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挂线疗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盆底肌电参数和肛管直肠测压数据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献明 吴才贤 +3 位作者 黄璇 张岱虎 高海花 叶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疗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盆底肌电参数和肛管直肠测压数据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肛瘘患者均予以中医挂线疗法,对...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疗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盆底肌电参数和肛管直肠测压数据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肛瘘患者均予以中医挂线疗法,对照组不予以干预措施。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3月后,评估两组盆底肌电参数(波幅、中值频率、变异系数、收缩反应时间)、3D肛管直肠测压情况(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肛管排便压)。结果①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前基线肌电波幅、持续收缩中值频率、持续收缩肌电变异系数、快速收缩反应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前基线肌电波幅、持续收缩中值频率、持续收缩肌电变异系数、快速收缩反应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收缩压、排便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肛管静息压、收缩压、排便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排便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良好,但对患者肛管直肠测压仍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中医挂线疗法 盆底肌电参数 肛管直肠测压
下载PDF
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尿失禁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于书慧 韩佳凝 +5 位作者 钟丽君 陈聪语 肖云翔 黄燕波 杨洋 车新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索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目的:探索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Gleason评分、手术方式、是否尿道功能重建、是否淋巴结清扫、性神经是否保留、留置导尿时间、D’Amico风险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查尔森(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后随访时间、前列腺体积,以及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前静息均值、快肌均值和慢肌均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评估盆底肌电参数的预测效能,再利用约登指数(Youden index)并结合临床意义,共同确定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271例,术后自主控尿率为81.9%。患者快肌评分为23.5(18.2,31.6)分,慢肌评分为12.5(9.6,17.3)分,179例(66.1%)患者未保留性神经,110例(40.6%)患者进行了尿道功能重建。高龄和盆底快肌评分低被确认为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患者是≥70岁患者自主控尿率的5.482倍(95%CI:1.532~19.617,P<0.05);患者的盆底快肌评分与尿失禁恢复的关系密切(OR=1.209,95%CI:1.132~1.291,P<0.05)。当术前盆底快肌评分的最佳临界值设定为18.5分时,RO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61.2%。结论: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表现出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性,能够用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早期识别,其中年龄和盆底快肌评分是重要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生理参数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尿失禁
下载PDF
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预测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3
3
作者 葛环 谭容容 +4 位作者 常小霞 叶桂华 全晓洁 张艳芳 吴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6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产后6~8周的产妇2004例和40—60岁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共478例为研究对象,详细评估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产后6~8周的产妇2004例和40—60岁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共478例为研究对象,详细评估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并记录分娩等指标。应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盆底肌最大肌电位、I型肌与Ⅱ型肌纤维耐力及疲劳度,并对suI患者与正常女性的盆底肌电生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后6—8周的女性发生suI为462人(23.05%),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261人患有SUI(56.40%)。与非suI产妇比较,产后SuI组的盆底最大肌电位、Ⅱ型肌耐力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3.52、2.01,均P〈0.05),年龄、经产妇及阴道分娩比率较高(t=2.88,Z:3.57、5.77,均P〈0.05);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盆底肌电参数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0.59、0.25、0.43、0.29、0.11,均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肌电位(OR=0.95,95%CI:0.94—0.98,P=0.00)及Ⅱ型肌耐力(OR=0.94,95%CI:0.88—0.99,P=0.04)与产后SUI发生显著相关,与围绝经期女性SuI发生无明显相关性(OR:0.97,95%CI:0.93—1.01,P=0.191)。结论产后sUI患者盆底肌最大肌电位及Ⅱ型肌耐力显著下降,且与产后SuI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上预测产后SUI发生的有效指标之一。盆底肌电生理参数的差异特点,为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生理参数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 围绝经期 绝经后期
下载PDF
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霄行 陈玉兰 王丽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7期2755-2757,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TPMR)联合盆底肌肉训治疗绝经后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新诊断的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行盆...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TPMR)联合盆底肌肉训治疗绝经后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新诊断的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行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基线期、治疗后12个月,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评分、盆底表面肌电参数,比较两组解剖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参照点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两组PFDI-20评分、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盆底肌肉训练相比,TPMR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改善绝经后POP患者解剖疗效、盆底肌功能和主观症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肉训练 盆底表面参数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吕盛兰 陈坤 +1 位作者 伍小妍 兰新春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盆底表面肌电参数水平、盆底松弛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后,观察组前静息阶段、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后静息阶段盆底表面肌电参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转化生长因子、松弛素、层粘连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功能锻炼能够加速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其疼痛反应,改善其盆底肌肉功能与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 功能锻炼 神经肉刺激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表面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