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盐运文化在博物馆展示中的表达与演绎
1
作者
袁晶晶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6期247-249,共3页
盐运文化作为贵州省仁怀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然而,在博物馆展示中,如何有效地表达和演绎盐运文化,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其中的精髓,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论文旨在探讨盐运文化在贵州省...
盐运文化作为贵州省仁怀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然而,在博物馆展示中,如何有效地表达和演绎盐运文化,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其中的精髓,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论文旨在探讨盐运文化在贵州省仁怀市博物馆展示中的表达与演绎,分析传统与现代展示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优化方案,旨在提升盐运文化展示的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盐运文化
表达展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龚滩古镇盐运文化遗存及其价值
被引量:
5
2
作者
魏登云
曹先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龚滩古镇是"千里乌江,百里画廊"上一颗璀璨耀目的明珠。它是古代通往五溪和夜郎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川、鄂、湘、黔客货水陆转运的中心,被称为黔蜀要津。在漫长的盐运历史演进中,龚滩古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积...
龚滩古镇是"千里乌江,百里画廊"上一颗璀璨耀目的明珠。它是古代通往五溪和夜郎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川、鄂、湘、黔客货水陆转运的中心,被称为黔蜀要津。在漫长的盐运历史演进中,龚滩古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积淀了厚重的盐运物质文化遗存(如西秦会馆、歪屁股船、川主庙宇等)和精神文化遗存(如船工号子、木船祭祀、永定成规等)。这些文化遗存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如旅游价值、教育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滩古镇
盐运文化
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现状及其保护性利用
3
作者
魏登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1,共7页
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主要源于历史上渝东及川南江河两岸的大小盐场。在漫长的盐运历史演进中,长江上游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积淀了厚重的盐运文化遗存。该地区的盐运物质文化遗存主要有盐运古镇、盐业商号、盐商会馆、叙永...
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主要源于历史上渝东及川南江河两岸的大小盐场。在漫长的盐运历史演进中,长江上游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积淀了厚重的盐运文化遗存。该地区的盐运物质文化遗存主要有盐运古镇、盐业商号、盐商会馆、叙永春秋祠等;盐运精神文化遗存主要有川江号子、奇怪菜肴、"千脚泉"故事等。这些盐运文化遗存具有见证社会变迁的文化价值,互帮互助、重塑道德的教育价值,访古猎奇、养眼增收的旅游价值。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保护性利用的创新性路径主要为:融入学术研究是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客观要求;融入旅游产业是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必要条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
盐运文化
遗存
保护性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邓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35-44,共10页
位于我国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川盐古道是一条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沿线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遗存了古盐道、盐号、驿站、碑刻、古镇、古桥、会馆及船工号子等物质和非物质盐运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位于我国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川盐古道是一条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沿线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遗存了古盐道、盐号、驿站、碑刻、古镇、古桥、会馆及船工号子等物质和非物质盐运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化进程、城镇化建设加快及交通环境的巨大变化,川盐古道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和急剧消失局面。现阶段,川盐古道文化遗产存在着缺乏协调保护机制、破坏性开发、文物保护滞后、"非遗"传承面临危机等问题,需要沿线各地联合行动、建立保护机制、及时普查抢救及开展合作研究等加以保护。川盐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应借鉴国内外文化线路遗产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盐运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规划和开发等现实问题,将川盐古道的保护与沿线各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结合,探索出一条由陆地道路和水道混合类型构成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管理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
盐
古道
线性
文化
遗产
文化
遗产
盐运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线路视阈下川黔古盐道遗产体系与协同保护
被引量:
4
5
作者
邓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9-25,共7页
川盐运黔在清乾隆初年已形成"仁岸""永岸""綦岸""涪岸"4条固定的运输路线。在川盐入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了由水路和陆路混合类型构成的川黔古盐道。调查发现,川黔古盐道是以盐运文...
川盐运黔在清乾隆初年已形成"仁岸""永岸""綦岸""涪岸"4条固定的运输路线。在川盐入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了由水路和陆路混合类型构成的川黔古盐道。调查发现,川黔古盐道是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其遗产体系以古盐道、古场镇、古街道、古码头、会馆、庙宇、碑刻、堰闸、运盐器具、档案文献及饮食、传统民间音乐、诗词等为核心,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就保护层面而言,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凝练其内涵、特征及价值的基础上,需沿线各地协同参与,对其进行整体性、多层次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地探索川黔渝地区跨省(直辖市)际大型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黔古
盐
道
川
盐
运
黔
文化
线路
盐运文化
协同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盐运古镇仙市旅游开发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6
作者
刘彦群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8-21,共4页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仙市古镇丰厚的盐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及其旅游开发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文章为仙市镇及类同区域加快旅游开发与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仙市古镇
盐运文化
旅游开发
城乡统筹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盐运古镇仙市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7
作者
谢天慧
刘彦群
《魅力中国》
2010年第29期65-66,共2页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仙市古镇丰厚的盐运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及其旅游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文章对仙市镇及类同区域的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仙市古镇
盐运文化
旅游开发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赤水河流域川盐入黔的历史变迁及其开发
被引量:
7
8
作者
裴恒涛
谢东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历史上的川盐入黔,沿袭唐宋,明清以后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的盐运文化历史,反映了作为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川盐入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当...
历史上的川盐入黔,沿袭唐宋,明清以后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的盐运文化历史,反映了作为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川盐入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当今赤水河流域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川
盐
入黔
历史变迁
开发
贵州
盐运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
4
9
作者
孙云龙
王萌萌
《华东公路》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通过对赤水河谷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在安全至上、凸显文化、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提出了针对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的设计主题,并围绕设计主题对主线、慢行系统、线性景观、服务设施、导视及解说系统等方面进行了...
通过对赤水河谷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在安全至上、凸显文化、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提出了针对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的设计主题,并围绕设计主题对主线、慢行系统、线性景观、服务设施、导视及解说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路
赤水河谷
酒
文化
红色
文化
盐运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运文化在博物馆展示中的表达与演绎
1
作者
袁晶晶
机构
仁怀市博物馆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6期247-249,共3页
文摘
盐运文化作为贵州省仁怀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然而,在博物馆展示中,如何有效地表达和演绎盐运文化,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其中的精髓,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论文旨在探讨盐运文化在贵州省仁怀市博物馆展示中的表达与演绎,分析传统与现代展示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优化方案,旨在提升盐运文化展示的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关键词
博物馆
盐运文化
表达展示
分类号
G2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龚滩古镇盐运文化遗存及其价值
被引量:
5
2
作者
魏登云
曹先东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1期139-145,共7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川盐入黔与贵州社会变迁研究"(编号:16BZS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4年度乌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科研基金课题"涪岸川盐入黔与乌江流域社会生活的变迁"(编号:WJ2014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龚滩古镇是"千里乌江,百里画廊"上一颗璀璨耀目的明珠。它是古代通往五溪和夜郎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川、鄂、湘、黔客货水陆转运的中心,被称为黔蜀要津。在漫长的盐运历史演进中,龚滩古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积淀了厚重的盐运物质文化遗存(如西秦会馆、歪屁股船、川主庙宇等)和精神文化遗存(如船工号子、木船祭祀、永定成规等)。这些文化遗存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如旅游价值、教育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等。
关键词
龚滩古镇
盐运文化
价值
Keywords
Gongtan Ancient Town
culture of salt transportation
value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现状及其保护性利用
3
作者
魏登云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川盐入黔与贵州社会变迁研究"(16BZS116)
文摘
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主要源于历史上渝东及川南江河两岸的大小盐场。在漫长的盐运历史演进中,长江上游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积淀了厚重的盐运文化遗存。该地区的盐运物质文化遗存主要有盐运古镇、盐业商号、盐商会馆、叙永春秋祠等;盐运精神文化遗存主要有川江号子、奇怪菜肴、"千脚泉"故事等。这些盐运文化遗存具有见证社会变迁的文化价值,互帮互助、重塑道德的教育价值,访古猎奇、养眼增收的旅游价值。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保护性利用的创新性路径主要为:融入学术研究是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客观要求;融入旅游产业是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必要条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
盐运文化
遗存
保护性利用
Keywords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ultural relics of salt transportation
protective utilization
分类号
F592.771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K928.727.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邓军
机构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研究部
出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35-44,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YWHZB14-01
YWHZB12-01)
文摘
位于我国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川盐古道是一条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沿线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众多,遗存了古盐道、盐号、驿站、碑刻、古镇、古桥、会馆及船工号子等物质和非物质盐运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化进程、城镇化建设加快及交通环境的巨大变化,川盐古道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和急剧消失局面。现阶段,川盐古道文化遗产存在着缺乏协调保护机制、破坏性开发、文物保护滞后、"非遗"传承面临危机等问题,需要沿线各地联合行动、建立保护机制、及时普查抢救及开展合作研究等加以保护。川盐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应借鉴国内外文化线路遗产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盐运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规划和开发等现实问题,将川盐古道的保护与沿线各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结合,探索出一条由陆地道路和水道混合类型构成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管理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川
盐
古道
线性
文化
遗产
文化
遗产
盐运文化
Keywords
ancient road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Sichuan salt
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
culturalheritge
sah-trans portation
分类号
G0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线路视阈下川黔古盐道遗产体系与协同保护
被引量:
4
5
作者
邓军
机构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研究部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9-25,共7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自贡盐道与区域社会文化研究"(YWHZB14-01)
2015年度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自贡盐运文化遗产研究"
文摘
川盐运黔在清乾隆初年已形成"仁岸""永岸""綦岸""涪岸"4条固定的运输路线。在川盐入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了由水路和陆路混合类型构成的川黔古盐道。调查发现,川黔古盐道是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其遗产体系以古盐道、古场镇、古街道、古码头、会馆、庙宇、碑刻、堰闸、运盐器具、档案文献及饮食、传统民间音乐、诗词等为核心,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就保护层面而言,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凝练其内涵、特征及价值的基础上,需沿线各地协同参与,对其进行整体性、多层次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地探索川黔渝地区跨省(直辖市)际大型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的新路径。
关键词
川黔古
盐
道
川
盐
运
黔
文化
线路
盐运文化
协同保护
Keywords
ancient Scihuan-guizhou shipping road
transportation of salt from Sichuan to Guizhou
cultural route
salt shipping culture
coordinative protection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盐运古镇仙市旅游开发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6
作者
刘彦群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出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8-21,共4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YWHM06-05)
文摘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仙市古镇丰厚的盐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及其旅游开发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文章为仙市镇及类同区域加快旅游开发与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仙市古镇
盐运文化
旅游开发
城乡统筹发展
Keywords
Xianshi ancient town
salt-transportation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分类号
C91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盐运古镇仙市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7
作者
谢天慧
刘彦群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29期65-66,共2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YWHm06-05)
文摘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仙市古镇丰厚的盐运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及其旅游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文章对仙市镇及类同区域的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仙市古镇
盐运文化
旅游开发
新农村建设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赤水河流域川盐入黔的历史变迁及其开发
被引量:
7
8
作者
裴恒涛
谢东莉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09ZX172)
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ZE201002)
文摘
历史上的川盐入黔,沿袭唐宋,明清以后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的盐运文化历史,反映了作为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川盐入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当今赤水河流域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川
盐
入黔
历史变迁
开发
贵州
盐运文化
Keywords
Chishui river basin
Sichuan salt entering Guizhou
historieal changes
development
Guizhou
salt transportation culture
分类号
K297.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
4
9
作者
孙云龙
王萌萌
机构
新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华东公路》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文摘
通过对赤水河谷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在安全至上、凸显文化、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提出了针对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的设计主题,并围绕设计主题对主线、慢行系统、线性景观、服务设施、导视及解说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旅游公路
赤水河谷
酒
文化
红色
文化
盐运文化
分类号
U4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盐运文化在博物馆展示中的表达与演绎
袁晶晶
《中国民族博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龚滩古镇盐运文化遗存及其价值
魏登云
曹先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上游地区盐运文化遗存的现状及其保护性利用
魏登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
邓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化线路视阈下川黔古盐道遗产体系与协同保护
邓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四川盐运古镇仙市旅游开发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刘彦群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四川盐运古镇仙市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谢天慧
刘彦群
《魅力中国》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赤水河流域川盐入黔的历史变迁及其开发
裴恒涛
谢东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规划与设计
孙云龙
王萌萌
《华东公路》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