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司治理监督机制与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性研究——基于2012年度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长熙 张伟伟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6,共7页
以2013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审计监督等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视角,研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治理情况和外部审计质量等因素能否促进环境信息披露。通过相关性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 以2013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审计监督等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视角,研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治理情况和外部审计质量等因素能否促进环境信息披露。通过相关性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声誉、外部审计质量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面影响,而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比例和独立董事背景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独立董事 外部审计质量 环境信息披露
下载PDF
会计监督治理体系的研究
2
作者 石雅静 《价值工程》 2021年第12期78-79,共2页
会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监督存在监督权配置不合理和监督权实施不恰当的问题。重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和内部审计的会计监督治理结构,优化制度设计、预算约束、绩效考评等会计监... 会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监督存在监督权配置不合理和监督权实施不恰当的问题。重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和内部审计的会计监督治理结构,优化制度设计、预算约束、绩效考评等会计监督治理机制,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进而有利于完善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监督 监督治理结构 监督治理机制
下载PDF
治理监督机制对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论代理理论的适用性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莉 关宇航 顾春霞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理论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显著抑制了过...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理论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显著抑制了过度投资行为,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减弱,缓解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独立董事对过度投资行为存在直接的抑制作用;董事会规模及股权集中度对过度投资行为不存在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公司治理基本功能的解读,完善了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投资行为 治理监督机制 代理理论 管理者过度自信
原文传递
创业导向企业的成长性:激励型与监督型公司治理的作用——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周萍 蔺楠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55,共12页
本文提出企业特性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治理效果的重要变量,并以2010—2012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企业的研发与投资数据构造了创业导向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性的直接效应,并考察了激励型、监督型公司治理机... 本文提出企业特性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治理效果的重要变量,并以2010—2012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企业的研发与投资数据构造了创业导向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性的直接效应,并考察了激励型、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对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性主效应的不对称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创业导向程度正向影响企业成长性;(2)针对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创业导向企业成长性有正向调节作用;(3)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代表的监督机制对创业导向企业的成长性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创业导向企业,激励型与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成长性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并讨论了这一研究结果的意义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导向 激励型公司治理机制 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 成长性
原文传递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ory Boards in Coordination With Audit Committees in China
5
作者 Pao-Chen Lee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2年第12期1250-1263,共14页
China's supervisory mechanism is peculiar in that it integrated the supervisory board (SB) of the German corporate governance (CG) model in 1993, and has simultaneously adopted the audit committee (AC) of the A... China's supervisory mechanism is peculiar in that it integrated the supervisory board (SB) of the German corporate governance (CG) model in 1993, and has simultaneously adopted the audit committee (AC) of the Anglo-American model since 2002.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effectiveness of SBs in coordination with ACs in China. The regulations for Anglo-American and Chinese systems are compared and further evidence is provided through interviewing two governors of all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SSE and of 79 investment corporations in Hangzhou. Both statements indicate that China still faces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meeting the two indexes of independence and expertise of supervision to give effective supervisory functions. Both opinions differed in terms of the co-ordination of SBs and ACs in the future. The evidence presented forms a basis for proposals of how key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ness and co-ordination can be improved to make supervisory functions in China mor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IVENESS audit committee (AC) supervisory board (SB) corporate govemance (CG)
下载PDF
经营者激励的六条基本线索 被引量:2
6
作者 罗虎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经营者 中国 国有企业 激励机制 法人治理监督机制 股权多元化 年薪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