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阳益气化瘀通脉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梁文艳 曹鲁豫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原有抗心绞痛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中药,连用3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心绞痛发作次数...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原有抗心绞痛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中药,连用3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总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肌缺血范围(NST)和程度(∑ST)、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效11例(30.56%),有效18例(50.0%),无效7例(19.44%),总有效率为80.56%。HR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BP、HR×SBP、∑ST、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率×收缩压”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本结果提示治疗后心肌耗氧量下降,故而心绞痛症状得以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总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NST、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
下载PDF
温阳益气化瘀通脉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林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7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原有抗心绞痛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中药,连用30d。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心绞痛发作次数、心...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原有抗心绞痛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中药,连用30d。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总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肌缺血范围(NST)和程度(∑ST)、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效11例(30.56%),有效18例(50.0%),无效7例(19.44%),总有效率为80.56%。HR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BP、HR×SBP、∑ST、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率×收缩压"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本结果提示治疗后心肌耗氧量下降,故而心绞痛症状得以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总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NST、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