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阶段剖宫产对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禹 周培 +1 位作者 耿旭娜 吴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剖宫产对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待产的13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经阴道分娩的40例产妇纳入阴道分娩组,5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纳入择期剖宫产组,37例经相应评估及处理后选择行...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剖宫产对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待产的13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经阴道分娩的40例产妇纳入阴道分娩组,5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纳入择期剖宫产组,37例经相应评估及处理后选择行第二产程剖宫产的产妇纳入第二产程剖宫产组。三组产妇均于产后6~8周完成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检查、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检查及超声检查。所有产妇均随访40天,第1次随访于上述检查后的第20天,第2次随访与第1次随访间隔20天,记录随访中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产妇SUI阳性比和POP阳性比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产程剖宫产组产妇SUI阳性比和POP阳性比最高(P<0.05)。三组产妇膀胱颈角度(静息状态和最大幅度Valsalva动作时)、膀胱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择期剖宫产组上述指标最小(P<0.05)。三组产妇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和择期剖宫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阶段剖宫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相较于第二产程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择期剖宫产对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结构和功能障碍 盆底超声 不同阶段剖宫产
下载PDF
三维结合二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估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林英姿 俞波 +2 位作者 蒋伟红 黄国庆 高枫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期51-53,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和二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剖腹产(剖宫组)和顺产(顺产组)妇女各100例,于产后6~8周进行三维和二维超声检查,检测静息和Val-salva状态盆隔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 目的研究三维和二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剖腹产(剖宫组)和顺产(顺产组)妇女各100例,于产后6~8周进行三维和二维超声检查,检测静息和Val-salva状态盆隔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耻骨内脏肌厚度和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组静息和Valsalva状态比较各观察指标差异显著(P<0.05);相同状态下顺产组的盆隔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耻骨内脏肌厚度、UVJ-M均大于剖宫组(P<0.05),同组相同状态左侧耻骨内脏肌厚度大于右侧(P<0.05);剖宫组尿失禁发生率较顺产组低(P<0.05)。结论阴道顺产对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较剖宫组大,尿失禁发生率较剖宫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盆底结构和功能 剖宫产 阴道顺产
下载PDF
经会阴4D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应变率研究
3
作者 尹晶 景艳 +1 位作者 李一凡 郑艳芬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32-37,共6页
目的:经会阴4D超声对盆底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为诊断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提供肛提肌伸缩应变率量化参数及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产后42~100 d有SUI症状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SUI组),同期无SUI症状患者30... 目的:经会阴4D超声对盆底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为诊断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提供肛提肌伸缩应变率量化参数及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产后42~100 d有SUI症状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SUI组),同期无SUI症状患者30例为对照组(非SUI组)。测量不同状态下膀胱颈移动度(BNM)、尿道旋转角(URA)、膀胱后角(RVA),计算肛提肌伸缩应变率并进行分析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超声诊断截断值。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和非SUI组的面积收缩应变率(εA1)均和周长收缩应变率(εC1)呈正相关(r=0.617,P<0.01;r=0.457,P<0.05);两组的εC1均和前后径收缩应变率(εL1)呈正相关(r=0.569,P<0.01;r=0.563,P<0.01);两组的面积拉伸应变率(εA2)均和周长拉伸应变率(εC2)(r=0.370,P<0.01;r=0.647,P<0.01)、前后径拉伸应变率(εL2)(r=0.663,P<0.01;r=0.427,P<0.01)呈正相关;两组的εC2均和εL2呈正相关(r=0.785,P<0.01;r=0.542,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εA1诊断截止最好,曲线下面积最大(0.9936),灵敏度最高(97.4%)。结论:肛提肌伸缩应变率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早期 盆底结构和功能 经会阴4D超声 肛提肌应变率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曾金华 郑翠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6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124例产后6~10周初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不同分娩方式分成自然分娩组(71例)和剖宫产组(53例)。两组初产妇均予以会...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124例产后6~10周初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不同分娩方式分成自然分娩组(71例)和剖宫产组(53例)。两组初产妇均予以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此外回顾性分析不同年段接受治疗方案的结局,2018年1-12月收治的45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盆底肌肉锻炼,作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收治的4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PHENIX U 4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作为治疗组,分析干预结果。结果自然分娩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在最大Valsalva时的各项盆底功能指标膀胱颈位置(BNP)、尿道旋转角(UT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尿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分娩方式过程中,阴道分娩会有较高风险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可起到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分娩 盆底结构和功能 盆腔器官脱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