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监察全面覆盖”的规范结构探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蔡金荣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47,110,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确立了监察全面覆盖的立法目的,并且设计了一个三层的规范结构,从监察客体、监察对象和监察事项等三个方面共同规定了监察全面覆盖的实际范围。在监察客体的把握上,社会公权力应当在一定条件下被视为监察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确立了监察全面覆盖的立法目的,并且设计了一个三层的规范结构,从监察客体、监察对象和监察事项等三个方面共同规定了监察全面覆盖的实际范围。在监察客体的把握上,社会公权力应当在一定条件下被视为监察客体,立法权和司法权由于各自的特殊属性不宜纳入监察客体范围。在监察对象的认定上,强调判断的标准是看是否行使公权力,而不是看是否具有公职身份,故使用"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的表述。在监察事项的确定上,应当将其确立为职务违法、职务犯罪和道德操守;对立法机关公职人员的监察以不影响履行代表职责为限;对司法机关公职人员的监察以"审判核心范围"之外的事项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全面覆盖 监察客体 监察对象 监察事项 公权力 公职人员 职务违法 职务犯罪 监察制度
下载PDF
监察全面覆盖的可能与限度--兼论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边界 被引量:36
2
作者 秦前红 刘怡达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6,共10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欲祛除现行监察体制之监督对象过窄的弊病,以实现监察全面覆盖之改革目标。然而改革的变法特质决定了监察体制改革必然需要突破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监察全面覆盖目标的达致同样需"仰仗"宪法和法律的相应修...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欲祛除现行监察体制之监督对象过窄的弊病,以实现监察全面覆盖之改革目标。然而改革的变法特质决定了监察体制改革必然需要突破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监察全面覆盖目标的达致同样需"仰仗"宪法和法律的相应修改,但改革以及由此而来的宪法修改不得触及宪法制度之核心内容。故此,置于特定宪制环境之下的监察体制改革,其监察全面覆盖之改革目标亦不乏相当的限度,即监察机关须尊重权力机关的宪法地位,并须恪守审判独立的宪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全面覆盖 宪法边界
下载PDF
细化监察对象范围 有效推进监察全覆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江波 《中国纪检监察》 2021年第19期41-42,共2页
监察法在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_家监察全面覆盖”作为其立法目的之一。同时,第十五条分别从六个方面对各领域的公职人员范围作了进一步界定。上述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 监察法在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_家监察全面覆盖”作为其立法目的之一。同时,第十五条分别从六个方面对各领域的公职人员范围作了进一步界定。上述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固定下来,为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监察全覆盖要求提供了坚实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对象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公职人员 立法目的 监察全面覆盖 监察 公权力 法律依据
原文传递
“监察法实施5周年”系列报道之三 监察全覆盖,对行使公权力人员全方位监督
4
作者 王涵 《民主与法制》 2023年第16期25-28,共4页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察法的颁布施行,规定了六类监察对象,在法律层面上把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人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关键词 监察对象 监察 公权力 全方位监督 法律层面 公职人员 监察全面覆盖 覆盖
原文传递
基于监察机关法定职权的监察建议:功能、定位及其法治化 被引量:36
5
作者 秦前红 石泽华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55,共19页
基于监察机关法定职权的"监察建议",应当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监察"建议"来专门研究。监察建议以法治化反腐为逻辑起点,对监察决定无法触及的内容予以补充(督促型监察建议)、对内部处置明显失当的内容予以纠正(纠错... 基于监察机关法定职权的"监察建议",应当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监察"建议"来专门研究。监察建议以法治化反腐为逻辑起点,对监察决定无法触及的内容予以补充(督促型监察建议)、对内部处置明显失当的内容予以纠正(纠错型监察建议)、对个案暴露的廉政制度缺陷予以优化(整改型监察建议),从而成为监察全面覆盖与自主惩戒权之联结枢纽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之实现路径。监察建议的合理定位是立足监察职能、结合执法办案、遵循依法监察,避免沦为"一般监督",由此在性质定位上全面区别于行政监察建议。立法不宜对监察建议作开放式列举。监察建议的法律规制体系应从主体限定、前提条件、程序控制、异议程序和救济机制等五个层面共同构建。监察建议之设计实践还需维系既有宪制格局并尊重内部自治秩序,在惩治腐败行为、构建监察权威与尊重自治规律之间寻求价值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建议 监察全面覆盖 法治化反腐 职权法定 正当程序
原文传递
高校监察派驻模式的法理逻辑与制度构造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泽华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高校监察派驻机构改革是近年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各地探索的路径差异反映了当前社会认知不一和理论供给不足。增加外部监督成分和推进监察全面覆盖论证了高校领域纳入国家监察范围的现实合理性,权力监督原则下基于“根据授权”... 高校监察派驻机构改革是近年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各地探索的路径差异反映了当前社会认知不一和理论供给不足。增加外部监督成分和推进监察全面覆盖论证了高校领域纳入国家监察范围的现实合理性,权力监督原则下基于“根据授权”的合法性链条证立了派驻机构的形式合法性。但该模式仍面临统一监察与行政主管、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学术遵从与监察效能等多对价值冲突。应为高校内部职能监察预留必要制度空间、尊重我国高校学术传统和学术规律、坚持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原则。于此基础上,高校监察派驻制度之合理构造是:分类施策,以因地制宜为原则确定派驻类型;统一管理,以纵向约束为原则确定派驻体制;依法授权,以必要适当为原则确定派驻职权;贯通衔接,以相对分离为原则确定工作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监察 派驻机构 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分类施策 根据授权
原文传递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内涵
7
作者 宋小海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6期154-155,共2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是:“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是:“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履行反腐败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反腐败工作 监察全面覆盖 公职人员 不想腐 监察体系 公权力 监察手段
原文传递
学习监察法实施条例深化对监察对象范围的认识
8
作者 姚文胜 《党风》 2021年第12期48-49,共2页
监察对象,即监察活动和监察权力所指向对象的明确,主要解决应将哪些主体纳入监察关系中的问题,是监察法中最根本的法律关系。监察法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列为其立法目的之一,并对行使公权... 监察对象,即监察活动和监察权力所指向对象的明确,主要解决应将哪些主体纳入监察关系中的问题,是监察法中最根本的法律关系。监察法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列为其立法目的之一,并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范围作出界定,为持续深化监察改革、全面落实监察全覆盖提供了坚实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对象 监察 公职人员 立法目的 监察权力 实施条例 公权力 监察全面覆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