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坤口服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于红娟 陈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益坤口服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观察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3例,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益坤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口服替勃龙片,共3个月。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 目的观察益坤口服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观察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3例,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益坤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口服替勃龙片,共3个月。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采用Kupperman评分标准)、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定量研究。结果2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E2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FSH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对照组为87.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坤口服液能明显改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性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肝肾阴虚 益坤口服液
下载PDF
益坤口服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钱宏图 陈霞 《湖北中医杂志》 2009年第1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脂质代谢紊乱 肝肾阴虚型 中医药疗法 益坤口服液 利维爱
下载PDF
益坤口服液有效成分的薄层鉴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存志 闫正华 郭民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160-162,共3页
应用薄层色谱法对益坤口服液有效成分-黄芪甲甙、芍药甙、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人参皂甙Rg1进行了鉴别研究。
关键词 益坤口服液 有效成分 薄层色谱鉴别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参酮Ⅱ_A、丹参酮Ⅰ及隐丹参酮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锋忠 骆天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45-1746,共2页
目的:建立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及隐丹参酮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onda Sil C18-WR(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冰醋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4... 目的:建立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及隐丹参酮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onda Sil C18-WR(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冰醋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28~5.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RSD为0.52%;丹参酮Ⅰ在0.29~5.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为0.63%;隐丹参酮在0.218~4.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3=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为0.68%。结论: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重现性好,可作为丹参益坤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益坤口服液 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Ⅰ 隐丹参酮 HPLC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颖 王伟丽 朱明伟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23期15-16,共2页
目的提高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 目的提高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的进样量在3.082 0~61.6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为1.12%(n=6)。结论该方法操作易行、稳定可靠,可用于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以控制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益坤口服液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丽 张颖 朱明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12期41-42,55,共3页
目的:提高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丹参益坤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在0.0124~0.2477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0.85%。结论:该方法操作易行,稳定可靠,... 目的:提高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丹参益坤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在0.0124~0.2477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0.85%。结论:该方法操作易行,稳定可靠,可用于丹参益坤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益坤口服液 当归 阿魏酸 HPLC
下载PDF
丹参益坤口服液质量标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颖 张卫华 陈艳梅 《中国药师》 CAS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建立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赤芍和当归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赤芍和当归;丹参酮ⅡA在1.80~9.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 8(n=... 目的:建立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赤芍和当归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赤芍和当归;丹参酮ⅡA在1.80~9.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益坤口服液 TLC 丹参酮ⅡA HPLC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松岳 王伟丽 +1 位作者 张颖 朱明伟 《河南中医》 2012年第2期235-236,共2页
目的:建立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在0.0081-0.1628μg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为1.27%。结论:建... 目的:建立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在0.0081-0.1628μg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为1.27%。结论:建立了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该方法操作易行,稳定可靠,用于丹参益坤口服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益坤口服液 丹酚酸B HPLC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和阿魏酸
9
作者 陈艳梅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了解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和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Thermo Scientific-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甲醇-5%磷酸(5∶40∶5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芍药苷在0.163~3.2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 目的了解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和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Thermo Scientific-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甲醇-5%磷酸(5∶40∶5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芍药苷在0.163~3.2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0.13%(n=6);阿魏酸在0.046 8~0.936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91%,RSD=0.54%(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有较高灵敏度,结果准确,可以用于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益坤口服液 芍药苷 阿魏酸 H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