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与澳大利亚Bowen-Gunnedah-Sydney盆地系片钠铝石碳来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玉巧 刘立 +3 位作者 蒙启安 许岩 曲希玉 金仙梅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44-349,共6页
作为胶结物、交代物或孔洞充填物,片钠铝石[NaAlCO(3OH)2]大量发育于海拉尔盆地和澳大利亚BGS盆地系。根据片钠铝石稳定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片钠铝石的碳来源。BGS盆地系片钠铝石的1δ3C分布连续,分布区间为-4.0×10-3~4.1×10... 作为胶结物、交代物或孔洞充填物,片钠铝石[NaAlCO(3OH)2]大量发育于海拉尔盆地和澳大利亚BGS盆地系。根据片钠铝石稳定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片钠铝石的碳来源。BGS盆地系片钠铝石的1δ3C分布连续,分布区间为-4.0×10-3~4.1×10-3,计算出的与片钠铝石平衡的CO2气的1δ3CO2值分布区间为-11.3×10-3~-4.6×10-3,结合片钠铝石的分布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片钠铝石中的碳来源于岩浆活动而带来的无机CO2气;海拉尔盆地片钠铝石1δ3C值分布连续,为-4.64×10-3~2.12×10-3,计算出的与片钠铝石平衡的CO2气的1δ3CO2值分布区间为-11.82×10-3~-5.11×10-3,结合海拉尔盆地探井中未钻遇碳酸盐地层、含片钠铝石井和幔源CO2气井分布相吻合且位于燕山期花岗岩区或其附近的深大断裂带上,认为形成片钠铝石所需的CO2气为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幔源CO2气,片钠铝石形成时因油气充注而介入少量生物成因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钠铝石 同位素组成 碳来源 海拉尔盆地 Bowen-Gunnedah-Sydney盆地系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晚古生代盆地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尹福光 潘桂棠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8,共8页
东昆仑西段晚古生代从北向南分别为昆北弧后盆地、昆中岛弧及昆南弧前增生楔。在二叠纪,增生楔又转变成岛弧及弧后盆地。昆北弧后盆地石炭纪发育有陆缘到深海盆地的沉积,二叠纪由碎屑岩过渡为浅海碳酸盐岩。昆中岛弧带沉积盖层为一些碳... 东昆仑西段晚古生代从北向南分别为昆北弧后盆地、昆中岛弧及昆南弧前增生楔。在二叠纪,增生楔又转变成岛弧及弧后盆地。昆北弧后盆地石炭纪发育有陆缘到深海盆地的沉积,二叠纪由碎屑岩过渡为浅海碳酸盐岩。昆中岛弧带沉积盖层为一些碳酸盐岩孤立台地和小的山间盆地,并有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的堆积。昆南弧前盆地岩石类型非常复杂,石炭纪包括了陆源碎屑岩、火山熔岩、火岩碎屑岩、钙屑浊积岩、硅质岩等。二叠纪的弧间盆地从深海盆地演化为浅海碳酸盐岩沉积。前锋弧也逐渐露出水面,形成孤立灰岩台地。东昆仑西段晚古生代沉积整体特征具有沉积相分布不对称性及"盆岭"相间展布、沉积类型多样性、物源、古流向的双(多)向性、沉积序列的两层性、沉积物的成熟度低、近源等。盆地演化可划分为盆地扩张阶段、弧陆碰撞阶段两个阶段。总体表现为弧后盆地性质的沉积与演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西段 晚古生代 盆地系
下载PDF
东北亚断陷盆地系与北美西部盆岭省伸展作用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任建业 李思田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11,共5页
与北美西部盆岭省相比,东北亚断陷盆地系是一独具特色的大陆裂陷作用区。该断陷盆地系发育于晚中生代期间,以巨大的规模、复杂的动力学背景和伴有一套大陆边缘扩张型火山岩组合为特征。东北亚断陷盆地系发育于宽裂陷作用背景之下,盆... 与北美西部盆岭省相比,东北亚断陷盆地系是一独具特色的大陆裂陷作用区。该断陷盆地系发育于晚中生代期间,以巨大的规模、复杂的动力学背景和伴有一套大陆边缘扩张型火山岩组合为特征。东北亚断陷盆地系发育于宽裂陷作用背景之下,盆地拉伸率较低,但沉降较深,蕴藏有巨大的能源资源,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煤和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新陷盆地系 陆内裂陷作用 盆岭 伸展作用
下载PDF
陆缘扩张型地洼盆地系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邹和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3-313,共11页
本文提出“陆缘扩张型地洼盆地系”这一概念,以突出表述分布于东亚陆缘壳体之上,形成于地洼余动期的张性地洼盆地系列的壳体演化—动力环境。指出陆缘海中的裂陷盆地的成因难于与大洋板块俯冲导致弧后扩张的理论模式相联系,也不同于大... 本文提出“陆缘扩张型地洼盆地系”这一概念,以突出表述分布于东亚陆缘壳体之上,形成于地洼余动期的张性地洼盆地系列的壳体演化—动力环境。指出陆缘海中的裂陷盆地的成因难于与大洋板块俯冲导致弧后扩张的理论模式相联系,也不同于大西洋型盆地,而是大陆地壳演化到地洼余动期,并经历过华夏期地洼型造山运动之后拉伸裂陷的结果。论证了“岩石圈底层剥落、华夏期地洼造山带拉伸裂陷”是东亚陆缘扩张发生的一种重要机制,进而建立了由华夏期地洼型挤压造山带到盆岭型构造带和陆缘海盆地系的构造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扩张型 地洼盆地系 岩石圈 底层剥落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8
5
作者 董维红 苏小四 +2 位作者 侯光才 林学钰 柳富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6,共6页
文章在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1124件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研究区浅、中、深三个不同循环深度地下水中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具有盆地北区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较低、淡水发... 文章在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1124件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研究区浅、中、深三个不同循环深度地下水中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具有盆地北区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较低、淡水发育,盆地南区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较高、微咸水和咸水发育的分布特点。盆地北区地下淡水主要分布在地表分水岭两侧的浅、中层地下水中和安边—东胜梁—四十里梁地表分水岭以东的无定河—乌兰木伦河地下水系统中。盆地南区除罗汉洞含水岩组地下水以淡水为主外,环河和洛河含水岩组中主要分布大面积的微咸水和咸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 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白垩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水-岩反应的锶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8
6
作者 董维红 苏小四 +2 位作者 谢渊 侯光才 柳富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2-348,共7页
利用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锶同位素和水化学资料,对该区水-岩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方法对锶同位素示踪水-岩反应的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生了石膏、少量碳酸盐矿物及铝硅酸盐矿物... 利用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锶同位素和水化学资料,对该区水-岩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方法对锶同位素示踪水-岩反应的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生了石膏、少量碳酸盐矿物及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反应,且北区地下水对石膏等硫酸盐矿物的溶滤作用强于南区,而南区地下水对铝硅酸盐矿物的溶滤作用强于北区;同时,南区碳酸盐矿物发生了溶解/沉淀的不一致性,即白云石发生溶解反应而方解石发生沉淀反应。采用锶同位素方法得出的水-岩作用结论与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作用 锶同位素 地下水 鄂尔多斯白垩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良平 胡伏生 尹立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三维地质建模是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基础。对于大尺度复杂区域的地质建模,选择了新一代三维地质建模软件GOCAD。以现有的钻孔、物探和地质基岩图等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以ArcGIS为平台的含水层地下水信息系统,以数字高...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三维地质建模是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基础。对于大尺度复杂区域的地质建模,选择了新一代三维地质建模软件GOCAD。以现有的钻孔、物探和地质基岩图等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以ArcGIS为平台的含水层地下水信息系统,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地表模型,用离散光滑插值方法建立白垩系各含水岩组地质模型和地质体模型。经过误差分析,所建立的地质模型能满足当前的精度要求,同时也验证了建模思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盆地 三维地质建模 GOCAD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流动系统驻点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侯光才 尹立河 +2 位作者 苏小四 王冬 张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3,共5页
地下水系统理论、达西定律和泰斯公式是水文地质学的三大支柱理论,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较好地刻画了盆地尺度地下水的循环特征,是指导区域地下水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工具。迄今为止,对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驻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的认识... 地下水系统理论、达西定律和泰斯公式是水文地质学的三大支柱理论,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较好地刻画了盆地尺度地下水的循环特征,是指导区域地下水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工具。迄今为止,对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驻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在实际的大型盆地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发现并证实驻点存在的实例也不多见。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部的二号剖面为例,利用双Packer系统获取的不同深度地下水位、水化学和同位素的分层数据,采用水动力学、水化学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等综合方法,以实际资料证实并发现在大型盆地深层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驻点的存在,但这个驻点并不是一个点,而是占据了一定的区域;理论研究认为驻点附近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也可以是较低矿化的水,它取决于含水介质中可溶盐量的多少。该项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点 地下水流动 鄂尔多斯白垩盆地
下载PDF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苏耀明 朱琳 +2 位作者 苏小四 侯光才 宫辉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9,共6页
文章以地下水质量标准为基础,结合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水资源现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国标中部分指标限值提出了修正建议。通过建立浅层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以GIS为平... 文章以地下水质量标准为基础,结合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水资源现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国标中部分指标限值提出了修正建议。通过建立浅层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以GIS为平台,对水质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指标的水化学分布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上相对较好,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优于Ⅳ类,完全满足生活生产用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鄂尔多斯白垩盆地 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水质分布规律
下载PDF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苏耀明 苏小四 +1 位作者 侯光才 朱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78-1185,共8页
开展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以地下水水质量标准为基础,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以GIS为平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 开展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以地下水水质量标准为基础,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以GIS为平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北区地下水水质总体上相对较好,不同埋藏深度的地下水水质差异并不很大;盆地南区地下水水质总体上相对北区较差,中、深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地下水水质类别主要为Ⅳ、Ⅴ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鄂尔多斯白垩盆地 地下水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 被引量:90
11
作者 侯光才 林学钰 +2 位作者 苏小四 王晓勇 刘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398,共8页
地下水系统研究是正确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也是区域地下水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和含水介质空间展布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区域地下水动力场、水文地球化学场和深井Packer系统所获得的... 地下水系统研究是正确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也是区域地下水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和含水介质空间展布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区域地下水动力场、水文地球化学场和深井Packer系统所获得的不同深度的水位数据以及同位素资料,将白垩系地下水流系统概括为局部水流系统、中间水流系统和区域地下水流系统3种类型。以盆地中部的白于山地表分水岭为界,划分为南北2个地下水亚系统和5个分支系统,其中南部黄土高原地下水亚系统为典型的自流水盆地,而北部沙漠高原地下水亚系统则具有潜水盆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自流水盆地 含水层 地下水
下载PDF
山东昌潍古近系原型盆地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化与古地温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明 陈小明 +2 位作者 季峻峰 张耘 张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95-2204,共10页
山东昌潍盆地形成于古近系的古新世-始新世早期(Ek-Es_4),本文主要研究昌潍盆地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地温。昌雄古近系(Ek-Es_4)原型盆地的粘土矿物种类有:无序高岭石、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和辉绿泥石(铁斜绿泥石)。利用粘土矿物温度... 山东昌潍盆地形成于古近系的古新世-始新世早期(Ek-Es_4),本文主要研究昌潍盆地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地温。昌雄古近系(Ek-Es_4)原型盆地的粘土矿物种类有:无序高岭石、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和辉绿泥石(铁斜绿泥石)。利用粘土矿物温度计估算了盆地埋藏深度的古地温,探讨了古近系(Ek-Es_4)原型盆地的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阶段。研究表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伊/蒙混层矿物(L/S)由无序向有序连续转变;高岭石的有序性、伊利石和绿泥石的结晶程度趋于增强。根据伊/蒙混层矿物(L/S)地温计获得盆地不同深度的成岩温度范围;成油深度约为3000~4000m±。现今地温与古地温的对比,显示盆地存在热异常,导致热异常的形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盆地曾经历过地壳抬升阶段;(2)盆地内有岩浆活动热事件发生;(3)盆地裂陷期的构造动力学作用导致古地温梯度过高。昌潍原型盆地较高的古地温梯度吻合于裂陷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昌潍古近原型盆地 粘土矿物 伊/蒙混层矿物(I/S) 成岩演化 温度计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环境同位素组成及其水循环意义 被引量:28
13
作者 侯光才 苏小四 +6 位作者 林学钰 柳富田 易树平 董维红 俞发康 杨陨城 王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5-260,共6页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的环境同位素组成表明,区内各种地表水体(河流和湖淖)在δ18O和δD图上主要分布在雨水线右侧,其关系线的斜率明显小于雨水线的蒸发线,集中反映蒸发作用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盆地内地下水大致集中沿雨水...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的环境同位素组成表明,区内各种地表水体(河流和湖淖)在δ18O和δD图上主要分布在雨水线右侧,其关系线的斜率明显小于雨水线的蒸发线,集中反映蒸发作用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盆地内地下水大致集中沿雨水线分布,反映了白垩系盆地内地下水为大气降水成因。盆地南北两区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具有明显差异性特点,集中体现了盆地南北两区水循环条件的差异。盆地北区各含水岩组间地下水垂向水力联系比较密切,垂向运动特点比较明显,现代水积极循环带的深度为200 m;南区地下水分层性明显,以水平径流为主,现代水积极循环带的深度为160 m。区内浅层地下水以富氚和高14C含量为特征,反映为现代水补给;而中、深层地下水则以贫氚和低14C含量为特征,反映为地质历史时期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地下水盆地 同位素特征 水循环
下载PDF
基于岩相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正平 崔旭东 +1 位作者 黄金廷 尹立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23-1130,共8页
依据岩性岩相研究、孔隙度研究、物探测井解译等成果,对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划分与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含水层系统为单一结构,表现为强富水与中等富水含水层在垂向上叠置与组合,无区域性连续稳定的... 依据岩性岩相研究、孔隙度研究、物探测井解译等成果,对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划分与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含水层系统为单一结构,表现为强富水与中等富水含水层在垂向上叠置与组合,无区域性连续稳定的隔水层,由下到上构成含水统一体;南部黄土高原区为多层结构,表现为含水层与隔水层上下叠置,垂向水文地质分层明显;盆地南、北含水层的结构类型明显不同。利用孔隙度、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3个参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级别进行了划分,盆地中共划分出7个强富水含水层、7个中等富水含水层和2个弱富水含水层。盆地南、北比较,北部含水层孔隙度大,富水性强,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盆地北部地区。垂向上比较,盆地北部由上到下,孔隙度由大变小,富水性由强变弱,地下水主要富集于浅层和中层;南部上部罗汉洞组和下部洛河组孔隙度较大,富水性好,中部环河组相对较差,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罗汉洞组和洛河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盆地 含水层 结构特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48
15
作者 董维红 苏小四 +2 位作者 侯光才 林学钰 柳富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2,共5页
在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1125件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区不同循环深度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盆地北区大致以安边—四十里梁—东胜梁地表分水岭为界,东侧地区的浅层、中层和深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以... 在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1125件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区不同循环深度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盆地北区大致以安边—四十里梁—东胜梁地表分水岭为界,东侧地区的浅层、中层和深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以HCO3型水为主,地下水水平分带不典型;而分水岭以西的摩林河-盐海子地下水系统和都思兔河—盐池地下水系统中,包括浅层、中层和深层在内的各层地下水表现为沿地下水流向,向盆地北、西侧边界,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规律。而盆地南区地下水分层径流明显,水化学类型复杂,总体上存在一个以定边—环县—合水—华池—吴旗—定边为中心的北部由北向南、东部由东向西、南部由西南向东北的水平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 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白垩地下水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中深层地下水可更新速率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万玉玉 苏小四 +1 位作者 董维红 侯光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3-630,共8页
为了缓解鄂尔多斯能源基地的供水压力和为当地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该区主要供水水源地的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地下水中溶解无机碳的动力行为可以近似认为与地下水相同,因此,地下水系统中14C的输入、输... 为了缓解鄂尔多斯能源基地的供水压力和为当地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该区主要供水水源地的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地下水中溶解无机碳的动力行为可以近似认为与地下水相同,因此,地下水系统中14C的输入、输出浓度可以提供地下水系统可更新能力的重要信息。利用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中、深层地下水14C数据,以地下水更新速率为指标,通过同位素数学物理模型定量评价了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可更新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随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中层地下水更新速率多为0.1%/a~1%/a,可更新能力较强;深层地下水更新速率绝大多数都小于0.1%/a,可更新能力较弱;盆地北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整体高于盆地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地下水盆地 更新速率 14C 地下水
下载PDF
CFC_S法在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浅层地下水年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柳富田 苏小四 +3 位作者 侯光才 林学钰 易树平 董维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8-302,共5页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利用CFCS方法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年轻地下水年龄进行测定,取得了比较准确的结果。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系统可以分为局部地下水系统、中间地下水系统和区域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盆...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利用CFCS方法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年轻地下水年龄进行测定,取得了比较准确的结果。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系统可以分为局部地下水系统、中间地下水系统和区域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盆地内局部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循环更替快,年龄为20 a左右,地下水年龄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中间地下水系统和区域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循环更替相对较慢,年龄大于70 a,可以寻求14C等其他同位素方法确定准确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白垩地下水盆地 浅层地下水 CFCS 地下水年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特点和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武毅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9-482,共4页
从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特点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地球物理勘查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①查明白垩系盆地地层分布特征 ;②进行地下水的水质判别。提出了应用频率域电磁法即Eh 4电导率成像系统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可能性 ,结... 从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特点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地球物理勘查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①查明白垩系盆地地层分布特征 ;②进行地下水的水质判别。提出了应用频率域电磁法即Eh 4电导率成像系统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可能性 ,结合实例对勘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Eh 4电导率成像系统勘查白垩系地层分布的合理性和进行水质判别的关键问题 ,认为E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盆地 Eh-4电导率成像 频率域电磁法 地层分布 水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湖眼的形成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郧城 侯光才 +4 位作者 赵振宏 陶正平 尹立河 王冬 苏小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73-1177,共5页
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部分湖盆的边部发育有数量不等的"湖眼"。"湖眼"是分布在湖盆边部的特殊的泉,通过对湖眼的野外调查和物质成分分析,总结了湖眼的分布、结构、动态变化和物质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部分湖盆的边部发育有数量不等的"湖眼"。"湖眼"是分布在湖盆边部的特殊的泉,通过对湖眼的野外调查和物质成分分析,总结了湖眼的分布、结构、动态变化和物质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湖眼泥浆来自湖盆底泥,其水分可来自不同循环深度的地下水;湖眼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地下水的循环深度;湖眼的分布和动态变化对于研究地下水的排泄方式具有一定的水文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地下水盆地 地下水 湖眼
下载PDF
地下水流系统特征——以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振宏 侯光才 +2 位作者 王冬 陶正平 李瑛 《地下水》 2007年第3期14-16,27,共4页
以不同的研究尺度,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可以划分为若干地下水流系统。水流系统的发育受含水层补给和排泄条件及含水系统结构控制。每一个水流系统都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等级结构性、时序性、动态平衡性、功能性等特征。
关键词 地下水流 统特征 白垩地下水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