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操作要点、术后肢体瘫痪及癫痫发作情况等。结果全切... 目的探讨皮质运动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海绵状血管瘤主体部分位于皮质运动区患者的术前主要临床资料,包括肢体肌力、癫痫发作、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操作要点、术后肢体瘫痪及癫痫发作情况等。结果全切除23例(92.0%),次全切除2例(8.0%)。无手术死亡病例。与术前相比术后出现肢体瘫痪或瘫痪加重11例(44.0%),肢体肌力减退无变化4例(16.0%),肌力正常10例(40.0%)。经保守治疗并随访5月~4年,其中肢体肌力减退得到随访者14例,恢复正常12例,轻瘫2例;术前癫痫发作者得到随访18例,完全消失16例,发作明显减少2例。其它临床症状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取合理的脑沟入路、精细的显微外科操作技巧及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皮质运动区 显微外科技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原文传递
皮质运动区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17
作者 刘窗溪 韩国强 +7 位作者 熊云彪 王俊 赵谦 林军 姚倍金 杨承勇 王超 张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3-783,共1页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胶质瘤主体位于皮质运动区的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6~70岁,平均42.6岁。头痛头晕15例,肢体偏瘫或单瘫19例,癫痫发作8例,感觉障碍7例,吐字欠清3例,精神症状4...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胶质瘤主体位于皮质运动区的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6~70岁,平均42.6岁。头痛头晕15例,肢体偏瘫或单瘫19例,癫痫发作8例,感觉障碍7例,吐字欠清3例,精神症状4例,视力下降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胶质瘤 皮质运动区 显微外科治疗 肢体偏瘫 癫痫发作 感觉障碍 精神症状 视力下降
原文传递
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初级运动区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石磊 齐建国 +2 位作者 章为 王廷华 刘希伟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SCI)后大脑皮质初级运动区(M1)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T8-9脊髓左侧半横断术后,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个时间点caspase-3mRNA的表达量以及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手术组中左、...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SCI)后大脑皮质初级运动区(M1)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T8-9脊髓左侧半横断术后,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个时间点caspase-3mRNA的表达量以及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手术组中左、右两侧M1区的caspase-3mRNA表达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在6h即显著上升,1d达到高峰,3d、7d、14d组下降,而在21d又略有上升;6h组M1区表达量右侧明显高于左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M1的多形细胞层、锥体层。结论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M1细胞凋亡在早期最为剧烈,不仅导致支配损伤侧的M1区细胞凋亡,同样也导致支配未损伤侧脊髓的M1区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脊髓 初级皮质运动区RT-PCR 大鼠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和健康人多裂肌大脑运动皮质区地形图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鑫 葛乐 +2 位作者 林科宇 彭婉婷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采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绘制地形图的技术,对比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和健康人大脑皮质运动区地形图。方法:选取20例cLBP患者(10男,10女)与10例健康对照者(5男,5女),记录cLBP... 目的:采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绘制地形图的技术,对比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和健康人大脑皮质运动区地形图。方法:选取20例cLBP患者(10男,10女)与10例健康对照者(5男,5女),记录cLBP患者患侧和健康对照组双侧多裂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绘制多裂肌皮质运动代表区的地形图,对比地形图的重心位置(center of gravity,CoG)、面积和体积。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BP组多裂肌在运动皮质代表区的位置和CoG出现明显的向后和向内侧移动。结论:cLBP患者多裂肌皮质运动代表区神经网络组织的结构或功能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经颅磁刺激 多裂肌 初级运动皮质
下载PDF
脑运动区皮质慢性电刺激治疗顽固性中枢性疼痛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春生 骆慧 +2 位作者 傅震 薛祥云 孙伯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 探讨运动区皮质电刺激 (motorcortexstimulation ,MCS)治疗顽固性中枢性疼痛的手术细节及关键。方法 用条形电极对 1例右侧丘脑出血后左侧肢体顽固性疼痛患者行运动区皮质慢性硬膜下刺激并分期植入电子脉冲发生器。结果 患者取... 目的 探讨运动区皮质电刺激 (motorcortexstimulation ,MCS)治疗顽固性中枢性疼痛的手术细节及关键。方法 用条形电极对 1例右侧丘脑出血后左侧肢体顽固性疼痛患者行运动区皮质慢性硬膜下刺激并分期植入电子脉冲发生器。结果 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无癫痫、偏瘫等并发症。结论 运动区皮质慢性电刺激是目前治疗顽固性中枢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中央沟的精确定位和选择合适的刺激参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皮质 慢性电刺激 顽固性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