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秸秆/生物质炭协同还田措施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洁
单燕
+2 位作者
马兰
宋延静
王向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碱土壤为对象,研究秸秆直接还田与炭化还田措施对其作用效果,筛选最佳配比,为实践推广奠定理论基础。设置 6 种不同处理,分别为 T1(100%秸秆)、T2(75%秸秆+25%制炭)、T3(50%秸秆+50%制炭)、T4(25%秸秆+75%制炭)、...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碱土壤为对象,研究秸秆直接还田与炭化还田措施对其作用效果,筛选最佳配比,为实践推广奠定理论基础。设置 6 种不同处理,分别为 T1(100%秸秆)、T2(75%秸秆+25%制炭)、T3(50%秸秆+50%制炭)、T4(25%秸秆+75%制炭)、T5(100%制炭)及 CK(空白对照)。在 120 d 室内培养条件下,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养分含量、水溶性盐基离子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秸秆降低土壤中可溶性氮浓度,培养过程增加其释放,T1—T5 和 CK 较培养第 1 天的含量分别增加 250.51%、81.21%、18.19%、32.77%、67.55%、64.20%。(2)秸秆增加磷酸盐质量浓度,培养过程增强磷酸盐的固持,T1 最低,为 0.99 mg·L^(-1)。(3)土壤中水溶性钠离子质量浓度在培养过程中持续下降,实验结束时,T3 处理最低(356.80 mg·L^(-1))。相反,水溶性钾离子的浓度不断上升,并随生物质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当秸秆直接还田与制炭比高于 1:1 配施时,土壤中的水溶性钙、镁离子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而当秸秆制炭量占优时,则与之相反。(4)秸秆和生物质炭均可增加土壤初始有机质含量,且秸秆强化土壤呼吸速率。(5)秸秆和生物质炭降低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富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离子组成及电导率关系密切,pH、可溶性氮、磷、钾含量对其没有显著影响。综上可知,不同秸秆和生物质炭配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离子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T3 处理最佳,此处理下可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和水溶性钠离子含量,缓解土壤盐胁迫,同时降低氮、磷的淋失风险,有利于土壤肥力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秸秆
生物质炭
盐碱耕地改良
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改良滨海盐碱耕地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春霞
许子洁
+1 位作者
王晶
郑素月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5,共7页
为了研究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对滨海盐碱耕地的改良效果,探索出一项绿色、高效、节约型的改良培肥技术,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CK(不施肥)、T1(单施化肥)、T2(90%化肥+10%菌糠)、T3(70%化肥+30%菌糠)、T4(50%化肥+50%菌糠)和T5(30%化肥+70%菌...
为了研究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对滨海盐碱耕地的改良效果,探索出一项绿色、高效、节约型的改良培肥技术,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CK(不施肥)、T1(单施化肥)、T2(90%化肥+10%菌糠)、T3(70%化肥+30%菌糠)、T4(50%化肥+50%菌糠)和T5(30%化肥+70%菌糠)共6个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对滨海盐碱耕地的改良效果显著优于CK及T1处理组。(1)土壤物理性状:T3和T4处理组的土壤容重都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9.79%和17.48%;与CK相比,孔隙度变化也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2)土壤化学性状: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的pH值及碱化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增加趋势,其中T5组效果最佳。(3)土壤酶活性: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后降,T4处理组的效果最好,脲酶活性高达1.65 mg·g^(-1)·d^(-1);同时T4处理组土壤转化酶活性最高,较CK提高18.19%。(4)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T2、T3、T4及T5处理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12.75%-88.68%(P<0.05),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呈增长趋势。菌糠施用量较小时,增氮效果与单施化肥无明显差异,菌糠施用量加大,土壤增氮效果逐渐显著。菌糠施用量为3582.80 kg·hm^(-2)时,有效磷含量最高(18.5 mg·kg^(-1))。与CK相比,T2处理组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他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P<0.05),增幅依次为T4>T3>T5>T1。因此,盐碱地改良采用食用菌菌糠与化肥配合施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有效措施,综合分析,T4处理组改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
盐碱耕地改良
食用菌菌糠
化肥
配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粉垄技术“活土增粮提质保水减灾降碳及高效”促进农业发展
3
作者
韦本辉
周灵芝
+6 位作者
周佳
申章佑
韦元波
李艳英
劳承英
黄渝岚
张宪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8期102-105,108,共5页
世界首创的农耕新技术——粉垄技术,通过特殊耕具深垦活土提升耕地生产力和改良盐碱地释放农业巨大新质生产力,实现10%~50%粮食增产,同时叠加提质、保水、减灾、降碳和省工、高效新效应,被袁隆平誉为“农耕革命”。新发明的粉垄耕具用...
世界首创的农耕新技术——粉垄技术,通过特殊耕具深垦活土提升耕地生产力和改良盐碱地释放农业巨大新质生产力,实现10%~50%粮食增产,同时叠加提质、保水、减灾、降碳和省工、高效新效应,被袁隆平誉为“农耕革命”。新发明的粉垄耕具用于系列智能化粉垄整机实现高效耕作,替代“现行农业”传统耕作模式,可活化各种宜耕土地资源和进入粉垄耕作与高效种植快速推广新时代,极大增加耕地来源和提高农业生产率,解决目前耕地与水资源短缺、农业与民生及健康的深层次问题;实现土、水、气、温、光等“五大资源”再度倍数增用,提出和阐明“粉垄定律”等粉垄技术新理论;“粉垄农业”高低纬度和高原地区均适应而可全球通用,引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引发千年农业之大变局。若中国实施耕地10亿亩和盐碱地5亿亩改造可新增生产能力7亿亩,增产粮食将可多养活几亿人口,年增贮天然降水2000亿m3,降碳数量巨大,扩筑中国发展之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和
盐碱
地
改良
增粮保水减灾降碳
智能粉垄整机
粉垄技术
农业科技革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生物质炭协同还田措施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洁
单燕
马兰
宋延静
王向誉
机构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21QD14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滨海盐碱地绿色开发技术(CXGC2022E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903)。
文摘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碱土壤为对象,研究秸秆直接还田与炭化还田措施对其作用效果,筛选最佳配比,为实践推广奠定理论基础。设置 6 种不同处理,分别为 T1(100%秸秆)、T2(75%秸秆+25%制炭)、T3(50%秸秆+50%制炭)、T4(25%秸秆+75%制炭)、T5(100%制炭)及 CK(空白对照)。在 120 d 室内培养条件下,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养分含量、水溶性盐基离子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秸秆降低土壤中可溶性氮浓度,培养过程增加其释放,T1—T5 和 CK 较培养第 1 天的含量分别增加 250.51%、81.21%、18.19%、32.77%、67.55%、64.20%。(2)秸秆增加磷酸盐质量浓度,培养过程增强磷酸盐的固持,T1 最低,为 0.99 mg·L^(-1)。(3)土壤中水溶性钠离子质量浓度在培养过程中持续下降,实验结束时,T3 处理最低(356.80 mg·L^(-1))。相反,水溶性钾离子的浓度不断上升,并随生物质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当秸秆直接还田与制炭比高于 1:1 配施时,土壤中的水溶性钙、镁离子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而当秸秆制炭量占优时,则与之相反。(4)秸秆和生物质炭均可增加土壤初始有机质含量,且秸秆强化土壤呼吸速率。(5)秸秆和生物质炭降低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富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离子组成及电导率关系密切,pH、可溶性氮、磷、钾含量对其没有显著影响。综上可知,不同秸秆和生物质炭配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离子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T3 处理最佳,此处理下可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和水溶性钠离子含量,缓解土壤盐胁迫,同时降低氮、磷的淋失风险,有利于土壤肥力保持。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秸秆
生物质炭
盐碱耕地改良
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Key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straw
biochar
salt-affected soil
nutrients
microbial diversity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改良滨海盐碱耕地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春霞
许子洁
王晶
郑素月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5,共7页
基金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创新团队建设专项(HBCT2018050202)
平菇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研究(19222903D)
邯郸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研究(2020027)。
文摘
为了研究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对滨海盐碱耕地的改良效果,探索出一项绿色、高效、节约型的改良培肥技术,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CK(不施肥)、T1(单施化肥)、T2(90%化肥+10%菌糠)、T3(70%化肥+30%菌糠)、T4(50%化肥+50%菌糠)和T5(30%化肥+70%菌糠)共6个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对滨海盐碱耕地的改良效果显著优于CK及T1处理组。(1)土壤物理性状:T3和T4处理组的土壤容重都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9.79%和17.48%;与CK相比,孔隙度变化也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2)土壤化学性状: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的pH值及碱化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增加趋势,其中T5组效果最佳。(3)土壤酶活性: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后降,T4处理组的效果最好,脲酶活性高达1.65 mg·g^(-1)·d^(-1);同时T4处理组土壤转化酶活性最高,较CK提高18.19%。(4)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T2、T3、T4及T5处理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12.75%-88.68%(P<0.05),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呈增长趋势。菌糠施用量较小时,增氮效果与单施化肥无明显差异,菌糠施用量加大,土壤增氮效果逐渐显著。菌糠施用量为3582.80 kg·hm^(-2)时,有效磷含量最高(18.5 mg·kg^(-1))。与CK相比,T2处理组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他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P<0.05),增幅依次为T4>T3>T5>T1。因此,盐碱地改良采用食用菌菌糠与化肥配合施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有效措施,综合分析,T4处理组改良效果最好。
关键词
海滨
盐碱耕地改良
食用菌菌糠
化肥
配施
Keywords
improvement of coastal saline-alkali farmland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s
chemical fertilizer
combination
分类号
S156.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粉垄技术“活土增粮提质保水减灾降碳及高效”促进农业发展
3
作者
韦本辉
周灵芝
周佳
申章佑
韦元波
李艳英
劳承英
黄渝岚
张宪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广西粉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8期102-105,108,共5页
基金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20302020-1)
广西农业科学院稳定资助科研团队项目(桂农科2021YT056)。
文摘
世界首创的农耕新技术——粉垄技术,通过特殊耕具深垦活土提升耕地生产力和改良盐碱地释放农业巨大新质生产力,实现10%~50%粮食增产,同时叠加提质、保水、减灾、降碳和省工、高效新效应,被袁隆平誉为“农耕革命”。新发明的粉垄耕具用于系列智能化粉垄整机实现高效耕作,替代“现行农业”传统耕作模式,可活化各种宜耕土地资源和进入粉垄耕作与高效种植快速推广新时代,极大增加耕地来源和提高农业生产率,解决目前耕地与水资源短缺、农业与民生及健康的深层次问题;实现土、水、气、温、光等“五大资源”再度倍数增用,提出和阐明“粉垄定律”等粉垄技术新理论;“粉垄农业”高低纬度和高原地区均适应而可全球通用,引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引发千年农业之大变局。若中国实施耕地10亿亩和盐碱地5亿亩改造可新增生产能力7亿亩,增产粮食将可多养活几亿人口,年增贮天然降水2000亿m3,降碳数量巨大,扩筑中国发展之根基。
关键词
耕地
和
盐碱
地
改良
增粮保水减灾降碳
智能粉垄整机
粉垄技术
农业科技革命
Keywords
arable and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
yield increase,water conservation,disaster mitigating,carbon reducing
intelligent Fenlong ploughing machine
Fenlong ploughing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S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秸秆/生物质炭协同还田措施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王洁
单燕
马兰
宋延静
王向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改良滨海盐碱耕地的效果研究
王春霞
许子洁
王晶
郑素月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粉垄技术“活土增粮提质保水减灾降碳及高效”促进农业发展
韦本辉
周灵芝
周佳
申章佑
韦元波
李艳英
劳承英
黄渝岚
张宪
《中国高新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