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以2016年6月20日进行质量改进为截点。质量改进前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质量改进后4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质量改进措施为采用以每博量变异和心脏指数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输注液体,标准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优化血流动力学。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术中和术后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ICU驻留时间、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30天病死率以及半年病死率。结果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液体总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万汶输注量显著增加[(676.79±380.90)mL vs(890.48±222.58)mL]、晶体输注量显著减少[(663.84±224.97)mL vs(430.24±201.76)mL]、尿量显著增加[(516.07±224.87)mL vs(695.24±311.53)mL],液体正平衡显著减少[(683.82±556.08)mL vs(456.43±505.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回输、红细胞输注比例、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ICU驻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1.81 d vs 13.82 d,P<0.05)。对其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质量改进措施的标准化系数B为-0.296(SE=0.061,P<0.05),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能减少术后住院天数19.4%(95%CI 7.3%~31.5%)。术后并发症从41.07%下降至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中医院收治的拟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128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处置方法分为...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中医院收治的拟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128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处置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行ERAS联合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行ERAS联合常规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不时点间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心率、氧合指数均先降低后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均逐渐升高(P<0.05),但研究组患者气管拔管后1、3、12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拔管即刻及1、3、12 h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时点间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MoCA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后1、3、5 d 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9/64)比34.38%(22/64)](P<0.01)。结论在ERAS基础上行目标导向液体管理,有利于维持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提高患者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以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_2)为导向的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EGDT)对感染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巴马小型猪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传统方法(C)组和目标导向(G)组。采用静脉输注内毒素方法制造感...目的评价以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_2)为导向的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EGDT)对感染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巴马小型猪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传统方法(C)组和目标导向(G)组。采用静脉输注内毒素方法制造感染性休克模型后,C组休克后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中心静脉压(CVP)8~12 mm Hg,尿量≥0.5 m L/(kg·h),G组除以上指标外,维持Sv O_2≥0.65。治疗持续6 h。分别在内毒素开始输注0、60、120、180、240、300、360、420及480 min(T0~T8)记录中心体温、血流和氧动力学指标及使用的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在血流动力学方面2组各时点MAP、心率(HR)、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T4~T8时点心输出量指数(CI)和CVP升高(P<0.05),在T8时点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降低(P<0.05);在氧动力学方面,G组在T3~T8时点Sv O_2升高,氧摄取率(O_2ER)降低(P<0.05),在T4~T8时点氧供(DO_2)升高(P<0.05),T5~T8时点血乳酸(Lac)降低,在T8时点动静脉CO_2分压差[Δp(CO_2)]降低(P<0.05),2组动物各时点氧耗(V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补液量和尿量多,去甲肾上腺素量较少(P<0.05),G组多巴酚丁胺用量较多,而C组均未用。结论以Sv O_2为导向的EGDT在感染性休克救治中可更加有效地稳定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氧供增加、氧摄取率正常、组织灌注较好。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行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GDFT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给予传统输液方案治疗,GDFT组在心脏指数(CI)≥2.5 L/(min·m^2)...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行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GDFT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给予传统输液方案治疗,GDFT组在心脏指数(CI)≥2.5 L/(min·m^2),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1 mm Hg=0.133 kPa),每搏量输出量指数(SVI)>35 m L/m^2和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10%~12%时给予GDFT。结果与术前(T_1)比较,手术开始(T_2)、术中1 h(T_3)、术毕(T_4)时刻两组患者MAP、中心静脉压(CVP)、CI及心输出量(CO)逐渐增加(P<0.05),组间T_2~T_4时刻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GDFT组总输液量、尿量、失血量均少于常规组(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较常规组偏高(P<0.05),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与T_1比较,两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NT-3)T_2~T_3先升高,T_4再下降,而血清甘丙肽(GAL)、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C)水平T_2~T_4持续升高,组间T_2~T_4时刻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GDFT组和常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5.77%比21.15%)及低血压发生率(1.92%比15.38%)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以CI≥2.5 L/(min·m^2),MAP≥65 mm Hg,SVI>35 mL/m^2和10%≤SVV≤12%为靶向液体复苏指导目标,可有效维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组织灌注及肠胃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可安全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以2016年6月20日进行质量改进为截点。质量改进前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质量改进后4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质量改进措施为采用以每博量变异和心脏指数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输注液体,标准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优化血流动力学。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术中和术后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ICU驻留时间、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30天病死率以及半年病死率。结果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液体总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万汶输注量显著增加[(676.79±380.90)mL vs(890.48±222.58)mL]、晶体输注量显著减少[(663.84±224.97)mL vs(430.24±201.76)mL]、尿量显著增加[(516.07±224.87)mL vs(695.24±311.53)mL],液体正平衡显著减少[(683.82±556.08)mL vs(456.43±505.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回输、红细胞输注比例、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ICU驻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1.81 d vs 13.82 d,P<0.05)。对其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质量改进措施的标准化系数B为-0.296(SE=0.061,P<0.05),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能减少术后住院天数19.4%(95%CI 7.3%~31.5%)。术后并发症从41.07%下降至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文摘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中医院收治的拟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128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处置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行ERAS联合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行ERAS联合常规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不时点间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心率、氧合指数均先降低后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均逐渐升高(P<0.05),但研究组患者气管拔管后1、3、12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拔管即刻及1、3、12 h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时点间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MoCA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后1、3、5 d 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9/64)比34.38%(22/64)](P<0.01)。结论在ERAS基础上行目标导向液体管理,有利于维持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提高患者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文摘目的评价以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_2)为导向的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EGDT)对感染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巴马小型猪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传统方法(C)组和目标导向(G)组。采用静脉输注内毒素方法制造感染性休克模型后,C组休克后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中心静脉压(CVP)8~12 mm Hg,尿量≥0.5 m L/(kg·h),G组除以上指标外,维持Sv O_2≥0.65。治疗持续6 h。分别在内毒素开始输注0、60、120、180、240、300、360、420及480 min(T0~T8)记录中心体温、血流和氧动力学指标及使用的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在血流动力学方面2组各时点MAP、心率(HR)、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T4~T8时点心输出量指数(CI)和CVP升高(P<0.05),在T8时点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降低(P<0.05);在氧动力学方面,G组在T3~T8时点Sv O_2升高,氧摄取率(O_2ER)降低(P<0.05),在T4~T8时点氧供(DO_2)升高(P<0.05),T5~T8时点血乳酸(Lac)降低,在T8时点动静脉CO_2分压差[Δp(CO_2)]降低(P<0.05),2组动物各时点氧耗(V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补液量和尿量多,去甲肾上腺素量较少(P<0.05),G组多巴酚丁胺用量较多,而C组均未用。结论以Sv O_2为导向的EGDT在感染性休克救治中可更加有效地稳定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氧供增加、氧摄取率正常、组织灌注较好。
文摘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行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GDFT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给予传统输液方案治疗,GDFT组在心脏指数(CI)≥2.5 L/(min·m^2),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1 mm Hg=0.133 kPa),每搏量输出量指数(SVI)>35 m L/m^2和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10%~12%时给予GDFT。结果与术前(T_1)比较,手术开始(T_2)、术中1 h(T_3)、术毕(T_4)时刻两组患者MAP、中心静脉压(CVP)、CI及心输出量(CO)逐渐增加(P<0.05),组间T_2~T_4时刻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GDFT组总输液量、尿量、失血量均少于常规组(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较常规组偏高(P<0.05),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与T_1比较,两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NT-3)T_2~T_3先升高,T_4再下降,而血清甘丙肽(GAL)、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C)水平T_2~T_4持续升高,组间T_2~T_4时刻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GDFT组和常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5.77%比21.15%)及低血压发生率(1.92%比15.38%)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以CI≥2.5 L/(min·m^2),MAP≥65 mm Hg,SVI>35 mL/m^2和10%≤SVV≤12%为靶向液体复苏指导目标,可有效维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组织灌注及肠胃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可安全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