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旱交叉胁迫对柽柳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朱金方 夏江宝 +2 位作者 陆兆华 刘京涛 孙景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以3年生柽柳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测定分析不同盐旱交叉胁迫下柽柳的生长状况、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以阐明盐旱交叉胁迫对柽柳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盐... 以3年生柽柳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测定分析不同盐旱交叉胁迫下柽柳的生长状况、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以阐明盐旱交叉胁迫对柽柳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盐胁迫对柽柳生长影响大于干旱胁迫,茎叶对盐旱胁迫的敏感性高于根系部分;随着盐胁迫的加剧,柽柳株高、基径以及干物质量均降低。(2)随盐旱胁迫的加剧,柽柳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主导影响因子由干旱胁迫转为盐胁迫;重度盐胁迫下,叶绿素a、b下降明显。(3)中度干旱胁迫下,SOD和POD活性随盐胁迫的增强先降低后升高;随盐旱胁迫的加剧,SOD和POD活性逐渐减弱。(4)适度的盐旱胁迫能降低幼苗MDA含量,但重度干旱、轻中度盐分胁迫下MDA含量较高。研究发现,柽柳能通过调整自身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来提高其对逆境适应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耐盐性;盐旱胁迫下柽柳表现出一定的交叉适应性,适度的干旱胁迫能增强柽柳的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交叉胁迫 柽柳 生理生化特性 光合色素含量 酶活性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银沙槐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庄伟伟 李进 +2 位作者 曹满航 冯文娟 李茵萍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0-736,共7页
以盆栽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Pall.)Kuntze)幼苗为材料,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幼苗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随着交叉胁迫程度的加剧,银沙槐幼苗的根重比、根冠比、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b(Chl a/C... 以盆栽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Pall.)Kuntze)幼苗为材料,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幼苗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随着交叉胁迫程度的加剧,银沙槐幼苗的根重比、根冠比、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b(Chl a/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上升,在各种重度胁迫处理下含量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叶重比、根系活力、根系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析认为银沙槐幼苗在盐旱交叉胁迫下表现出交叉适应性,适度的干旱胁迫可增加银沙槐的抗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交叉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银沙槐 幼苗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位杰 徐霆 +2 位作者 蒋媛 王海珍 韩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9-875,共7页
【目的】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其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进行盐旱交叉处理,测定玉米幼苗叶片相... 【目的】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其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进行盐旱交叉处理,测定玉米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减少;脯氨酸含量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先上升后下降。【结论】盐旱双重胁迫下,玉米对盐分和干旱胁迫表现出交叉适应性,适度的水分胁迫可增加玉米的抗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交叉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玉米 交叉适应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君迁子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慎鹏 孙明高 +2 位作者 张鹏 马万侠 吕廷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共4页
以1a生君迁子(Diospyros lotus)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君迁子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君迁子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基本上为先上升后下降,但在各交叉胁迫处理末期,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维持在较高的水... 以1a生君迁子(Diospyros lotus)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君迁子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君迁子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基本上为先上升后下降,但在各交叉胁迫处理末期,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渗透调节物质在君迁子的抗逆性上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整个胁迫过程中上升趋势显著。渗透调节物质之间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均达到正相关水平,说明在逆境下渗透调节物质相互作用,对君迁子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交叉胁迫 君迁子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不同浓度水杨酸(SA)浸种对盐旱交叉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永洁 李进 +1 位作者 吕海英 徐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4-38,43,共6页
以黑果枸杞种子为试材,5种不同浓度SA浸种12 h,将不同浓度NaCl溶液及PEG-6000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20种盐旱交叉胁迫,培养皿滤纸萌发并观测SA处理对盐旱交叉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萌发指标,分析SA处理对其抗盐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以黑果枸杞种子为试材,5种不同浓度SA浸种12 h,将不同浓度NaCl溶液及PEG-6000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20种盐旱交叉胁迫,培养皿滤纸萌发并观测SA处理对盐旱交叉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萌发指标,分析SA处理对其抗盐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旱交叉胁迫下,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黑果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低浓度SA处理组较对照可以提高黑果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S1处理组效果最好;黑果枸杞种子的发芽指数与干旱胁迫程度呈负相关,单一盐胁迫及交叉胁迫下,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先升后降,轻度胁迫和低浓度S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活力;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黑果枸杞幼苗相对根长先增后减;随着盐胁迫的程度加剧,黑果枸杞幼苗相对根长大幅减少。对不同浓度SA浸种后黑果枸杞耐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看出,低浓度SA浸种可以提高黑果枸杞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旱性。说明黑果枸杞种子在萌发期对盐旱胁迫有一定的交叉适应性,且盐旱胁迫下,0.05 mM SA处理增强黑果枸杞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旱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SA) 黑果枸杞 种子萌发 盐旱交叉胁迫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商麦5226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华智锐 于浩世 王新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2-57,共6页
用蒸馏水培养商麦5226,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分别模拟盐分胁迫和干旱胁迫,通过测定分析商麦5226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小麦的生理... 用蒸馏水培养商麦5226,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分别模拟盐分胁迫和干旱胁迫,通过测定分析商麦5226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小麦的生理生化和抗性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旱交叉胁迫程度的加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细胞间隙CO_2浓度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在盐旱交叉胁迫下,小麦幼苗表现出交叉适应性,其中BT1处理条件即1%NaCl和10%PEG-6000浓度是商麦5226盐旱胁迫逆境条件下生长的最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交叉胁迫 小麦 光合指标 交叉适应性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华智锐 李小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
以商麦5226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和不同浓度Na Cl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盐胁迫,研究盐旱交叉胁迫下小麦胚芽鞘长度、发芽势、发芽率和小麦幼苗保护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盐旱交叉处理下,... 以商麦5226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和不同浓度Na Cl溶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盐胁迫,研究盐旱交叉胁迫下小麦胚芽鞘长度、发芽势、发芽率和小麦幼苗保护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盐旱交叉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胚芽鞘相对伸长速率(RER)整体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再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随盐旱交叉胁迫浓度增加,胚芽鞘长度、发芽势和发芽率呈下降趋势,SOD、POD和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分析认为小麦幼苗在盐旱交叉胁迫下表现出交叉适应性,适度的盐旱胁迫能增加小麦的抗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交叉胁迫 小麦 种子萌发 幼苗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小麦幼苗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华智锐 李小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166-171,共6页
以商麦5226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模拟干旱和盐分交叉胁迫小麦幼苗的方法,通过测定交叉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以探讨小麦随盐旱胁迫时间变化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为... 以商麦5226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模拟干旱和盐分交叉胁迫小麦幼苗的方法,通过测定交叉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以探讨小麦随盐旱胁迫时间变化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培育抗盐抗旱的优良小麦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随着盐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0.6%盐溶液和10%的聚乙二醇交叉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具有一定的交叉适应性,发芽率为83%,发芽势为96%,可溶性糖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2.56 mg/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4.29%,降低了细胞水势,维持细胞正常生长代谢;丙二醛缓慢上升再下降,消除活性氧对植物的破坏,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0.34 mg/g),并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尤其是脯氨酸的含量增多,降低水势,减轻盐旱所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旱交叉胁迫 渗透调节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大豆萌发期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芳 王润梅 +1 位作者 赵丽华 刘丽萍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99,共4页
为了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大豆萌发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中黄2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培养并对其进行盐旱交叉胁迫处理,测定胁迫下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盐旱交叉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 为了研究盐旱交叉胁迫对大豆萌发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中黄2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培养并对其进行盐旱交叉胁迫处理,测定胁迫下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盐旱交叉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CAT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80 mmol/L NaCl和25%-30%PEG-6000交叉胁迫处理时,CAT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处理组;在同一盐分浓度和不同浓度PEG-6000交叉胁迫下,PEG-6000浓度梯度为20%,25%和30%时,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POD活性基本都呈下降趋势;但在同一PEG-6000浓度和不同盐浓度的交叉胁迫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POD活性却逐渐升高。以上结果表明,在150mmol/L NaCl盐、20%PEG-6000旱胁迫下,大豆可通过调节其保护酶活性以适应逆境,增强抗盐、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盐旱交叉胁迫 保护酶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向梅梅 陈江 +1 位作者 位杰 蒋媛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5期7-9,共3页
研究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人工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玉米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随盐旱胁迫程... 研究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人工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玉米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盐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先上升后下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旱双重胁迫下,玉米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均表现出交叉适应性,适度的水分胁迫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旱交叉胁迫 交叉适应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黄芩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小玲 华智锐 唐梦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40-45,共6页
以商洛黄芩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盐分和干旱交叉胁迫对黄芩生长状况及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与轻度盐交叉胁迫下,黄芩株高与地上部分鲜重与对照(CK)差异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7.00%和7.3... 以商洛黄芩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盐分和干旱交叉胁迫对黄芩生长状况及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与轻度盐交叉胁迫下,黄芩株高与地上部分鲜重与对照(CK)差异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7.00%和7.33%;重度盐旱交叉胁迫下的主根长与地下部分鲜重与CK差异显著,分别下降了21.59%和21.76%,而主根直径与CK差异不显著;在重度盐旱交叉胁迫下,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与CK差异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51.59%和155.20%;在中度盐和重度干旱交叉胁迫、重度盐和中度干旱交叉胁迫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黄芩能通过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提高其对盐旱交叉胁迫的适应能力,中度干旱与轻度盐交叉胁迫对黄芩的生长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盐旱交叉胁迫 生长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盐旱交叉胁迫对蒙古黄芪幼苗生长发育及总黄酮成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鑫 王晓琴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探究盐旱双重因子对蒙古黄芪幼苗生长、生理特性及总黄酮成分积累的影响,以期能够指导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方法:以一年生蒙古黄芪为试材,设置了16个水平的盐旱胁迫条件,研究了对蒙古黄芪幼苗生长、抗氧化酶类(SOD、POD、CAT)活性、... 目的:探究盐旱双重因子对蒙古黄芪幼苗生长、生理特性及总黄酮成分积累的影响,以期能够指导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方法:以一年生蒙古黄芪为试材,设置了16个水平的盐旱胁迫条件,研究了对蒙古黄芪幼苗生长、抗氧化酶类(SOD、POD、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总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盐旱胁迫后,地上及地下部生物量均降低;抗氧化酶类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加强,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一直升高,处理组D3S3(重度干旱20%~25%相对含水量、重度盐胁迫600 mmol/L NaCl)根和叶中含量均最高;总黄酮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和地上部分中处理组D1S2(轻度干旱55%~60%相对含水量、中度盐胁迫400 mmol/L NaCl)总黄酮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8.9%和72.1%。结论:蒙古黄芪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类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应对盐旱的损伤,土壤相对含水量55%~60%、400 mmol/L NaCl交叉胁迫处理植株总黄酮积累量最多,且其生物量较高,为最适宜的水盐浓度组合,该处理条件有利于黄芪药材的优质高产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交叉胁迫 抗氧化酶类 渗透调节物质 总黄酮
下载PDF
盐、旱及其交叉胁迫对紫荆幼苗净光合速率及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吕廷良 孙明高 +2 位作者 宋尚文 马万侠 张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5,204,共6页
本文以一年生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分别进行干旱胁迫、盐分胁迫和盐旱交叉胁迫,测定胁迫下的光合指标。在对紫荆净光合速率的分析可知,低浓度的盐分胁迫、低强度的干旱胁迫以及低强度的交叉胁迫在短时间... 本文以一年生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分别进行干旱胁迫、盐分胁迫和盐旱交叉胁迫,测定胁迫下的光合指标。在对紫荆净光合速率的分析可知,低浓度的盐分胁迫、低强度的干旱胁迫以及低强度的交叉胁迫在短时间内都可以增强紫荆的光合能力,这也有助于紫荆增加对胁迫的抵抗能力;高胁迫强度、较长胁迫时间抑制了紫荆的光合作用。在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大部分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胁迫促进了叶绿素的分解。而叶绿素a/b在短期胁迫下却是升高的,表明叶绿素a的分解速率要大于叶绿素b,从而导致叶绿素a/b在胁迫下反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 胁迫 胁迫 盐旱交叉胁迫
下载PDF
白花泡桐幼苗对盐、干旱及其交叉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秀红 李职 +2 位作者 蔡曜琦 崔明康 茹广欣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3,共9页
为探究白花泡桐幼苗在不同程度干旱、盐及盐旱交叉胁迫下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机制,以白花泡桐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及干旱程度,研究白花泡桐幼苗株高、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物、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的... 为探究白花泡桐幼苗在不同程度干旱、盐及盐旱交叉胁迫下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机制,以白花泡桐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及干旱程度,研究白花泡桐幼苗株高、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物、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CK)相比,在盐、旱及其盐旱交叉胁迫下,白花泡桐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光合色素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而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呈上升趋势。(2)在盐胁迫、盐旱交叉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受到干旱胁迫时,SOD、POD活性增加,CAT活性下降。(3)在盐胁迫下,随着盐含量的升高,白花泡桐幼苗可溶性蛋白(SP)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在干旱、盐旱交叉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可得出结论,盐旱双重胁迫对白花泡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不是单一胁迫的简单叠加,而是表现出交叉适应性,盐旱双重胁迫在一定程度能够缓解盐胁迫对白花泡桐幼苗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生长 盐旱交叉胁迫 生理响应
下载PDF
旱盐交叉胁迫对燕麦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建新 王金成 +1 位作者 王瑞娟 贾海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8,101,共6页
以‘定莜6号’燕麦幼苗为试材,分析了旱盐交叉胁迫下叶片O2-·和H2O2产生、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和盐胁迫程度的提高,叶片活性氧代谢失调,细胞膜受到严重伤害,表现为SOD、POD和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sA... 以‘定莜6号’燕麦幼苗为试材,分析了旱盐交叉胁迫下叶片O2-·和H2O2产生、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和盐胁迫程度的提高,叶片活性氧代谢失调,细胞膜受到严重伤害,表现为SOD、POD和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sA含量下降,CAT活性及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O2-·和H2O2产生增加。0.3%的土壤含盐量可显著提高轻度(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65%)和中度(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50%)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SOD、POD和APX的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0.6%的土壤含盐量对轻度干旱胁迫燕麦幼苗叶片的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无明显影响,却使中度干旱胁迫下的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在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35%)胁迫下,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燕麦叶片SOD、CAT、POD、APX活性和AsA、GSH含量显著下降,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明显增加。表明适量的土壤含盐量可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的活性缓解轻、中度干旱胁迫对燕麦幼苗的伤害,而过量的盐分则加重干旱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交叉胁迫 抗氧化系统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旱盐交叉胁迫对桔梗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堆淑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38-40,58,共4页
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0.3%的盐(Na Cl)浓度,分别以10%、20%、30%聚乙二醇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测定桔梗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在0.3%的盐浓度下,用10%聚乙... 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0.3%的盐(Na Cl)浓度,分别以10%、20%、30%聚乙二醇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测定桔梗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在0.3%的盐浓度下,用10%聚乙二醇溶液胁迫,使桔梗具有一定的交叉适应性,可以提高植物SOD、POD等酶活力,提高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能力,消除活性氧对植物的破坏;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SOD、POD等酶活性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也有所下降,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从而使植物的抗氧化系统遭受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交叉胁迫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旱盐交叉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志恒 杨秀柳 +4 位作者 邹芳 黄思麒 周吴艳 徐中伟 魏玉清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9,共13页
为探讨干旱与盐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0、50、100 g·L^-1)和NaCl(0、75、150 mmol·L^-1)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研究单一胁迫... 为探讨干旱与盐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0、50、100 g·L^-1)和NaCl(0、75、150 mmol·L^-1)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研究单一胁迫及交互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特征和早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胁迫或交叉胁迫均能抑制甜高粱种子的萌发指标和种苗转化指标,随着胁迫程度加深,早期幼苗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逐渐升高。相比较单一胁迫,特定条件下的交互胁迫可促进甜高粱种苗转化和增强幼苗的抗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Pro、MDA、GSH含量。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验证了单一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比旱盐交叉胁迫影响更大。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甜高粱萌发期耐受性强弱为:交叉胁迫>NaCl胁迫>PEG-6000胁迫。旱盐交叉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不是单一胁迫的简单叠加,与单一胁迫相比,旱盐交叉胁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盐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交叉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调环酸钙对旱盐交叉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肖琼 梁泰帅 +1 位作者 李琪 张恒慧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通过营养液水培法,探究叶面喷施调环酸钙溶液(Pro-Ca,100 mg/L)对单一干旱胁迫(20%PEG)、单一盐胁迫(5.85 g/L NaCl)以及旱盐交叉胁迫(20%PEG+5.85 g/L NaCl)下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盐单一及交叉胁迫均能对... 通过营养液水培法,探究叶面喷施调环酸钙溶液(Pro-Ca,100 mg/L)对单一干旱胁迫(20%PEG)、单一盐胁迫(5.85 g/L NaCl)以及旱盐交叉胁迫(20%PEG+5.85 g/L NaCl)下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盐单一及交叉胁迫均能对玉米幼苗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叶面喷施Pro-Ca溶液能够不同程度缓解旱盐单一及交叉胁迫对玉米幼苗株高、总根长、地上干质量及根干质量的抑制,降低叶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提升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脯氨酸等4种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综上,在旱盐单一及交叉胁迫环境下,叶面喷施Pro-Ca能提升玉米幼苗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降低质膜过氧化水平,从而使得玉米幼苗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调环酸钙 胁迫 胁迫 交叉胁迫 生长生理特性
下载PDF
旱盐胁迫对10份偃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乔炜 李培英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09-417,共9页
以前期抗性筛选获得的10份偃麦草种质为材料,采用PEG6000和NaCl分别模拟干旱和盐胁迫,设置蒸馏水(S0D0)、0.4%NaCl+15.2%PEG(S1D1)、0.8%NaCl(S2D0)、22.5%PEG(S0D2)以及0.8%NaCl+22.5%PEG(S2D2)5个处理,对10份种质在旱、盐及交叉胁迫... 以前期抗性筛选获得的10份偃麦草种质为材料,采用PEG6000和NaCl分别模拟干旱和盐胁迫,设置蒸馏水(S0D0)、0.4%NaCl+15.2%PEG(S1D1)、0.8%NaCl(S2D0)、22.5%PEG(S0D2)以及0.8%NaCl+22.5%PEG(S2D2)5个处理,对10份种质在旱、盐及交叉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用隶属函数法筛选抗性种质。种质萌发特性测定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胁迫处理均使偃麦草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下降;幼苗及幼根长度缩短,苗干重降低。S1D1、S0D2、S2D03种等渗处理中,PEG胁迫对种质萌发、幼苗形态影响高于NaCl胁迫,且对根影响高于幼苗。各胁迫处理下10份种质抗性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各种质在旱、盐及交叉胁迫下,综合评价D值排序并不一致。综合分析认为,E14、E48萌发期表现良好,而E13、E23、E16表现较差;且旱盐互作下,幼根长、发芽势、幼苗干重与抗性关联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麦草 交叉胁迫 隶属函数法 种子萌发期
下载PDF
NaCl与干旱胁迫对银沙槐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庄伟伟 李进 +2 位作者 曹满航 冯文娟 李茵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0-2015,共6页
以银沙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NaCl与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探讨银沙槐幼苗对NaCl与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显示,随着单一干旱、盐分及其交叉胁迫程度的增加,幼苗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幼苗的脯氨酸... 以银沙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NaCl与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探讨银沙槐幼苗对NaCl与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显示,随着单一干旱、盐分及其交叉胁迫程度的增加,幼苗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上随NaCl与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各胁迫水平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在各种重度胁迫处理下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重度干旱与不同盐分交叉胁迫下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银沙槐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在其抗旱耐盐性上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幼苗在盐旱交叉胁迫下表现出交叉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胁迫 盐旱交叉胁迫 银沙槐幼苗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