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一江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6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法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对患者随访...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法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对患者随访调查,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通过Matta及Torne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标准进行功能评分,按Brooker等标准评价异位骨化。结果:12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2.8±0.5)个月,骨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83%,髋臼骨折复位满意率为95.83%;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从术前的22.50%提升到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发生异位骨化0级84.17%,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结论:对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以内固定法行复位固定术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 内固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研究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沈会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5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牵拉复位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牵拉复位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骨骨折复位效果、髋臼骨折复位效果、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盆骨骨折复位优良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0.05)。实验组患者髋臼骨折复位优良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 P=0.013<0.05)。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 P=0.025<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 P=0.007<0.05)。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为(2.8±0.5)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9±1.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95,P=0.000<0.05)。结论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应用在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中能够提高两种骨折的复位效果,同时提高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 骨折复位固定手术 牵拉复位手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沈亚骏 范磊 王云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30例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且行Stoppa入路手术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设计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30例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且行Stoppa入路手术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设计分为观察组患者16例行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14例行Stoppa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础疗效、骨折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调查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骨盆骨折、髋臼骨折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临床疗效可靠,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折合并骨折 3D打印技术 Stoppa入路手术 手术辅助
下载PDF
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苗海坤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实验将针对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飽患者实施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进而提升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实验选取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患者,均采用骨折复位固... 目的:实验将针对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飽患者实施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进而提升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实验选取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患者,均采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并对手术后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结果:从手术开展质量上看,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96.1±12.6)天,其复位优良率为90.5%(76/84)。与手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即术后优良率为80.9%。此外,在异位骨化问题的分析中,术后发生率则为11.9%(10/84)。但是在治疗后均得到了愈合,且无明显并发症事件。结论:采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对于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有安全性上的保障,也可以提升关节功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固定手术 骨折 骨折 关节功能 异位
下载PDF
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张津 申建军 +3 位作者 海祥 刘川源 周文杰 陈志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86-792,共7页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试验组)及标准K-L入路组(对照组)。试验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00±4.5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75±1.15)d。对照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1.00±5.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09±1.2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质量(Matta标准)、髋关节外展肌力、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术后两组并发症及异位骨化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髋关节外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标准K-L入路法,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对术后髋关节外展肌力恢复更好,术中对涉及髋臼后壁较为粉碎的骨折或臼顶骨折暴露视野更加,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为临床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提供新的思路令另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转子后半截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后壁骨折 围术期指标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余汪洋 吴伟山 +1 位作者 石业飞 尹纪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深入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采用THA治疗1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40~76(59.20±9.46)岁... 目的:深入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采用THA治疗1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40~76(59.20±9.46)岁。记录术前及术后假体松动、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活动度、神经损伤等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影像学检查评价髋关节功能及手术疗效。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无感染。随访时间6~39(18.33±9.27)个月。其中1例术后半年发生髋臼侧假体松动,经过翻修手术后恢复良好;1例髋关节脱位,经切开复位处理后治愈,无不良后果。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8.60±4.01)分,与术前(47.20±11.77)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1(1)分,与术前8(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本组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关节功能满意;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显示关节假体贴合良好,无异位骨化发生,假体无松动。结论: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疗效可靠,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对患者全面评估、骨缺损评估,术中髋臼、股骨、内固定物与骨缺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 内固定 缺损 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
7
作者 王晓盼 陈笑天 +5 位作者 李仁杰 刘乐予 代秀松 官建中 吴敏 陈晓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06-712,共7页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股...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观察组,男5例,女5例,年龄18~75岁;10例单纯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对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18~71岁。使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两组骨折的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根据Matta骨折复位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获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1例;而对照组仅3例获解剖复位,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4例。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1.4~96.6分,对照组为65.3~94.5分。根据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6例,良3例,可1例;对照组,优2例,良3例,可3例,差2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00~700 ml,手术时间120~180 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00~65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1例;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3例,异位骨化3例,髋外展无力1例。结论: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与单纯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相比,将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用于高位后壁骨折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提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但因样本量较少,未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高位后壁骨折 大转子截 Kocher-Langenbeck入路
下载PDF
Stoppa入路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彭发智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通过Stoppa入路和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通过Stoppa入路和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Stoppa入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效果、安全性、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是6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愈合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观察组多,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Stoppa入路方式治疗,效率更加良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运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ppa入路 传统手术 不稳定型骨折合并骨折患者
下载PDF
新型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程培楷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4-85,69,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入路方法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院治疗的102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单盲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新型改良... 目的考察不同入路方法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院治疗的102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单盲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新型改良Stoppa入路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Matta评分、Merled评分、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Matt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erled评分和Harris评分的优良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新型改良Stoppa入路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更佳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合并同侧骨折 内固定治疗 入路方法
下载PDF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10
作者 邵晏清 熊然 +3 位作者 张潇 杨晓东 夏广 樊仕才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期380-382,共3页
目的对比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髋臼移位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腹直肌外... 目的对比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髋臼移位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11例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患者手术显露时间分别为(17.4±3.6)min、(16.9±4.4)min,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6.8±2.7)分、(17.3±2.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627±26)m L比(742±4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能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和四方体,能正视下复位并固定髋臼骨折,且手术显露简单、损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是治疗髋臼前方骨折尤其是累及四方体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骨折 改良stoppa切口 腹直肌外侧切口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得分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欣蔚 程鹏 万趸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得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8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与改...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得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8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行髂腹股沟入路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周的骨折复位效果和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骨折复位优良率和术后3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中关于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及机体疼痛共5个维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应用于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能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提高患者骨折复位效果和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该入路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围术期指标 Harris得分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方式对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建 郝连升 房义辉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7期3522-3525,353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对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髂腹组和Stoppa组,各50例。髂腹组患者给予髂腹...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对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髂腹组和Stoppa组,各50例。髂腹组患者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Stoppa组患者给予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功能恢复(Harris得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toppa组和髂腹组的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oppa组的切口长度短于髂腹组[(9.4±2.4)cm比(12.4±2.7)cm],术中出血量少于髂腹组[(277±32)m L比(416±43)m L](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髂腹组[(146±20)min比(198±26)min,(15.8±2.6)d比(18.8±2.8)d,(25±3)d比(31±5)d,(5.1±0.6)d比(5.9±0.7)d](P<0.01)。术后3个月、6个月Stoppa组和髂腹组患者的Harris得分呈升高趋势,且Stoppa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得分明显高于髂腹组(P<0.05),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oppa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髂腹组[10.0%(5/50)比30.0%(15/50)](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可有效减少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术中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及功能锻炼,从而提高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骨折 入路方式 疗效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开窗法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合并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国富 朱忠 +2 位作者 梁军波 林列 陈海啸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开窗法复位植骨内固定和单纯行前柱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合并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收治合并有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的髋臼前柱骨折52例,其中24例采用开窗法整复关节面、植骨后再... 目的:探讨开窗法复位植骨内固定和单纯行前柱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合并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收治合并有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的髋臼前柱骨折52例,其中24例采用开窗法整复关节面、植骨后再行前柱复位内固定治疗,男17例,女7例;年龄(35.2±6.4)岁;28例单纯行前柱复位内固定,男19例,女9例;年龄(36.4±4.8)岁。所有患者术后采用改良d'Aubigne Postel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比较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出现股神经损伤1例,术后2个月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52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51个月,平均31.5个月。根据改良d'AubignePostel功能评分,两组患者在疼痛、行走、关节活动范围、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窗法治疗组:优13例,良9例,可1例,差1例;单纯前柱复位组:优9例,良11例,可6例,差2例(u=0.613,P<0.05)。结论:开窗法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合并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且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移植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关节面压缩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章 吴文元 +6 位作者 魏金栋 石晶 陈著学 高乐才 刘阳 武永东 王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的手术方法与措施。[方法]对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9~53岁)髋臼骨折合并边缘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对压缩骨折进行撬拨复位和植骨,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18例平均随访...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的手术方法与措施。[方法]对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9~53岁)髋臼骨折合并边缘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对压缩骨折进行撬拨复位和植骨,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18例平均随访31.5个月,根据Matta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优14例,良3例,差1例。[结论]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患者,易漏诊,要加强对此类型骨折的认识,提高术前确诊率,术中对压缩骨折部分进行撬拔复位和植骨,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内固定 压缩骨折
下载PDF
移位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梦昆 陈相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1-312,共2页
报告9例移位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其中单纯腓侧部损伤5例,联合腓侧部与胫侧部损伤4例。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6例,平均随访2年,结果为手术治疗5例优良,1例可,非手术治疗2例疗效均不满意,表明手术治疗可有... 报告9例移位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其中单纯腓侧部损伤5例,联合腓侧部与胫侧部损伤4例。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6例,平均随访2年,结果为手术治疗5例优良,1例可,非手术治疗2例疗效均不满意,表明手术治疗可有效复位骨折,去除神经外在压迫因素,对性质明确的神经损伤进行必要的松解和修复。本组坐骨神经损伤以腓侧部受累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神经损伤 合并 治疗
下载PDF
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25例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广奎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0期51-52,共2页
目的:探究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25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归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通过治疗后,其显效率为64%,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8... 目的:探究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25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归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通过治疗后,其显效率为64%,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88%,由此可见,患者在手术后具有显著的效果。结论: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方案,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来获取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骨折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髂窝入路配合改良的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超 张俊 +1 位作者 王武超 成传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6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髂窝入路配合改良的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应用该方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30例,骨盆骨折22例,髋臼骨折8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C型,髋臼骨折为前柱、横行、双柱及T型。结果术后根... 目的探讨髂窝入路配合改良的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应用该方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30例,骨盆骨折22例,髋臼骨折8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C型,髋臼骨折为前柱、横行、双柱及T型。结果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骨盆骨折前后环复位满意,髋臼骨折解剖复位6例,2例复位满意,随访27例,随访平均半年。所有随访患者无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所有随访患者均骨折愈合,但有1例患者因合并后壁骨折术中经前向后方行螺钉固定未再采取后方K-L入路,未达到解剖复位,半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平均手术时间90min(75~115min),平均出血500mL(200~750mL)。结论髂窝入路配合改良的Stoppa入路如果运用得当可代替髂腹股沟入路能解决的所有问题。该显露办法较髂腹股沟入路的损伤小,容易掌握、耗时短及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abular) (bone) 骨折(fracture) 入路(approach)
下载PDF
藤黄健骨胶囊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丽 范亮全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0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周期性训练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浙江康复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术后予周期...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周期性训练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浙江康复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术后予周期性训练,观察组加服藤黄健骨胶囊。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股骨粗隆骨密度、疼痛程度,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5%(43/46)高于对照组的78.3%(36/46),并发症发生率8.7%(4/46)低于对照组的26.1%(12/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3.04,χ^(2)=4.39、4.84,P<0.05)。结论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周期性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骨密度,减轻残余疼痛,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健胶囊 质疏松 骨折 术后康复 周期性训练
下载PDF
髋臼骨折-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烺 田京 王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关节脱位 合并 神经损伤 临床资料
下载PDF
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00-200,共1页
关键词 骨折 脱位 神经损伤 临床分析 伤情 患者 关节 合并 增加 总结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