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析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运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医学院1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范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且均已进行阴道分娩,其...目的探析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运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医学院1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范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且均已进行阴道分娩,其中2019年3—7月的80例患者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列为甲组;2019年8月—2020年3月的80例患者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列为乙组。在治疗1个月后,对2组的盆底肌力变化、盆腔器官脱垂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甲组盆底肌力正常率低于乙组(P<0.05);乙组在治疗后的盆脱器官脱重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POP-Q)指示点Ap、C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甲组比乙组低(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运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扭转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析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运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医学院1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范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且均已进行阴道分娩,其中2019年3—7月的80例患者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列为甲组;2019年8月—2020年3月的80例患者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列为乙组。在治疗1个月后,对2组的盆底肌力变化、盆腔器官脱垂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甲组盆底肌力正常率低于乙组(P<0.05);乙组在治疗后的盆脱器官脱重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POP-Q)指示点Ap、C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甲组比乙组低(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运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扭转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