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97例益气通络颗粒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贺耀德 张鹏 +13 位作者 郭珍妮 岳淑敏 刘志伟 朱新臣 何根全 张继才 王素娟 白江来 秦润祥 辛丽华 宋颖民 田书娟 王晋潮 杨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对益气通络颗粒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安全性进行深入评估。方法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牵头的国内44家中心招募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益气通络颗粒治疗4 w,随访90 d,通过分析随访期间不良... 目的对益气通络颗粒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安全性进行深入评估。方法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牵头的国内44家中心招募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益气通络颗粒治疗4 w,随访90 d,通过分析随访期间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比例,评估益气通络颗粒的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97例患者作为安全性人群,经90 d随访,共有242例患者(11.0%)发生不良事件,23例患者(1.1%)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无受试者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过程中,研究者未发现与益气通络颗粒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结论益气通络颗粒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缺血性脑卒中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入脑成分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益气通络颗粒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姜云耀 刘楠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0-740,共1页
目的研究益气通络颗粒(YQTL)保护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①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按高剂量分别对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进行YQTL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2 h后进行心脏灌注并取脑组织,利用LC-M... 目的研究益气通络颗粒(YQTL)保护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①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按高剂量分别对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进行YQTL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2 h后进行心脏灌注并取脑组织,利用LC-MS/MS技术检测YQTL入脑成分。②以YQTL入脑成分为基础,利用drugbank数据库、GEO数据库、PharmMapper服务器和Cytoscape 3.7.1软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YQTL保护I/R损伤的作用机制。③提取YQTL给药大鼠缺血损伤区脑组织总蛋白,利用Western印迹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验证YQTL的作用机制。结果确定了隐丹参酮、洋川芎内酯I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等15个YQTL入脑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得到56个YQTL保护I/R损伤的作用靶点。GO分析结果表明,YQTL调控了蛋白质磷酸化和凋亡过程。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07个KEGG通路(P<0.01),逐一分析后明确靶基因比较集中的3条信号通路。即cAMP、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与模型组比较,YQTL给药组cAMP含量显著上升,PKA,p-CREB,p-AKT和p-PPDK表达增加,p-JNK,p-P38和p-ERK表达下降。结论YQTL通过调控cAMP、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入脑成分 脑缺血再灌注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益气通络颗粒质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平 张颖 +2 位作者 高雨秋 王加良 侯甲福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88-2194,共7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益气通络颗粒中11个成分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其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HPLC法,以益气通络颗粒中丹参酮Ⅱ_(A)为内参物,建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益气通络颗粒中11个成分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其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HPLC法,以益气通络颗粒中丹参酮Ⅱ_(A)为内参物,建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A、丹参素、丹酚酸B、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含量,同时运用外标法验证;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12批样品含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挖掘不同批次样品间对质量控制具有显著贡献的主要成分。结果:11个成分分别在各自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3%~100.02%,RSD<2.00%;2种方法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并筛选出5个影响益气通络颗粒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益气通络颗粒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可为益气通络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多指标成分 一测多评法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益气通络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鲍军强 田书娟 +5 位作者 王志伟 焦俊平 解雄伟 魏子斌 高超 王雪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9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前列环素I2(PGI2)和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105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前列环素I2(PGI2)和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105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颗粒,均治疗4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5%(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PGI2水平显著升高,TXA2水平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指标平均通过时间显著缩短,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6.67%比11.76%,P>0.05)。结论益气通络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调节机体PGI2和TXA2水平,改善脑血流灌注,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益气通络颗粒 银杏达莫注射液 前列环素I2 血栓素A2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益气通络颗粒处方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龙龙 李哲 +3 位作者 屈云萍 焦光磊 姜国志 陈钟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6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处方筛选中的应用。方法以益气通络颗粒为模型药物,在正交试验基础上,研究三氯蔗糖、甜菊素、DL-苹果酸对模型药物的影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正交试验9种处方进行甜味、苦味、总体口感、溶化性感官评价... 目的探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处方筛选中的应用。方法以益气通络颗粒为模型药物,在正交试验基础上,研究三氯蔗糖、甜菊素、DL-苹果酸对模型药物的影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正交试验9种处方进行甜味、苦味、总体口感、溶化性感官评价,通过综合评判筛选出最佳处方。结果模糊感官综合评价结果为:处方2>处方3>处方8>处方5>处方9>处方1>处方4>处方6>处方7。验证试验表明,利用正交试验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处方筛选可达到试验目的。结论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科学、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益气通络颗粒 矫味 处方评价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益气通络颗粒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及对脑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鲍军强 田书娟 +5 位作者 王志伟 焦俊萍 解雄伟 魏子斌 高超 王雪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10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及对脑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及对脑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00%(92/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0%(7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MMSE、ADL和FA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EGF、Ang-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FR和SCr水平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案,加用益气通络颗粒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NIHSS评分,提高MMSE、NIHSS、ADL和FAM评分,促进患者脑血管新生,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益气通络颗粒 安全性
下载PDF
益气通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118-120,共3页
目的 研究益气通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62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通络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 目的 研究益气通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62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通络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5.46±2.33)分低于对照组的(9.30±2.36)分, Barthel指数(89.71±8.97)分高于对照组的(77.42±8.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益气通络颗粒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盐酸舍曲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益气通络颗粒 盐酸舍曲林 气虚血瘀
下载PDF
益气通络颗粒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研究
8
作者 史慧敏 鲍军强 《中国医药》 2023年第8期1185-1190,共6页
目的分析益气通络颗粒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95例。完全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益气通络颗粒组和联合组,... 目的分析益气通络颗粒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95例。完全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益气通络颗粒组和联合组,各65例。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益气通络颗粒组给予益气通络颗粒口服治疗,联合组给予益气通络颗粒联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生长因子指标[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MTT)]、认知功能评价指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FIB、APTT、MTT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和益气通络颗粒组,TT、PT、Ang-1、VEGF、脑血容量、脑血流量水平及MoCA、MMSE评分均高于氯吡格雷组和益气通络颗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和益气通络颗粒组[95.4%(62/65)比75.4%(49/65)、78.5%(5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益气通络颗粒、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后,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血管生长因子、脑血流灌注指标及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益气通络颗粒 氯吡格雷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益气通络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9
作者 邓丽君 吴黎玮 吴丽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99-102,共4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风险,认知功能障碍则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主要针对该疾病展开讨论,研究益气通络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这一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是否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从202...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风险,认知功能障碍则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主要针对该疾病展开讨论,研究益气通络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这一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是否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从2022年1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为两组患者实施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额外服用益气通络颗粒,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各方面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成效(73.33)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效(90.00%)更好(P<0.05);针对认知功能中的MMSE评分、MOCAP评分以及NHS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MMSE评分、MOCAP评分相对更高,NHSS评分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PGI2水平 相对更高而 TXA2 水平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指标相对更理想(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发并发症发生情况区别不大(P>0.05)。结论 本文所讨论的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而联合用药能够发挥其各自的功效,在多个方面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干预,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症状,以及PGI2 和 TXA2 水平、脑血流灌注等指标情况,并加快其恢复进展,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银杏达莫注射液 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IL-8、IL-10的影响
10
作者 田杨 王那钦 王家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119-123,I0022,I0023,共7页
目的 通过检测角叉菜胶诱导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水平,进而探讨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 通过检测角叉菜胶诱导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水平,进而探讨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益气通络排浊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采用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结构;ELISA法和PCR法测定各组前列腺组织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前列腺HE染色切片显示前列腺治疗前空白组与治疗前模型组对比间质可见个别小灶性血管充血、水肿、少许炎细胞浸润。各治疗组前列腺腺体腺腔内未见炎细胞、腺体上皮炎细胞浸润及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有不同程度减轻。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IL-8水平增加(P<0.05),IL-10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前列腺组织IL-8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增加(P<0.05)。结论 益气通络排浊颗粒能降低角叉菜胶诱导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IL-8水平,升高IL-10水平,可能通过调节IL-8和IL-10的水平缓解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排浊颗粒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益气通络颗粒促气虚血瘀证脑梗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薛冰洁 黄吉生 +2 位作者 马博 郝婷婷 刘建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探讨益气通络颗粒对脑梗大鼠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构建多发性脑梗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气虚血瘀脑梗组,金纳多组,补阳还五汤组,益气通络颗粒高、低剂量组,脑梗术后1周进行睡眠剥夺,6周后进行舌象脉象采集,取血、脑组织分别... 探讨益气通络颗粒对脑梗大鼠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构建多发性脑梗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气虚血瘀脑梗组,金纳多组,补阳还五汤组,益气通络颗粒高、低剂量组,脑梗术后1周进行睡眠剥夺,6周后进行舌象脉象采集,取血、脑组织分别进行血液、蛋白组学及免疫组化相关指标分析。结果显示,益气通络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脑梗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气虚血瘀大鼠的舌面色彩饱和度(G和B),益气通络颗粒低剂量组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大鼠的舌面色彩饱和度B;益气通络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恢复气虚血瘀大鼠的脉搏幅度,且益气通络颗粒高、低剂量对血液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有明显的恢复。蛋白组学结果表明益气通络颗粒显著地促进了气虚血瘀脑梗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免疫组化结果验证了益气通络颗粒调节了血管新生标志物VEGFR2的表达。因此该研究得出结论:益气通络颗粒对气虚血瘀脑梗大鼠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益气通络颗粒促进气虚血瘀脑梗大鼠脑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气虚血瘀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益气通络颗粒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纲 张华健 +1 位作者 刘军锋 艾长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3-745,共3页
目的评价益气通络颗粒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将440例入组病例分成试验组330例,对照组110例,分别口服益气通络颗粒(每袋4 g+每袋8 g,共2袋),消栓颗粒(每袋4 g)... 目的评价益气通络颗粒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将440例入组病例分成试验组330例,对照组110例,分别口服益气通络颗粒(每袋4 g+每袋8 g,共2袋),消栓颗粒(每袋4 g)加空白模拟剂(每袋8 g),每日3次,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0.1%和68.8%,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功能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4%和7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期间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无因不良事件而退出的病例。结论益气通络颗粒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用药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中风 气虚血瘀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益气通络颗粒对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活力、毒性及线粒体膜电势的影响
13
作者 薛冰洁 黄吉生 +2 位作者 陈进成 马博 刘建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128-213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治疗中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孕18天左右的大鼠麻醉后取出胎鼠,提取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益气通络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加药100、50及25mg/ml,加药体积为100μl),每组5孔。除空白...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治疗中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孕18天左右的大鼠麻醉后取出胎鼠,提取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益气通络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加药100、50及25mg/ml,加药体积为100μl),每组5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氧糖剥夺处理。氧糖剥夺3h、复氧24h后,观察各组神经元的细胞活力、细胞毒性、线粒体膜电势(JC-1)、活性氧簇(ROS)及三磷酸腺苷(ATP)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势、ATP含量明显下降,细胞毒性、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通络颗粒高、中剂量组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势、ATP含量明显上升,细胞毒性、ROS含量显著下降,益气通络颗粒低剂量组细胞毒性亦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益气通络颗粒低剂量组比较,益气通络颗粒高、中剂量组细胞毒性、ROS含量下降,线粒体膜电势、ATP含量均升高,益气通络颗粒高剂量组细胞活力上升(P<0.05或P<0.01)。与益气通络颗粒中剂量组比较,益气通络颗粒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升高,ROS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益气通络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缺氧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ROS和ATP的生成,降低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氧糖剥夺模型 线粒体膜电势 活性氧簇 三磷酸腺苷 细胞活力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益气通络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瑞红 刘会星 陈园园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颗粒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气通络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白细胞介素-18(IL-18)、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Angle角和MA值。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8、HMGB1、sVCAM-1、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中R值、K值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而Angle角、MA值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颗粒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颗粒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急性脑梗死恢复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 血栓弹力图
原文传递
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锌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宫傲磊 陈东 +2 位作者 王那钦 田杨 王家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通络排浊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56只健康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月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前列解毒胶囊)、西药对照组(西乐葆)、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剂量组(高、中、低剂量)... 目的探究益气通络排浊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56只健康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月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前列解毒胶囊)、西药对照组(西乐葆)、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剂量组(高、中、低剂量),共7组,每组8只。选用角叉菜胶前列腺注射制备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21 d开始给予各组大鼠相应的干预药物灌胃,连续给药3周后处死大鼠,摘取前列腺组织,采用锌离子检测试剂盒测定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锌离子(Zn^(2+))浓度,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OD、Zn^(2+)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剂量组(中)、西药对照组(西乐葆)中Zn^(2+)含量显著升高(P<0.05),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剂量组(高、中、低)、中药对照组(前列解毒胶囊)、西药对照组(西乐葆)中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气通络排浊颗粒能够通过提升角叉菜胶CNP大鼠模型血浆SOD及前列腺组织中Zn^(2+)浓度恢复前列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排浊颗粒 超氧化物歧化酶 锌离子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加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络阻浊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小挺 陈胜辉 +5 位作者 姚文亮 张明亮 熊国保 马玲 陈东 王家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加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络阻浊蕴)的疗效。方法以80例慢性前列腺炎(络阻浊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符合慢性前列腺炎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虚络阻,浊毒内蕴证。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益气...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加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络阻浊蕴)的疗效。方法以80例慢性前列腺炎(络阻浊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符合慢性前列腺炎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虚络阻,浊毒内蕴证。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加味)40例,对照组(前列解毒胶囊)40例,疗程为3周,分别给予药物干预后观察疗效。对比两组治疗的总疗效、症状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卵磷小体数。结果试验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5%;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药物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加味方对慢性前列腺炎(络阻浊蕴)患者的症状评分、前列腺肛检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卵磷小体均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排浊颗粒加味 络阻浊蕴 慢性前列腺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益气通络调心颗粒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宁博 陈格静 +8 位作者 葛腾 吴永青 王丽蓉 廉坤 寇林利 尚雨 李舒钰 潘超 赵明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81-785,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调心颗粒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7月-2022年3月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调心颗粒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7月-2022年3月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通络调心颗粒,2组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统计2组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治疗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除躯体受限程度评分无明显变化外,心绞痛稳定状况、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心绞痛、中医证候及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86.7%(26/30)、73.3%(22/30),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13/30)、50.0%(15/30)、43.3%(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通络调心颗粒口服可明显缓解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调心颗粒 冠心病 PCI术 心绞痛 气虚血瘀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