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益肾平肝方结合耳穴推拿对青少年视疲劳肝肾阴虚证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刘惠 郑曦 +1 位作者 王金莲 谢礼丹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益肾平肝方结合耳穴推拿对青少年视疲劳肝肾阴虚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眉山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肝肾阴虚型青少年视疲劳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组与联合组,每组61例。两组均给予七叶洋地黄... 目的:探讨自拟益肾平肝方结合耳穴推拿对青少年视疲劳肝肾阴虚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眉山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肝肾阴虚型青少年视疲劳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组与联合组,每组61例。两组均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在此基础上,推拿组给予耳穴推拿治疗,联合组给予自拟益肾平肝方结合耳穴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与泪液分泌试验(SIT)、眼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主症与次症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BUT、SIT、睫状前动脉(A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更高(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推拿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肾平肝方结合耳穴推拿可改善患者眼血流动力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延长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青少年期 阴虚证 耳穴推拿 自拟益肾平肝方
下载PDF
芪芍益肾平肝方对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关贞军 李祥 邢若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芪芍益肾平肝方对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芍益肾平肝方治疗。对比两组治... 目的:探讨芪芍益肾平肝方对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芍益肾平肝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整体效果、肌张力情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47/50)]高于对照组[76.0%(38/50)](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四头肌和肱二头肌肌张力为1级、1+级患者多于对照组,3级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6、12个月后运动功能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芪芍益肾平肝方能够增加治疗效果,减轻肌张力,提升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芪芍益肾平肝方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动态血压、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喜英 梁贤栋 +2 位作者 胡宗仁 常晓铁 刘龙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熟地、杜仲、桑寄生、钩藤、罗布麻、葛根和川牛膝)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动态血压、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熟地、杜仲、桑寄生、钩藤、罗布麻、葛根和川牛膝)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动态血压、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贝那普利),西药组(贝那普利),用药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0.05),3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中药组能明显降低尿mALB及β2-MG水平(P<0.01),且略优于西药组;治疗后ET、NO两指标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益肾平肝方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白昼和夜间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和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微量蛋白尿,该药的降压及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平肝方 高血压损害 动态血压 功能 内皮功能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梁贤栋 朱喜英 +2 位作者 胡宗仁 常晓铁 刘龙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1,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洛汀新),西药组(洛汀新),用药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洛汀新),西药组(洛汀新),用药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3组组间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差异;中药组治疗前后ET、NO两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益肾平肝方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白昼和夜间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和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该药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平肝方 阴虚阳亢 高血压 动态血压 血管内皮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喜英 常晓铁 刘龙民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IL-1β、IL-6、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加灌服附子汤剂复制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模型。将复制成功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7只,给予益肾平肝方)、西药...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IL-1β、IL-6、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加灌服附子汤剂复制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模型。将复制成功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7只,给予益肾平肝方)、西药组(7只,给予洛汀新),模型组(7只,给予蒸馏水),并以WKY大鼠作正常对照组(7只,给予蒸馏水)。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后血压,并用ELISA法测大鼠血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血压、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可以降低SHR血压和血IL-1β、IL-6、TNF-α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阳上亢 益肾平肝方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防治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国东 于洋 +2 位作者 葛华迅 张振永 刘龙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381-382,共2页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以肝肾亏虚为主,尤以肝肾阴虚为主。益肾平肝方是刘龙民教授,博采众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所拟的验方。本方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为法,在临床实践中屡获佳效,现代科学研究亦证明益...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以肝肾亏虚为主,尤以肝肾阴虚为主。益肾平肝方是刘龙民教授,博采众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所拟的验方。本方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为法,在临床实践中屡获佳效,现代科学研究亦证明益肾平肝方能从多种机制防治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早期损害 益肾平肝方 阴虚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SHR早期肾损害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梁贤栋 朱喜英 +2 位作者 胡宗仁 常晓铁 刘龙民 《甘肃中医》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早期肾损害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洛汀新)、西药组(洛汀新)、WKY作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每组8只...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早期肾损害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洛汀新)、西药组(洛汀新)、WKY作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每组8只,用药12周,观察大鼠肾脏的超微结构及四型胶原(CO-Ⅳ)和层黏蛋白(L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平肝方能明显改善SHR的肾脏超微结构,显著降低CO-Ⅳ和LN在肾小球的表达(P<0.01)。结论:益肾平肝方可以减轻高血压病肾脏病理损伤,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促肾小球硬化的细胞因子Co-IV、LN表达,减少ECM在肾小球局部的聚集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平肝方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形态学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SHR血压及RAS系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梁贤栋 刘龙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5期616-620,共5页
目的1.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血压的影响;2.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以同龄雄性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rats,WKY)为研究对象,在10周龄时,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 目的1.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血压的影响;2.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以同龄雄性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rats,WKY)为研究对象,在10周龄时,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中药组(益肾平肝方)和西药组(洛汀新),WKY作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每组8只,用药12周,检测实验第0、6、12周大鼠血压,实验12周末,检测大鼠血清及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周时,与模型组比较发现,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血压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ACE2较WKY对照组及西药组明显减少(P〈0.05),AngⅡ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者在肾脏中的表达却不同,中药组大鼠肾脏ACE2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与西药组、WKY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ngⅡ则明显减少(P〈0.05),与WKY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能降低SHR血压从而减轻。肾脏损害,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肾脏局部RA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平肝方 高血压病 损害 RAS
下载PDF
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帕金森病健康操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艳 聂贝贝 翟会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4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帕金森病健康操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入医院治疗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基于口服治... 目的探讨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帕金森病健康操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入医院治疗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基于口服治疗并给予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帕金森病健康操锻炼干预。实施3个月后,采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Ⅲ(U帕金森病RS-Ⅲ)、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U帕金森病RS-Ⅲ、BBS以及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帕金森病健康操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芍益肾平肝方 帕金森病健康操 帕金森病病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hs-CRP、ICAM-1、SDF-1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华迅 朱喜英 +4 位作者 罗国东 于洋 郭园园 王丹 刘龙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9-73,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益肾平肝方+科素亚)和西药对照组(科素亚)2组,用药3个月,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指标及h...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益肾平肝方+科素亚)和西药对照组(科素亚)2组,用药3个月,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指标及hs-CRP、ICAM-1、SDF-1的变化。结果西药组、中西药组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4h SBP、24h DBP、d SBP、d DBP、n SBP治疗后中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n DBP治疗后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hs-CRP、ICAM-1、SDF-1治疗后中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可以协同西药降低阴虚阳亢型患者的血压,益肾平肝方协同西药能够下调阴虚阳亢型患者的hs-CRP、ICAM-1水平,上调SDF-1水平,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平肝方 阴虚阳亢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宗仁 谢常林 +1 位作者 卢健胜 梁斯娜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型)血压昼夜节律和心率变异性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9月收治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予福辛普利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予福辛普...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型)血压昼夜节律和心率变异性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9月收治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予福辛普利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予福辛普利加用益肾平肝方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动态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24 h动态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SBP、dDBP、nSBP、nDB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杓型、非杓型节律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杓型节律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不仅降压效果良好,还可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阴虚阳亢型 益肾平肝方 血压昼夜节律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关贞军 邢若威 李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芪芍益肾平肝方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对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患者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保定市第二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4例帕金森病... 目的探讨芪芍益肾平肝方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对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患者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保定市第二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4例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住院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左旋多巴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芍益肾平肝方,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平衡能力、UPDRS和非运动症状问卷(non-motor symptoms questionnaire,NMSQ)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re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MS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BDNF、N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芍益肾平肝方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非运动症状,缓解炎症反应,调节脑神经营养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芪芍益肾平肝方 左旋多巴 阴虚 帕金森病评估量表 衡能力
下载PDF
中药益肾平肝方对脱髓鞘模型小鼠社会交互行为的影响及作用靶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燕 孙作厘 +3 位作者 马超 朱虹 尹冬青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益肾平肝方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以及探究其作用的潜在靶标。方法实验动物采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周龄,实验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uprizone(CPZ)模型组和益肾平肝方(Yishenpingganfang,YSPGF)治疗组,实验共进行6... 目的观察中药益肾平肝方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以及探究其作用的潜在靶标。方法实验动物采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周龄,实验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uprizone(CPZ)模型组和益肾平肝方(Yishenpingganfang,YSPGF)治疗组,实验共进行6周。社会交互实验以及组织采集在最后一次给予中药治疗24h后进行。采用社会交互实验以评价YSPGF对小鼠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的影响;采用髓鞘特异性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 CPZ模型组小鼠于第3周出现明显体质量下降(P <0. 05),YSPGF治疗组与CPZ模型组相比,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社会交互实验:Trial 1实验中:对照组小鼠围绕陌生小鼠1 (Stranger 1)的时间明显大于围绕空杯子(Empty)的时间(P <0. 001)。YSPGF组与对照组类似,围绕Stranger 1与Empty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但模型组小鼠围绕Stranger 1与Empty的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Trial 2实验中:对照组小鼠对新加入的Stranger 2较之已经熟悉的Stranger 1更加感兴趣(P <0. 001)第;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CPZ模型组小鼠成熟胶质细胞/髓鞘在胼胝体有一定程度缺失,YSPGF组与CPZ模型组相比,髓鞘脱失有所好转。进一步实验显示: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alpha,PDGFR-α)在CPZ诱导脱髓鞘后有反应性增生。结论中药YSPGF可以改善CPZ诱导小鼠的社会退缩,改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结构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益肾平肝方 少突胶质细胞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 社会交互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及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宗仁 吴勇群 谢常林 《内蒙古中医药》 2020年第4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我院收治的62例诊断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予福辛普利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我院收治的62例诊断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予福辛普利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平肝方辨证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动态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及睡眠。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但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压杓型节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睡眠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平肝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不仅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可改善睡眠状况及血压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阳上亢型 益肾平肝方 血压昼夜节律 睡眠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心率变异性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荣权 林显营 刘翠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9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心率变异性(HRV)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心率变异性(HRV)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平肝方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HRV指标[窦性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超过50 ms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CR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DBP、dSBP、nDBP、nSBP以及血清ET、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DNN、SDANN、RMSSD、PNN50和血清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50/54),高于对照组的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可改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心率变异性情况,降低血清CRP水平,调节NO和ET的平衡,降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 益肾平肝方 动态血压 心率变异性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护理干预联合芪芍益肾平肝方和西药对帕金森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丽 关贞军 +2 位作者 孙全勇 刘慧群 葛静雅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715-2717,2720,共4页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芪芍益肾平肝方和西药对帕金森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帕金森症100例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进行相同护理干预,随后观察组进行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常...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芪芍益肾平肝方和西药对帕金森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帕金森症100例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进行相同护理干预,随后观察组进行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SCOPA-AUT评分、UPDRS评分、姿势改变、腰膝酸软、头晕、健忘、治疗后2周Webster评分、治疗后4周Webste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病理性症状、思维能力、自理水平、生活质量总分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症患者实施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配合护理指导,可加速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芍益肾平肝方 西药 帕金森症 护理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H型高血压及其早期肾脏保护作用
17
作者 罗国东 刘龙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H型高血压及其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效果,为益肾平肝方防治H型高血压及其肾损害走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科接诊的H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67例,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H型高血压及其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效果,为益肾平肝方防治H型高血压及其肾损害走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科接诊的H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6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西药组34例,中西药组33例。西药组给予氯沙坦钾+叶酸治疗,中西药组给予益肾平肝方+氯沙坦钾+叶酸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干预3个月后,采用中医症状量表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采用24 h动态血压测定法测量患者的的24 h动态血压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尿m Alb、尿β2–MG、血清Hcy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中西药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血清Hcy、尿mAlb及β2–MG水平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肾平肝方联合氯沙坦钾、叶酸疗法可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压、血清Hcy水平,有早期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早期损害 益肾平肝方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联合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邓春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5期71-71,共1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联合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本院12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氯沙坦治疗,仅观察组加用益肾平肝方,持续治疗8周;分析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35...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联合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本院12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氯沙坦治疗,仅观察组加用益肾平肝方,持续治疗8周;分析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34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2.42±11.83)mmHg和(98.75±9.74)mmHg;对照组分别为(150.28±12.03)mmHg和(101.54±10.36)mmHg。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3.75±9.36)mmHg,舒张压为(84.36±6.81)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34.25±11.52)mmHg,舒张压为(88.32±7.43)mmHg。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7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头痛,1例头晕,3例胃肠道反应,1例心悸;观察组有5例,其中3例头晕,2例心悸。结论益肾平肝方联合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较好,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平肝方 氯沙坦 高血压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整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平肝益肾方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损害的效应机制
19
作者 章伟婷 王琼 +8 位作者 樊亚东 王慧惠 陈山珊 张思奇 陈溢滢 吴磊 戴国梁 宋冰冰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9-961,共13页
目的 探究平肝益肾方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损害的效应机制。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平肝益肾方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平肝益肾方的化学成分进行靶标分析、功能富集,预测平肝益... 目的 探究平肝益肾方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损害的效应机制。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平肝益肾方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平肝益肾方的化学成分进行靶标分析、功能富集,预测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潜在作用机制。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平肝益肾方低剂量组(2 g·kg^(-1))、平肝益肾方高剂量组(5 g·kg^(-1))和缬沙坦组(7.2 mg·kg^-1)),每组6只。Wistar-Kyoto大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灌胃8周。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脏和胸主动脉的病理学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肝脏和肾脏中EGFR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心脏、肝脏和肾脏中EGFR和EEA1共定位情况。结果 通过UPLC-Q-TOF/MS检测出平肝益肾方中的26种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揭示EGFR、PIK3R1和EP300等可能是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关键治疗靶点,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可能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HIF-1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平肝益肾方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P<0.05,P<0.01),减轻心脏和胸主动脉的病理学损伤和纤维化程度(P<0.01,P<0.001),显著降低大鼠肝脏和肾脏中EGFR的表达水平(P<0.01),改善肝脏与肾脏的纤维化,显著降低肾脏中EGFR和EEA1的共定位水平(P<0.001),调节EGFR在早期内体的堆积,改善肾脏的纤维化。结论 整合U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初步探索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效应机制,为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和ET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喜英 梁贤栋 +2 位作者 胡宗仁 常晓铁 刘龙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中药组(益肾平肝方)、西药组(洛汀新)、WKY作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每组8只,用药12周。测量大鼠实验0...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中药组(益肾平肝方)、西药组(洛汀新)、WKY作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每组8只,用药12周。测量大鼠实验0、6、12周时血压;12周末,检测大鼠血清ET、NO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E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而血NO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压、血ET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血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中西药治疗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可以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舒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益肾平肝方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