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击辨认研究概览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7,共9页
目击辨认的结果作为证据对于法庭判决具有重要意义。DNA证据显示辨认似乎不可靠,心理学家试图了解影响辨认准确性的因素。文章介绍了西方目击辨认研究的范式,估计变量和系统变量对辨认的影响,并分析目击辨认研究存在的理论缺乏和外部效... 目击辨认的结果作为证据对于法庭判决具有重要意义。DNA证据显示辨认似乎不可靠,心理学家试图了解影响辨认准确性的因素。文章介绍了西方目击辨认研究的范式,估计变量和系统变量对辨认的影响,并分析目击辨认研究存在的理论缺乏和外部效度问题,从而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估计变量 系统变量 基础率信息
下载PDF
实证视角下我国目击辨认程序中的暗示行为及其规制 被引量:3
2
作者 莫然 刘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1,共9页
目击辨认在世界各国刑事司法中都是一个十分常用的侦查措施,对于破获案件惩罚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击辨认结果的准确性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来自辨认过程中的暗示行为便是主要因素之一。运用法学实证研究法能够对我国目击辨认中... 目击辨认在世界各国刑事司法中都是一个十分常用的侦查措施,对于破获案件惩罚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击辨认结果的准确性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来自辨认过程中的暗示行为便是主要因素之一。运用法学实证研究法能够对我国目击辨认中暗示行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通过文献调查法可以了解我国目击辨认中暗示行为的普遍性,通过法学实验法能够揭示暗示行为对辨认结果的危害性,并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暗示行为的立法规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实证研究 暗示行为 法学实验 文献调查
下载PDF
浅析目击辨认错误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
作者 孙凤君 任延涛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击证人对嫌疑人的辨认是法庭定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心理学以及司法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些年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击辨认错误是错误定罪的主要原因。记忆缺陷、目击证词评估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以及现有司法程序存在弊端是目击辨认错误的主... 目击证人对嫌疑人的辨认是法庭定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心理学以及司法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些年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击辨认错误是错误定罪的主要原因。记忆缺陷、目击证词评估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以及现有司法程序存在弊端是目击辨认错误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对刑事司法人员的培训,建立正规的目击者访谈和辨认程序,进一步完善证词评估的相关司法程序以及促进心理学家与法律专业人士的合作。同时,我国在关于目击辨认的程序与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方面也可以此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目击辨认错误 目击证人 解决办法
下载PDF
目击辨认错误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4
作者 王小光 李琴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目击辨认是一种常见的侦破案件、确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侦查措施,但也容易受到犯罪现场环境、目击者生理、心理、精神状态、辨认程序的组织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辨认错误,进而导致刑事错案的发生。我国新刑诉法确认了"辨认笔录&q... 目击辨认是一种常见的侦破案件、确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侦查措施,但也容易受到犯罪现场环境、目击者生理、心理、精神状态、辨认程序的组织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辨认错误,进而导致刑事错案的发生。我国新刑诉法确认了"辨认笔录"的证据资格,却并未将"辨认"作为法定侦查措施之一,辨认程序缺乏立法规制,辨认笔录的审查过于粗糙,且犯罪嫌疑人缺乏权利保障规则。为此,有必要从辨认程序规则、权利保障规则、证据审查规则三方面构建我国目击辨认规则,预防和减少刑事错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刑事错案 辨认笔录 证据规则
下载PDF
目击辨认中对辨认反应时间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杨军 马益飞 +2 位作者 孙宇 陈志锋 冯燕 《辽宁警专学报》 2012年第3期57-62,共6页
本课题对目击辨认中辨认反应时间这一因素进行了研究,共征集被试60名(男、女各30人),采用模拟犯罪事件的实验研究方法,每一名被试分别对男、女犯罪嫌疑人各辨认一次,共发生120次辨认,结果发现:(1)目击辨认准确率较低;(2)正确辨认反应时... 本课题对目击辨认中辨认反应时间这一因素进行了研究,共征集被试60名(男、女各30人),采用模拟犯罪事件的实验研究方法,每一名被试分别对男、女犯罪嫌疑人各辨认一次,共发生120次辨认,结果发现:(1)目击辨认准确率较低;(2)正确辨认反应时间与错误辨认反应时间有明显差异,正确辨认反应时间显著小于错误辨认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辨认反应时间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目击辨认中被辨认犯罪嫌疑人权利问题探析
6
作者 王小川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7-52,共6页
刑事诉讼法关于目击辨认制度各方面的规定比较粗疏、操作性差,尤其是被辨认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权利的缺失以及难以得到充分的、有效的保障。可借鉴域外两大法系尤其是英美两国的相关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的传统法律... 刑事诉讼法关于目击辨认制度各方面的规定比较粗疏、操作性差,尤其是被辨认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权利的缺失以及难以得到充分的、有效的保障。可借鉴域外两大法系尤其是英美两国的相关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诉讼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侦讯技术水平等因素,弥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相关法律这方面的不足,以求达到目击辨认程序中控辩双方的大体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辨认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 域外考察 权利完善
下载PDF
目击辨认中被辨认犯罪嫌疑人权利规则的缺失及完善
7
作者 王小川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刑事诉讼法关于目击辨认制度各方面的规定比较粗疏、操作性差,尤其是被辨认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权利的缺失以及难以得到充分的、有效的保障。学习、借鉴域外两大法系尤其是英美两国的相关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的传统... 刑事诉讼法关于目击辨认制度各方面的规定比较粗疏、操作性差,尤其是被辨认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权利的缺失以及难以得到充分的、有效的保障。学习、借鉴域外两大法系尤其是英美两国的相关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诉讼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侦讯技术水平等因素,弥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相关法律这方面的不足,以求达到目击辨认程序中控辩双方的大体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辨认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 域外考察 权利完善
下载PDF
呈现方式与陪衬人数对目击者照片辨认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庆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1-37,共7页
目击辨认是侦查工作中搜集线索与证据的重要方式,但其实际操作程序仍有着多方面欠缺。研究发现,呈现方式与陪衬人数对照片辨认范式下辨认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同时呈现方式与序列呈现方式在击中率上没有发... 目击辨认是侦查工作中搜集线索与证据的重要方式,但其实际操作程序仍有着多方面欠缺。研究发现,呈现方式与陪衬人数对照片辨认范式下辨认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同时呈现方式与序列呈现方式在击中率上没有发现差异;(2)序列呈现的情况下8个陪衬,同时呈现的情况下6个陪衬是最佳的陪衬数量;(3)被试辨认的准确性和自信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呈现方式 陪衬 侦查心理学
下载PDF
反馈对目击证人辨认信心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彦捷 孙金鑫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年第1期40-45,共6页
探讨辨认主持人对目击证人的辨认给予不同反馈对其辨认信心的影响。213名被试参加实验。先看一段模拟罪犯逃逸时的录像,然后对11张相继呈现的人像照片做辨认和确定程度的判断。随机给予肯定、否定或没有反馈之后,被试做辨认确定程度和... 探讨辨认主持人对目击证人的辨认给予不同反馈对其辨认信心的影响。213名被试参加实验。先看一段模拟罪犯逃逸时的录像,然后对11张相继呈现的人像照片做辨认和确定程度的判断。随机给予肯定、否定或没有反馈之后,被试做辨认确定程度和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判断。结果表明,辨认错误的证人在得到肯定反馈后,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得到否定反馈后,受到的影响较大。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性别的被试受到反馈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认主持人 目击证人辨认 反馈 辨认信心
下载PDF
我国目击证人辨认制度的完善:从吸纳新近科学研究成果切入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士元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20,132,共11页
当前关于目击证人辨认的研究成果看似零散无序,却大致可以用两个科学原理(期望效应和相对判断)予以解释。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质量上乘,还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很高程度的共识。根据这些共识,为了使辨认结果更为可靠,辨认应采用双盲程序,应... 当前关于目击证人辨认的研究成果看似零散无序,却大致可以用两个科学原理(期望效应和相对判断)予以解释。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质量上乘,还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很高程度的共识。根据这些共识,为了使辨认结果更为可靠,辨认应采用双盲程序,应避免不适当地突出嫌疑人,应在辨前告知目击证人"罪犯可能不在被辨认者之中"、"无论是否指认出罪犯,侦查都会继续进行下去",辨认笔录的记载应更为全面,辨认过程应录音录像,辩护律师应有权在辨认过程中在场。我国的规则制定者和司法实务人员应熟悉已有研究成果,并根据已有扎实科学基础的研究结论完善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证人辨认 科学研究成果 期望效应 相对判断 司法实践
下载PDF
目击证人错误辨认风险的司法防范——以美国新泽西州的司法实践为借鉴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晓云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2-102,共11页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刑事诉讼实践中,通过与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密切互动,形成了一个对辨认组织、执行规范,辨认结果使用规范为一体的错误辨认风险司法防范措施体系,较好地防止了错误辨认结果被采纳从而酿成错案的风险。2012年修正后的中国刑...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刑事诉讼实践中,通过与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密切互动,形成了一个对辨认组织、执行规范,辨认结果使用规范为一体的错误辨认风险司法防范措施体系,较好地防止了错误辨认结果被采纳从而酿成错案的风险。2012年修正后的中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将辨认笔录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予以规定,但本法对于辨认的组织、执行、辨认笔录的质证等缺乏相应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辨认准备、执行的规定不仅简略、粗糙,而且相互冲突。从提高辨认结果可靠性的角度考虑,可以借鉴新泽西州目击证人辨认规则与实践变迁的历史和经验,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辨认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证人辨认 错误辨认 风险防范
下载PDF
警察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因素的认知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云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6-66,共11页
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因素包括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因素的认知程度与辨认过程的组织、辨认结果运用紧密相关。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相关... 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因素包括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因素的认知程度与辨认过程的组织、辨认结果运用紧密相关。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相关因素缺乏必要的认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减少错误辨认的发生和对错误辨认结果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人员 目击证人辨认结果 可信性 认知
下载PDF
执行人员对目击证人辨认结果的影响及规制
13
作者 陈晓云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3-30,共8页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之下进行。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为了消除辨认过程中执行人员对辨认人的暗示性影响,应由侦查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员主持辨认过程。英...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之下进行。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为了消除辨认过程中执行人员对辨认人的暗示性影响,应由侦查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员主持辨认过程。英、美等国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确立了辨认中的双盲规则,较好地保证了辨认结果的准确性。中国的辨认制度应当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根据,修改由侦查人员主持辨认程序的规定,确立辨认程序中的双盲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证人辨认 执行人员 双盲规则
下载PDF
宪法权利视角下的美国目击者辨认证据规则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坤 《证据科学》 2009年第4期462-472,共11页
自1967年的United States v.Wade案开始,美国最高法院逐步发展出目击者辨认证据(排除)规则。在各时期主流司法理念的影响下,律师帮助权和正当程序权利这两项宪法权利共同见证着该规则盛极而衰的历史演变。尽管正当程序正经受国际化浪潮... 自1967年的United States v.Wade案开始,美国最高法院逐步发展出目击者辨认证据(排除)规则。在各时期主流司法理念的影响下,律师帮助权和正当程序权利这两项宪法权利共同见证着该规则盛极而衰的历史演变。尽管正当程序正经受国际化浪潮的影响,但是却受到当前美国主流司法理念的抑制,于是很难再产生一次新的"革命",目击者辨认证据规则的这一重要理论基础从而也大为削弱。该规则很难再单纯地继续因循修补加完善的传统套路,而是同时需要另辟蹊径采取成文法化的路径来规制辨认程序,这是美国司法界目前及未来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辨认 排除规则 律师帮助权 正当程序 辨认程序
原文传递
部分线索效应对目击证人辨认的影响
15
作者 孙芮 张冠宇 +4 位作者 李洁璿 侯晓 冯啸 高峰强 韩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4-827,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模拟目击证人辨认范式考察部分线索效应对目击证人队列识别的影响。方法:采用3(线索条件:无线索、场景线索、人物线索)×2(罪犯是否在列:罪犯在列、不在列)混合设计,主要考察不同线索条件对再认正确率的影响。结果:场... 目的:研究采用模拟目击证人辨认范式考察部分线索效应对目击证人队列识别的影响。方法:采用3(线索条件:无线索、场景线索、人物线索)×2(罪犯是否在列:罪犯在列、不在列)混合设计,主要考察不同线索条件对再认正确率的影响。结果:场景线索下面孔再认正确率低于无线索和人物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无线索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人物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结论:该研究证明在目击证人辨认中也存在部分线索效应。该结论对场景记忆以及司法指认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较高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线索效应 目击证人辨认 队列识别 场景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