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湾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布设方法研究——以象山港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秀清 陈琴 +1 位作者 姚炎明 蔡燕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70,共13页
本文在水质污染物扩散模拟的基础上结合港湾生物、水质、水团、水动力等分区特征,确定港湾监测代表单元,结合质心点计算方法,建立港湾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优化布局方法,并在象山港进行示范。结果表明:(1)象山港作为典型半封闭港湾,水交换... 本文在水质污染物扩散模拟的基础上结合港湾生物、水质、水团、水动力等分区特征,确定港湾监测代表单元,结合质心点计算方法,建立港湾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优化布局方法,并在象山港进行示范。结果表明:(1)象山港作为典型半封闭港湾,水交换能力较差,水团分布相对均匀,根据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水质模拟结果及港湾生态分布特征,象山港分成9个区,各区内主要水质指标及生物生态特征基本一致。(2)采用质心点计算方法,在象山港9个区及区间(分界线)共设置16个代表性站位,各站位可作为象山港落潮时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温、盐、生物等指标的监测站位;(3)站位优化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前后2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优化后的16个监测站位能较好地代表象山港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其所表征的监测信息量与现有监测站位的信息量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监测站位 布设
下载PDF
基于地理坐标的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代码设计
2
作者 程玲 张娟 +4 位作者 何健龙 付萍 于广磊 宋秀凯 刘爱英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8期41-43,共3页
为解决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站位编码不统一、不唯一和不稳定等问题,提高监测数据应用水平和海洋信息化能力,文章参考我国渔区编码规则,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站位的地理坐标设计站位代码,并以山东省海域为例具体说明。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代码... 为解决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站位编码不统一、不唯一和不稳定等问题,提高监测数据应用水平和海洋信息化能力,文章参考我国渔区编码规则,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站位的地理坐标设计站位代码,并以山东省海域为例具体说明。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代码由监测区、监测小区和监测点3个部分组成8位阿拉伯数字,将海域按经、纬度各30′划分监测区并顺序编码0000~9999(第1~4位),将每个监测区按经、纬度各3′划分监测小区并顺序编码00~99(第5~6位),将每个监测小区按经、纬度各0.3′划分监测点并顺序编码00~99(第7~8位)。该代码设计规则仅与监测站位的地理坐标相关,具有统一性、唯一性和稳定性,且容量较大,可满足我国海洋环境趋势性监测和绝大部分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监测 监测站位 监测数据 海洋大数据 海洋信息化
下载PDF
深圳近岸海域监测站位的再优化探讨
3
作者 林庆华 李涛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年第4期70-74,共5页
提出了海域监测站位的聚类分级模式, 并根据深圳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监测资料, 对海域监测站位进行聚类分级和再优化探讨, 表明不同评价模式的聚类分级结果非常一致, 优化后的站位所表征的环境质量, 可以等效于原课题监测... 提出了海域监测站位的聚类分级模式, 并根据深圳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监测资料, 对海域监测站位进行聚类分级和再优化探讨, 表明不同评价模式的聚类分级结果非常一致, 优化后的站位所表征的环境质量, 可以等效于原课题监测的环境质量, 并比原常规监测站位更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 监测站位 聚类分级
下载PDF
近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质监测体系构建方法——以莱州湾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岩 李克强 +5 位作者 王修林 梁生康 李雁宾 戴爱泉 卢姗 张龙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74,共6页
水质监测是总量控制实施的重要环节,当前水质监测体系已不能满足总量控制效果评估的需求。为此,本文建立了近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质监测站位布设的聚类抽点检验方法,主要分为源强海域水质响应分析、陆海混合区分析、水质浓度分布聚类分... 水质监测是总量控制实施的重要环节,当前水质监测体系已不能满足总量控制效果评估的需求。为此,本文建立了近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质监测站位布设的聚类抽点检验方法,主要分为源强海域水质响应分析、陆海混合区分析、水质浓度分布聚类分析、初始站位设置、抽点检验分析等5个步骤,并给出了监测项目和频次的建议。以莱州湾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得到的2套优化监测站位,不仅可以对排污口进行有效监控,而且水质平面分布可以准确表征水质分布规律,无论是模拟结果还是监测结果,相似度和相关性均超过90%(P<0.0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本文所建方法有助于中国近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站位布设 总量控制 近岸海域 聚类 抽点检验 莱州湾
下载PDF
模糊贴近度在海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恒振 《交通环保》 1992年第2期1-3,25,共4页
本文提出了海水水质评价的模糊贴近度法,并对大连湾海域16个监测站位的9种污染因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本法是一种平均型的综合评价方法,而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强调极值型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模糊贴近度 海水水质评价 监测站位 大连湾 污染因子 海域 模糊隶属度 模糊子集 海水水质标准 监测
下载PDF
In-situ measurement of atmospheric CFC-11 at the Shangdianzi Global Atmosphere Watch(GAW) Regional Station 被引量:2
6
作者 ZHANG Fang ZHOU LingXi +6 位作者 YAO Bo ZHANG XiaoChun XU Lin ZHANG XiaoLing ZHOU HuaiGang DONG Fan ZHOU LiY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298-304,共7页
An in-situ GC-ECD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halocarbons at Shangdianzi (SDZ) GAW regional station. In this paper, we reported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atmospheric CFC- 11 (CCI3F) mixing ratios from April 2007 to ... An in-situ GC-ECD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halocarbons at Shangdianzi (SDZ) GAW regional station. In this paper, we reported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atmospheric CFC- 11 (CCI3F) mixing ratios from April 2007 to March 2008. The CFC- 11 time series showed large variability. Approximately 62% observed values were filtered as non-background data. The median, 10% and 90% percentiles of CFC-11 background mixing ratios were 245.4 ppt (10-12 mol/mol), 244.6 ppt and 246.1 ppt, respectively; whereas those of non-background CFC- 11 mixing ratios were 254.7, 246.6 and 272.1 ppt,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ckground and non-background CFC-11 mixing ratios were observed between summer and autumn, mainly because of the CFC-11 stored in loam being prone to atmospheric release in hot seasons. Comparison of tile SDZ data with the five AGAGE stations suggested agreement with mid-high latitude Northern Hemisphere stations MHD, THD and RPB. The SDZ data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Southern Hemisphere stations CGO and SMO. Higher CFC-11 mixing ratios measured in different seasons were always associated with winds from the W-WSW-SW sector, indicating that the airflow coming from this wind sector ha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CFC- 11 concentrations. The CFC-11 mixing ratios were higher in autumn and summer than in spring and winter, in which its mixing ratios were very close to the atmospheric background level. This was happened especially when airflow originated from the NNE-NE-ENE-E sector, indicating the air masses coming from these wind directions was relatively cl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Z background CFC-11 seasonal variation win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