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的因果性:康德哲学中一个被忽视的概念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凤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8期27-32,共6页
目的因果性是康德哲学中一个被遮蔽了的重要概念,它不仅揭示了一种独特的因果秩序,还是其目的论理论框架的支撑点。通过这一概念人们能够管中一窥康德目的论思想体系的全貌及其与古希腊自然目的论,乃至中世纪神学目的论传统之间的内在... 目的因果性是康德哲学中一个被遮蔽了的重要概念,它不仅揭示了一种独特的因果秩序,还是其目的论理论框架的支撑点。通过这一概念人们能够管中一窥康德目的论思想体系的全貌及其与古希腊自然目的论,乃至中世纪神学目的论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康德在自然目的论中通过目的因果性建立起来的自然目的概念和自然目的系统的理念,不是一种静止的系统论描述,而是具有内在生命力的自我生成和发展的概念。由此,康德在目的论中复兴了古希腊时期,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从潜能到实现的动态实体观念。自然界的发展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都被看做是合目的性的,人类理性在这种历史视角中被看作是逐渐实现出来的自然禀赋,这与其逻辑先在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康德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思维方式的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目的因果 自由 自然 系统
下载PDF
论“社会”的形式化疑难——《资本论》科学性的“近康德”阐释
2
作者 王时中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3年第1期28-50,共23页
对马克思作为“社会科学家”的形象的质疑,源于“社会”这个特殊对象的形式化疑难。相对于伯恩施坦、布哈林与黑格尔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之间关系的阐释路径,如果以康德“目的因果性”概念为参照,反思马克思《资本论》中对“... 对马克思作为“社会科学家”的形象的质疑,源于“社会”这个特殊对象的形式化疑难。相对于伯恩施坦、布哈林与黑格尔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之间关系的阐释路径,如果以康德“目的因果性”概念为参照,反思马克思《资本论》中对“社会有机体”的构造,则不仅可以揭示马克思“社会科学”形式所兼具的“因果性”与“目的性”特征,从而回应《资本论》的科学性质疑,而且还可能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构造马克思“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科学 《资本论》 康德 目的因果
下载PDF
自然理性内化与心智因果起源的哲学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闯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141,207,共19页
行动不仅是简单的行为,没有信念、欲望和意志(信欲志)作为理由,行动不成其为行动,这是当代行动哲学的中心思想。那么,以信欲志为原因来解释行动的根源何在?心智因果状态与脑神经的动力因果状态作为行动的原因,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行动不仅是简单的行为,没有信念、欲望和意志(信欲志)作为理由,行动不成其为行动,这是当代行动哲学的中心思想。那么,以信欲志为原因来解释行动的根源何在?心智因果状态与脑神经的动力因果状态作为行动的原因,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心智哲学的研究文献对此类问题众说纷纭。以最小自由能原理为核心的能动推理理论,为动物和人类的心智因果解释提供了新资源。行动的物理解释仅为动力因果解释,戴维森和塞尔强调的基于意向性的心智因果解释恰恰是自然目的因果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内在化”的结果。这种内在化遵循自组织系统的最小自由能原理,并经由长期复杂的演化博弈过程演变而来。最小自由能原理为心智意向性解释提供了科学基础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博弈与选择而涌现的能动推理功能,遵循的是一种二阶自然规律(最小自由能原理),它为化解如反常一元论这样的身心问题提供了自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因果 动力因果 演化博弈 贝叶斯大脑 能动推理
原文传递
论法规目的的司法审查——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的适用展开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文峰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92,共14页
依循我国法院常用的因果关系理论,程健案判决书采用了直接因果关系标准。实际上,因果关系理论是丰富的。本质上,归责是一个法律问题,属于法规判断的范畴。因此,探寻法规范的目的是归责案件司法审查中必经的步骤。借鉴行政法学中的保护... 依循我国法院常用的因果关系理论,程健案判决书采用了直接因果关系标准。实际上,因果关系理论是丰富的。本质上,归责是一个法律问题,属于法规判断的范畴。因此,探寻法规范的目的是归责案件司法审查中必经的步骤。借鉴行政法学中的保护规范理论来确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第1款是否具有个人利益保护目的较为困难。如果从新近的主观公权利标准、我国司法实际及国外的标准来看,认定其可以保护个人利益并非不可能。然而,当我们参酌优先适用原则和虑及该条款缺失法律后果规定时,就可知该条款适用于本案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目的理论:保护规范理论:因果关系 优先适用原则:法律后果
原文传递
奇怪吸引子及其哲学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曙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89,共7页
奇怪吸引子是了解与把握混沌的关键,它在当代科学所建构的相空间与数学转向的背景下涌现,揭示了系统生成的过程稳定性与目的性因果律,从混沌边缘到奇怪吸引子,展现了生命性系统从孕育、诞生到生长、完成的全过程与普遍规律,奇怪吸引子... 奇怪吸引子是了解与把握混沌的关键,它在当代科学所建构的相空间与数学转向的背景下涌现,揭示了系统生成的过程稳定性与目的性因果律,从混沌边缘到奇怪吸引子,展现了生命性系统从孕育、诞生到生长、完成的全过程与普遍规律,奇怪吸引子不仅代表了系统演化所趋向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表明了一种系统选择方式,而且是信息创生之源,决定了信息传送渠道与系统生长形态的统一。奇怪吸引子是系统科学及其数学转向的重大成果与标志,由此深刻改变着科学的基本观念,时空观与世界观,创建了关于系统生成演化的整体性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推动着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怪吸引子 系统生成 相空间 目的因果 混沌边缘 信息
原文传递
生命:为什么优先化学自维持系统?——“超循环”的辩证解读 被引量:6
6
作者 桂起权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3,58,共6页
从系统生物学和系统科学观点看待生命,自组织的宇宙能够演化生成自组织的生命系统。不平庸的化学自维持系统,与物理系统相比,是生命组织的更合适的候选者。从辩证逻辑流动范畴的眼光看,由于自组织的驱动力,生命能从极小概率事件变成几... 从系统生物学和系统科学观点看待生命,自组织的宇宙能够演化生成自组织的生命系统。不平庸的化学自维持系统,与物理系统相比,是生命组织的更合适的候选者。从辩证逻辑流动范畴的眼光看,由于自组织的驱动力,生命能从极小概率事件变成几近必然的事件;由于反馈自动机制,目的性与因果性实现了统一;自催化机制则是"互为因果"的又一表现形式。生命是蛋白体存在方式,即"核酸+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这一论题,在复杂性科学层次上得到新的解释。超循环则是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即"发展的螺旋式"在现代科学上的最新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和系统科学 辩证逻辑流动范畴 不平庸的化学自维持系统 目的性与因果 催化循环 核酸与蛋白质 超循环与发展的螺旋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