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宫皮黄戏发展考略
1
作者 徐瑞 《文化遗产》 CSSCI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嘉庆以前宫廷尚未发现皮黄戏,道光时期演出中只有零星的两出皮黄剧目。嘉、道时期"乱弹"和"侉戏"都不含括皮黄。咸丰末年从民间招进的艺人中有近六成以上属皮黄,极大丰富了宫廷皮黄剧目,皮黄戏通过"花唱"... 嘉庆以前宫廷尚未发现皮黄戏,道光时期演出中只有零星的两出皮黄剧目。嘉、道时期"乱弹"和"侉戏"都不含括皮黄。咸丰末年从民间招进的艺人中有近六成以上属皮黄,极大丰富了宫廷皮黄剧目,皮黄戏通过"花唱"演出形式征服了清宫帝后。同治时期,民籍演员虽然被裁撤,但延续了咸丰朝的发展势头,档案出现"西皮""二簧"等称谓,"乱弹"亦专指皮黄。光绪朝大量皮黄名角和戏班进宫,使得皮黄戏成为宫廷演剧的主流,宣统时期皮黄剧目则完全占领了演出地盘,进入全盛时期。宫廷与民间的皮黄戏演出,共同促进了京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 皮黄戏 发展
下载PDF
取材宏博 立论中肯 成一家言——评《南北皮黄戏史述》
2
作者 王灵均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南北皮黄戏史述》(于质彬著)是一部戏曲史研究的传世之作。该书在详尽占有各种资料,特别是相关口述历史、舞台表演资料的基础之上,对于清代以来南北各地皮黄戏的渊源流变、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南方京剧历史等课题作了全方位... 《南北皮黄戏史述》(于质彬著)是一部戏曲史研究的传世之作。该书在详尽占有各种资料,特别是相关口述历史、舞台表演资料的基础之上,对于清代以来南北各地皮黄戏的渊源流变、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南方京剧历史等课题作了全方位论述,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作者立论公允,力戒地方文化保护主义的偏颇,一些内容已经深入京剧表演艺术的本体,其成果和治学方法值得后人继承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皮黄戏史述 皮黄戏 徽班 南方京剧 王鸿寿
原文传递
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与汉魏俗舞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维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齐如山在近代京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不应被忽视,而经由他改造之后的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美学本质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遭到鲁迅辛辣讽刺的梅兰芳艺术在西方世界受到普遍赞美,这使国人从此因自豪而无法看清梅兰芳艺术的本质,也因此无法深入... 齐如山在近代京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不应被忽视,而经由他改造之后的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美学本质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遭到鲁迅辛辣讽刺的梅兰芳艺术在西方世界受到普遍赞美,这使国人从此因自豪而无法看清梅兰芳艺术的本质,也因此无法深入地评估齐如山戏曲实践的得失。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主要是为皮黄戏设计舞蹈和服装。为了给他的"戏曲舞蹈化"实践寻求存在的合理性,齐如山引用了大量汉魏以来的舞蹈文献,但其实他的舞蹈设计的灵感主要来自他对皮黄戏舞台的熟悉。由于舞蹈化的程式动作占据了剧作的主体,梅兰芳艺术成了一种追求形式美的艺术,人文关怀的主题也就被淡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皮黄戏 舞蹈化 人文关怀 汉魏俗舞
下载PDF
京剧衍变时期的承德避暑山庄戏剧 被引量:1
4
作者 白晓颖 《大舞台》 2005年第5期26-30,共5页
自康熙皇帝于公元1703年在热河上营(今承德市)修建避暑山庄开始,热河人口骤增,五年之后行宫的投入使用,使这里进入了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皇帝每年必到避暑山庄驻跸和处理朝政的需要,王公大臣、文武官员争相在山庄附近兴... 自康熙皇帝于公元1703年在热河上营(今承德市)修建避暑山庄开始,热河人口骤增,五年之后行宫的投入使用,使这里进入了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皇帝每年必到避暑山庄驻跸和处理朝政的需要,王公大臣、文武官员争相在山庄附近兴建府邸宅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徽班 皮黄戏 切末 声腔 昆山腔 昆腔 曲音乐 十八班 清音阁
下载PDF
穿越百年的聆听——“劳弗特藏”中上海部分戏曲蜡筒录音的音乐学研究
5
作者 张玄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128-134,M0004,共8页
本文通过对"劳弗特藏"的上海部分戏曲蜡筒录音进行记谱和研究,进行了音乐学研究,通过和劳弗同时期的唱片的比较,可以发现四个典型的现象:1.皮黄戏占比重最大;2.诸腔杂糅;3.伴奏器乐多样化;4.20世纪初观众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 “劳弗特藏” 曲唱片 皮黄戏
下载PDF
以开放的眼光与胸怀研究戏曲史——在“戏曲之乡——怀宁”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6
作者 金芝 《黄梅戏艺术》 2002年第1期4-8,共5页
关键词 曲剧种 京剧 平剧 曲史 艺术史 皮黄戏 四大徽班 程长庚 黄梅 怀宁 声腔
下载PDF
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应用与升华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233-234,共2页
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演唱各有各的技法,总结起来,两种表演形式有较高的相似度。当前,民族声乐在创新的过程中会运用到京剧唱腔。基于这一现状,以推动民族声乐与京剧艺术发展为前提,针对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应用展开讨论,具体从京剧... 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演唱各有各的技法,总结起来,两种表演形式有较高的相似度。当前,民族声乐在创新的过程中会运用到京剧唱腔。基于这一现状,以推动民族声乐与京剧艺术发展为前提,针对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应用展开讨论,具体从京剧吐字与发音、演唱风格、气息、手眼身法步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发挥京剧唱腔的优势,完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可以实现两种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演唱 京剧唱腔 传统文化 皮黄戏
下载PDF
新的历史时期及其艺术形态 被引量:1
8
作者 边发吉 《大舞台》 2008年第6期8-11,共4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身处其中的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在观念和形态上也相应地发生了重要的转型,适时总结显得十分必要。著名导演艺术家边发吉先生基于多年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思考,对这一转...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身处其中的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在观念和形态上也相应地发生了重要的转型,适时总结显得十分必要。著名导演艺术家边发吉先生基于多年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思考,对这一转型期新的艺术理念进行梳理总结,对当代艺术的价值走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希望这一论题能引起广泛的思考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 边发吉 本体语言 艺术家 艺术形态 杂技剧 艺术理念 梅兰芳体系 皮黄戏 历史时期 艺术门类 艺术种类 舞台呈现 农耕文化
下载PDF
《中原花鼓戏》序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华斌 《东方艺术》 2019年第4期54-56,共3页
鼓是戏曲不可或缺的常备乐器和舞蹈道具。'鼓'与'舞'以有序的节奏和动作激荡人心,被连用为动词,谓之'鼓舞'。在戏曲领域,'鼓'是重要元素,此外还有其他元素,如'腔调'(唱腔)。戏曲通常以'声... 鼓是戏曲不可或缺的常备乐器和舞蹈道具。'鼓'与'舞'以有序的节奏和动作激荡人心,被连用为动词,谓之'鼓舞'。在戏曲领域,'鼓'是重要元素,此外还有其他元素,如'腔调'(唱腔)。戏曲通常以'声腔''地域'作为划分剧种的界定,其实相关名称未必都能'名副其实'。'花鼓戏'便是民间约定俗成的称呼,通用于各地的方言声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紫晨 弋阳腔 《中原花鼓 二小 皮黄戏 顾见龙 沈泊尘
原文传递
王瑶卿改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乃崇 蒋健兰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3,共1页
引言在京剧艺术形成、完善、发展、前进的历史长河里,二百多年来,涌现了许许多多成绩卓著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在周围的人们的指导、协助、帮衬、合作下,积累了众多的优秀剧目,积累了众多的舞台艺术的精华,使得京剧艺术辉煌灿烂,成为了蜚... 引言在京剧艺术形成、完善、发展、前进的历史长河里,二百多年来,涌现了许许多多成绩卓著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在周围的人们的指导、协助、帮衬、合作下,积累了众多的优秀剧目,积累了众多的舞台艺术的精华,使得京剧艺术辉煌灿烂,成为了蜚声中外的民族文化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瑶卿 京剧 艺术 皮黄戏 谭鑫培 老生
原文传递
凝固的演出——有关清宫扮相谱的跨学科研究
11
作者 王岩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4,共6页
与存世100幅的全身戏曲人物画《性理精义》和名为《戏出画册》《清人戏出册》的175幅戏曲场面画相比,扮相谱旨在系统描摹剧中全部上场人物的扮相、行头与道具,使之成为立体化展现宫廷演剧角色扮相的指导手册。同时,当研究者跳出戏曲图... 与存世100幅的全身戏曲人物画《性理精义》和名为《戏出画册》《清人戏出册》的175幅戏曲场面画相比,扮相谱旨在系统描摹剧中全部上场人物的扮相、行头与道具,使之成为立体化展现宫廷演剧角色扮相的指导手册。同时,当研究者跳出戏曲图像的视域,从戏曲史、绘画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等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就会发现扮相谱能够揭示出更加丰富而新颖的信息:扮相谱是清宫演剧扮相、行头和砌末的立体化呈现;是同光时期宫廷盛演皮黄戏的写照;是帝后审美想象的投射;是宫廷绘画意涵转向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扮相谱 皮黄戏 审美想象 宫廷绘画 跨学科
原文传递
李世忠与《梨园集成》编选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东东 《戏曲研究》 2019年第4期201-219,共19页
清光绪六年(1880),由李世忠编撰成集、安徽安庆竹友斋刊本的《梨园集成》收剧48种,其中昆曲3种,皮黄45种。~①《梨园集成》曾被误作"最早的皮黄戏曲集"~②,现今学界普遍认为"《梨园集成》是现存刊行年代较早、汇编剧本... 清光绪六年(1880),由李世忠编撰成集、安徽安庆竹友斋刊本的《梨园集成》收剧48种,其中昆曲3种,皮黄45种。~①《梨园集成》曾被误作"最早的皮黄戏曲集"~②,现今学界普遍认为"《梨园集成》是现存刊行年代较早、汇编剧本较多的皮簧剧本选集。它对了解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舞台上的演出剧目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集成》 皮黄戏 曲选本 李世忠
原文传递
浅谈京剧的传播途径
13
作者 邹婉华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3,共2页
京剧被誉为国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京剧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观众。京剧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和地位,许多优秀的京剧演员作为京剧传播使者到世界各地表演京剧这一文化精粹。尽管京剧已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但在拥有十三亿多人... 京剧被誉为国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京剧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观众。京剧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和地位,许多优秀的京剧演员作为京剧传播使者到世界各地表演京剧这一文化精粹。尽管京剧已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但在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爱好者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皮黄戏 说唱音乐 唱腔 传染途径 传播途径
原文传递
北方昆弋脸谱的探胜之旅——写在《侯玉山昆弋脸谱集》出版之后
14
作者 李孟明 《大舞台》 2019年第2期4-15,共12页
在《侯玉山昆弋脸谱集》出版之际,我想到:何不把北方昆弋脸谱当作一处传统艺术的旅游胜地?我很想尝试做一次北方昆弋脸谱之旅的'导游'。这一想法的萌生,是因为无论北方昆弋脸谱还是北方昆弋剧种对今天的读者而言都太陌生了。如... 在《侯玉山昆弋脸谱集》出版之际,我想到:何不把北方昆弋脸谱当作一处传统艺术的旅游胜地?我很想尝试做一次北方昆弋脸谱之旅的'导游'。这一想法的萌生,是因为无论北方昆弋脸谱还是北方昆弋剧种对今天的读者而言都太陌生了。如果通过我的'导游',能够揭示北方昆弋脸谱的真实面目,我以为是很有意义的事。不过北方昆弋脸谱的探胜决不可仅限其自身:从剧种的血脉看,它脱离不了发源于江苏昆山和江西弋阳的昆山腔、弋阳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黄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