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浓缩强化江汉盆地卤水吸附提锂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梳桐 赵云良 +4 位作者 陈立才 董广峰 温通 马松亮 张婷婷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提高卤水吸附提锂效率,开发了预浓缩-吸附法提锂工艺。基于50℃、100℃下Na^(+)、K^(+)//Cl^(-)-H_(2)O三元体系相图理论指导,研究了不同蒸发温度条件下卤水中锂的浓度及锂折损率随蒸发率的变化关系,对比了吸附剂对预浓缩前后卤水的... 为提高卤水吸附提锂效率,开发了预浓缩-吸附法提锂工艺。基于50℃、100℃下Na^(+)、K^(+)//Cl^(-)-H_(2)O三元体系相图理论指导,研究了不同蒸发温度条件下卤水中锂的浓度及锂折损率随蒸发率的变化关系,对比了吸附剂对预浓缩前后卤水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锂浓度和锂折损率不受蒸发温度的影响;蒸发率超过40%后,卤水中锂折损率快速上升;以锰系吸附剂吸附蒸发率40%、锂浓度55 mg/L的预浓缩卤水中的锂,4 h后吸附容量达4.25 mg/g,高于吸附剂对原卤的吸附容量(3.39 mg/g),证实卤水预浓缩处理可以强化吸附提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 提锂 江汉盆地卤水 吸附法提锂 预浓缩
下载PDF
新疆萨热克铜矿——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的大型矿床 被引量:60
2
作者 祝新友 王京彬 +3 位作者 王玉杰 刘增仁 方同辉 王艳莉 《矿产勘查》 2011年第1期28-35,共8页
新疆萨热克铜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贱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疆铜矿找矿的重大进展。矿床产于上侏罗统陆相紫红色砾岩层中,受层间断裂系统的控制,矿区内穿插少量辉绿岩脉。矿体及两侧发育广泛的褪色蚀变,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铜矿,少量黄... 新疆萨热克铜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贱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疆铜矿找矿的重大进展。矿床产于上侏罗统陆相紫红色砾岩层中,受层间断裂系统的控制,矿区内穿插少量辉绿岩脉。矿体及两侧发育广泛的褪色蚀变,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铜矿,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蓝铜矿等,脉石矿物为方解石。金属矿物主要分布于胶结物中,部分浸染状分布于碎裂的砾石裂隙中。萨热克铜矿属于后生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与区域性的盆地卤水作用有关,地质特征可与砂(砾)岩型铜矿类比,成矿过程中发生顺层断裂活动,岩石碎裂,并可能有深源物质的加入。萨热克铜矿与塔西南地区砂砾岩型铅锌矿、砂岩铜矿的成矿具有一致性,它们是喜山期盆地卤水多期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萨热克铜矿盆地卤水砂岩型矿床
下载PDF
新疆塔西南地区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的金属矿床成矿系统 被引量:12
3
作者 祝新友 王京彬 《矿产勘查》 2014年第2期136-148,共13页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是世界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MVT矿带或其附近往往相伴有砂岩型铜矿、铀矿、铁矿(化)等。对新疆塔西南地区主要容矿地层建造、主要类型矿床典型矿床解剖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盆地卤水作用...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是世界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MVT矿带或其附近往往相伴有砂岩型铜矿、铀矿、铁矿(化)等。对新疆塔西南地区主要容矿地层建造、主要类型矿床典型矿床解剖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矿床的含矿建造往往为一些特定的沉积岩石组合,诸如碳酸盐岩(上)/紫色砂岩(下)组合、膏盐层(上)/紫色砂岩(下)组合、紫色泥岩(上)/砂(砾)岩(中)/紫色泥岩(下)组合等,分别控制MVT型铅锌矿和铁矿、砂岩型铅锌矿、砂岩铜矿和铀矿等。塔西南地区的MVT、砂岩型铅锌矿、铜矿、铀矿等均分布于红层盆地和生烃岩盆地附近。其中,红层盆地形成于中新世,提供氧化性的卤水,在渗透性良好的砂岩中迁移时,淋滤其中的金属物质,因此富含Pb、Zn等元素;生烃岩盆地主要是侏罗纪盆地,提供富含有机质的还原性卤水,其中可能富含低价态的硫。不同类型矿床成矿机制不尽相同,但主要与两类盆地卤水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铜矿 铀矿 密西西比河谷型 砂岩型 盆地卤水 红层盆地 成矿系统
下载PDF
锰系和铝系吸附剂对江汉盆地卤水中锂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帅轲 赵云良 +4 位作者 陈立才 董广峰 温通 马松亮 张婷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100,共7页
江汉盆地地下卤水锂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工业开发价值。研究利用XRD、SEM、BET对锰系和铝系锂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对比了两种吸附剂对江汉盆地卤水中锂的吸附性能。锰系吸附剂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5℃、pH=8、液固... 江汉盆地地下卤水锂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工业开发价值。研究利用XRD、SEM、BET对锰系和铝系锂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对比了两种吸附剂对江汉盆地卤水中锂的吸附性能。锰系吸附剂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5℃、pH=8、液固比200 m L/g,吸附容量为3.93 mg/g;铝系吸附剂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5℃、pH=7.1(原卤)、液固比400 m L/g,吸附容量为1.76 mg/g。经过5次循环试验,锰系吸附剂吸附容量是第一次的66.3%,铝系吸附剂吸附容量基本不变,铝系吸附剂的循环稳定性远优于锰系吸附剂。锰系和铝系吸附剂对Li^(+)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是典型的化学吸附。BET分析表明锰系和铝系吸附剂均存在介孔结构,锰系吸附剂以大孔为主,铝系吸附剂以介孔为主。FTIR分析表明,锰系吸附剂吸附过程存在Li^(+)-H^(+)交换,铝系吸附剂在吸附Li^(+)的同时会吸附Cl-来平衡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提锂 锰系吸附剂 铝系吸附剂 吸附法 江汉盆地卤水
下载PDF
塔西南乌拉根超大型铅锌矿勘查模型及成矿预测研究
5
作者 丁滔 康旭 +7 位作者 李守业 苏现辉 黄行凯 龚建生 石苏东 鄢云飞 丁帅 高梦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S01期24-24,共1页
新疆西南天山塔西南地区发育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的层控低温热液矿床,与岩浆作用无直接联系,包括铅锌矿、铜矿、铁矿(化)、铀矿等,矿床成因类型包括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和砂(砾)岩型等。其中,乌恰县乌拉根铅锌矿以其超大型规模,最具代表... 新疆西南天山塔西南地区发育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的层控低温热液矿床,与岩浆作用无直接联系,包括铅锌矿、铜矿、铁矿(化)、铀矿等,矿床成因类型包括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和砂(砾)岩型等。其中,乌恰县乌拉根铅锌矿以其超大型规模,最具代表性,成为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也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为丰富砂岩型、MVT型矿床成矿理论及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自紫金矿业收购乌拉根铅锌矿以来,逐渐建设成为南疆地区重点矿山企业,年产铅锌金属量12×10^(4)t,实现利税10亿元,为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随着持续的采矿剥离及系统勘查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乌拉根铅锌矿的矿体形态、控矿要素、找矿标志、成因模式及勘查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素材。在系统研究分析以往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乌拉根铅锌矿成矿作用研究,建立乌拉根铅锌矿流体运移模型和矿化分带模型。进一步总结塔西南一带成矿地质条件、控矿要素及找矿标志,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厘定和建立了“生(J烃源岩)-储(K_(1)砂砾岩)-盖(E_(1)石膏及自身泥岩)”重要含矿建造,并圈定和筛选塔西南地区不同类型的含矿层位组合;(2)侏罗山式褶皱和含有膏岩的盖层区也是寻找砂岩型铅锌矿的有利位置;(3)区域断裂(节理)构造,即是含矿热液(深部盆地卤水)或油气的活功的通道,也可是铅锌成矿赋存空间;(4)区内铅锌矿化与油气具有良好的空间分布关系。基于上述成果,开展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为塔西南一带寻找新的大-中型砂岩型铅锌矿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 盆地卤水 砂岩型铅锌矿 MVT型矿床 乌拉根铅锌矿
下载PDF
关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的一些探讨 被引量:29
6
作者 甄世民 祝新友 +4 位作者 李永胜 杜泽忠 巩小栋 公凡影 齐钒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由于其储量大、开发早,在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成矿金属的迁移机制和沉淀富集机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等。文章在总...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由于其储量大、开发早,在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成矿金属的迁移机制和沉淀富集机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等。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含矿建造和区域盆地卤水活动两个方面对MVT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合研究,厘定了MVT矿床的含矿建造,主要包括特定的含矿岩性组合、盆地中的红层、生烃层等,分析了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对MVT矿床的制约,主要包括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关系、与MVT铅锌矿床常伴生的其他类型矿床,并对MVT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认为特定的岩性组合(特别是砂岩、碳酸盐岩、泥页岩组合)、含矿岩系下部碎屑岩的褪色蚀变、区域红层盆地的广泛发育、生烃盆地的边缘、区域白云石化的前锋地带等,是MVT矿床及其伴生矿床找矿勘探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MVT型铅锌矿 含矿建造 岩性组合 盆地卤水 白云石化 成矿规律
下载PDF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71
7
作者 祝新友 王京彬 +1 位作者 刘增仁 方同辉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4-702,共9页
新疆超大型远景规模的乌拉根铅锌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矿地质勘查的重大进展之一。矿床位于塔西南凹陷北部,围岩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厚层砂砾岩,上部盖层为古新世阿尔塔什组膏盐层,属砂岩容矿的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分布... 新疆超大型远景规模的乌拉根铅锌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矿地质勘查的重大进展之一。矿床位于塔西南凹陷北部,围岩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厚层砂砾岩,上部盖层为古新世阿尔塔什组膏盐层,属砂岩容矿的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砂砾岩层的顶部,矿化带长度>3km,厚度10~50m,最大厚度>100m。矿体为灰白色砂砾岩的一部分,是紫色砂砾岩褪色蚀变矿化的结果。褪色蚀变带分布于克孜勒苏群顶部,东西长度超过140km,厚100~300m。矿体顶板直接围岩为角砾岩,是由膏盐层溶解坍塌形成的。矿石主要类型为砂砾岩型,砂砾成分与围岩砂砾岩一致,硫化物呈浸染状分布于胶结物中,少量块状矿呈脉状分布于走向断层中。主要硫化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含少量白铁矿,微量的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含量少,主要是方解石、白云石、少量绢云母、伊利石等。闪锌矿淡黄褐色,粒度细小,几乎全部呈胶状或环带状;方铅矿主要也呈微细粒状,少量颗粒见有环带,块状方铅矿矿石中方铅矿呈粗晶状。铅锌矿化与油气活动关系密切,矿石中广泛含有机质液泡。成矿作用与区域盆地卤水作用有关,形成于渐新世—中新世喜马拉雅运动早期,古地中海向西退却与塔里木盆地分隔时期。卤水中的金属物质与自膏盐层溶解并经生物还原提供的低价态硫的混合导致硫化物的沉淀。乌拉根铅锌矿床属于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的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铅锌矿床 盆地卤水 密西西比河谷型 砂岩型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宁乡式铁矿成因新解——后生热液成因的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8
8
作者 祝新友 王京彬 +1 位作者 王艳丽 程细音 《矿产勘查》 2015年第1期7-16,共10页
宁乡式铁矿床广泛分布于华南及四川盆地等地区,矿体呈层状产于浅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局部形态复杂,常见穿切关系及以鲕状赤铁矿为胶结物的角砾状矿石,围岩蚀变弱。矿床及矿石未遭受明显的后期热变质影响。矿石矿物为鲕状赤铁矿,... 宁乡式铁矿床广泛分布于华南及四川盆地等地区,矿体呈层状产于浅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局部形态复杂,常见穿切关系及以鲕状赤铁矿为胶结物的角砾状矿石,围岩蚀变弱。矿床及矿石未遭受明显的后期热变质影响。矿石矿物为鲕状赤铁矿,大部分矿床中还共生有磁铁矿、菱铁矿,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砂粒表面遭受溶蚀而不平。矿石中常见完整的化石与鲕粒共存,部分化石被镜铁矿、磁铁矿交代,细粒白云石作为胶结物。矿石碳酸盐的δ13C为-2.8‰^-4‰,δ18O为18.7‰~20.7‰,87Sr/86Sr为0.7132~0.7176,不同于正常沉积的海相碳酸盐岩,而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相似,且自近矿围岩→赤铁矿矿石→磁铁矿矿石→菱铁矿矿石,δ13C、δ18O降低,86Sr/87Sr升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宁乡式铁矿可能并非简单的浅海相正常沉积矿床,而更可能是后生的,成矿作用可能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沿特定层位交代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乡式 铁矿 鲕状赤铁矿 盆地卤水 矿床成因 湖南
下载PDF
海相砂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以中非加丹加铜矿和云南东川铜矿对比研究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瑞垠 祝新友 +7 位作者 张雄 詹勇 肖剑 谭康雨 黄建业 张华 曾保成 杨凤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08-1624,共17页
海相砂岩型铜矿床是世界铜矿床主要类型之一,多产于新元古代和二叠纪的大型沉积盆地中。矿体通常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碎屑岩或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具多层位成矿特征。根据海相砂岩型铜矿的研究现状,从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性质、来... 海相砂岩型铜矿床是世界铜矿床主要类型之一,多产于新元古代和二叠纪的大型沉积盆地中。矿体通常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碎屑岩或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具多层位成矿特征。根据海相砂岩型铜矿的研究现状,从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性质、来源、运移、金属元素的沉淀机制等方面,综述中非加丹加铜矿带和云南东川铜矿带近年的研究成果,发现盆地卤水成矿模式逐渐替代了原来的沉积-改造模式,具有后生成矿特征。2个铜矿带属于元古宙砂页岩-白云质碳酸盐岩-黑色炭质页岩含铜建造,矿体具明显层控特征,受褶皱、断层和角砾岩的控制。通过2个铜矿带的含矿建造、矿化特征等对比,发现东川铜矿与中非加丹加铜矿有高度的相似性,具有盆地卤水成矿模式的特征。最后对海相砂岩型铜矿和东川铜矿的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流体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铜矿 盆地卤水 蒸发岩 加丹加铜矿 东川铜矿
下载PDF
新疆萨热克铜矿控矿因素的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中华 陆俊吉 +1 位作者 胡煜昭 江小均 《矿产与地质》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萨热克铜矿床控矿因素的研究对寻找靶区意义重大。萨热克盆地铜矿赋矿地层为库孜贡苏组(J3k)砾岩;经含矿钻孔编图、岩芯样品测试后发现矿体受控于砂质泥岩、砾岩、岩屑砂岩夹泥岩的组合岩系,在矿区多条小断层附近的钻孔中发现矿体富集... 萨热克铜矿床控矿因素的研究对寻找靶区意义重大。萨热克盆地铜矿赋矿地层为库孜贡苏组(J3k)砾岩;经含矿钻孔编图、岩芯样品测试后发现矿体受控于砂质泥岩、砾岩、岩屑砂岩夹泥岩的组合岩系,在矿区多条小断层附近的钻孔中发现矿体富集现象明显,初步认为该现象是流体沿断层裂缝进入到含铜砾岩层后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铜矿物沉淀的结果;矿区样品的分析表明:萨热克铜矿床是含铜砾岩沉积后盆地卤水、热液和有机质沿断层裂隙进入砾岩层作用的产物。最后认为铜矿床控矿因素大致是:岩系、断层、盆地卤水、热液和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热克铜矿床 控矿因素 控矿岩系 断层 盆地卤水 热液 有机质
下载PDF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体系 被引量:23
11
作者 孙晓明 王敏 +2 位作者 薛婷 马名扬 李延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61-666,共6页
利用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华南下寒武统具代表性的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组成,发现其~3He/~4He均较低,为0.43×10^(-8)~26.39×10^(-8),R/R_α为0.003~0.189,而^(40)Ar/^(36)Ar为258~287... 利用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华南下寒武统具代表性的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组成,发现其~3He/~4He均较低,为0.43×10^(-8)~26.39×10^(-8),R/R_α为0.003~0.189,而^(40)Ar/^(36)Ar为258~287,接近大气饱和水。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显示,该矿成矿流体主要由建造水(盆地热卤水)和大气饱和水(海水)组成,基本不含地幔流体或深源岩浆水。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的成矿可能与华南克拉通南缘加里东冒地槽的演化有关。在早寒武世,接受了巨厚沉积的加里东盆地中的建造水由于上覆沉积物的压力,顺层侧向迁移,并沿断裂上升与海水混合而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同位素体系 黄铁矿 流体包裹体 华南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 盆地卤水
下载PDF
华南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敏 孙晓明 马名扬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8-102,共5页
较系统的流体包裹体观测显示:①华南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存在两种不同体系的流体包裹体,一为具中低盐度、NaCl-H2O体系者(Ⅰ型);二为具中高盐度、CaCl2-NaCl-H2O体系者(Ⅱ型);其中后者为该类矿床中首次确定;②存在2个不同期次的成矿流... 较系统的流体包裹体观测显示:①华南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中存在两种不同体系的流体包裹体,一为具中低盐度、NaCl-H2O体系者(Ⅰ型);二为具中高盐度、CaCl2-NaCl-H2O体系者(Ⅱ型);其中后者为该类矿床中首次确定;②存在2个不同期次的成矿流体,其中铂多金属矿层和其下伏磷块岩中碳酸盐石英网脉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基本一致,可能代表主成矿期流体,其均一温度峰值为170℃左右,而盐度具双峰式特征,峰值分别为27%~31%和4%~6%;矿层之上碳酸盐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可能代表了晚期成矿流体,其均一温度多为130~170℃左右,盐度峰值在12%~14%;③在早寒武世,接受了巨厚沉积的扬子克拉通南缘加里东冒地槽中的盆地热卤水受挤压而顺层侧向迁移,从地层中汲取Ni、Mo、V和PGE等成矿元素,形成中高盐度的CaCl2-NaCl-H2O体系成矿热液,沿断裂上升并与NaCl-H2O体系海水混合,形成黑色岩系中的铂多金属矿床(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惰性气体同位素 盆地卤水 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 华南
下载PDF
欧洲共同体国家地壳流体研究的概况和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伟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13-323,共11页
地壳流体在主岩溶解和迁移过程中,以搬运和交换物质、传输和释放能量的基本作用广泛影响地壳内部的造山、变质、成岩、成矿等地质作用和过程。流体的地质作用具有岩石圈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的意义,是地球科学跨世纪的重大进展之一。文... 地壳流体在主岩溶解和迁移过程中,以搬运和交换物质、传输和释放能量的基本作用广泛影响地壳内部的造山、变质、成岩、成矿等地质作用和过程。流体的地质作用具有岩石圈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的意义,是地球科学跨世纪的重大进展之一。文章从三个方面概述欧共体国家在近十年来对地壳流体研究的概况和进展:(1)70年代始意大利托斯卡纳地热田的开发和利用对新生代—现代地热田热水系统近地表的超热地壳流体的研究成果;(2)80年代欧共体国家开展的跨国多学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欧洲地壳剖面综合地质调查”对欧洲中部华力西带结晶基底和中—新生代沉积盖层古地壳流体的研究成果;(3)90年代联邦德国大陆超深钻现代和古地壳流体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共体国家 地壳流体 地热流体 盆地卤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