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盖豆
1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6-96,共1页
曾侯乙墓出土。直口,方唇,短颈,深腹,柄较短,喇叭形圈座,腹部两蛇形环耳。盖隆起,中呈圆饼状,方缘,盖面竖立四个对称的兽形环钮,盖缘有三个兽面形衔扣。
关键词 盖豆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纹饰
下载PDF
彩漆木雕龙凤纹盖豆
2
《学习月刊》 2019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木雕 盖豆 彩漆
下载PDF
海岱地区盖豆类器物的渊源及命名问题辨正 被引量:2
3
作者 翟胜利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0,共14页
高柄深腹有盖豆是春秋战国时期海岱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礼器类型,其渊源及命名问题在学界多有争议。结合该地区商周时期的饮食文化传统以及相关青铜礼器的演变脉络和更替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自商代至战国时期,盖... 高柄深腹有盖豆是春秋战国时期海岱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礼器类型,其渊源及命名问题在学界多有争议。结合该地区商周时期的饮食文化传统以及相关青铜礼器的演变脉络和更替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自商代至战国时期,盖豆类铜器的形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其命名也存在诸多时代和区域文化差异。春秋战国时期的盖豆应该是商周时期簋、敦类盛食器逐渐小型化、高足化的产物。簋、豆、锜、、登、敦等诸多铜器自名反映了簋、敦、豆等几种食器类型之间发展演变、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也反映了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在语言文字、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客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豆 海岱文化
原文传递
猎宴雄风 中山之韵——战国中山国狩猎宴乐图铜盖豆赏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鹏 《收藏家》 2022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青铜豆出现自商朝晚期,在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达到鼎盛,作为重要礼器,与鼎、壶组合随葬于大中型墓葬之中,一直延续至两汉时期才最终消失。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狩猎宴乐图铜盖豆便是一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铜豆。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宴乐图 两汉时期 盖豆 春秋晚期 中山国 商朝 礼器
原文传递
山西侯马下平望两座东周墓 被引量:9
5
《文物世界》 1993年第4期52-60,66-104,共11页
下平望村位于侯马市晋都新田遗址的西北,距侯马市大约4公里,村西紧临汾河,村东有平望古城遗址,村东南有南北两条小沟。经实地调查,发现有不少墓悬挂在沟边断崖上,确认两沟周围是一处分布密集的大型东周墓地,墓地接近平望古城西城墙(图一... 下平望村位于侯马市晋都新田遗址的西北,距侯马市大约4公里,村西紧临汾河,村东有平望古城遗址,村东南有南北两条小沟。经实地调查,发现有不少墓悬挂在沟边断崖上,确认两沟周围是一处分布密集的大型东周墓地,墓地接近平望古城西城墙(图一)。 1973年夏,村民在北沟发现数件铜器,我站闻讯后即派人进行现场清理,确认系一墓葬因雨水冲刷塌陷后暴露的随葬品,该墓编号为M1001。1977年冬,在M1001西侧约 200米处,又发现一座墓,编号为M1002。现将两墓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遗址 墓主 平望 瓦纹 弦纹 鼓腹 圈足 环首刀 铜带钩 盖豆
下载PDF
中山国灵寿城遗址陶器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应祺 李恩佳 《文物春秋》 1991年第4期33-38,共6页
战国时期灵寿城遗址是中山国后期的都城,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县三汲乡。从一九七四年调查、发掘以来,至今已十多年。尤其中山王墓简报发表以后,关于中山国的文章发表很多,但多侧重于中山国史、古文字、货币等方面的论述文... 战国时期灵寿城遗址是中山国后期的都城,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县三汲乡。从一九七四年调查、发掘以来,至今已十多年。尤其中山王墓简报发表以后,关于中山国的文章发表很多,但多侧重于中山国史、古文字、货币等方面的论述文章。近几年相继发表了城址勘探、调查报告和部分遗址的发掘材料,为研究中山国出土文物的系列发展阳横向关系等问题,提供了资料。本文根据已经发表的材料,对中山国都城遗址出土的陶器(主要是生活器皿)作一探讨,并尝试性地给予分期,因为材料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望行家、学者给予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灵寿 中山王墓 鲜虞 弦纹 横向关系 灰陶 圈足 绳纹 盖豆
下载PDF
封面、封底介绍
7
作者 陈丽新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曾侯乙墓 彩绘龙凤纹盖豆 漆器艺术 战国时期
下载PDF
临朐县西朱封龙山文化重椁墓的清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临朐县文物保管所 +2 位作者 李曰训 宫德杰 韩树鸣(绘图) 《海岱考古》 1989年第1期219-224,共6页
西朱封遗址位于临朐县城南5公里的西朱封村南一高台地上,俗称'银子崖'(图一)。弥河流经遗址的东南、东面。遗址高出周围地面2~3米,现存面积约54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4米。东部与西南部因平整土地和挖土,巳受到严重破坏。据调... 西朱封遗址位于临朐县城南5公里的西朱封村南一高台地上,俗称'银子崖'(图一)。弥河流经遗址的东南、东面。遗址高出周围地面2~3米,现存面积约54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4米。东部与西南部因平整土地和挖土,巳受到严重破坏。据调查,遗址东部和西南部均为龙山文化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朱封 弦纹 平整土地 弥河 村南 假圈足 平底盆 城南 盖豆 灰陶
原文传递
临淄东古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5
9
作者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城遗址博物馆 +3 位作者 朱玉德 魏成敏 刘统爱(摄影) 安立华(绘图) 《海岱考古》 1989年第1期283-291+415,共9页
东古城村位于临淄齐国故城大城东北,该村的东部和北部分布着许多古墓葬。当地农民用土时,经常有墓葬发现,并出土一些随葬器物。为了防止文物继续遭到破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文物工作队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勘探,并于1980—1981年... 东古城村位于临淄齐国故城大城东北,该村的东部和北部分布着许多古墓葬。当地农民用土时,经常有墓葬发现,并出土一些随葬器物。为了防止文物继续遭到破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文物工作队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勘探,并于1980—1981年先后进行了三次清理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工作队 随葬器物 临淄齐国故城 发掘简报 灰陶 二层台 盖豆 圈足 墓主 竖穴墓
原文传递
临澧九里双峰包商包大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郑元日 《湖南考古辑刊》 199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九里位于临澧县北部,属湘西北武陵山脉的刻本山向洞庭湖区盆地过渡的丘陵地带,现为九里乡茶场。丘陵地带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北临涔水,向南约10公里即澧水,东面和南面为澧阳平原。调查资料表明,在此地区发现了战国楚墓400... 九里位于临澧县北部,属湘西北武陵山脉的刻本山向洞庭湖区盆地过渡的丘陵地带,现为九里乡茶场。丘陵地带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北临涔水,向南约10公里即澧水,东面和南面为澧阳平原。调查资料表明,在此地区发现了战国楚墓400座。其中保存有高大封土堆的大型墓葬24座。(参见《湖南考古集刊》第3集第87页九里墓区分布示意图)。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楚墓 二层台 文物保护单位 临澧县 盖豆 兽面 铜盖弓帽 包商 分布示意
原文传递
从曾侯乙墓衣箱、鸳鸯盒、木鹿雕饰看其礼制
11
作者 黄敬刚 郝勤建 《中华文化画报》 2012年第5期92-99,共8页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箱共8件,其类型有衣箱、酒具箱、食具箱三类(《曾侯乙墓》)。其中衣箱5件,都在曾侯乙墓东室出土。箱盖与箱身用整块木头凿制而成。从造型上看是矩形,盖呈拱形。
关键词 曾侯乙 木鹿 漆画艺术 箱盖 盖豆 花纹图案 鼓座 神兽 战国早期 弋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