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大豆种质引种南方后种子皱缩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彭玉华 胡水秀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3-347,共5页
利用6个大豆种质研究不同水分散失速度下,由亚热带-热带高温所致皱缩型大豆种子表现的差异,通过本次研究及以往的观察,我们发现原产北方地区的大豆种质,在黄淮大豆生态区及其以南种植,普遍产生皱缩型种子而失去活力,因而在黄淮... 利用6个大豆种质研究不同水分散失速度下,由亚热带-热带高温所致皱缩型大豆种子表现的差异,通过本次研究及以往的观察,我们发现原产北方地区的大豆种质,在黄淮大豆生态区及其以南种植,普遍产生皱缩型种子而失去活力,因而在黄淮以南很难保存原产上述地区的大豆种质,限制了对大豆优良基因源的开发和利用。通常情况下,品种间的皱缩粒率有很大差异,变幅在7.46%-88.68%之间,若在生理成熟期加快水分散失速度,则这一变幅为10.29%-93.27%,而在生理成熟期后期减缓水分损失速度,这一比率可降至0.57%-87.1%。即加快水分散失可使大豆种子皱缩趋于严重,而减缓水分散失则可有效降低皱缩型种子的比率。虽然植株的水分散失速度与土壤水分、大气温度和湿度以及品种本身有关,在鼓粒饱满、叶片转黄前后进行植株收获、风干,即可有效减缓植株的失水速度,从而显著降低皱缩型种子比率,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明显改善原产冷凉地区大豆种子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失水速度 皱缩型种子 引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