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激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振宇 李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682-5685,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激酶(PBK)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546例EC和35例非癌组织的mRNA表达数据,同时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联盟(CPTAC)数据... 目的分析和探讨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激酶(PBK)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546例EC和35例非癌组织的mRNA表达数据,同时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联盟(CPTAC)数据库获得100例EC和31例非癌组织的蛋白表达数据,利用UALCAN数据库研究PBK在E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与非癌组织比较,PBK mRNA和蛋白在EC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不同分期、种族、年龄、更年期状态、组织类型和P53突变情况患者的PBK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癌组织(P<0.05),其中浆液性癌患者的PBK mRNA水平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P<0.05),P53无突变患者的PBK mRNA水平显著低于P53有突变患者(P<0.05);不同分期、种族、年龄、组织类型、P53/视网膜母细胞瘤(Rb)和WNT相关通路状态患者的PBK蛋白水平较非癌组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且浆液性癌患者PBK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P53/Rb相关通路改变患者的PBK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不同分期、种族、年龄、组织类型、P53/Rb和WNT相关通路状态患者的磷酸化PBK蛋白(p-PBK)水平较非癌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P53/Rb相关通路有改变的患者的p-PBK也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1)。结论PBK蛋白在EC患者组织中显著上调,且其表达上调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激酶(PBK)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PDZ支架蛋白PDZK1通过PDZ1与PDZ3结构域与磷脂酶Cβ2羧基末端PDZ结合模块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严瑾 刘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1-998,共8页
磷脂酶Cβ(PLCβ)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磷脂酶Cβ可以产生3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二乙酰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和质子.在果蝇中,磷脂酶Cβ通过它的羧基末端... 磷脂酶Cβ(PLCβ)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磷脂酶Cβ可以产生3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二乙酰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和质子.在果蝇中,磷脂酶Cβ通过它的羧基末端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PBM)与盘状同源区域(PDZ)支架蛋白—失活无后电位D蛋白(INAD)相互作用,从而调节果蝇的光信号传导.在哺乳动物中,磷脂酶Cβ家族有4个亚型,每1个亚型的羧基末端都有1个典型的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这一结构特点提示我们,磷脂酶Cβ可能通过其羧基末端的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与盘状同源区域支架蛋白相互作用,进而调节它们自身的细胞定位和功能.然而,目前仍对哺乳动物磷脂酶Cβ家族的盘状同源区域结合蛋白知之甚少.本文运用分析型凝胶过滤和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磷脂酶Cβ亚型的羧基末端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与不同盘状同源区域蛋白质的结合.结果表明,磷脂酶Cβ2的羧基末端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可以特异地与含有4个盘状同源区域的支架蛋白—盘状同源区域蛋白1(PDZK1)以2∶1的方式相互结合.进一步的测定显示,磷脂酶Cβ2羧基末端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在盘状同源区域蛋白1上的结合位点为第1和第3个盘状同源区域,而它们与磷脂酶Cβ2的解离常数分别为11.8±3.4μmol/L和33.3±8.7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β 盘状同源区域 盘状同源区域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