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荒漠为对象,利用LI-8150多通道土壤CO_2通量系统对原始盐生荒漠多枝柽柳群落地表CO_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探讨土壤CO_2通量的日、季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季内,盐生荒漠土壤CO_2通...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荒漠为对象,利用LI-8150多通道土壤CO_2通量系统对原始盐生荒漠多枝柽柳群落地表CO_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探讨土壤CO_2通量的日、季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季内,盐生荒漠土壤CO_2通量呈现2种不同的日变化过程,一种为单峰型,另一种为双峰型,推断引起土壤CO_2通量日过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抑制了微生物的活性;2)土壤CO_2通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尤其是当日过程为双峰型时,土壤CO_2通量基本在一个较稳定的区间(0.13~0.3 g C·m^(-2)·d^(-1))波动,伴随降雨事件的发生,土壤CO_2通量呈"脉冲式"增加;3)在整个降雨周期,土壤呼吸的日过程也呈现出双峰-单峰-双峰的变化过程。本研究表明,水分是盐生荒漠土壤CO_2通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展开更多
以中国科学院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站为试验平台,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盐生荒漠生态系统进行长期水汽、CO_2通量观测,探讨年总降水量变化对盐生荒漠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影响。选取2个极端降水年份2006年(129 mm)和2007年(231 mm)比...以中国科学院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站为试验平台,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盐生荒漠生态系统进行长期水汽、CO_2通量观测,探讨年总降水量变化对盐生荒漠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影响。选取2个极端降水年份2006年(129 mm)和2007年(231 mm)比较CO_2通量的年内变化特征。2006年的碳吸收强度明显低于2007年,其最大碳吸收值分别为-0.4和-1.6 g C·m^(-2)·d^(-1),2006年的生长季长度为120 d,2007年为160 d。2006年表现为弱的碳吸收,其吸收值为-5 g C·m-2·a-1,群落总生产力与总呼吸分别为114.9和110.1 g C·m-2·a-1,2007年表现为较强的碳吸收,吸收值为-40 g C·m^(-2)·a^(-1),群落总生产力与总呼吸分别为257.7和218.2 g C·m^(-2)·a^(-1)。在干旱年份(2006年),群落总生产力与生态系统蒸散量的线性关系明显弱于湿润年份(2007年),二者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40和0.71。对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湿润年份,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增加,可以充分利用降水,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展开更多
文摘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荒漠为对象,利用LI-8150多通道土壤CO_2通量系统对原始盐生荒漠多枝柽柳群落地表CO_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探讨土壤CO_2通量的日、季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季内,盐生荒漠土壤CO_2通量呈现2种不同的日变化过程,一种为单峰型,另一种为双峰型,推断引起土壤CO_2通量日过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抑制了微生物的活性;2)土壤CO_2通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尤其是当日过程为双峰型时,土壤CO_2通量基本在一个较稳定的区间(0.13~0.3 g C·m^(-2)·d^(-1))波动,伴随降雨事件的发生,土壤CO_2通量呈"脉冲式"增加;3)在整个降雨周期,土壤呼吸的日过程也呈现出双峰-单峰-双峰的变化过程。本研究表明,水分是盐生荒漠土壤CO_2通量的主要限制因子。
文摘以中国科学院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站为试验平台,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盐生荒漠生态系统进行长期水汽、CO_2通量观测,探讨年总降水量变化对盐生荒漠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影响。选取2个极端降水年份2006年(129 mm)和2007年(231 mm)比较CO_2通量的年内变化特征。2006年的碳吸收强度明显低于2007年,其最大碳吸收值分别为-0.4和-1.6 g C·m^(-2)·d^(-1),2006年的生长季长度为120 d,2007年为160 d。2006年表现为弱的碳吸收,其吸收值为-5 g C·m-2·a-1,群落总生产力与总呼吸分别为114.9和110.1 g C·m-2·a-1,2007年表现为较强的碳吸收,吸收值为-40 g C·m^(-2)·a^(-1),群落总生产力与总呼吸分别为257.7和218.2 g C·m^(-2)·a^(-1)。在干旱年份(2006年),群落总生产力与生态系统蒸散量的线性关系明显弱于湿润年份(2007年),二者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40和0.71。对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湿润年份,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增加,可以充分利用降水,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