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看《盗魂铃》谈侯丹梅
- 1
-
-
作者
陈亚泰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共1页
-
-
关键词
侯丹梅
《盗魂铃》
中国
京剧艺术
艺术风格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K825.7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怀旧《盗魂铃》兼谈猪脸谱
- 2
-
-
作者
傅学斌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4,共1页
-
-
关键词
京剧脸谱
猪八戒
盗魂铃
谱式
梅山七怪
脸谱集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盗魂铃
- 3
-
-
作者
周锐(文/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2年第6期14-17,共4页
-
文摘
“一马离了西凉界--”这是《武家坡》中薛平贵唱的西皮导板,导板一般是在幕后唱的。可走出来的却不是薛平贵,而是猪八戒。猪八戒去探山,一边溜达着,一边唱戏解闷儿。猪八戒唱第二句:“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
-
关键词
杨延昭
薛平贵
导板
猪八戒
盗魂铃
《武家坡》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现代帮会与海派戏曲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良材
-
出处
《上海艺术家》
1994年第2期36-39,共4页
-
文摘
上海帮会对戏曲艺术的插手,如同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一样,确实是构成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重要源头,是形成恶性海派戏曲的罪魁祸首之一。
-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
腐朽文化
周信芳
春轩
杜月笙
徐丽仙
《四郎探母》
盗魂铃
四大名旦
筱丹桂
-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十二生肖戏
- 5
-
-
作者
李炎锠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9-49,共1页
-
文摘
三十年代名演员联合登台演出很时行,不但声势大,而且又能团结艺术界人士。著名戏曲艺术家翁偶虹先生在北京就组织过一台“十二生肖戏”,名剧目、名演员,珠联璧合,可谓盛传一时。这台生肖戏阵营如下:“子鼠”戏为《访鼠测字》,雷振华饰况钟、高德仲饰娄阿鼠。“丑牛”戏为《小放牛》,李金鸿饰村姑、慈少泉饰牧童。“寅虎”戏为《武松打虎》,姚世茹饰武松。“卯免”戏为《白免记》,叶盛兰饰咬脐郎、张玉英饰李三娘。“辰龙”戏为《拿飞龙》,孙毓堃饰金头大仙?八壬摺毕肺肚嗌叩量狻?李金鸿饰小青。“午马”为戏为《敬德洗马》(即《御果园》)
-
关键词
御果园
叶盛兰
德仲
戏曲艺术家
孙毓
武松打虎
张玉英
李三娘
小放牛
盗魂铃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上海早年的戏院和演出(续四)
- 6
-
-
作者
郑逸梅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9-23,共5页
-
文摘
如果拿一出七八十年前的新剧,在今年的舞台上演出,观众肯定会嗤之以鼻,感到庸俗不堪的,但是任何事物,有它的发展过程,科技如此,文艺也同样。唐宋人所画山水,其中的人物和马匹,在比例上都是失调的,因为他们没有学过透视学、人体结构等,在文革中,动辄以否定过去,以肯定现在,这是很不对的。新剧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中一个环节,尽管用现在目光看来是不大行的,但在当时确实盛行一时,几乎席卷了大部分舞台。因为在上世纪末,当时昆剧、徽剧俱已衰落,皮簧戏乃一跃而起,它融合了昆剧、秦腔。
-
关键词
光裕社
盗魂铃
人体结构
徐凌云
透视学
庸俗不堪
谭鑫培
冯小隐
戏场
说书的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海派与麒派
- 7
-
-
作者
卫明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9,共4页
-
文摘
(一) 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衰亡,盛极一时的正宗的京派京剧,面临着危机。最主要的标志是当时执京剧之牛耳,被称之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的趋于下坡。1911年(民国元年)秋,谭鑫培第六次来到上海,在二马路大新街新舞台演出,时年六十六岁。一代宗师,演玩笑戏《盗魂铃》,反串猪八戒,本想耍个噱头,不从高台上翻下来,而爬下来,不料却被喝了倒彩。当然,演员在台上,难免有失误或者是不被观众理解的时候,谭鑫培吃倒彩,是属于后者。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遇到这种情形,而且并非新的改革。
-
关键词
麒派
谭鑫培
盗魂铃
周信芳
舞台演出
四大须生
潘烈士投海
徐策跑城
大新街
民国元年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繁荣京剧演出三题
- 8
-
-
作者
王琯珑
-
出处
《上海戏剧》
1987年第4期15-16,共2页
-
文摘
如何振兴京剧,近年来一些专家、观众“述之备矣”。只是我总觉得理论上谈得多了,针对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却较少。为此,不揣冒昧,我想根据京剧艺术的固有特点,就如何繁荣京剧演出,提高京剧上座率,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一、十二生肖戏及其他观众普遍反映目前京剧上演的剧目贫乏,这是现在京剧上座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生也晚,赶不上清末明初的京剧鼎盛时期。
-
关键词
盗魂铃
李少春
贺玉钦
袁世海
反串戏
郭玉昆
叶盛兰
孙正阳
马富禄
锁五龙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冰清玉洁 布衣坤伶——记著名京剧演员白玉薇
- 9
-
-
作者
路顺
-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70,共3页
-
文摘
白玉薇是三十年代参加中华戏曲学校学习京剧的,工青衣、花旦。在校的德、和、金、玉、永五班中,她是玉字班的学员。因学业成绩突出,白玉薇和李玉茹、侯玉兰、李玉芝被称为“四块玉”。四十年代,白玉薇在北平、上海等地,享有盛誉,被观众誉为“布衣坤伶”。这个雅号的由来,并不单纯意味着白玉薇生活中穿着打扮朴素、大方,而更因为她不论是做戏或者为人处事,都非常严肃、正派。
-
关键词
京剧演员
李玉茹
戏曲学校
四块玉
《四郎探母》
盗魂铃
佘赛花
梅兰芳先生
三盗
铁镜公主
-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
-
题名论京剧“玩笑戏”
- 10
-
-
作者
崔伟
-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17,共7页
-
文摘
亟待重视和研究的“玩笑戏”在京剧艺术丰富多彩的剧目中,有一类饶有特色的喜剧。它们多以丑角演员为主,以市井小戏的形式出现。这类剧目多无严格的历史真实可考,但题材、人物、形式上却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它们风格清新、形象生动、语言辛辣、极富机趣,特别是经过历代京剧丑行艺术家的辛勤创造,更是焕发出一种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京剧艺术的一笔宝贵遗产。
-
关键词
机趣
历史真实
打面缸
打灶王
中国戏曲史
望江亭
地方戏曲
双摇会
盗魂铃
民间戏剧
-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
-
题名猪年趣话猪八戒
- 11
-
-
作者
苏宗仁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0,共3页
-
-
关键词
盗魂铃
盘丝洞
月霞
猪八戒
老生
-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京剧《七彩环》——苦涩味的喜剧
- 12
-
-
作者
安葵
-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6-47,共2页
-
文摘
富有革新探索精神的武汉市京剧团最近演出了一出现代喜剧《七彩环》。它借鉴了滑稽戏和《盗魂铃》之类的传统戏的手法,在演唱中融进了不同的流派唱腔、传统戏的乐句、流行歌曲乃至日本民歌的曲调,反映出生活中偶然的出人意料的变化和主人公梦境般的奇思异想。这种带滑稽、怪异色彩的形式满足了年轻观众追求新奇的审美要求,与其嘲讽生活中的俗随现象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演出受到观众的欢迎。
-
关键词
盗魂铃
流派唱腔
武汉市京剧团
苦涩味
奇思异想
出生活
烂柯山
喜剧性格
内容和形式
沙兰
-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观众爱看“娱乐戏”
- 13
-
-
作者
苏宗仁
-
出处
《中国京剧》
1993年第3期57-57,共1页
-
文摘
笔者看了近五十年京剧,也算得上是老戏迷了。随着时光的流逝,有许多戏已渐渐淡忘。至今还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艺术大师们的经典名剧、流派创始人的独家精品外,最难忘怀的就是那些轻松活泼、赏心悦目、逗趣引乐的玩笑戏、反串戏。如童芷苓的《纺棉花》,童芷苓、刘斌昆的《大劈棺》,言慧珠的《戏迷小姐》,宋宝罗的《戏迷家庭》,李万春。
-
关键词
童芷苓
反串戏
大劈棺
言慧珠
李万春
盗魂铃
纺棉花
《曹操与杨修》
打面缸
《四郎探母》
-
分类号
J825.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艺海苦寻者——漫说上海京剧院武旦方小亚
- 14
-
-
作者
萧山
-
出处
《中国京剧》
1992年第5期6-8,共3页
-
文摘
方小亚,她不似那些一 头与缪斯撞个满怀的幸运儿。她的成功、浸透着长年的汗水、心血。她是强者,是在浩瀚艺海中苦苦寻觅艺术真蕴的强者。她成器晚矣,但步履实坚,塑造的舞台形象真切丰满、可看耐看。 (一) 大凡对有成就的艺术家,人们就要追溯他们的艺术起点,梳理他们与生俱来的丝丝缕缕。方小亚,这个降生於烽火岁月、军旅之中的女娃。幼时几乎是在挑筐里、马背上,随父母征战、辗转、
-
关键词
上海京剧院
艺海
舞台形象
丝丝缕缕
盘丝洞
汇报演出
盗魂铃
戏曲学校
性格化表演
戏剧表演
-
分类号
J825.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缅怀父亲──李宗义
- 15
-
-
作者
李光
-
出处
《中国京剧》
1994年第2期12-13,共2页
-
文摘
缅怀父亲──李宗义李光我的父亲,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宗义于1994年2月14日安祥地离开了我们,走完了他八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作为长子,我的心情格外沉痛。只要闭上眼睛,父亲几十年来认真演戏、谦虚做人、严格课子、献身艺术的一件件往事就会浮现在我的面前。父...
-
关键词
李宗义
京剧表演艺术
余叔岩
中国京剧院
斩黄袍
江汉渔歌
盗魂铃
辕门斩子
北京京剧院
京剧团
-
分类号
J81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京剧的盛世:戏子给皇帝立规矩
- 16
-
-
作者
周斌
-
出处
《中外文摘》
2013年第18期55-56,共2页
-
文摘
戏子给皇帝立规矩最初,京剧是老生称雄的时代,在"生旦净末丑"诸行中,生行演员往往既是戏里的主角,也是戏班的班主。程长庚是京剧第一代成大名的艺人,是老生"三鼎甲"之首(另两位是余三胜、张二奎)。老生戏贵在唱功,程长庚坐的是徽班,又学过昆曲,在唱腔上兼收了昆腔及山陕等乱弹诸腔的优点。程长庚的嗓音与唱法更是当时的梨园圈一绝,唱起来时,旋律上质朴而没有多少曲弯之处,沉雄爽朗,令听者听罢回肠荡气,油然起敬慕之心。
-
关键词
张二奎
余三胜
立规矩
谭鑫培
程砚秋
徽班
生行
荀慧生
盗魂铃
尚小云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