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测量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面积对产后盆底肌收缩力低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金之涵 崔璨 +1 位作者 崔大伟 傅洁婷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2278-2282,2288,共6页
目的探讨MRI测量肛提肌裂孔前后径(LH ap)和肛提肌裂孔面积(LH area)对产后盆底肌收缩力低下(LPFM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的10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后1个月经盆底肌... 目的探讨MRI测量肛提肌裂孔前后径(LH ap)和肛提肌裂孔面积(LH area)对产后盆底肌收缩力低下(LPFM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的10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后1个月经盆底肌触诊改良牛津评分(MOS)分为LPFMC组(MOS 0~3分)39例,正常组(MOS 4~5分)63例。采用3.0T T_(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静息态和单次激发TSE动态MRI成像,在静息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时测量肛提肌裂孔形态(包括V形、U形、O形和不规则形4种)、髂尾肌形态(包括穹隆状、漏斗状和凹槽状3种)以及MRI参数[包括LH ap、LH area、肛提肌裂孔横径(LH-W)、肛提肌起始处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LH-S)、肛提肌板角度(LPA)以及各参数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拉长百分比]。采用ROC曲线分析LH ap和LH area对LPFMC的诊断效能。结果LPFMC组患者静息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MRI成像显示肛提肌裂孔形态U+O以及髂尾肌形态漏斗+凹槽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且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静息态(均P<0.05)。LPFMC组静息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时LH ap、LH area以及两者拉长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两组患者静息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时LH-W、LH-S、LPA以及3者拉长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静息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LH ap、LH area诊断LPFMC的AUC分别为0.656、0.798和0.689、0.836,LH ap、LH area拉长百分比诊断LPFMC的AUC分别为0.869和0.923。结论静息态和动态MRI是评估产后LPFMC的重要无创检查方法,其中LH ap和LH area拉长百分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肛提裂孔 肛提裂孔前后径 肛提裂孔面积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收缩力低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