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陈奕禧《益州于役记》的版本与价值
1
作者 付振华 何丽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安邑县丞陈奕禧奉命运送饷银入川,作《益州于役记》记其行役。是书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与《虞州集》《皋兰载笔》合刻,即今本《虞州集》。后清人王锡祺以《虞州集》本《益州于役记》为底本,以删除和改写两种方式... 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安邑县丞陈奕禧奉命运送饷银入川,作《益州于役记》记其行役。是书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与《虞州集》《皋兰载笔》合刻,即今本《虞州集》。后清人王锡祺以《虞州集》本《益州于役记》为底本,以删除和改写两种方式将其重新整理后纳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丛钞》本虽为世所熟知,但《虞州集》本更完整,学术价值更大。《益州于役记》以日系行,入蜀路线勾勒清晰,将陈奕禧入蜀路线与不同时期路线相比较可以看到清代蜀道的变迁。该书对沿途所见山水名胜、金石碑刻、物产等多有记载与考证,溯脉寻流,纠正前人谬误,为我们研究清人入蜀情况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奕禧 益州于役记》 史料价值
下载PDF
《益州名画录》书名考辨
2
作者 黄浩龙 《中国美术》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同书异名的现象非常普遍,如《诗经》又名《诗三百》、《道德经》又名《老子》、《史记》又名《太史公书》等。画学古籍亦是如此,如南朝谢赫的《古今画品》又名《古画品录》、南朝姚最的《续画品》又名《续画品...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同书异名的现象非常普遍,如《诗经》又名《诗三百》、《道德经》又名《老子》、《史记》又名《太史公书》等。画学古籍亦是如此,如南朝谢赫的《古今画品》又名《古画品录》、南朝姚最的《续画品》又名《续画品录》、唐朝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又称《唐画断》等。北宋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亦不例外,别称《成都名画记》。不过,为何《成都名画记》不如《益州名画录》这一名称流传广泛呢?这与古地名“益州”有关吗?基于这些疑问,笔者认为围绕该书书名值得进行一番考索与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州名画录》 黄休复 同书异名 益州 成都
下载PDF
略论唐宋巴蜀地区的佛寺壁画——以《益州名画录》为中心
3
作者 曹馨方 王玲娟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6-69,共4页
唐宋巴蜀地区佛教艺术空前发展,两京入蜀画家推动了巴蜀地区佛寺壁画的创作。北宋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记载了以益州为中心的巴蜀地区佛寺壁画绘制情况,与其他史料结合分析可知,唐宋巴蜀地区佛寺拥有数量庞大的壁画,其中以传统佛教题... 唐宋巴蜀地区佛教艺术空前发展,两京入蜀画家推动了巴蜀地区佛寺壁画的创作。北宋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记载了以益州为中心的巴蜀地区佛寺壁画绘制情况,与其他史料结合分析可知,唐宋巴蜀地区佛寺拥有数量庞大的壁画,其中以传统佛教题材为主,注重花鸟山水、世俗人物题材的创新。佛寺壁画是寺院构造重要的一部分,丰富多样的壁画题材、同手共绘的宏伟场景具有宗教艺术的膜拜性与装饰性,寄托了民众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州名画录》佛寺壁画 巴蜀地区 唐宋时期
下载PDF
论南北朝时期益州佛教风尚变迁
4
作者 宋祖雄 王永平 《中国佛学》 2023年第1期31-46,共16页
益州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几经易手,其佛教风尚亦迭经变迁。刘宋前期凉州禅僧入蜀直接促成了益州禅风的勃兴,而入蜀潮流的形成又与益州特殊的交通地理位置、华北政局变动以及晋宋以来河西、西域侨民在益州的大量存在有密切关系。相形之下,... 益州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几经易手,其佛教风尚亦迭经变迁。刘宋前期凉州禅僧入蜀直接促成了益州禅风的勃兴,而入蜀潮流的形成又与益州特殊的交通地理位置、华北政局变动以及晋宋以来河西、西域侨民在益州的大量存在有密切关系。相形之下,缺乏玄学渐染的地方文化传统与统治者的高压政策限制了刘宋时期益州义学的发展。萧梁时期,益州主政者基于自身信仰及树立佛学权威、辅治地方的意图,积极推动并亲身参与义学研究活动,使益州慧解学风盛极一时。但梁魏之交的动乱局势,使成都高僧四散、讲筵凋零,对蜀地义学研究造成重大打击。与此同时,关中佛教对蜀影响渐盛,出现了重禅诵的北朝学风染及蜀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 益州 禅风 义学
下载PDF
北宋“逸”品的跃迁及其审美内涵——基于《益州名画录》的考察
5
作者 张宇新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3期55-60,共6页
“逸”品是中国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品级,随着唐代社会、阶级、宗教等变革而逐渐进入文人视野,在宋代超越“神”品,成为后世文人推崇备至的审美趣味。“逸”品地位的跃迁得益于北宋画家黄休复的助推,其理论著作《益州名画录》首次... “逸”品是中国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品级,随着唐代社会、阶级、宗教等变革而逐渐进入文人视野,在宋代超越“神”品,成为后世文人推崇备至的审美趣味。“逸”品地位的跃迁得益于北宋画家黄休复的助推,其理论著作《益州名画录》首次将“逸”品置于“神”品之上,撼动了“神”品的至高地位。“逸”品在工夫技艺、形象呈现、艺术境界等维度具有为中国文人所推崇的“不拘常法”“形简意深”“得之自然”等迥异于“神”品的审美内涵,因其丰富的精神蕴藏陶染着后世艺术的审美风尚,成为后世文人创作的自觉观念与精神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品 益州名画录》 审美内涵 跃迁 “神”品
下载PDF
益州佛教与梁武帝经略益州相关史事述论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华锋 何先红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9,共8页
梁武帝时期先后向益州派遣了九任刺史,其对益州的经略首先是要抗击北方政权的入侵,以保证梁与吐谷浑以及西域、河西走廊诸政权的外交、商业贸易和佛教交流畅通。同时,由于历任刺史的积极支持,益州佛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到了空前... 梁武帝时期先后向益州派遣了九任刺史,其对益州的经略首先是要抗击北方政权的入侵,以保证梁与吐谷浑以及西域、河西走廊诸政权的外交、商业贸易和佛教交流畅通。同时,由于历任刺史的积极支持,益州佛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梁武帝对益州实施的是一种军事、政治、经济与宗教等多方面联动的复合经略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武帝 益州刺史 益州佛教
下载PDF
益州战略与吴蜀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金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8,共8页
益州战略是孙权鼎足江东、图取天下的重要战略,也是刘备跨有荆益、谋取天下的基本战略。赤壁之战一结束,孙、刘均着手实施益州战略,围绕着略取益州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由于复杂的三国政治、军事、地理形势等因素的作用,孙... 益州战略是孙权鼎足江东、图取天下的重要战略,也是刘备跨有荆益、谋取天下的基本战略。赤壁之战一结束,孙、刘均着手实施益州战略,围绕着略取益州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由于复杂的三国政治、军事、地理形势等因素的作用,孙吴基于国力与联盟的考虑,默许刘备集团占据益州,但要求以取得荆州作为补偿,双方终于爆发了以形式为荆州之争而实质为益州之争延续的军事斗争。夷陵之战后,吴蜀立足现实,各自修正了立国方略,重新建立联盟关系,形成了新型益州战略。这一新型益州战略充满矛盾和统一,给吴蜀关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州战略 吴蜀关系 三国
下载PDF
《益州名画录》四处“天福年”辨正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新广 《四川图书馆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90-92,共3页
现存《益州名画录》各版本之间对唐末五代时期四位画家赵德玄、刁光胤、麻居礼、释贯休有载,但对同一画家载述的同一处文字,有的版本作"天福年",有版本的作"天复年",而《图画见闻志》对前三位画家载述均作"天... 现存《益州名画录》各版本之间对唐末五代时期四位画家赵德玄、刁光胤、麻居礼、释贯休有载,但对同一画家载述的同一处文字,有的版本作"天福年",有版本的作"天复年",而《图画见闻志》对前三位画家载述均作"天复年"。此文献之龃龉使得史实不清,同时给学者研究也带来诸多矛盾。通过对多个版本间比对,并结合史实分析,可以看到所谓"天福年"属于音近讹误,这里四处均应作"天复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州名画录》 天复年 天福年
下载PDF
黄休复与益州名画录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香 孙越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5-66,共2页
《益州名画录》是北宋黄休复所著的一部地方绘画史籍,书中阐述的"逸"、"神"、"妙"、"能"四格,是唐、宋以来历代评论绘画艺术风格和艺术理想的审美标准。作为研究中国画史的重要参考书,《益州... 《益州名画录》是北宋黄休复所著的一部地方绘画史籍,书中阐述的"逸"、"神"、"妙"、"能"四格,是唐、宋以来历代评论绘画艺术风格和艺术理想的审美标准。作为研究中国画史的重要参考书,《益州名画录》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休复 益州名画录 四格 文献
下载PDF
行遍梁州到益州——略论陆游宦游四川的诗歌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定璋 《文史杂志》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宋代极负盛名的诗人、文学家,既高寿(85岁)又高产的作家,今存诗歌九千多首;又有《放翁逸稿》二卷、续添一卷、《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十卷等多种。
关键词 诗歌 陆游 《老学庵笔记》 四川 宦游 益州 《南唐书》 浙江绍兴
下载PDF
新发现的唐代益州八大菩萨经幢及其与吐蕃造像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董华锋 朱寒冰 卢素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0,共8页
本文以成都地区新发现的唐代八大菩萨经幢为切入点,通过与吐蕃造像的比较研究,认为新发现八大菩萨像的文献依据是源自长安地区的《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但吐蕃八大菩萨像是以藏文本《大毗卢遮那现等觉神变加持方广经帝王法门》为主要依... 本文以成都地区新发现的唐代八大菩萨经幢为切入点,通过与吐蕃造像的比较研究,认为新发现八大菩萨像的文献依据是源自长安地区的《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但吐蕃八大菩萨像是以藏文本《大毗卢遮那现等觉神变加持方广经帝王法门》为主要依据的,同时参考了该经的汉译本《大日经》等文献。益州八大菩萨像直接传承自唐密系统,而吐蕃八大菩萨像则与密教和禅宗均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应当是吐蕃八大菩萨图像特征区别于益州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州 吐蕃 八大菩萨像 唐蕃交流
下载PDF
益州土著士人与刘璋、刘备集团
12
作者 高茂兵 周建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88-91,共4页
汉末至晋,两个外来势力统治着益州地区。在这期间,他们既采取了相同的措施,也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同时,益州土著士人对待这两个外来势力的态度,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关键词 益州 土著士人 刘璋集团 刘备集团
下载PDF
《益州名画录》与蜀地晚唐造像小考
13
作者 刘颖 《美术大观》 2015年第9期66-67,共2页
《益州名画录》自景德三年(1006)出现以来,受到诸家书志著录的重视,流传广泛。在流传的过程中,关于著者和书名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本文就此争议问题进行了考证。并且将书中记载的蜀地画家和佛教画迹与四川佛教造像遗迹联系起来,考察蜀地... 《益州名画录》自景德三年(1006)出现以来,受到诸家书志著录的重视,流传广泛。在流传的过程中,关于著者和书名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本文就此争议问题进行了考证。并且将书中记载的蜀地画家和佛教画迹与四川佛教造像遗迹联系起来,考察蜀地晚唐造像题材、样式及风格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州名画录 版本 晚唐 造像
下载PDF
从《益州名画录》看宋代画学著述的几个特点
14
作者 邵军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益州名画录》实为一部画学著录之书,且同时兼具有史传和画品、画论性质。本书保留了离作者生活时代非常近的当代绘画史料,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绘画史“实录”的性质。《益州名画录》中所运用的理论概念范畴与当时绘画的发展中产生了不相... 《益州名画录》实为一部画学著录之书,且同时兼具有史传和画品、画论性质。本书保留了离作者生活时代非常近的当代绘画史料,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绘画史“实录”的性质。《益州名画录》中所运用的理论概念范畴与当时绘画的发展中产生了不相应的情况,论画者所持标准相对宽泛或者理论思维相对超前,形成了迹、论分离的现象。《益州名画录》论画的格、品共用,显示出它在画学发展史上的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州名画录 画学 逸品
下载PDF
《益州名画录》的叙事模式价值重估
15
作者 徐晓庚 徐芳 《中国美术》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益州名画录》承接唐代画学著录传纪品评体例之风,为一部区域断代史画学著录,研究者对此多有发微,但对其叙事模式研究鲜见。本文研究其叙事模式,希望丰富《益州名画录》的研究,进一步认知黄休复在唐代美术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益州名画录》 叙事模式 价值重估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益州财富的非正常东流
16
作者 付开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7-83,共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益州财富大量非正常东流的现象。东流的财富以金银、铜钱和锦帛为主。“东州兵”以暴力掠夺财富和东州人进入益州为官,通过贪污受贿等手段取得财富,在返回东州时带走财富,是益州财富非正常东流的两大特点。益州财...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益州财富大量非正常东流的现象。东流的财富以金银、铜钱和锦帛为主。“东州兵”以暴力掠夺财富和东州人进入益州为官,通过贪污受贿等手段取得财富,在返回东州时带走财富,是益州财富非正常东流的两大特点。益州财富大量非正常东流的内在原因,一是益州易于分裂的地缘政治形势,导致中原王朝不得从东州派遣军队镇压之,二是中央政府派遣东州人担任益州重要职务。益州财富的非正常东流严重损害了益州土著居民的利益,导致益州的经济长期处于凋敝不振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益州财富 非正常东流
下载PDF
让理想之光照耀每一颗心灵——益州小学“乐·活”课程解读
17
作者 刘冲 《四川教育》 2013年第11期17-19,共3页
与一般的知识或技能学习相比,教育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使儿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新、学会共同生活。这是保全自然生命意义上的教育,更是保全精神生命意义上的教育。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小学以“建设东西方教育思想兼容的现代化、国... 与一般的知识或技能学习相比,教育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使儿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新、学会共同生活。这是保全自然生命意义上的教育,更是保全精神生命意义上的教育。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小学以“建设东西方教育思想兼容的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高品质学校”为发展目标,坚持“每个孩子不可能都是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益州 西方教育思想 解读 课程 心灵 光照 理想
下载PDF
益州小学 一所新锐学校的异军突起——成都高新区跨越式发展样本学校系列报道(一)
18
作者 刘晓军 《四川教育》 2013年第11期11-16,共6页
谦逊者“做了不说”。虚伪者“说了不做”,与时俱进的创造者选择“夜以继日。智慧追梦,且行且歌。主动彰显内心坚韧。并且不断寻求外界的关注、扶持、监督,甚至是批评”。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 成都高新区 系列报道 学校 小学 益州 样本 与时俱进
下载PDF
《益州记》佚文考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巧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任预、李膺所著的《益州记》 ,是常璩《华阳国志》后的六朝巴蜀地理名著。宋代以后二书已亡 ,在唐宋类书、地理书和诗文注中 ,留下大量的佚文。但唐宋以来 ,史书方志多误署作者 ,改窜原文 ,或者不能区分侨县与旧址 。
关键词 益州记》 考辨 任预 李膺 益州记》 《华阳国志》 《水经注》 《寰宇记》 佚文 地理学著作 作者 郡县 署名 书名 体例 引文
下载PDF
明代著述中的《益州画录》
20
作者 苏冠方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6期62-63,共2页
辛显《益州画录》一书成书于五代时期,该书除了在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诸家文字”篇惊鸿一现,尚未见诸其他文献著录。该书历经宋、元两代无迹可寻,却在四百年后的明代被大量引用,这个现象值得关注。该文作者针对明代引用《益州画录... 辛显《益州画录》一书成书于五代时期,该书除了在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诸家文字”篇惊鸿一现,尚未见诸其他文献著录。该书历经宋、元两代无迹可寻,却在四百年后的明代被大量引用,这个现象值得关注。该文作者针对明代引用《益州画录》条目最多的曹学佺《蜀中广记》和朱谋垔《画史会要》、陈耀文《天中记》、莫旦《大明一统赋》、余寅《同姓名录》等著作发现,这些著作中或全书未见“辛显”二字,或全书未提“辛显”与《益州画录》之关联;同时,对诸书中关于《益州画录》的条目内容作校勘后得知,前述诸书所引《益州画录》条目内容,均与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该书内容几无差异。再者,前述著作中所载与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条目内容相同之书名,除了冠以《益州画录》,尚有《益州名画记》《黄休复名画录》《黄休复画录》等。综上所述,文中明代诸书所录之《益州画录》并非五代时期辛显所著之《益州画录》,而是与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同书异名之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显 益州画录 黄休复 益州名画录 校勘 同书异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