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能力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晓培 曹国凡 蒋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诊断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能力。方法选取200例200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正常组73例73眼、视野前POAG组46...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诊断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能力。方法选取200例200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正常组73例73眼、视野前POAG组46例46眼、早期POAG组81例81眼。观察OCTA所得视神经纤维层内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ies,RPC)的分布情况,采用分形维数的方法对不同受试者的RPC层各血管参数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视野前POAG组、早期POAG组间OCTA各血管参数:大血管占比[(39.29±6.40)%、(34.94±7.56)%、(29.00±6.56)%]、毛细血管占比[(39.24±7.47)%、(31.29±4.57)%、(25.53±4.18)%]、毛细血管间隙占比[(15.58±5.40)%、(26.25±8.04)%、(33.42±8.46)%]和无血管区占比[(5.89±3.47)%、(7.53±3.97)%、(12.16±5.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视野前POAG组与正常组相比,毛细血管占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5。早期POAG组与正常组相比,大血管占比的AUC为0.897,毛细血管占比的AUC为0.944。结论 OCTA作为一种方便无创的可测量视盘血流的血管造影技术或可为POAG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野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的测量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小玲 焦亚 +3 位作者 贺文山 黄银花 付碧波 叶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6-401,共6页
目的探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各参数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中的诊断能力,并比较OCTA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8月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诊断为POAG的患者54例95眼,同期纳... 目的探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各参数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中的诊断能力,并比较OCTA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8月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诊断为POAG的患者54例95眼,同期纳入正常对照者48人96眼。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OCTA检查,获得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黄斑区深层毛细血管密度、视盘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层(RPC)内各区毛细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层厚度、黄斑全层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POAG组与正常对照组OCTA参数的差异,建立各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诊断POAG的能力;并对各血管参数与视野M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AG组黄斑区及视盘RPC层各区毛细血管密度均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OAG组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黄斑区深层毛细血管密度、视盘周围RPC层毛细血管密度、视盘RPC层平均毛细血管密度、视盘RPC层(上方、下方、鼻侧、颞侧)毛细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全层厚度及黄斑区GCC层厚度与MD值均存在正相关(r=0.586、0.352、0.610、0.592、0.598、0.589、0.445、0.587、0.578、0.530、0.609,均P<0.01),视盘内RPC层毛细血管密度与MD值无相关性(r=0.174,P=0.111)。各血管参数诊断POAG的AUC值为0.623~0.927,其中诊断能力最高的是视盘RPC层平均毛细血管密度,AUC值为0.927。结论OCTA测得的各参数均对POAG有一定的诊断能力,且除视盘RPC层内毛细血管密度外,余各血管参数均与MD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血管密度 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 视网膜神经节 视网膜神经纤维
下载PDF
PERG联合OCTA技术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顾修凤 郭建新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6期142-147,共6页
目的对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在青光眼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早期发现、诊断青光眼,评估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 目的对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在青光眼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早期发现、诊断青光眼,评估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对同一时间段内的51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5例正常对照者均行OCTA、PERG及眼科常规检查,检测视盘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不同方位的视盘神经纤维层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密度(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ies density,RPCD)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T),检测PERG中N95波幅及潜伏期大小。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能力,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PCD、RNFLT、N95波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早、中、晚期青光眼组比较,中、晚期的RPCD值在各个方位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均RPCD、下方RPCD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青光眼分期的进展,盘周毛细血管密度逐渐降低。N95波幅及潜伏期在对照组与早期青光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组患者N95波幅较对照组低,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在早期青光眼组,RPCD参数中平均RPCD具有最高的AUC值为0.942,RNFLT参数中平均RNFLT具有最高的AUC值为0.975,N95波参数中N95波幅具有最高的AUC值为0.864,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最高为0.996。结论OCTA、PERG是青光眼监测的重要手段,可作为青光眼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方式,OCTA、PERG、OCT等联合检查可有效地帮助临床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及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图形视网膜电图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扫描成像 视盘神经纤维层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密度
下载PDF
158只健康眼黄斑及视神经血管特点及与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侯文博 冯俊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第15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眼黄斑及视神经血管密度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58只健康眼的OCT血流成像技术(OCT angiography,OCTA)的数据,收集黄斑区表层毛细血管(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和深层毛细血管(deep capill... 〔目的〕探讨健康眼黄斑及视神经血管密度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58只健康眼的OCT血流成像技术(OCT angiography,OCTA)的数据,收集黄斑区表层毛细血管(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和深层毛细血管(deep capillary plexus,DCP)的血管密度(Vessel Density,VD)、视神经VD、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 thickness)等相关参数.对黄斑区各分区的SCP及DCP的VD、以及视神经各分区的VD进行统计学描述,比较黄斑不同分区间VD的差异、SCP与DCP间的差异、视神经不同分区间VD的差异,并将VD与视网膜厚度、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黄斑深层VD高于表层VD(P<0.05);黄斑中心凹旁区VD最高,中心凹VD最低(P=0.000);视神经以盘周毛细血管区VD最高(P=0.001);黄斑中心凹VD与黄斑中心凹的视网膜厚度相关(P=0.000);除了视盘上方颞侧区外,余各区VD均与对应区域的RNFL厚度相关(P<0.05);黄斑区SCP的VD与DCP的VD相关(P<0.05);黄斑SCP的VD及DCP的VD均与视神经VD相关(P<0.05);〔结论〕OCTA的应用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正常视网膜黄斑区及视神经的血管分布特点,可能为某些眼病早期诊断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密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技术 盘周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剔络养血明目方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及对视神经血流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文博 冯俊 +1 位作者 陈杰 王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08-115,共8页
目的:探讨剔络养血明目方对青光眼患者最佳矫正视力(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野等改善的作用,分析该方剂对视神经血流密度(vessel density,VD)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 thic... 目的:探讨剔络养血明目方对青光眼患者最佳矫正视力(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野等改善的作用,分析该方剂对视神经血流密度(vessel density,VD)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 thickness)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采用剔络养血明目方治疗的117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共计234只眼的临床数据;回顾剔络养血明目方治疗的57只眼作为治疗组,另选取性别、年龄、疗程相匹配的未行该方治疗的57只眼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BCVA,视野平均敏感度(value and mean sensitivity,MS),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的变化。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分析治疗前后视神经VD及RNFL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BCVA提升(P=0),MS值增加(P=0),MD值减小(P=0.001),整个视盘扫描区域(P=0),视盘内(P=0.004)及盘周各分区(P<0.05)的VD增加,RNFL厚度(除视盘下方鼻侧区外)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MS增加(P=0.003),MD减少(P=0.024),对照组视野各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眼压稳定在目标眼压范围内的青光眼患者,剔络养血明目方能够改善其视功能和视神经VD,但对RNFL厚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剔络养血明目方 青光眼 血流密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技术 盘周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