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前笔名考及著述拾遗
1
作者 郭建鹏 《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38-168,共31页
卢前出版《春雨集》前,他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及单行本尚不明晰,后世相关著述、评传等大多以《春雨集》为起点,认为卢前是以新体诗创作登上文坛的。其实不然。卢前在南京高师读书时期即开始发表作品,涉及现代诗、小说、旧体诗词曲及翻译... 卢前出版《春雨集》前,他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及单行本尚不明晰,后世相关著述、评传等大多以《春雨集》为起点,认为卢前是以新体诗创作登上文坛的。其实不然。卢前在南京高师读书时期即开始发表作品,涉及现代诗、小说、旧体诗词曲及翻译作品,不过这时用的是原名卢正绅和鲜为人知的笔名园丁。还有很多发表在报刊上的文字因诸多原因而成为遗珠,今经过整理,示之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名 报刊
下载PDF
文化交流交融与卢前《西域词纪》的中华文化观
2
作者 成湘丽 金玉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9期112-117,共6页
结合卢前《新疆见闻》所记1946年随于右任在新疆的具体行程,可以了解到卢前在新疆丰富的文化交游活动和散曲集《西域词纪》中表现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戏剧文化等的具体历史语境。《西域词纪》体现了卢前展现新疆民俗风情... 结合卢前《新疆见闻》所记1946年随于右任在新疆的具体行程,可以了解到卢前在新疆丰富的文化交游活动和散曲集《西域词纪》中表现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戏剧文化等的具体历史语境。《西域词纪》体现了卢前展现新疆民俗风情、发掘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关联性的积极作为,卢前在新疆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也体现出现代行旅新疆的知识精英对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方式的深入思考。梳理卢前《西域词纪》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近现代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为新疆和平稳定和民族团结大业提供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词纪》 《新疆见闻》 文化交融 中华文化观
下载PDF
《青楼韵语广集》:任中敏与卢前一段被尘封的书缘
3
作者 王文君 《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现藏于台湾地区图书馆的《青楼韵语广集》是现代散曲研究的奠基者任中敏先生的旧藏。书中有他自编的《青楼韵语广集分人目次》,此外还有与卢前手书跋语数则。该书揭开了任中敏与卢前一段被尘封的书缘,从中不仅可以一窥散曲研究开创期的... 现藏于台湾地区图书馆的《青楼韵语广集》是现代散曲研究的奠基者任中敏先生的旧藏。书中有他自编的《青楼韵语广集分人目次》,此外还有与卢前手书跋语数则。该书揭开了任中敏与卢前一段被尘封的书缘,从中不仅可以一窥散曲研究开创期的情况,也可见一代学人的学术交流,展现了一种优良的学术传统。卢前跋语中提到的变卖此书筹资建学一事,更可见任中敏先生投身教育的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楼韵语广集》 任中敏 散曲研究
下载PDF
论卢前《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杜运威 马大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卢前以"天下兴亡、匹夫责在"的豪情壮志和"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观,创作出抗战文学史不应忽视的重要词集《中兴鼓吹》。内容上,它刻画抗战时事最为完整深刻,尤其对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事迹的歌颂成为其开拓新词境的... 卢前以"天下兴亡、匹夫责在"的豪情壮志和"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观,创作出抗战文学史不应忽视的重要词集《中兴鼓吹》。内容上,它刻画抗战时事最为完整深刻,尤其对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事迹的歌颂成为其开拓新词境的重要特质,使词承担起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情绪这一时代使命;艺术风格上,它"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用旧技巧写出新意境",一洗词坛严守四声、靡弱不振的"病态"现状,使词坛掀起慷慨悲壮的稼轩雄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鼓吹》 抗战词坛
下载PDF
曲名遮蔽下的词坛名家:吴梅、卢前词合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大勇 陈秋丽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59,共7页
20世纪学术界以曲学著称的两位大师吴梅、卢前其实亦是非常优秀的词人,但长期为学界所轻忽。吴梅建立在史论融通的《词学通论》基础上的词创作情真意挚、浑厚博丽,给我们锤炼出了一个立体而血肉丰盈的人格剪影。而其弟子卢前"将我... 20世纪学术界以曲学著称的两位大师吴梅、卢前其实亦是非常优秀的词人,但长期为学界所轻忽。吴梅建立在史论融通的《词学通论》基础上的词创作情真意挚、浑厚博丽,给我们锤炼出了一个立体而血肉丰盈的人格剪影。而其弟子卢前"将我手,写余心",继承乃师"词教"并有所发扬,其《中兴鼓吹》既是抗战诗词史的重要一页,也是20世纪一部极具特色的词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 霜厓词录 中兴鼓吹 望江南论词词
下载PDF
喜饶嘉措在内地传播藏族诗学的历史见证——从卢前诗作看民国期间喜饶嘉措对国家所做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偓 杨万友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6-30,41,共6页
文章通过对卢前五首旧体诗歌、散曲和有关文章的剖析,见证了喜饶嘉措在上个世纪抗战期间在内地文化界、教育界传播藏族诗学,介绍藏族诗人的重要事实,论证了喜饶嘉措为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所做的杰出贡献,颂扬其为国家前途,、... 文章通过对卢前五首旧体诗歌、散曲和有关文章的剖析,见证了喜饶嘉措在上个世纪抗战期间在内地文化界、教育界传播藏族诗学,介绍藏族诗人的重要事实,论证了喜饶嘉措为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所做的杰出贡献,颂扬其为国家前途,、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饶嘉措 藏族诗学 仓央嘉措
下载PDF
卢前对近代散曲学的贡献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卢前是一位蜚声中外的曲学理论家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散曲史”概念 ,其散曲美学观新旧兼容 ,体现出极端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同时卢氏还是一位业绩卓著的散曲文献学家。
关键词 散曲 近代
下载PDF
卢前散曲创作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偓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9,共6页
卢前是继吴梅之后,中国现代散曲史上重要的曲学理论家和作家。他现存的大量散曲作品和曲学理论为丰富中国现代散曲学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散曲创作目的在于,试图以自身特有的艺术才华,牵制散曲在民国彻底衰微的速度;他的日记体散曲产生... 卢前是继吴梅之后,中国现代散曲史上重要的曲学理论家和作家。他现存的大量散曲作品和曲学理论为丰富中国现代散曲学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散曲创作目的在于,试图以自身特有的艺术才华,牵制散曲在民国彻底衰微的速度;他的日记体散曲产生于他广泛的社会活动,本色清丽为主,豪放诙谐为辅;放言落纸,气韵天成,工稳自然是他散曲作品的主要风格;他的散曲作品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日记体 创作价值
下载PDF
民族诗坛上的词曲情缘——浅论于右任先生对卢前词曲创作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偓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2期87-92,共6页
卢前的词曲创作在内容上长期得益于右任先生的直接渗透和积极的影响,他们共同将表现时代精神作为永恒不变的创作原则,将民族团结认作坚定不移的创作方向,将民众疾苦视作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中国古代词曲之美妙韵律,作为情感之纽带,使... 卢前的词曲创作在内容上长期得益于右任先生的直接渗透和积极的影响,他们共同将表现时代精神作为永恒不变的创作原则,将民族团结认作坚定不移的创作方向,将民众疾苦视作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中国古代词曲之美妙韵律,作为情感之纽带,使他们逐渐结成忘年之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右任 词曲 民国
下载PDF
1946年诗人卢前随同于右任新疆考察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偓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19-125,共7页
1946年6月于右任率团为新疆联合政府成立大会监誓,并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新疆考察,这是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作的具有历史意义大事之一。卢前是于右任先生极为赏识并寄予厚望的大学教授和著名诗人,出于诗人特有的热情和敏感,在... 1946年6月于右任率团为新疆联合政府成立大会监誓,并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新疆考察,这是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作的具有历史意义大事之一。卢前是于右任先生极为赏识并寄予厚望的大学教授和著名诗人,出于诗人特有的热情和敏感,在随团考察过程中对当时新疆的政治局面、社会问题以及自然景观,用报告文学、散曲和古体诗形式作了真实的系列记载,为我们今天解读国民党统治大陆后期的新疆,留下了大量可靠而形象的文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右任 新疆联合政府 新疆见闻 西域词纪
下载PDF
中华诗坛汉藏交流的不朽篇章——从卢前诗作回顾喜饶嘉措抗战期间在内地传播藏族诗学的重要史实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偓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51-155,共5页
汉藏文化的积极沟通与交流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一,六十多年前江南学者诗人卢前存留的五首旧体诗歌、散曲和有关文章,见证了上个世纪抗战期间喜饶嘉措大师在内地文化界、教育界传播藏族诗学,介绍藏族诗人的重要史实,颂扬了喜饶嘉措... 汉藏文化的积极沟通与交流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一,六十多年前江南学者诗人卢前存留的五首旧体诗歌、散曲和有关文章,见证了上个世纪抗战期间喜饶嘉措大师在内地文化界、教育界传播藏族诗学,介绍藏族诗人的重要史实,颂扬了喜饶嘉措大师为汉藏民族之间的诗歌文化沟通与传播所作的杰出贡献,证明了喜饶嘉措大师具有为国家前途、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饶嘉措 汉藏交流 重要史实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多民族文学观”——以卢前《边疆文学鸟瞰》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明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9,共5页
相较于"少数民族文学","多民族文学"这一概念在近年来的文学研究界越来越受到广泛深入的讨论和普遍的认同,以一种平等和尊重多元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观的基本特征。民国时期对中国各"... 相较于"少数民族文学","多民族文学"这一概念在近年来的文学研究界越来越受到广泛深入的讨论和普遍的认同,以一种平等和尊重多元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观的基本特征。民国时期对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学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比较缺乏,但这一时期的文人卢前却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民族文学观"。从其文论作品《边疆文学鸟瞰》出发,结合其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论述其"多民族文学观",以引起学界对"多民族文学"这一概念的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多民族文学 边疆文学
下载PDF
刘咸炘与卢前的学术交流考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俊波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卢前任教成都期间,与刘咸炘关系密切,论学频繁。刘咸炘对自己作于八年前的《曲论》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散曲论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曲学理论;而卢前则在诗歌、散文等多个方面借鉴了刘咸炘的观点。二人各自以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 卢前任教成都期间,与刘咸炘关系密切,论学频繁。刘咸炘对自己作于八年前的《曲论》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散曲论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曲学理论;而卢前则在诗歌、散文等多个方面借鉴了刘咸炘的观点。二人各自以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了各自的学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咸炘 散曲
下载PDF
不应被遗忘的“江南才子”——卢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梅 《陇东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1-63,共3页
卢前是一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写过相当数量作品,有一定影响的诗人、剧作家、文学和戏剧史论家,在文学研究和创作实践包括诗、词、曲等诸方面都取得突出成就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卢前作品及其思想流变,对我们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的&q... 卢前是一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写过相当数量作品,有一定影响的诗人、剧作家、文学和戏剧史论家,在文学研究和创作实践包括诗、词、曲等诸方面都取得突出成就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卢前作品及其思想流变,对我们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价值 现代性
下载PDF
论卢前的词学成就及其特色 被引量:3
15
作者 沙先一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4-39,共6页
卢前出于吴梅门下,不仅精于词曲研究,而且长于创作,著有《明清戏曲史》、《读曲小识》、《词曲研究》及散曲集《饮虹乐府》、词集《中兴鼓吹》等。因为处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卢前对新、旧体文学都有浓厚的兴趣。就整体而论,... 卢前出于吴梅门下,不仅精于词曲研究,而且长于创作,著有《明清戏曲史》、《读曲小识》、《词曲研究》及散曲集《饮虹乐府》、词集《中兴鼓吹》等。因为处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卢前对新、旧体文学都有浓厚的兴趣。就整体而论,卢前对于旧体文学有着更多的热情,赞同"诗界革命"的观点,主张以新材料入旧格律,而对胡适等倡导的新体白话诗创作则多有批评。卢前的词学思想具有历时性的变化,大致可以抗战爆发为界限,前期主要集中在传统词学的探讨上,后期则致力于提倡苏、辛体,以词鼓吹民族精神,鼓舞抗战斗志。卢前早期的词作更多地是对词学传统的继承与体认,后期尤其是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他以笔代枪,创作了《中兴鼓吹》,抒发报国之志,爱国之心,对抗战文艺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在词学领域实践着"诗界革命"的创作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观念 成就特色 中兴鼓吹
下载PDF
《全清散曲》(下册)卢前《饮虹乐府·小令》点断拾误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偓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87-89,92,共4页
文章依据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的凌景埏、谢伯阳编《全清散曲》,所选现代著名学者、戏剧家、散曲作家卢前《饮虹乐府》中773首小令,参考《康熙曲谱》,特别是与卢前相关的散曲论著及散曲专集,从断句、标点、用字等多方面,整理出《全清散曲... 文章依据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的凌景埏、谢伯阳编《全清散曲》,所选现代著名学者、戏剧家、散曲作家卢前《饮虹乐府》中773首小令,参考《康熙曲谱》,特别是与卢前相关的散曲论著及散曲专集,从断句、标点、用字等多方面,整理出《全清散曲》中卢前小令部分的文字舛误60条,正确再现作者作品的原貌,给人们研究现代散曲,研究作者卢前及其作品,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饮虹乐府 点断
下载PDF
民族形式与民族品格的双重追求--卢前旧体诗歌创作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梅 《语文教学通讯》 2021年第20期86-88,共3页
卢前的诗作既有新体,又有旧体,但最终诗人选择回归传统,提出建立“民国诗”的主张,并通过实践对传统诗歌做了诸多探索:“日记体”的引入扩大了传统诗歌的诗意容量;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弘扬赋予传统诗歌更多的发展动力;“平易”“通俗... 卢前的诗作既有新体,又有旧体,但最终诗人选择回归传统,提出建立“民国诗”的主张,并通过实践对传统诗歌做了诸多探索:“日记体”的引入扩大了传统诗歌的诗意容量;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弘扬赋予传统诗歌更多的发展动力;“平易”“通俗”审美标准的确立为传统诗歌的“平民化”铺平了道路。民族形式与民族品格是卢前旧体诗歌创作的双重追求,体现了他在传统诗歌发展方向上的文化选择。卢前对传统诗歌的回归看似是反“现代”的,但他对新诗的反思与对传统诗歌的改造都带有理性色彩,与当时社会的需求形成了另外一种逻辑关联,同样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民族形式 民族品格
下载PDF
卢前戏曲的本事主旨与情感寄托
18
作者 左鹏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74,共13页
卢前的杂剧《饮虹五种》或描写古代人物,或记述当代故事,均有文献事实根据,既叙史事时事又寓道德评价,表现出明显的纪实作风;《女惆怅爨》三种均写古代杰出女性故事,表现出强烈的讽世伤时情绪,寄托着深沉的时局感怀与人生感慨;《楚凤烈... 卢前的杂剧《饮虹五种》或描写古代人物,或记述当代故事,均有文献事实根据,既叙史事时事又寓道德评价,表现出明显的纪实作风;《女惆怅爨》三种均写古代杰出女性故事,表现出强烈的讽世伤时情绪,寄托着深沉的时局感怀与人生感慨;《楚凤烈传奇》写古代乱离故事,寄寓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表现出坚守传统道德与戏曲体制的倾向。卢前的杂剧传奇产生于近现代社会动荡、文化变革之际,表现出深沉的时事感慨和情感寄托,反映了杂剧传奇最后阶段的处境与变化,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戏曲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传奇 本事主旨 情感寄托
下载PDF
卢前《八股文小史》的学术史意义
19
作者 李鸿渊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卢前的《八股文小史》强调八股文为明代文学之胜,主张其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这一观点,代表了20世纪反八股思潮下的另一种声音。该书第一次对八股文的渊源、结构、演变、衰微及各时期的主要特点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书... 卢前的《八股文小史》强调八股文为明代文学之胜,主张其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这一观点,代表了20世纪反八股思潮下的另一种声音。该书第一次对八股文的渊源、结构、演变、衰微及各时期的主要特点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书中所引用的文献和附录的资料,亦很丰富,对于八股文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之,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最早用现代方法专论八股文的著作,在科举学史上具有开山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小史 科举
下载PDF
略论卢前《中国戏剧概论》的贡献与不足
20
作者 李跃忠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卢前的《中国戏剧概论》是我国戏曲研究史上一部较早的著作,在戏曲研究史上具有多方面的贡献:清晰地勾勒了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以文化进化的眼光,从观众的心理来看待中国戏剧的发展;摒弃文人偏见,以宽容的心态将地方戏"花部"... 卢前的《中国戏剧概论》是我国戏曲研究史上一部较早的著作,在戏曲研究史上具有多方面的贡献:清晰地勾勒了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以文化进化的眼光,从观众的心理来看待中国戏剧的发展;摒弃文人偏见,以宽容的心态将地方戏"花部"纳入了学术视野;关注到了中外戏剧的交流;对一些有关戏曲的学术概念作了辨析,推进了人们对戏曲的认识。当然,作为一部初创时期的著作,它也有一些不足:述多论少,有罗列名单、堆砌资料之嫌,一些章节缺乏新见;作为一部戏剧通史,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书中有少数错厄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概论》 戏曲研究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