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杨姣
王玲
+2 位作者
张万福
陈阳
官浩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4,共7页
目的探讨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常规胸带的11例患者纳入常规胸带组,将2021年4月...
目的探讨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常规胸带的11例患者纳入常规胸带组,将2021年4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盔甲式胸带的12例患者纳入盔甲式胸带组。成立胸骨裂开修复专项小组,组内责任护士为2组患者指导正确腹式呼吸方法,手术组成员为2组患者开展个性化手术并佩戴相应胸带。统计术后第1天腹式呼吸频率、胸式呼吸频率;患者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自评术后6、24、48、72 h疼痛强度;记录术后第1次主动咳嗽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记录术后拆线时呼吸运动致伤口缝线切割长度;记录术后2周内皮瓣局部有无红肿、渗出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有无伤口裂开或感染等并发症,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价瘢痕情况。结果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腹式呼吸频率为(16.3±1.2)次/min,明显高于常规胸带组的(5.3±1.4)次/min(t=20.00,P<0.05);胸式呼吸频率为(1.2±0.8)次/min,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的(12.4±1.5)次/min(t=22.36,P<0.05)。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6、24、48、72 h疼痛强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t值分别为15.07、14.70、13.66、11.03,P<0.05)。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第1次主动咳嗽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常规胸带组(t值分别为5.51、8.90,P<0.05)。术后拆线时,常规胸带组患者呼吸运动致伤口缝线切割长度为2.0(0,5.0)mm,明显长于盔甲式胸带组的2.0(1.0,2.0)mm(Z=4.10,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盔甲式胸带组患者瘢痕评分为(4.1±1.4)分,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的(5.6±1.4)分(t=2.71,P<0.05)。结论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应用盔甲式胸带可提高腹式呼吸频率,减轻伤口切割力,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加快第1次主动咳嗽和伤口愈合速度,减轻术后瘢痕增生,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
骨
胸
骨切开术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外科皮瓣
盔甲式胸带
原文传递
题名
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杨姣
王玲
张万福
陈阳
官浩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出处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2268)
教育部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2021JH030)。
文摘
目的探讨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常规胸带的11例患者纳入常规胸带组,将2021年4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胸骨裂开修复术且术后使用盔甲式胸带的12例患者纳入盔甲式胸带组。成立胸骨裂开修复专项小组,组内责任护士为2组患者指导正确腹式呼吸方法,手术组成员为2组患者开展个性化手术并佩戴相应胸带。统计术后第1天腹式呼吸频率、胸式呼吸频率;患者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自评术后6、24、48、72 h疼痛强度;记录术后第1次主动咳嗽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记录术后拆线时呼吸运动致伤口缝线切割长度;记录术后2周内皮瓣局部有无红肿、渗出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有无伤口裂开或感染等并发症,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价瘢痕情况。结果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腹式呼吸频率为(16.3±1.2)次/min,明显高于常规胸带组的(5.3±1.4)次/min(t=20.00,P<0.05);胸式呼吸频率为(1.2±0.8)次/min,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的(12.4±1.5)次/min(t=22.36,P<0.05)。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6、24、48、72 h疼痛强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t值分别为15.07、14.70、13.66、11.03,P<0.05)。盔甲式胸带组患者术后第1次主动咳嗽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常规胸带组(t值分别为5.51、8.90,P<0.05)。术后拆线时,常规胸带组患者呼吸运动致伤口缝线切割长度为2.0(0,5.0)mm,明显长于盔甲式胸带组的2.0(1.0,2.0)mm(Z=4.10,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盔甲式胸带组患者瘢痕评分为(4.1±1.4)分,明显低于常规胸带组的(5.6±1.4)分(t=2.71,P<0.05)。结论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应用盔甲式胸带可提高腹式呼吸频率,减轻伤口切割力,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加快第1次主动咳嗽和伤口愈合速度,减轻术后瘢痕增生,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胸
骨
胸
骨切开术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外科皮瓣
盔甲式胸带
Keywords
Sternum
Sternotom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ursing care
Surgical flaps
Armor chest strap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盔甲式胸带在胸骨裂开患者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杨姣
王玲
张万福
陈阳
官浩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