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比湖干涸湖底化学组成及盐尘的风运堆积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东伟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1 位作者 穆桂金 徐俊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选择亚洲中部典型干涸尾闾湖——艾比湖干涸湖底及其下风向约200km的范围为研究区,并把研究区分为干涸湖底风蚀区和盐尘扩散堆积区两个子区.通过对两子区连续多年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分析、定点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干涸湖底表层沉积物的化... 选择亚洲中部典型干涸尾闾湖——艾比湖干涸湖底及其下风向约200km的范围为研究区,并把研究区分为干涸湖底风蚀区和盐尘扩散堆积区两个子区.通过对两子区连续多年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分析、定点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干涸湖底表层沉积物的化学组成、湖底风蚀动态和盐尘的扩散堆积规律.结果表明,艾比湖干涸湖底不同地表形态(结晶盐壳、盐-淤泥-黏土壳、风蚀堆积壳)间可溶性盐含量差异显著,盐类混合物中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二者基本占全部可溶性盐的90%,碳酸盐含量甚微.春秋两季是湖底风蚀和盐碱尘暴的高发期,盐分堆积动态与风期变化一致,春、秋两季大风期,降尘中盐通量最高;冬、夏两季降尘中盐通量较低.干涸湖底下风向盐尘的堆积强度以精河为中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北方向递减,盐尘在风运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分异规律,硫酸盐比氯化物具有更远距离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干涸湖底 风蚀 盐尘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地区盐尘的沉积通量及其物质组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东伟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王立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2-359,共8页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的艾比湖地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降尘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艾比湖地区含盐粉尘的沉积通量和物质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艾比湖干涸湖底是盐尘的输出源,盐尘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无水芒硝、白钠镁矾、氯化钠等盐...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的艾比湖地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降尘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艾比湖地区含盐粉尘的沉积通量和物质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艾比湖干涸湖底是盐尘的输出源,盐尘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无水芒硝、白钠镁矾、氯化钠等盐碱粉尘及Cr、Pb、Mn、Cu、Ni等潜在毒性元素.艾比湖地区盐半的沉积通量约为79—381g·m^-2·a^-1,盐的沉积通量约为4-61g·m^-2·a^-1.盐尘的粒径分布以2~63μm的粉砂粒级为主,大于63μm的砂粒级所占比例很小.特殊的地形条件、大风天气、稀疏的植被覆盖、疏松的大面积尘源是艾比湖湖底风蚀和盐尘输送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涸湖底 风蚀 盐尘 艾比湖 新疆
下载PDF
艾比湖盐尘对周边地区土壤盐分及景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徐俊荣 +2 位作者 穆桂金 徐曼 M. V. Gabchenko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8-939,共12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部艾比湖地区盐尘的扩散和堆积进行观测和取样分析,鉴别出粉尘中可溶盐的化学成分、pH和盐尘堆积强度,分析研究了盐尘的形成、分布特征和灾害强度以及盐尘暴与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0 ...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部艾比湖地区盐尘的扩散和堆积进行观测和取样分析,鉴别出粉尘中可溶盐的化学成分、pH和盐尘堆积强度,分析研究了盐尘的形成、分布特征和灾害强度以及盐尘暴与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0 a来艾比湖的沉积环境总体是比较稳定的,但由于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引起艾比湖水位、水域面积曾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并产生了盐尘暴的发生、湖泊和土壤盐度以及湖周景观的变化.根据艾比湖周边盐漠区盐尘的时空分布规律、活动特点和危害强度分析,盐尘对准噶尔盆地西部土壤盐分及景观变化的影响强度范围和影响程度划分为3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 盐尘 土壤 景观变化
下载PDF
新疆盐尘颗粒的迁移及其对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贡献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渊钰 丁翔 +4 位作者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迪丽努尔·塔力甫 张潇潇 王威 王新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6-1073,共8页
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12月采集的乌鲁木齐市PM_(2.5)、“沙雪”样品和克拉玛依土样的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主要风向、扫描电镜联能谱(SEM/EDS)和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对环境中盐尘粒子的来源及其对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影响... 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12月采集的乌鲁木齐市PM_(2.5)、“沙雪”样品和克拉玛依土样的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主要风向、扫描电镜联能谱(SEM/EDS)和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对环境中盐尘粒子的来源及其对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_(2.5)中总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为(62.65±64.75)μg/m^(3),变化范围为0.69~328.60μg/m^(3).其中SO_(4)^(2)、Ca^(2+)、Na^(+)、Cl^(-)、K^(+)和Mg^(2+)6种盐尘粒子浓度分别为(22.73±26.45),(2.11±3.11),(1.85±1.43),(0.40±0.40),(0.28±0.20),(0.21±0.15)μg/m^(3).四季风向结合HYSPLIT模型结果可知,PM_(2.5)中盐尘粒子主要来源于艾比湖及玛纳斯盐湖的气团;受风沙影响,乌鲁木齐市雪样中Cl^(-)、SO_(4)^(2-)、Ca^(2+)、K^(+)、Mg^(2+)和Na^(+)分别增加了30,19,20,5,7和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盐尘粒子 HYSPLIT模型 SEM/EDS分析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矿物沙尘与盐尘典型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怡璇 王天河 +3 位作者 韩颖 乔瀚洋 孙梦仙 黄忠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9-869,共11页
选取塔里木盆地(矿物沙尘源)、伊朗高原(矿物沙尘传输区)和咸海地区(盐尘源)三个典型代表区,结合近10年(2007-2016年)的主动(CALIOP/CALIPSO)和被动(OMI/Arua)卫星遥感气溶胶产品,对比分析了沙尘与盐尘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异同。结果表明:... 选取塔里木盆地(矿物沙尘源)、伊朗高原(矿物沙尘传输区)和咸海地区(盐尘源)三个典型代表区,结合近10年(2007-2016年)的主动(CALIOP/CALIPSO)和被动(OMI/Arua)卫星遥感气溶胶产品,对比分析了沙尘与盐尘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异同。结果表明:(1)柱气溶胶光学厚度具有相似的逐月变化规律,塔里木盆地和咸海地区最大值出现在4月,而伊朗高原出现在夏季;(2)塔里木盆地和咸海地区的气溶胶最大出现频率均接近近地面,而伊朗高原主要集中在海平面以上2~3 km;(3)伊朗高原传输型沙尘与咸海地区盐尘的不规则程度均小于塔里木盆地源区沙尘,且盐尘的粒径大小明显小于矿物沙尘,CALIOP将其主要识别为污染沙尘;(4)咸海地区盐尘的光学吸收性与塔里木盆地源区沙尘相当,略大于伊朗高原的传输型沙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沙 盐尘 发生频率 垂直分布 光学特性
下载PDF
天津市滨海地区裸露地风蚀盐尘排放量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明 王鹏山 +3 位作者 张凯 贾林 刘璐瑶 张金龙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6期13-18,共6页
以天津市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2018年为基准年,通过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裸露地分布特征,利用排放系数模型计算天津市滨海地区裸露地风蚀盐尘:总悬浮颗粒物(TSP)、PM 10、PM 2.5、盐分的年排放量,建立不同功能区裸露地风蚀盐尘排放清单。研... 以天津市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2018年为基准年,通过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裸露地分布特征,利用排放系数模型计算天津市滨海地区裸露地风蚀盐尘:总悬浮颗粒物(TSP)、PM 10、PM 2.5、盐分的年排放量,建立不同功能区裸露地风蚀盐尘排放清单。研究表明,天津市滨海地区裸露地分布面积较大,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5个沿海功能区范围内,主要功能区裸露地面积合计240.37 km 2,各类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TSP为32372.08 t/a,PM 10为2913.49 t/a,PM 2.5为83.71 t/a,盐分为1804.87 t/a。从各主要功能区来看,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中新生态城裸露地风蚀盐尘排放量大,主要原因是裸露地面积大。本研究为天津市滨海地区开展裸露地生态治理和生态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裸露地 风蚀盐尘 排放系数
下载PDF
盐尘引起的电缆头着火事故
7
作者 龚炳林 《电气时代》 2001年第12期44-44,共1页
事故现象 1999年7月16日18时,我厂热电站高压开关室发生了一起电缆头着火燃烧,引起继电保护动作跳闸,导致全厂停电的事故。后经检查发现事故是发生在主变10kV侧的高压控制屏内,其三相瓷瓶和1、3两相电流互感器及电缆AB段的A端(见附图)... 事故现象 1999年7月16日18时,我厂热电站高压开关室发生了一起电缆头着火燃烧,引起继电保护动作跳闸,导致全厂停电的事故。后经检查发现事故是发生在主变10kV侧的高压控制屏内,其三相瓷瓶和1、3两相电流互感器及电缆AB段的A端(见附图)电缆头三相表面均已烧焦。 事故原因 我厂用电系由系统10kV电源经电缆引进高压开关室,经主变压器将10kV电压变成6kV电压后与自备发电机联网运行。 主变压器和各路负载及发电机的控制屏均集中设在零米层的高压开关室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站 电缆头 着火事故 盐尘 高压开关室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流域盐尘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董红梅 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通过对艾比湖流域的野外考察,以及沿途访问、咨询,分析了艾比湖流域盐尘的成因、加剧的原因、危害以及提出几点治理的办法。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盐尘的成因主要是:阿拉山口强劲的大风;丰富的盐尘源;地表干燥、疏松,植被屏障衰退和丧失... 通过对艾比湖流域的野外考察,以及沿途访问、咨询,分析了艾比湖流域盐尘的成因、加剧的原因、危害以及提出几点治理的办法。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盐尘的成因主要是:阿拉山口强劲的大风;丰富的盐尘源;地表干燥、疏松,植被屏障衰退和丧失。近几年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得盐尘源地扩大和地表状况恶劣,造成艾比湖流域盐尘加剧。盐尘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对工农业和人体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已经危及到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持续发展,所以治理盐尘刻不容缓。由结果分析要治理艾比湖流域的盐尘,需要减少提供盐尘的源地,改变地表恶劣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 盐尘 大风 渍化 盐尘
原文传递
艾比湖盐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卫星和地基遥感观测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喆 丁建丽 +1 位作者 王瑾杰 陈文倩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78,共14页
自20世纪50年代艾比湖湖面面积急速退化造成大面积湖底裸露,裸露的干涸湖底成为丰富的粉尘和盐尘源,使得该地区面临严重的盐尘灾害威胁。为了研究艾比湖流域盐尘灾害对区域大气污染状况以及盐尘气溶胶光学性质,利用MODIS气溶胶产品数据... 自20世纪50年代艾比湖湖面面积急速退化造成大面积湖底裸露,裸露的干涸湖底成为丰富的粉尘和盐尘源,使得该地区面临严重的盐尘灾害威胁。为了研究艾比湖流域盐尘灾害对区域大气污染状况以及盐尘气溶胶光学性质,利用MODIS气溶胶产品数据获取2002年至今该地区尘暴总体演变态势;利用云–气溶胶偏振雷达(CALIOP)遥感数据以及Microtops II手持太阳光度计,对盐尘灾害高发时间段大气气溶胶总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比、色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及Angstr?m波长指数(α)等参数进行特征分析,利用拉格朗日混合扩散模型(HYSPLIT)讨论盐尘污染的输送。实验结果表明:受大风天气和人类活动影响,春季是艾比湖流域盐尘灾害高发时段;盐尘灾害发生时,粉尘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近地面低空,对近尘源区的精河县、托托乡和乌苏市等地区造成较大影响;风速是影响局地气溶胶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局地尘源介入的影响下,距干涸湖底不同距离的地区气溶胶光学性质存在一定差异;盐尘主要在近尘源地区沉降,部分粉尘颗粒上升至高空大气,可对华北地区造成影响。地基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准确估算,为认识盐尘灾害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尘气溶胶 时空分布 太阳光度计 潜在扩散路径
原文传递
干旱区盐碱尘暴的形成、输送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东伟 伊塔娜 +1 位作者 王立新 岳丹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3期104-108,共5页
盐碱尘暴是富含细粒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化学尘暴,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重要来源之一。盐碱尘暴的产生、输送和沉降对区域甚至全球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盐碱尘暴的化学组成及其危害,对盐碱尘暴的形成、输送及其环境效... 盐碱尘暴是富含细粒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化学尘暴,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重要来源之一。盐碱尘暴的产生、输送和沉降对区域甚至全球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盐碱尘暴的化学组成及其危害,对盐碱尘暴的形成、输送及其环境效应作了研究综述。结果表明:干旱区干涸湖床是盐碱尘暴的发源地,风蚀作用下干涸湖床盐粒和粉尘的扩散过程主要受风场、区域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构建综合风动力和下垫面因子的盐粒风蚀物扩散模型,加强盐分风—水两相运移耦合作用及其与流域景观变化的关系研究是盐碱尘暴的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涸湖底 风蚀 盐尘 环境效应
下载PDF
艾比湖盐尘对植物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吐尔逊.吐尔洪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1 位作者 艾克拜尔.伊拉洪 刘东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3-542,共10页
为确定盐尘暴对荒漠植物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采集不同强度盐尘影响区的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新疆枸杞(Lycium dasystemum)、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叶片,提取叶片... 为确定盐尘暴对荒漠植物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采集不同强度盐尘影响区的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新疆枸杞(Lycium dasystemum)、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叶片,提取叶片表面和内部可溶性盐分阳离子,研究大气盐尘、叶片表面和叶片内部盐分阳离子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在室内模拟盐分离子对农作物带来的影响,以杂交油葵G101和玉米新玉78-16为研究对象,观察幼苗期的叶片上干式和湿式飘洒含盐粉尘及其水溶液的生理特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测定叶片中可溶性阳离子含量。结果表明:荒漠植物叶片上盐分变化和植物的生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叶片对Na^+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叶片对Na^+的吸收和必要元素K^+的吸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叶片对Mg^(2+)的吸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处理区和对照区玉米叶片Mg^(2+)含量有明显差异;玉米对Ca^(2+)的吸收随时间逐渐减弱、油葵对Ca^(2+)的吸收略有增强,但变化幅度很小,玉米和油葵出现叶片枯萎变黄等现象,干式飘洒的油葵植株比对照明显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 叶片吸收 大气盐尘 可溶性离子 荒漠植物 艾比湖
原文传递
无尘复合铅盐稳定剂在PVC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正民 《塑料助剂》 1998年第5期18-19,共2页
本文绍了系列无尘复合铅盐的优点及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 复合铅 PVC 应用
全文增补中
沿海防护林防海煞危害初探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述礼 孔繁智 +3 位作者 关德新 诸德新 孙美清 王华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1-254,共4页
通过后牧村海岸防护林带附近空气中主要盐离子飘尘(即海煞)的观测分析表明,林带对大气盐尘有吸附和截留作用,无林带地区平均沉降量为4.34μg·m(-3)·100m(-1),通过林带时为18.40644g·m... 通过后牧村海岸防护林带附近空气中主要盐离子飘尘(即海煞)的观测分析表明,林带对大气盐尘有吸附和截留作用,无林带地区平均沉降量为4.34μg·m(-3)·100m(-1),通过林带时为18.40644g·m(-3)·100m(-1).林带的吸附量与树种、枝叶形状有关,侧柏对Cl-和Na+的吸附量分别为6330和3350mg·kg(-1),而黑松为1570和950mg·kg(-1).空气中盐尘受天气条件特别是风速的影响.阴天,风速越大,空气中盐尘含量越大,输送距离越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防林 离子 盐尘 防护林
下载PDF
Water leaching kinetics and recovery of potassium salt from sintering dust 被引量:10
14
作者 詹光 郭占成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3770-3779,共10页
Surface morphology and inner structure of the dust were observed by ICP-AES, SEM-EDS and XRD to examine the strengthening measures of leaching potassium salt from the sintering dust by 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 Surface morphology and inner structure of the dust were observed by ICP-AES, SEM-EDS and XRD to examine the strengthening measures of leaching potassium salt from the sintering dust by 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sintering dust was iron-oxygen compound, with KCl adsorbed on its surface. Leach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KCl in the ESP dust could be separated and recovered by water leaching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The yield of K-Na vaporized crystalline salt was 18.56%, in which the mass fractions of KCl, NaCl, CaSO4 and K2SO4 were about 61.21%, 13.40%, 14.62%and 10.86%, respectively. The leaching kinetics of potassium salt from the sintering dust fits the external diffusion model well. The leaching speed and the leaching rate of the potassium salt can b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leaching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the stirring speed and increasing the liquid-solid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ssium salt sintering dust leaching kinetics intensified leaching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potassium salt with joint production of spherical calcium carbonate from sintering dust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光 郭占成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28-639,共12页
Sever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sintering dust (ESP dust) collected from Baogang Steel Corpor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jor constituents of the ESP ... Sever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sintering dust (ESP dust) collected from Baogang Steel Corpor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jor constituents of the ESP dust are KCl, NaCl, Fe2O_3 and Fe3O_4. Water leaching experiment on the sintering dust shows that KCl in the ESP dust can be separated and recovered by water leaching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Component analysis of leaching solution indicates that the massive calcium sulfate in the leaching solution should be removed firs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pure potassium sal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inhibit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um ions from the sintering dust, the water leaching experiment of ESP dust and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CaSO_4 in the potassium chloride, sodium chloride, potassium sulfate and their mixed salt solution were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a lower liquid-solid ratio should be chosen in the leaching process to inhibit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um sulfate dehydrate. Using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as a precipitating agent,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stirring speed and equilibrium time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pherical calcium carbonate were studied. Spherical calcium carbonate with good dispersing performance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in nanometer range of less than 10 μm was obtained. Furthermore, a potassium recovery process with joint production of spherical calcium carbonate was designed. This process is technically viable and considerable in economic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ing dust potassium salt recovery experiment spherical CaCO_3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mechanism of Zn^(2+)in molten NaCl-KCl eutectic 被引量:3
16
作者 Xiao-bin WU Zeng-li ZHU +3 位作者 Hui KONG You-qi FAN Si-wei CHENG Zhong-sheng HUA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3088-3098,共11页
A process comprising selective chlorination and molten salt electrolysis was proposed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technology for zinc recovery from metallurgical dusts.The theoretical feasibilit... A process comprising selective chlorination and molten salt electrolysis was proposed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technology for zinc recovery from metallurgical dusts.The theoretical feasibility of this technology was firstly estimated based on thermodynamic fundamentals.Subsequently,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Zn^(2+)on tungsten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in molten NaCl-KCl eutectic at 973 K by many electrochemical transient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Zn^(2+)on tungsten electrode was found to be a one-step process exchanging two electrons with the initial reduction potential of-0.74 V(vs Ag/AgCl),and the electrode process was considered as quasi-reversible and controlled by diffusion.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Zn^(2+)ions in the melts was determined in the order of 10^(-5)cm^(2)/s.Finally,the electrolytic preparation of zinc was carried out by potentiostatic electrolysis in molten NaCl-KCl-ZnCl_(2)eutectic at-1.6 V(vs Ag/AgCl).Spheroidic granular metal with silver-white luster was attained after electrolysis for 9.5 h,and identified as pure Zn.The present study confirms that it is practically feasible to extract pure zinc metal by direct electrolysis of ZnCl_(2)in molten NaCl-KCl eutectic,and provides a valua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efficient recovery of zinc from metallurgical du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zinc ions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molten NaCl-KCl eutectic metallurgical dusts
下载PDF
艾比湖干涸湖底不同地表类型风蚀强度及粉尘输移通量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刘东伟 徐俊荣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新疆准格尔盆地西部艾比湖干涸湖底及相关邻近地区7种不同形态的原状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揭示干涸湖底不同地表类型的风蚀强度和沙/盐尘低空输送通量。结果表明:粉状盐漠和含盐量较低的淤泥-粘土混合物临界启动风速最低,... 以新疆准格尔盆地西部艾比湖干涸湖底及相关邻近地区7种不同形态的原状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揭示干涸湖底不同地表类型的风蚀强度和沙/盐尘低空输送通量。结果表明:粉状盐漠和含盐量较低的淤泥-粘土混合物临界启动风速最低,硬质盐壳的临界启动风速最大;大于16 m·s^-1的大风是造成艾比湖干涸湖底风蚀的主要动力,7种地表类型中湖相沉积物、风积物、粉状盐漠的风蚀率最大,是风蚀尘暴的主要尘源;风蚀过程中颗粒的初始运动主要集中在0~10 cm高度范围内,以近地面跃移为主,风积物、湖相沉积物和粉状盐漠的输移通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涸湖底 土壤风蚀 盐尘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咸海生态危机:荒漠化趋势与生态恢复防控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明珠 高鑫 +4 位作者 赵振勇 杨昊天 黄磊 李新荣 雷加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提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的生态环境保护融于一体,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推动"绿色丝绸之路"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咸海生态危机引发水体大幅缩减...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提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的生态环境保护融于一体,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推动"绿色丝绸之路"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咸海生态危机引发水体大幅缩减,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土地盐渍化、沙化、盐尘等已成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在中亚遇到的重大环境问题。文章在梳理咸海生态危机引发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近30年来咸海地区沙化和盐渍化土地发展的趋势,探讨了阿姆河流域-咸海地区植被稳定性和承载力的空间分异性,提出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沙化和盐渍化土地生态恢复的思路和防控对策。助力解决咸海生态危机及荒漠化问题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焦点之一,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践行生态文明全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海 荒漠化 可持续发展 渍化 盐尘 植被承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