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二黄腔”名实考辨——兼论“皮黄合流”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志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4,共10页
声腔史和戏曲史上颇受关注的二黄腔源头问题,因涉及面广且缺乏可靠的证据而一直未获解决,以致多说并存。事实上,在清中晚期,北京、陕西等地往往将产于湖北的西皮调称为二黄腔或黄腔,它与安庆的二簧腔是两种不同的戏曲声腔。皮黄戏早期剧...
声腔史和戏曲史上颇受关注的二黄腔源头问题,因涉及面广且缺乏可靠的证据而一直未获解决,以致多说并存。事实上,在清中晚期,北京、陕西等地往往将产于湖北的西皮调称为二黄腔或黄腔,它与安庆的二簧腔是两种不同的戏曲声腔。皮黄戏早期剧本"楚曲"的声腔标识,则显示清中叶在汉口与西皮合流的是"二凡"调,二凡调即是后世皮黄声腔中二黄调的前身。揆之中南地区诸皮黄剧种,亦证实汉口的皮黄合流就是湖北西皮调与江西二凡调的并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声腔
二黄腔
西皮调
二凡调
宜黄腔
皮黄合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楚调汉戏到京剧崛起——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柏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京剧作为上世纪以来中国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国剧",其王者之风、大气之象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因此,探讨京剧艺术的直接渊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1990年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
京剧作为上世纪以来中国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国剧",其王者之风、大气之象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因此,探讨京剧艺术的直接渊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1990年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盛大活动,其深远影响波及海内外。但是如果事到如今,我们还不将汉剧艺术史上的西皮二黄会师和徽汉在京朝的成功合流,作为京剧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文化节点来回顾、总结、认定,甚至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表彰的话,委实就带有几分数典忘祖的意味了。如果没有汉剧艺术在西皮二黄声腔上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剧在语音、剧目和一代代汉剧表演艺术家的巨大贡献,也就没有京剧艺术的迅速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楚调
汉戏
皮黄合流
徽汉融汇
京剧艺术
文化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黄腔”名实考辨——兼论“皮黄合流”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志勇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加坡藏‘外江戏’剧本的搜集与研究"(14AZW009)
文摘
声腔史和戏曲史上颇受关注的二黄腔源头问题,因涉及面广且缺乏可靠的证据而一直未获解决,以致多说并存。事实上,在清中晚期,北京、陕西等地往往将产于湖北的西皮调称为二黄腔或黄腔,它与安庆的二簧腔是两种不同的戏曲声腔。皮黄戏早期剧本"楚曲"的声腔标识,则显示清中叶在汉口与西皮合流的是"二凡"调,二凡调即是后世皮黄声腔中二黄调的前身。揆之中南地区诸皮黄剧种,亦证实汉口的皮黄合流就是湖北西皮调与江西二凡调的并奏。
关键词
戏曲声腔
二黄腔
西皮调
二凡调
宜黄腔
皮黄合流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楚调汉戏到京剧崛起——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柏樑
机构
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文学系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基金
北京市哲社项目"中国京剧批评史"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京剧作为上世纪以来中国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国剧",其王者之风、大气之象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因此,探讨京剧艺术的直接渊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1990年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盛大活动,其深远影响波及海内外。但是如果事到如今,我们还不将汉剧艺术史上的西皮二黄会师和徽汉在京朝的成功合流,作为京剧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文化节点来回顾、总结、认定,甚至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表彰的话,委实就带有几分数典忘祖的意味了。如果没有汉剧艺术在西皮二黄声腔上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剧在语音、剧目和一代代汉剧表演艺术家的巨大贡献,也就没有京剧艺术的迅速崛起。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楚调
汉戏
皮黄合流
徽汉融汇
京剧艺术
文化特征
Keywords
Chinese Opera
Chu Tune
Han Opera
Confluence of Xipi and Erhuang
Confluence of Hui Tune and Han Tune
Art of Peeking Opera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二黄腔”名实考辨——兼论“皮黄合流”的相关问题
陈志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楚调汉戏到京剧崛起——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谢柏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