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3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述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监测点数量测算方法
1
作者 董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160-0163,共4页
监测点是水土保持监测获得水土流失数据、实施后期监督监测和项目专项验收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中,因存在未入驻企业(单位)地块,难以准确测算这些区域的监测点数量。本文结合评估实例,介绍了一种利用现有入驻企业(单位... 监测点是水土保持监测获得水土流失数据、实施后期监督监测和项目专项验收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中,因存在未入驻企业(单位)地块,难以准确测算这些区域的监测点数量。本文结合评估实例,介绍了一种利用现有入驻企业(单位)监测点数量均值,占地指标均值,近似地推算未入驻地块监测点数量的方法。这对于评估区全域或局部区域统一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点 监测点数均值 平均占地面积 水土保持监测
下载PDF
降阶技术与监测点数据融合驱动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快速计算方法
2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2 位作者 刘云鹏 武卫革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62-6174,共13页
为了提高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监测点的温度场降阶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绕组内部若干离散监测点的温度信息为输入,以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降阶算法为载体,建立瞬态过程中温度场的快速反演模型,从而实... 为了提高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监测点的温度场降阶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绕组内部若干离散监测点的温度信息为输入,以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降阶算法为载体,建立瞬态过程中温度场的快速反演模型,从而实现从监测点数据到温度场全域的快速计算。首先分析了本征正交分解算法的降阶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场域内离散监测点数据到降阶模态,再到温度场全域的快速计算策略。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该文根据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结构特点建立二维八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并对比了所提出的降阶计算方法与全阶计算方法的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二者的最大平均计算偏差仅为1.03 K,摄氏温标下温升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5%,且降阶计算时间仅为0.18 s,相较于全阶计算获得了较高的效率提升。最后,依靠110 kV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升试验平台,通过测量绕组实际的温升情况,对算法的性能进一步验证,相关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各时刻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比最大误差不超过4.67 K,且各测量线饼的平均误差不超过1.02 K,在工程上属于可接受的范围。同时,所提算法对绕组瞬态温升全过程的计算时间仅为3.40s,初步实现了实际工程场景下对于绕组瞬态温升快速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监测点 快速计算方法
下载PDF
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方法研究及建议
3
作者 李辈辈 蔡杰 +3 位作者 丁页 李翔宇 孙冰皎 李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从单一的污染治理转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统筹管理,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分析了当前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实... 随着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从单一的污染治理转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统筹管理,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分析了当前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的具体方法和建议,旨在为构建高效、精准的水生态监测网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监测 监测点 监测网络 设置方法 设置建议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
4
作者 冯鹏 吕谋 +1 位作者 董深 王永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针对现有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置中产生的异参同效问题,基于正态分布利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分析管网节点需水量的不确定性,引入节点压力波动系数,讨论节点需水量的随机性对供水管网全局的影响,结合节点水压灵敏度,解决供水管网压力监... 针对现有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置中产生的异参同效问题,基于正态分布利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分析管网节点需水量的不确定性,引入节点压力波动系数,讨论节点需水量的随机性对供水管网全局的影响,结合节点水压灵敏度,解决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置中存在的异参同效问题。以华东某城区供水管网为例,结合水压相关性与水压灵敏性构建模型,采用蝙蝠算法求解,获得测压点布置方案。以稳态水力模型的节点需水量初始值为基准进行20 000次随机抽样,应用抽样值进行模拟,计算节点压力波动系数与节点灵敏度,确定最优方案,解决异参同效问题,为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置方案的选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压力监测点 异参同效 节点需水量 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 灵敏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排水管网监测点位优化
5
作者 赵文涓 程雨涵 李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切实提高工程监测成效,合理利用资源,提出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排水管网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以华东区域H市排水管网为案例,以23个原始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原始数据处理,BIRCH预聚类确定优化监测点个数和初步优化监测点,再用... 为切实提高工程监测成效,合理利用资源,提出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排水管网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以华东区域H市排水管网为案例,以23个原始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原始数据处理,BIRCH预聚类确定优化监测点个数和初步优化监测点,再用K-means聚类确定最终优化监测点后,输出16个保留监测点位。经验证,监测点优化后对H市排水管网的数据输出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点位优化 BIRCH聚类分析 K-means聚类分析 排水管网
下载PDF
延长油田CO_(2)大气扩散数值模拟研究及监测点位优化
6
作者 杨康 杨红 +7 位作者 沈振振 刘瑛 梁全胜 杨强强 王宏 姚振杰 王苛宇 马振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由于陕北地区局部气象环境复杂,造成CO_(2)浓度扩散方向的不确定性,同时,延长油田地处黄土塬,地貌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导致布置CO_(2)大气监测点位困难。本文基于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泄漏情景下CO_(2)驱油与封存泄漏后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 由于陕北地区局部气象环境复杂,造成CO_(2)浓度扩散方向的不确定性,同时,延长油田地处黄土塬,地貌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导致布置CO_(2)大气监测点位困难。本文基于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泄漏情景下CO_(2)驱油与封存泄漏后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优化监测点位布局,并开展了监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不断增加,CO_(2)云的浓度在纵向上呈现出一直缩小的趋势,但是CO_(2)云的浓度在横向上的扩散距离呈现出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当风速为2.0 m/s时,CO_(2)云的扩散距离最远为47 m,浓度最大的CO_(2)云扩散距离为15 m;随着泄漏速度的增大,近地表处CO_(2)云的浓度无论是在纵向上还是在横向上都在不断增大;当泄漏速度小于0.4 m/s时,随着泄漏速度的增加,CO_(2)云的扩散距离增加得较快;当泄漏速度大于0.4 m/s时,随着泄漏速度的增加,CO_(2)云的扩散距离增加速率变缓。结合模拟结果、陕北地区气象环境、裂缝发育方向、“注气”优势方向和近地表植被高度,确定监测点位布局:方向上为北东—南西向;平面上为距离井口下风向15 m;纵向上为采样高度50 cm。CO_(2)浓度大气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表明并未发生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与封存泄漏 CO_(2)泄漏 CO_(2)浓度大气扩散 监测点 黄土塬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多粒子群协同的环境污染传感监测点布置优化研究
7
作者 李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当前环境污染传感监测点布置受到多个约束条件的限制,导致监测质量下降,因此研究基于多粒子群协同的环境污染传感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区域污染物浓度。其次确定环境污染传感监测点布置优... 当前环境污染传感监测点布置受到多个约束条件的限制,导致监测质量下降,因此研究基于多粒子群协同的环境污染传感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区域污染物浓度。其次确定环境污染传感监测点布置优化目标函数,并设置建设成本、区域地形、人口布局和空间覆盖效率等约束条件。最后采用多粒子群协同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实现环境污染传感监测点的优化布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地监测区域内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监测点布置结果较为合理,实际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子群协同 环境污染 传感监测点 布置优化 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分析——以东莞市为例
8
作者 陈伟忠 万承浩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9期190-192,共3页
为研究东莞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布设的合理性,从多角度展开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东莞市内监测站点布设存在网络分布不均衡、代表性欠缺等问题。对此,提出通过新增或调整监测站点布局等方式,保证站点数据能客观反映城市环境空气质... 为研究东莞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布设的合理性,从多角度展开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东莞市内监测站点布设存在网络分布不均衡、代表性欠缺等问题。对此,提出通过新增或调整监测站点布局等方式,保证站点数据能客观反映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同时兼顾未来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可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自动监测点 点位布设 优化调整 东莞市
下载PDF
顾及邻近监测点的EMD-LSTM基坑变形预测模型
9
作者 邢益江 王梓玮 +1 位作者 张青 邓凌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10期227-231,477,共6页
为达到分析基坑的变形规律并作出准确预测的目的,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处理复杂变形数据存在的不足,将经验模态分解法(EMD)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应用于深基坑变形预测分析中,同时考虑邻近监测点的相关性,构建顾及邻近监测点的EMD-LSTM基... 为达到分析基坑的变形规律并作出准确预测的目的,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处理复杂变形数据存在的不足,将经验模态分解法(EMD)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应用于深基坑变形预测分析中,同时考虑邻近监测点的相关性,构建顾及邻近监测点的EMD-LSTM基坑变形预测模型。以澳门地区某深基坑变形实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基坑南北侧不同监测点数据进行变形预测并与BP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同时设置不同预测步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EMD-LSTM模型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有着更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一定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邻近监测点 变形预测
下载PDF
软式消化内窥镜改良生物荧光法非常规监测点清洗质量检测研究
10
作者 樊莉铭 李晨旭 +1 位作者 张珉浩 王萍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增加消化内窥镜非常规监测点,全面提高消化内窥镜清洗质量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选取2022年9-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用于临床检查的160根普通软式消化内窥镜,通过随机抽样法分别采用传统三磷酸腺苷(ATP... 目的:研究通过增加消化内窥镜非常规监测点,全面提高消化内窥镜清洗质量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选取2022年9-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用于临床检查的160根普通软式消化内窥镜,通过随机抽样法分别采用传统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和改良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方式进行消化内窥镜清洗质量检测,每种检测方式80根。传统ATP检测方式使用ATP表面测试棒采样内窥镜先端部20 cm处外表面与使用ATP水质测试棒采样从内窥镜先端部收集注入钳子管道内腔的40 ml无菌水进行检测;改良ATP检测方式在传统ATP检测方式的基础上在钳子管道出口内表面增加1个非常规监测点,使用无菌采样拭子对消化内窥镜钳子管道出口5 cm处内表面,由里向外旋转取样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清洗质量。结果:在传统ATP检测方式检测结果合格的情况下,改良ATP检测方式在非常规监测点发现消化内窥镜清洗质量阳性物。传统ATP检测方式检测不合格检出率为5.00%(4/80),改良ATP检测方式不合格检出率为25.00%(20/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9,P<0.05)。结论:增加软式消化内窥镜钳子管道出口非常规监测点,能明显地增加消化内窥镜清洗不合格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消化内窥镜清洗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 软式消化内窥镜 非常规监测点 清洗质量 内窥镜消毒合格率
下载PDF
多目标大规模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方法研究
11
作者 潘沁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传统的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方法,只能检测监测点低负压状态,不能确定监测点低负压值,使得监测点可视面积小并且风险地区面积大,因此设计一种多目标大规模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方法。通过计算每一监测点水压值和监测点与上一监测点最大高程... 传统的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方法,只能检测监测点低负压状态,不能确定监测点低负压值,使得监测点可视面积小并且风险地区面积大,因此设计一种多目标大规模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方法。通过计算每一监测点水压值和监测点与上一监测点最大高程正差,确定监测点低负压。在压力监测、流量监测和水质监测三个适应度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多目标大规模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的适应度函数。根据水压变化率可以得到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模型的约束条件需水量影响矩阵,根据需水量影响矩阵建立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模型。监测点应覆盖供水管网的各个部分,考虑供水管网的地理分布、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供水服务的要求,至此完成多目标大规模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多目标大规模供水管网监测点选址方法,选择监测点可视面积大并且风险地区面积小,证明设计的方法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大规模 供水管网 监测点 选址
下载PDF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策略
12
作者 徐平 《区域治理》 2024年第4期152-154,共3页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威胁,土壤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要想实现对污染场地的有效治理,首先应了解土地质量和污染情况,做好环境调查和土壤监测工作,掌握场地污染特征的分布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合理治...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威胁,土壤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要想实现对污染场地的有效治理,首先应了解土地质量和污染情况,做好环境调查和土壤监测工作,掌握场地污染特征的分布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合理治理措施,从而提高环境治理效果。在实际进行土壤监测的过程中应注重监测点的合理布设,确保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为污染场地调查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本文根据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要求对土壤监测点的布设原则、布设方法和布设要点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土壤监测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环境调查 土壤监测点 点位布设
下载PDF
关于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的研究
13
作者 姜峰 邢巍巍 +1 位作者 李翔宇 王杨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项。空气质量监测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而监测点位的优化则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代表性的关键。本文主要...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项。空气质量监测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而监测点位的优化则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代表性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规划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从而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空气质量 监测点
下载PDF
播州区浒洋水监测点观测场迁建设计研究
14
作者 万开华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3期701-703,716,共4页
为了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点观测场迁建设计质量水平,文章通过以播州区浒洋水水土流失监测点迁建项目为例,首先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随后探讨了播州区浒洋水监测点观测场迁建的具体原因,最后从多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些迁建设计措施,... 为了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点观测场迁建设计质量水平,文章通过以播州区浒洋水水土流失监测点迁建项目为例,首先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随后探讨了播州区浒洋水监测点观测场迁建的具体原因,最后从多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些迁建设计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点 迁建设计 设计措施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调整探究
15
作者 张文蕾 王国华 刘梦潇 《新疆环境保护》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结合乌鲁木齐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调整的实际工作情况,阐述了具体的调整依据、原则和过程。经调整,区域声环境监测网格覆盖面积增加了268 km^(2),约为调整前的119.6%;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路段总长度也增加了782.83 ... 结合乌鲁木齐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调整的实际工作情况,阐述了具体的调整依据、原则和过程。经调整,区域声环境监测网格覆盖面积增加了268 km^(2),约为调整前的119.6%;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路段总长度也增加了782.83 km,约为调整前的119.8%。经验证,优化调整后的监测点位能覆盖建成区、空间分布均匀,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可为客观评价乌鲁木齐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区域声环境 道路交通声环境 监测点
下载PDF
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优化调整研究
16
作者 周蓉 罗财勇 任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025-0028,共4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噪声对于评估城市的环境质量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城镇的扩张,许多新的区域也受到了影响,导致这些新的区域容易受到更多的污染,其中包括噪声污染。目前,扩建后建成区的环境质量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声功能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噪声对于评估城市的环境质量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城镇的扩张,许多新的区域也受到了影响,导致这些新的区域容易受到更多的污染,其中包括噪声污染。目前,扩建后建成区的环境质量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声功能区划分调整后,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未随之进行调整,导致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缺乏代表性。基于"科学延续、全面覆盖、均衡布设"的规范,石柱县通过现场踏勘、数据监测、专家论证等环节,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3]的指导下,2022-2023年期间,通过评估该县的地理空间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习惯、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状态,来实现(HJ 640-2012)中所规范的环境噪声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环境噪声 监测点 优化调整
下载PDF
生态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探讨
17
作者 杨秀平 《区域治理》 2024年第4期144-146,共3页
虽然现代工业化建设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效应,却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因此,为更有效地缓解并管控当前的空气污染问题,则需要通过更为精确的监测布设,对不同区域中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从而为后续的... 虽然现代工业化建设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效应,却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因此,为更有效地缓解并管控当前的空气污染问题,则需要通过更为精确的监测布设,对不同区域中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从而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数据资料。在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时,相关部门需要明确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与方法,在掌握相关布设重点的基础上,以提升环境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质量。因此,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予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空气污染监测点 布设
下载PDF
典型城市道路交通加密监测点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永林 吴睿 +4 位作者 杨孝文 杨道源 李悦 王人洁 徐洪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9-939,共11页
基于“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要求,针对目前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加密监测点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相对缺乏这一问题,以移动源为主要大气污染来源的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在典型道路两侧不同点位、不同高度监测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参数... 基于“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要求,针对目前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加密监测点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相对缺乏这一问题,以移动源为主要大气污染来源的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在典型道路两侧不同点位、不同高度监测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参数,同时获取道路车流量和车型信息,探究其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道路两侧及道路同侧不同高度处大气污染物监测浓度均存在差异。PM_(2.5)、PM_(10)浓度随高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在2 m高度处最高,SO_(2)、NO_(2)、CO、O_(3)浓度均呈现随高度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4 m高度处最高。SO_(2)、NO_(2)、PM_(2.5)、PM_(10)、CO小时浓度在05:00—09:00达到峰值,在15:00—17:00达到谷值;而O_(3)小时浓度峰谷值的时间恰好相反。NO_(2)、CO浓度受车流量影响较大,代表时段NO_(2)浓度与重型货车流量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CO浓度与小型客车流量表现出强相关性。监测时段6种污染物日均浓度与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NO_(2)、PM_(2.5)、PM_(10)、CO日均浓度与风速均呈负相关,O_(3)日均浓度与风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加密监测点 大气污染特征 车流量 气象要素
下载PDF
考虑故障不确定性的电压暂降监测点优化配置方法
19
作者 欧阳森 程伟添 刘天马 《电气自动化》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针对现有可观测区域(monitor reach area,MRA)方法未考虑故障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电压暂降监测点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故障不确定性的电压暂降监测点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蒙特卡洛生成典型故障集合,计算故障不确定性MRA矩阵... 针对现有可观测区域(monitor reach area,MRA)方法未考虑故障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电压暂降监测点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故障不确定性的电压暂降监测点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蒙特卡洛生成典型故障集合,计算故障不确定性MRA矩阵以及节点SAFRI指标权重;然后,以传统MRA矩阵和故障不确定性MRA矩阵为约束条件,以节点指标权重为优先级,实现配置数量最小化和优先级权重最大化的暂降监测点优化配置方法;最后,通过IEEE 39节点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可解决现有监测配置对故障不确定性因素考虑不足易产生监测盲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观测区域法 故障不确定性 电压暂降 蒙特卡洛 监测点优化配置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的集中供热小区室温监测点布置原则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修齐 裴晶晶 +1 位作者 刘俊杰 李志伟 《暖通空调》 2023年第6期142-149,20,共9页
室温监测设备的数量确定和空间布置缺乏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实测数据提出了室温监测点的布置原则。针对集中供热调节所需室温特征值,定义了室温合理率、楼间不均匀性和楼内不均匀性的概念。对热用户室温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提出基... 室温监测设备的数量确定和空间布置缺乏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实测数据提出了室温监测点的布置原则。针对集中供热调节所需室温特征值,定义了室温合理率、楼间不均匀性和楼内不均匀性的概念。对热用户室温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提出基于抽样调查原理的室温监测设备最小覆盖率计算方法和基于室温分布特征的室温监测点空间分布原则,为完善智慧供热室温监测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室温监测点 布置原则 热力失调 室温合理率 设备覆盖率 室温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