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朝前期关外三京的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禹浪 刘述昕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清朝历史的研究中,习惯上把女真(满族)的兴起至清军入关前这段历史称为清朝前史,而这一历史时段又被称作"清朝前期"。16世纪下半叶,女真族在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后金政权。由于军事、经济实力... 在清朝历史的研究中,习惯上把女真(满族)的兴起至清军入关前这段历史称为清朝前史,而这一历史时段又被称作"清朝前期"。16世纪下半叶,女真族在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后金政权。由于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治抱负的驱使,以及对明军战争的胜利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财富与雄心壮志,致使后金的创立者努尔哈赤及其继任者清太宗皇太极把战略发展的重点,逐渐南移到浑河上游、下游和太子河下游流域,并在这一地区先后营建了三座京城,即兴京、东京、盛京,并两度迁都,即1621年从兴京赫图阿拉迁都东京辽阳城,1625年从东京辽阳城迁都沈阳盛京城。这一迁都的壮举,实为女真人变家为国、变部为族的历史过程的缩影。本文以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有关研究成果,对清朝前期在辽东地区建立的三座京城——兴京赫图阿拉城、东京辽阳城以及盛京沈阳进行初步的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前期 兴京赫图阿拉 东京辽阳 盛京沈阳
下载PDF
近30年来清前期“关外三京”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禹浪 许盈 《黑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0-100,共11页
学术界对于清朝历史的研究,一般把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公元1616年),到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公元1644年)这28年的历史称为"清前史"。在清前史研究的过程中,清史学界对于清前期的"关外三京",即兴京(... 学术界对于清朝历史的研究,一般把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公元1616年),到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公元1644年)这28年的历史称为"清前史"。在清前史研究的过程中,清史学界对于清前期的"关外三京",即兴京(赫图阿拉城)、东京(辽阳城)、盛京(沈阳城)的研究长盛不衰。近30年来,史学界对于清朝前史中"关外三京"的研究成果丰富,对其做一概要综述,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关外三京"在清前期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京赫图阿拉 东京辽阳 盛京沈阳 清前史
下载PDF
从盛京观感看朝鲜对清态度之变化——以燕行使《北行日记》《入沈记》为中心
3
作者 刘啸虎 武颖晨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1期84-94,共11页
明清时期,朝鲜与中国保持着典型的宗藩关系。盛京(今沈阳)作为清入关前的发祥之地和入关后的陪都,地位重要。燕行使录中有关盛京的记述因而较多。本文以明崇祯年间《北行日记》与清乾隆年间《入沈记》两文本为中心,通过对比两代朝鲜使... 明清时期,朝鲜与中国保持着典型的宗藩关系。盛京(今沈阳)作为清入关前的发祥之地和入关后的陪都,地位重要。燕行使录中有关盛京的记述因而较多。本文以明崇祯年间《北行日记》与清乾隆年间《入沈记》两文本为中心,通过对比两代朝鲜使臣的盛京观感和对清朝的直观感受,研究了朝鲜对清态度及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变化。作为明清藩属国的朝鲜,明清易代后对清态度从完全厌恶逐渐转变为部分认同,自诩为“小中华”的“华夷观”则始终不改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行日记》和《入沈记》正是为理解这种复杂矛盾的态度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燕行录 盛京(沈阳) 《北行日记》 《入沈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