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间点警告对目击者记忆保护作用的差异
1
作者 钱慧昌 刘健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的警告在记忆重复提取过程中对目击者记忆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通过初步测试和人工智能技术编制了一套适用于中国人的目击者记忆试验流程,初步试验共纳入46名正常健康被试,正式试验纳入101名正常健康被试。采用3(警...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的警告在记忆重复提取过程中对目击者记忆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通过初步测试和人工智能技术编制了一套适用于中国人的目击者记忆试验流程,初步试验共纳入46名正常健康被试,正式试验纳入101名正常健康被试。采用3(警告组别)×4(记忆测试时间)混合试验设计,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了101例正常健康被试(前警告组33人,无警告组30人,后警告组38人)的记忆状况。以三组被试在不同测试时间的记忆正确率、记忆被误导率、答题信心作为因变量,以警告组别和测试时间为自变量,分析不同测试时间各组被试之间记忆状况的差异。结果(1)在前两次重复记忆测试中,前警告组的记忆正确率[(0.67±0.11),(0.67±0.12)]均高于无警告组[(0.58±0.15),(0.60±0.1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三次重复记忆测试中,无警告组(0.60±0.13)及后警告组(0.63±0.12)的记忆正确率均低于前警告组(0.69±0.1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三次重复记忆测试中,前警告组与后警告组的记忆被误导率[0.25(0.13,0.38),0.25(0.13,0.38),0.25(0.13,0.38);0.25(0.13,0.38),0.25(0.13,0.38),0.25(0.13,0.38)]均低于无警告组[0.63(0.34,0.78),0.63(0.34,0.75),0.63(0.25,0.7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相同测试时间,三组被试两两之间的答题信心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误导信息之前给出警告对记忆的保护作用优于在误导信息之后给出警告,在前或在后警告对误导信息的抵御作用均持续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者记忆 错误记忆 误导信息 记忆重复提取 警告
原文传递
目击者错误记忆的发生机制
2
作者 杜珍琳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击者记忆的准确性在司法领域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但目击者错误记忆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审判的公正性。国外对目击者错误记忆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错误记忆主要发生在记忆的编码和提取阶段,发生机制主要有特征编码效应,词语遮蔽效应,检索... 目击者记忆的准确性在司法领域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但目击者错误记忆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审判的公正性。国外对目击者错误记忆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错误记忆主要发生在记忆的编码和提取阶段,发生机制主要有特征编码效应,词语遮蔽效应,检索策略效应,干扰效应,源检测错觉,记忆重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者错误记忆 编码 提取 源检测 重构
下载PDF
误导信息干扰引发的错误记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郭秀艳 李荆广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4-819,共6页
本研究借鉴GSS的测验程序,以学习材料视觉呈现、团体实验的形式,在人工条件下模拟了目击者记忆过程,通过操纵材料呈现时间(20秒、40秒)与测验次数(初测、重测)两个变量,考察了该情境下错误记忆的内在机制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并进一步研... 本研究借鉴GSS的测验程序,以学习材料视觉呈现、团体实验的形式,在人工条件下模拟了目击者记忆过程,通过操纵材料呈现时间(20秒、40秒)与测验次数(初测、重测)两个变量,考察了该情境下错误记忆的内在机制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并进一步研究该情境下受暗示性与社会期望、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视觉想象生动性的关系。实验发现,40秒比20秒条件下,真实记忆效果更好,错误记忆效果更少;重测比初测时错误记忆更多。可见,真实记忆量的差异是影响错误记忆的主要因素;错误记忆较为顽固,产生后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还发现,受暗示性的各种指标(yield1、yield2y、ield3和shift)与社会期望、自尊、心理控制源、视觉想象生动性等因素均无显著相关,与被试的自由回忆成绩成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记忆 目击者记忆 受暗示性
下载PDF
错误记忆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娟 刘成刚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3-646,共4页
本文着重从被压抑的早期记忆、目击者记忆两个角度论述了错误记忆的应用研究。本文还从增加有益的错误记忆、区别真实和错误记忆,以及错误记忆实验室研究的生态学效度三个方面,对错误记忆的应用研究做出了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 错误记忆 应用研究 被压抑记忆 目击者记忆
下载PDF
目击证人暗示感受性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红椿 刘鸣 +1 位作者 张积家 向祖强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4-747,共4页
暗示感受性指一个人对误导信息的易感性或抵抗力。在目击证人记忆研究领域,有两种暗示感受性:延迟的提取错误和立即的误导信息接受。研究者用不同方法对这两种类型的暗示感受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整合。这对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词... 暗示感受性指一个人对误导信息的易感性或抵抗力。在目击证人记忆研究领域,有两种暗示感受性:延迟的提取错误和立即的误导信息接受。研究者用不同方法对这两种类型的暗示感受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整合。这对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词真实性鉴别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示感受性 目击者记忆 延迟的提取错误 立即的误信息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