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黄腔”名实考辨——兼论“皮黄合流”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志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4,共10页
声腔史和戏曲史上颇受关注的二黄腔源头问题,因涉及面广且缺乏可靠的证据而一直未获解决,以致多说并存。事实上,在清中晚期,北京、陕西等地往往将产于湖北的西皮调称为二黄腔或黄腔,它与安庆的二簧腔是两种不同的戏曲声腔。皮黄戏早期剧... 声腔史和戏曲史上颇受关注的二黄腔源头问题,因涉及面广且缺乏可靠的证据而一直未获解决,以致多说并存。事实上,在清中晚期,北京、陕西等地往往将产于湖北的西皮调称为二黄腔或黄腔,它与安庆的二簧腔是两种不同的戏曲声腔。皮黄戏早期剧本"楚曲"的声腔标识,则显示清中叶在汉口与西皮合流的是"二凡"调,二凡调即是后世皮黄声腔中二黄调的前身。揆之中南地区诸皮黄剧种,亦证实汉口的皮黄合流就是湖北西皮调与江西二凡调的并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声腔 二黄腔 西皮调 二凡调 宜黄腔 皮黄合流
下载PDF
从楚调汉戏到京剧崛起——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柏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京剧作为上世纪以来中国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国剧",其王者之风、大气之象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因此,探讨京剧艺术的直接渊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1990年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 京剧作为上世纪以来中国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国剧",其王者之风、大气之象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因此,探讨京剧艺术的直接渊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1990年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盛大活动,其深远影响波及海内外。但是如果事到如今,我们还不将汉剧艺术史上的西皮二黄会师和徽汉在京朝的成功合流,作为京剧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文化节点来回顾、总结、认定,甚至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表彰的话,委实就带有几分数典忘祖的意味了。如果没有汉剧艺术在西皮二黄声腔上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剧在语音、剧目和一代代汉剧表演艺术家的巨大贡献,也就没有京剧艺术的迅速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楚调 汉戏 皮黄合流 徽汉融汇 京剧艺术 文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