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充灌溉对盐渍化农田冬小麦生长生产的影响模拟
1
作者 韩莉 刘文涛 +3 位作者 黄明逸 翟亚明 冯根祥 朱成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4,182,共9页
为探究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盐渍化农田冬小麦的补充灌溉策略,开展了不同灌溉次数和土壤含盐量处理下的田间试验,利用AquaCrop模型对冬小麦生长生产进行了校验,并通过情景模拟优化了典型水文年份下盐渍化农田冬小麦补充灌溉方法。结果表明... 为探究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盐渍化农田冬小麦的补充灌溉策略,开展了不同灌溉次数和土壤含盐量处理下的田间试验,利用AquaCrop模型对冬小麦生长生产进行了校验,并通过情景模拟优化了典型水文年份下盐渍化农田冬小麦补充灌溉方法。结果表明:(1)AquaCrop模型可较好的模拟补充灌溉对盐渍化农田冬小麦冠层覆盖度、累积腾发量、干物质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各指标的相对误差P_e为-28.54%~20.78%,相关性系数R~2为0.90~0.9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5.28%~12.19%、14.99~26.81 mm、0.57~1.04 t/hm^(2)和0.45~0.55 t/hm^(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6.49%~20.10%。(2)随着灌水次数减少和土壤含盐量增加,模型精度有所降低,同时由于AquaCrop在全生育期采用了一致的作物系数,无法准确预测水盐胁迫下冬小麦早衰现象,模型易高估亏缺灌溉和盐渍化土壤条件下的冬小麦生长生产。(3)研究区轻度盐渍化农田推荐的冬小麦补充灌溉策略是干旱年在拔节、开花及灌浆期灌水60 mm、正常年在拔节及开花期灌水60 mm、湿润年在拔节期灌水60 mm,中度和重度盐渍化农田需在此基础上加灌1次60 mm,以上补充灌溉策略可实现6.53~8.37 t/hm^(2)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在节水的同时确保收获大于80%的潜在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灌溉 盐渍化农田 冬小麦 作物模型 灌溉优
下载PDF
水氮限量供给对盐渍化农田玉米光能利用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昭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仙岳 田彤 付小军 李正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1-291,共11页
为确定河套灌区畦灌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适宜的灌溉和施氮量,田间试验设置了3个灌溉水平150、225、300 mm(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个施氮水平172. 5、258. 8、345 kg/hm2(分别记为N1、N2和N3),研究限量水氮对盐渍化农田玉米生殖生长阶... 为确定河套灌区畦灌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适宜的灌溉和施氮量,田间试验设置了3个灌溉水平150、225、300 mm(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个施氮水平172. 5、258. 8、345 kg/hm2(分别记为N1、N2和N3),研究限量水氮对盐渍化农田玉米生殖生长阶段土壤水盐状况、光截获率、光能利用效率(RUE)及产量的影响,并基于通径分析方法探讨了产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W3和W2在玉米抽雄-灌浆期的光截获率显著高于W1(P <0. 05),W3与W2差异不显著;水、氮及交互效应显著影响RUE,特别在灌浆期,RUE与灌溉量和施氮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而过量灌溉或施氮对RUE有抑制作用,适度减氮控水能显著提高RUE; W2N2的产量分别较W3N3、W3N2增产4. 01%、3. 91%(P> 0. 05),适度节水节氮不会显著影响产量;产量与灌浆期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光截获率呈显著正相关,RUE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生物累积量、LAI、光合势和光截获率均通过RUE对产量的间接贡献较大; W2N2相比其他处理明显改善了玉米生长后期土壤水盐状况,有利于促进冠层发育和提高光合生产力,其较小平均叶倾角和较大LAI有利于提高光截获量和光合作用面积,特别是其灌浆后期LAI和光合势较其他处理提高7. 15%~42. 24%和5. 95%~37. 60%,LAI下降速率分别较W3N3、W3N2减缓37. 35%、53. 49%,具有更加合理的冠层结构,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性能,显著促进了生物量的累积(P <0. 05),灌浆期RUE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18. 61%~66. 93%,在本试验条件下产量最高。W2N2处理具有节水、节肥、稳产及高光效的优势,可作为河套灌区盐渍化农田玉米适宜水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畦灌 盐渍化农田 限量灌溉和施氮 光能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下玉米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昭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仙岳 周慧 付小军 李正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4-343,共10页
为探究玉米产量对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水氮调控的响应规律,通过田间试验,在3种盐渍化农田(S1,0. 247 d S/m; S2,0. 839 d S/m; S3,1. 286 d S/m)上设置3个灌溉量(W1,150 mm; W2,225 mm; W3,300 mm(常规灌溉量))和3个施氮量(N1,172. 5 kg/... 为探究玉米产量对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水氮调控的响应规律,通过田间试验,在3种盐渍化农田(S1,0. 247 d S/m; S2,0. 839 d S/m; S3,1. 286 d S/m)上设置3个灌溉量(W1,150 mm; W2,225 mm; W3,300 mm(常规灌溉量))和3个施氮量(N1,172. 5 kg/hm^2; N2,258. 8 kg/hm^2; N3,345 kg/hm^2(常规施氮量)),结合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盐渍土条件下玉米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结果表明:灌水显著影响S1、S2和S3玉米产量,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施氮显著影响S1、S2和S3玉米产量,S1和S2上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S3上的产量总体呈现逐渐减少趋势。随着土壤盐渍程度的加重,水氮交互效应对产量影响增大。水氮交互对S1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P> 0. 05),W2N2较W3N3、W3N2减产4. 41%、6. 56%(P> 0. 05),非盐渍土在水分较好和氮素适宜时才可得到较大产量,但适度节水控氮不会显著减产。水氮交互显著影响S2玉米产量(P <0. 05),W2N2产量显著高于其余水氮处理(P <0. 05),中度盐渍土需供应适宜水氮。水氮交互极显著影响S3玉米产量(P <0. 01),W2N1产量显著高于其余水氮处理(P <0. 05),重度盐渍土在适宜水分和较少供氮时才可得到较高产量。经模型寻优得到河套灌区玉米节水节氮高产的水氮用量为:非盐渍土,灌水量253. 74~286. 26 mm,施氮量267. 65~318. 85 kg/hm^2;中度盐渍土,灌水量233. 25~268. 17 mm,施氮量225. 22~272. 56 kg/hm^2;重度盐渍土,灌水量196. 94~243. 06 mm,施氮量179. 15~223. 3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渍化农田 地面灌溉 水氮耦合 产量效应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农田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盛林 孙泽强 +2 位作者 董晓霞 王学君 杨光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60-64,共5页
本试验设置4种不同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田菁、小麦+牛粪堆肥+5‰菌剂和小麦-玉米+改良剂)处理,研究其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农田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措施显著影响盐渍化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与其... 本试验设置4种不同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田菁、小麦+牛粪堆肥+5‰菌剂和小麦-玉米+改良剂)处理,研究其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农田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措施显著影响盐渍化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与其它轮作方式相比,玉米季牛粪堆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并提高土壤大颗粒团聚体分布比例,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玉米季种植田菁能够有效提高根层土壤氮素有效性,对其它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小麦产量均无显著提升作用;小麦种植前施用改良剂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小麦产量均无显著正效应。种植田菁和施用改良剂均不利于大颗粒团聚体的形成,不利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提升。综合来看,玉米季牛粪堆肥处理提高小麦产量和提升土壤理化性质效果最佳。本研究为两年试验数据,随试验年限延长,其效果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盐渍化农田轮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农田 轮作方式 牛粪 改良剂 土壤氧分有效性 小麦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水肥模式对盐渍化农田向日葵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鲁耀泽 夏玉红 +2 位作者 乌兰其其格 黄永平 张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40,45,共6页
为探究河套灌区中下游畦灌条件下盐渍化农田向日葵增产的适宜灌溉量与施肥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个灌溉水平180、195、210 mm(分别记为W1、W2、W3)和3个施肥水平450、525、600 kg/hm^(2)(分别记为N1、N2、N3),研究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 为探究河套灌区中下游畦灌条件下盐渍化农田向日葵增产的适宜灌溉量与施肥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个灌溉水平180、195、210 mm(分别记为W1、W2、W3)和3个施肥水平450、525、600 kg/hm^(2)(分别记为N1、N2、N3),研究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盐渍化农田向日葵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与施肥可显著影响向日葵的株高与叶面积指数,高水高肥(W3N3)处理与中水中肥(W2N2)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向日葵株高生长,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高水高肥(W3N3)处理可显著促进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向日葵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对于增产而言,高水高肥(W3N3)、中水中肥(W2N2)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17.60%、14.78%;对于提高灌溉水分生产率而言,中水中肥(W2N2)、低水低肥(W1N1)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分别提高5.95%、6.37%,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经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寻优,初步得到适宜河套灌区中下游盐渍化农田向日葵较优的水肥管理措施为中水中肥处理,即灌水量195 mm(春灌120 mm,现蕾期75 mm),施肥量525 kg/hm^(2)(基肥磷酸二铵225 kg/hm^(2),追肥尿素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模式 水肥制度 盐渍化农田 盐渍土壤 向日葵 生长 产量 河套灌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滨海盐渍化农田土壤空间变异及其分区管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昌达 高明秀 +3 位作者 王文倩 李俊翰 姚宇 周娜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982-6990,共9页
针对滨海盐渍化农田盐碱瘠薄、土壤属性空间变异大、粗放管理效益低的现实,研究管理分区精准划分方法,采取差异化措施,提升盐渍化土地利用水平。该文以无棣县农田为研究区,采用网格法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定点野外采样、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 针对滨海盐渍化农田盐碱瘠薄、土壤属性空间变异大、粗放管理效益低的现实,研究管理分区精准划分方法,采取差异化措施,提升盐渍化土地利用水平。该文以无棣县农田为研究区,采用网格法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定点野外采样、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属性数据,运用ArcGIS 10.2地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在MATLAB R2016a中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计算各样点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插值预测模糊隶属度的空间分布,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分区;通过变异性分析和最小极差法(LSR)差异显著性检验,对分区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无棣县农田土壤总体呈轻中度盐渍化,有效氮含量偏低,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较高;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含盐量呈中等变异性(变异系数25.0%—52.3%),空间变异性较大,应分区调控;速效钾、含盐量和pH的块金效应值小于25%,主要受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等结构因素影响,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块金效应值在50%—75%之间,受耕作方式、施肥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将全县农田划分为3类管理区,估算面积分别为2.56万hm^2、1.76万hm^2、3.24万hm^2;各分区土壤养分变异系数分别为23.9%—51.5%、15.9%—50.3%、14.7%—33.0%,检验结果表明各分区间差异显著,而各分区内部变异性明显低于未分区。管理分区与土壤属性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分区结果可以作为差异化管理的作业单元。研究结果为各分区内部统一、不同分区间差异化管理提供了依据,研究有助于推进滨海盐渍化农田精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农田 空间变异 分区管理 模糊c⁃均值聚类 最大隶属度 最小极差法
下载PDF
暗管排水与节水灌溉条件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分布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于丹丹 史海滨 +4 位作者 李祯 苗庆丰 窦旭 田峰 周利颖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252-260,共9页
灌溉淋洗压盐系盐碱地改良的主要措施,但同时也会造成地下水上升,带来随作物生育期逐渐出现的土壤耕层的返盐现象,其与暗管排水结合则可提高脱盐效果。为了研究暗管排水条件下的油葵在拔节期增加不同的灌水量对盐碱地(施加30 t/hm^2脱... 灌溉淋洗压盐系盐碱地改良的主要措施,但同时也会造成地下水上升,带来随作物生育期逐渐出现的土壤耕层的返盐现象,其与暗管排水结合则可提高脱盐效果。为了研究暗管排水条件下的油葵在拔节期增加不同的灌水量对盐碱地(施加30 t/hm^2脱硫石膏,土壤耕作层掺入85.05 m^3/hm^2细沙)土壤水盐及土壤酸碱性分布的影响,设计了暗管排水结合传统灌溉处理、暗管排水结合节水灌溉处理、暗管排水结合无灌水对照处理3种处理,通过监测土壤EC值、pH、含水率,分析暗管排水结合传统灌溉与节水灌溉对重度盐碱地土壤的水分、盐分及酸碱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对比,传统畦灌方式下灌水处理降低了土壤含水率,对0~2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明显;在暗管排水的基础上,对照处理的油葵地0~60 cm土层的EC值为3.49~0.67 d S/cm,节水灌溉处理的EC值为1.71~0.33 d S/cm,传统灌溉处理的EC值为3.75~0.27 d S/cm;虽然传统灌溉在灌水后10 d左右降低了0~100 cm土壤盐分,提高了土壤的含水率,但传统灌溉处理下油葵在开花期0~40 cm土层的含水率比对照处理低,且40~100 cm土层的返盐程度是节水灌溉的2~3倍;对照处理下0~60 cm土层的pH为7.54~8.65,节水灌溉处理下pH为7.51~8.89,对照处理下40~100 cm土层的pH为8.29,传统灌溉处理下pH为8.1~10.85,节水灌溉处理的土壤在0~100 cm的土层呈现脱碱的状态,高的灌水量使土壤有碱化的可能,尤其是在20~40 cm土层。暗管排水条件下在油葵拔节期进行节水灌溉有利于土壤脱盐、脱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管排水 盐渍化农田 灌水量 EC值 土壤含水率 pH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渍化农田土壤改良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瑶 屈忠义 +1 位作者 丁艳宏 王凡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41,47,共7页
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农田土壤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为其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土壤盐渍化亦成为制约目前农田发展的重要颈瓶,为农田土壤盐渍化并同步缓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可持续低碳农业,推进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本文选... 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农田土壤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为其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土壤盐渍化亦成为制约目前农田发展的重要颈瓶,为农田土壤盐渍化并同步缓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可持续低碳农业,推进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本文选用秸秆生物炭、石膏、石膏+有机肥作为土壤改良剂,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盐渍化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进行原位采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抑制和降低农业领域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共设4个试验处理,即生物炭(DC)、石膏(DS)、石膏+有机肥(DSF)和空白(CK),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同时辅以相同的灌溉与施肥措施。结果表明:各处理的CO2平均排放通量差异性显著(p<0.05),石膏对抑制CH4和N2O排放通量的效果最好。DC、DSF、CK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差异性不显著,但与DS差异性显著。与对照相比,DSF、DC、DS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表现为降低趋势,分别降低了5.57%、16.77%、34.93%。施加生物炭和石膏对降低盐渍化土壤pH和EC有明显效果。盐渍化农田施加生物炭和石膏加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综合分析各处理对温室气体指标的影响,石膏对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最佳,生物炭效果次之。而对土壤改良效果生物炭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农田 改良剂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综合增温潜势
下载PDF
基于15N同位素示踪盐渍化农田向日葵氮素利用规律
9
作者 乔天 刘霞 +1 位作者 杨威 高宏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350,共7页
为探明盐渍化农田不同施氮水平下向日葵氮素吸收利用规律,采用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微区试验,以不施氮处理(N0)为对照,设计3种施氮水平(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于向日葵成熟期测定植株和0—100 cm... 为探明盐渍化农田不同施氮水平下向日葵氮素吸收利用规律,采用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微区试验,以不施氮处理(N0)为对照,设计3种施氮水平(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于向日葵成熟期测定植株和0—100 cm土层土壤N同位素丰度及总氮含量,研究各处理肥料氮素的去向及其利用机制。结果表明:向日葵氮素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作物氮素吸收量在N2水平较不施氮显著增加38.7%;土壤氮和肥料氮对作物当季氮素吸收的贡献比例为84.9%和15.1%。N2水平下,肥料氮的贡献比例较N1增加35.7%,土壤氮的贡献比例较N1降低4.3%。肥料氮残留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中47.4%的残留肥料氮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去向均表现为氮肥损失率>氮肥残留率>氮肥利用率,N2施氮水平下氮肥利用率较N1、N3显著提高22.7%和14.6%,土壤残留率较N1、N3减少8.5%和8.6%。综合考虑向日葵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中氮素残留情况,225 kg/hm^(2)施氮量下氮肥利用率为27.4%,氮肥残留率为32.3%,氮肥损失率为40.3%,是中度盐渍化农田较适宜的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农田 15N示踪技术 氮肥利用率 氮肥残留率 氮肥损失率
下载PDF
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过程中的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燕 武兴宝 +3 位作者 秦新惠 张永久 杨丽 赵哈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96-2005,共10页
【目的】研究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生态系统土壤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为盐渍化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干旱绿洲区紫花苜蓿和大麦2种作物不同盐渍化农田为对象,以未盐渍化农田为对照,研究农田盐渍化过... 【目的】研究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生态系统土壤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为盐渍化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干旱绿洲区紫花苜蓿和大麦2种作物不同盐渍化农田为对象,以未盐渍化农田为对照,研究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0~40 cm)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1)在0~40 cm土层,随盐渍化程度的加剧,紫花苜蓿地土壤SOC和TN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全磷(TP)含量表现为波动式降低;大麦地土壤SOC、TN和TP含量表现为波动式降低的变化。2种作物地,不同盐渍化阶段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特征。(2)在农田盐渍化过程中,随盐渍化的加剧,在紫花苜蓿地,C/N呈“V”型变化;在中度盐渍化阶段C/N比值最低;C/P和N/P值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中度盐渍化阶段C/P和N/P值比值最高;在大麦地,C/N值表现为波动式增加,C/P值和N/P值表现为降低趋势。在紫花苜蓿地,0~10、10~20、20~40 cm土层土壤C/N在不同盐渍化阶段间无显著性差异;2种作物地,在各盐渍化阶段土壤C/N、C/P及N/P在不同土层间也无显著性差异。(3)2种作物地,土壤SOC与土壤TN、土壤TP、C/P、N/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N与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C/P、N/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C/N与N/P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C/P与N/P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在2种作物地,TP与C/N、C/P、N/P没有显著相关性。(4)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在紫花苜蓿地,与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和土壤黏粉粒含量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在大麦地,与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土壤容重和土壤温度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在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SOC与TN是影响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TP不是土壤养分限制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 农田盐渍过程 土壤碳氮磷 生态学计量学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盐渍化农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燕 赵哈林 潘成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在甘肃河西地区选择种植大麦和苜蓿的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干旱区盐渍化农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10 cm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大麦地的大小顺序为非盐渍化农田(S0)>轻度盐... 在甘肃河西地区选择种植大麦和苜蓿的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干旱区盐渍化农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10 cm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大麦地的大小顺序为非盐渍化农田(S0)>轻度盐渍化农田(S1)>中度盐渍化农田(S2)>重度盐渍化农田(S3)>严重盐渍化农田(S4),在苜蓿地为S1>S0>S2>S3>S4,且两种利用方式各梯度农田间的差异不同;(2)在生长季,大麦农田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层只在0-20cm土壤层,苜蓿农田土壤剖面水分剧烈变化层在0-80cm;虽然沿盐渍化梯度的降低,两种农田土壤剖面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异均增加,但大麦地各梯度农田增加的幅度小于苜蓿地各梯度农田;(3)两种利用方式下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的土壤含盐量的垂直分布和峰值出现的位置不同。在可溶性盐离子的组成和比例上,两种利用方式下相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之间近似,但大麦地中S0和S1的Cl-、Na++K+浓度明显高于苜蓿地中对应盐渍化农田,且沿盐渍化梯度各离子的浓度变化幅度小于苜蓿农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方式 盐渍化农田 土壤理特性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玛纳斯河灌区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党光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89,共4页
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长期困扰新疆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大规模进行节水灌溉的背景,如何有效遏制农田土壤环境的盐渍化是新疆很多灌区面临的现实难题。通过对轻度盐渍化有机碳含量的演变趋势,分析了不同耕作年限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积... 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长期困扰新疆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大规模进行节水灌溉的背景,如何有效遏制农田土壤环境的盐渍化是新疆很多灌区面临的现实难题。通过对轻度盐渍化有机碳含量的演变趋势,分析了不同耕作年限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过程,提出轻度盐渍化农田优化种植模式;通过对灌区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分析了盐渍化棉田土壤盐分动态变化与滴水对盐分空间分布的影响,;通过滴灌条件下浅层暗管排盐实验,证明在滴灌条件下,浅层暗管排盐拖延效果良好,平均脱盐率约为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次生盐渍 轻度盐渍化农田 种植模式优 农田水盐运移规律 浅层暗管排盐
下载PDF
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过程中的水盐动态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燕 赵哈林 +1 位作者 赵学勇 潘成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6-192,280,共8页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干旱绿洲区选择大麦和苜蓿2种作物不同盐渍化阶段农田,并以非盐渍化农田作为对照,研究盐渍化过程中的水盐动态。结果表明:(1)不同盐渍化阶段的农田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有所不同,并且在大麦地10-40cm和80-...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干旱绿洲区选择大麦和苜蓿2种作物不同盐渍化阶段农田,并以非盐渍化农田作为对照,研究盐渍化过程中的水盐动态。结果表明:(1)不同盐渍化阶段的农田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有所不同,并且在大麦地10-40cm和80-100cm土层,苜蓿地20-120cm土层不同阶段农田间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在季节变化上,非盐渍化农田土壤含水量的变异显著高于盐渍化农田。(2)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剧,土壤电导率的峰值逐渐向上层移动;不同盐渍化阶段农田土壤电导率的垂直变化不同。在季节变化上,非盐渍化农田剖面电导率的变异要明显于其他盐渍化农田。(3)沿盐渍化梯度的增加,土壤中Na++K+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和表聚。(4)分析表明,盐渍化农田土壤水盐动态与作物生长状况、地下水电导率和土温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盐渍 水盐动态 绿洲
下载PDF
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燕 赵哈林 +2 位作者 董治宝 赵学勇 潘成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0-205,共6页
以干旱绿洲区大麦和苜蓿2种作物不同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以未盐渍化农田为对照,研究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0-4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随盐渍化程度的加剧,各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波动式降低,土壤... 以干旱绿洲区大麦和苜蓿2种作物不同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以未盐渍化农田为对照,研究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0-4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随盐渍化程度的加剧,各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波动式降低,土壤(0-40cm)有机碳和全氮储量也呈波动式降低。在未盐渍化农田的大麦地和苜蓿地,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为9.19,1.08g/kg和6.81,0.656g/kg,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盐渍化农田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比未盐渍化农田下降了14.03%,26.26%,42.01%,48.03%;19.08%,35.63%,46.84%,56.88%;-14.15%,5.89%,17.12%,29.89%;-11.18%,-6.91%,11.84%,29.27%。(2)在大麦地,未盐渍化农田与极重度农田土壤表层碳氮比值差异显著(P<0.05);而在苜蓿地,不同盐渍化阶段农田间土壤表层碳氮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层间差异来看,各盐渍化阶段农田土壤上下层碳氮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不同盐渍化程度以及不同深度土壤中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4)在大麦地,有机碳和全氮储量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作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有机碳含量还与土壤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全氮储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苜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全氮储量与作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盐渍 土壤有机碳 全氮 绿洲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盐渍土供氮特性与作物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慧 史海滨 +3 位作者 徐昭 郭珈玮 付小军 李正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9-307,共9页
为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不同程度盐渍化玉米农田土壤供氮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8年进行了田间试验。选取轻度(0.460 d S/m)和中度(0.951 d S/m)2种盐渍化农田,以纯施氮量240 kg/hm^2为相同施氮总量进行有机无机肥配施,分... 为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不同程度盐渍化玉米农田土壤供氮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8年进行了田间试验。选取轻度(0.460 d S/m)和中度(0.951 d S/m)2种盐渍化农田,以纯施氮量240 kg/hm^2为相同施氮总量进行有机无机肥配施,分别设置5个施肥处理(有机肥占施肥比例分别为0、25%、50%、75%、100%)和1个空白对照处理,依次记为U1、U3O1、U1O1、U1O3、O1、CK。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中度盐渍土氮素矿化量显著低于轻度盐渍土。轻度盐渍土无机肥施入比例越大,土壤矿质氮释放速度越快,有机无机配施能更好地调节玉米生育期氮素的释放。中度盐渍土各处理下,生育前期土壤矿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增大有机肥施入比例对于提高作物生育后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优势明显。同一处理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较轻度盐渍土显著降低,产量下降幅度达到30.94%~63.90%(P<0.05)。适当的有机肥施入比例能显著提高作物水氮利用效率,轻度盐渍土表现出随有机肥施入比例增大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中度盐渍土表现出随有机肥施入比例增大玉米水氮利用效率逐渐升高的趋势。轻、中度盐渍土分别以U1O1、O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分别较U1处理提高11.84%、27.68%(P<0.05),同时,产量、植株吸氮量、氮收获指数、氮肥当季回收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等指标也较高。综合玉米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生育期土壤矿质氮变化规律,得到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的有机无机施肥管理模式为:轻度盐渍土为120 kg/hm^2有机肥+120 kg/hm^2化肥,中度盐渍土为240 kg/hm^2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渍化农田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供氮特性 水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盐渍化对农田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和增效调控途径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红强 姚荣江 +5 位作者 杨劲松 王相平 郑复乐 陈强 谢文萍 张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15-3924,共10页
本文在回顾我国盐渍化农田氮肥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盐渍化对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规律,剖析了其对参与氮素转化的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归纳了盐渍化农田氮素养分增效调控的主要途径。盐渍化对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硝化和反硝... 本文在回顾我国盐渍化农田氮肥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盐渍化对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规律,剖析了其对参与氮素转化的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归纳了盐渍化农田氮素养分增效调控的主要途径。盐渍化对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存在阈值效应,不同范围内影响差别较大。盐分以及次生障碍对相关微生物也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同样存在阈值效应。目前盐渍化农田氮素增效调控的途径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剂改良、生物质材料改良、种植耐盐植物、优化氮素形态配比和生物抑制剂改良,最后提出盐渍化农田氮素循环过程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对盐渍化农田氮素减损增效、化肥养分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农田 氮素转 土壤微生物 增效调控
原文传递
新疆浅层暗管排水降低土壤盐分提高棉花产量 被引量:51
17
作者 刘玉国 杨海昌 +2 位作者 王开勇 逯涛 张凤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84-90,共7页
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达到土壤脱盐的效果,增加作物产量,该文针对膜下滴灌棉田,采用完全随机试验方案,在装有暗管的中度和轻度盐渍化土壤上种植棉花,分析暗管降盐技术对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农田土壤盐分... 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达到土壤脱盐的效果,增加作物产量,该文针对膜下滴灌棉田,采用完全随机试验方案,在装有暗管的中度和轻度盐渍化土壤上种植棉花,分析暗管降盐技术对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农田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农田土壤盐分剖面特征均由表聚型向脱盐型变化,中度盐渍化土壤0~20 cm土层盐分下降最快,其他土层盐分含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轻度和中度土壤最高脱盐率分别为50.96%和90.89%,中度盐渍化土壤盐分可降低至轻度水平;暗管排水的电导率变化范围为7.53~11.16 dS/m,pH值变化范围7.08~8.20;轻度和中度盐渍化棉田增产幅度分别为25.3%和55%。研究表明与滴灌配套的浅层暗管排水降盐技术可有效治理盐碱土壤,提高作物产量,该研究可为盐渍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排水 土壤含水率 浅层暗管排水 盐渍化农田 土壤盐分 作物产量
下载PDF
海水倒灌农田土壤盐渍化的治理
18
作者 沈荷芳 林云芬 《新农村》 1999年第5期13-13,共1页
人们常说:“一年倒灌三年荒。”1997年11号台风正面袭击黄岩区,造成5万亩农田、果园受淹,2万亩晚稻绝收,死亡桔树30万株。但灾后我们充分利用降雨等淡水资源,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使海水倒灌引起的危害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1998年黄岩... 人们常说:“一年倒灌三年荒。”1997年11号台风正面袭击黄岩区,造成5万亩农田、果园受淹,2万亩晚稻绝收,死亡桔树30万株。但灾后我们充分利用降雨等淡水资源,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使海水倒灌引起的危害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1998年黄岩区受灾的3万亩早晚稻两季平均单产已恢复至400公斤以上。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 农田土壤盐渍 海水倒灌 黄岩区 含盐量 咸水 淡水资源 危害程度 晚稻 有效控制
原文传递
有机无机氮配施对不同程度盐渍土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慧 史海滨 +3 位作者 张文聪 王维刚 苏永德 闫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10-5020,共11页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盐渍土S_(1)(EC=0.62 dS·m^(-1))及中度盐渍土S_(2)(EC=1.17 dS·m^(-1))为对象,研究硝化和反硝化进程对盐渍化程度和有机无机氮配施比例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本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包括不施氮(CK)、单施无...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盐渍土S_(1)(EC=0.62 dS·m^(-1))及中度盐渍土S_(2)(EC=1.17 dS·m^(-1))为对象,研究硝化和反硝化进程对盐渍化程度和有机无机氮配施比例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本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包括不施氮(CK)、单施无机氮(U1)以及用有机氮(U3O1、U1O1、U1O3和O1)替代25%、50%、75%和100%的无机氮.结果表明,盐度升高会降低土壤硝化势而提高土壤反硝化能力,同一处理S_(1)土壤硝化潜势较S_(2)土壤高出28.81%~69.67%,而反硝化能力降低17.16%~88.91%.盐度升高会降低AOB丰度及硝化贡献率,但会增加AOA丰度和硝化贡献率;盐度增加会提高土壤nirK和nirS型菌丰度,同时会增加N_(2)O/(N_(2)O+N2)产物比,但会抑制nosZ丰度.S_(1)土壤,以U1O1处理硝化势和反硝化能力最大,较单施化肥增幅分别达到18.59%和15.87%;S_(2)土壤,各施肥处理之间土壤硝化势差异不显著,反硝化能力以O1处理最大,较单施化肥提高88.26%.S_(1)和S_(2)盐渍土分别以U1O1及O1处理获得较高的AOB基因丰度及硝化贡献率,且增大了nirS和nosZ基因丰度,并显著降低N_(2)O/(N_(2)O+N2)产物比.综上,相比单施无机氮,轻度盐渍土以有机无机氮各半配施,中度盐渍土以单施有机氮更加利于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农田 有机无机氮配施 反硝能力 功能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