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散聚方治疗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徐阿红 姜雅琴 介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48-1352,1365,共6页
目的观察益气散聚方治疗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2月-2021年8月在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院病区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64例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益气散聚方治疗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2月-2021年8月在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院病区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64例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散聚方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2组疗程均为12周。在基线、干预4周、干预8周和干预12周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三酰甘油、体质指数。结果2组空腹血糖时间主效应(F=4.982,P=0.004)、组别主效应(F=4.465,P=0.004)、时间×组别交互效应(F=3.225,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干预8周(F=8.103,P=0.006)和干预12周(F=6.807,P=0.011)的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三酰甘油时间主效应(F=4.622,P=0.010)、组别主效应(F=4.383,P=0.040)、时间×组别交互效应(F=4.508,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干预8周(F=7.603,P=0.008)和干预12周(F=8.218,P=0.006)的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体质指数时间主效应(F=1.833,P=0.176)、组别主效应(F=0.524,P=0.472)、时间×组别的交互效应(F=2.853,P=0.0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12周空腹血糖与干预8周、干预4周、基线比较差异(t=2.894,P=0.007;t=5.376,P=0.000;t=3.487,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8周与干预4周基线比较差异(t=3.554,P=0.001;t=2.077,P=0.046)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12周三酰甘油与干预4周、基线比较差异(t=2.884,P=0.007;(t=3.733,P=0.001)有统计学意义,干预8周与干预4周、基线比较差异(t=2.592,P=0.014;t=3.915,P=0.000)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12周体质指数与干预8周、干预4周、基线比较差异(t=2.190,P=0.036;t=2.679,P=0.012;t=2.476,P=0.019)有统计学意义,干预8周与干预4周、基线比较差异(t=1.058,P=0.298;t=1.923,P=0.064)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散聚方治疗8周后可明显降低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体质指数的改善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益气散聚方 空腹血糖 三酰甘油 体质指数
下载PDF
益气散聚方的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天辰 沈侃 韩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57-2261,共5页
目的优化益气散聚方的提取和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醇沉工艺进行优选,以黄芪甲苷转移率,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终确定益气散聚方的最佳水提工艺;考察药液相对密度、醇沉... 目的优化益气散聚方的提取和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醇沉工艺进行优选,以黄芪甲苷转移率,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终确定益气散聚方的最佳水提工艺;考察药液相对密度、醇沉时间、醇沉浓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终确定益气散聚方的最佳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8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 h。最佳醇沉条件为药液相对密度1.15,醇沉浓度为80%,醇沉时间为8h。结论经过正交优化的益气散聚方提取醇沉方案,黄芪甲苷转移率大于60%,干浸膏得率能控制在11%左右,该方案稳定可行。选择君药中的有效成分为主要指标,又加入浸膏得率这一指标,兼备中药复方成分复杂的特点,可以更合理反映提取纯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散聚方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益气散聚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学兰 李香玲 +1 位作者 张琳琳 郑传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用高频超声评价益气散聚方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MS病人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散聚颗粒。观察4个月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的改变... 目的:用高频超声评价益气散聚方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MS病人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散聚颗粒。观察4个月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的改变。同时选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组。结果:MS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4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DD较治疗前皆明显提高(P<0.01,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的EDD有明显差异(P<0.05)。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EID)在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MS患者的肱动脉EDD是减退的,益气散聚方可改善损伤的血管EDD。高频超声可用于代谢综合征患者EDD的检测及药物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益气散聚方 内皮功能 高频超声检查
下载PDF
益气散聚方对肥胖相关肾小球病模型小鼠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明珠 徐艳秋 顾耀东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089-1095,共7页
目的探讨益气散聚方对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模型小鼠体内AMPK与炎症诱发的关系以及对肾损害的影响,阐明益气散聚方防治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周龄的60只雄性C57BL/6试验小鼠分为正常组(6只)、西药组(12只)、中药组(18只... 目的探讨益气散聚方对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模型小鼠体内AMPK与炎症诱发的关系以及对肾损害的影响,阐明益气散聚方防治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周龄的60只雄性C57BL/6试验小鼠分为正常组(6只)、西药组(12只)、中药组(18只)、中西医结合组(12只)、模型组(12只),正常组小鼠用生理盐水与普通饲料灌胃、西药组小鼠用二甲双胍与高脂饲料灌胃、中药组小鼠用益气散聚方与高脂饲料灌胃、中西医结合组小鼠用二甲双胍、益气散聚方与高脂饲料灌胃、模型组小鼠用生理盐水与高脂饲料灌胃。在药物干预的第4周末、第8周末观察各组小鼠的肥胖体质量,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RBP、尿NAG的变化情况,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于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对肾脏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_(1)蛋白(TGF-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mR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用药的第4周末和第8周末,正常组、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的小鼠体质量较前一次测量均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小鼠与其他各组相比体质量下降明显,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的第4周末和第8周末,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RBP、尿NAG含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五组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的治疗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小鼠治疗的第4周末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囊腔变小,固有细胞无增生,系膜区未见明显增生,肾小管间质正常,未见细胞浸润;治疗第8周末检查发现与西药组、模型组进行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小鼠的肾小球直径均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第8周末对五组小鼠免疫组化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中药组比模型组的PAMPK-α含量升高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小鼠治疗的第4周末、第8周末MCP-1 mRNA、TGF-β_(1) mRNA表达下降,两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小鼠用药的第8周末PAMPK-αmRNA表达升高,三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散聚方可通过提高肥胖相关肾小球病模型小鼠AMPK表达,抑制MCP-1、TGF-β_(1)等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肥胖引起的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试验小鼠 肥胖相关性肾病 益气散聚方 AMPK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益气散聚方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明珠 徐艳秋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9期22-28,共7页
目的:分析讨论使用益气散聚方治疗方法对肥胖相关性肾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和疗效情况并探索内在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诱发炎症因素在患者体内是如何依据其作用联系进行表达的。方法:纳入... 目的:分析讨论使用益气散聚方治疗方法对肥胖相关性肾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和疗效情况并探索内在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诱发炎症因素在患者体内是如何依据其作用联系进行表达的。方法:纳入从中医医学角度认为属于脾气亏虚、实邪积聚类型的患者,这些患者具备肥胖相关性肾病,按照分组原则,纳入患病情况和病史相近的60位患者,按照随机抽选分组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一组均有30位随机抽取的患者。治疗组患者使用益气散聚方进行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只需给以一定剂量的安慰剂(1/10剂量的益气散聚方)进行基本的治疗,实际治疗过程所需时间为6个月。在治疗过程完成之后,仔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在临床上的病证表现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指标、24 h时间内尿蛋白定量指标、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而后检查其体内血清中AMPK因子的活性情况以体现体内的AMPK表达情况、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多种不同种类的炎症因子的具体表达数据。结果:入组60例,有7位患者因为某些原因脱落,因此只有53位患者的最终数据进入到数据统计与分析阶段,最终的分析结果显示为两个组别在完成相应的治疗疗程之后与治疗前的临床证候积分数据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P<0.01),而尿液中指数,如微量白蛋白指数、微量白蛋白/肌酐指数和标准的24 h时间尿蛋白定量指数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1),AMPK活性升高(P<0.01),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表达下降(P<0.05);因此可以认为,在治疗组中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程度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益气散聚方能改善脾气亏虚的患者所患有的与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蛋白尿的指标,还能够有效增强AMPK因子在患者体内的表达,可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6因子、C反应蛋白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因子等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脾气亏虚 益气散聚方 AMPK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