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由”的概念与黑格尔的目的性本体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学国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4期38-43,共6页
自从古希腊哲学发韧 ,对于存在者之存在的本质的发问便被放置到对存在者之存在根据 (理由 )的探索之中。在理性本体论产生之后 ,事物存在的“理由”往往是从其合理性方面得到解释。这里知性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立场是根本不同的。黑格尔... 自从古希腊哲学发韧 ,对于存在者之存在的本质的发问便被放置到对存在者之存在根据 (理由 )的探索之中。在理性本体论产生之后 ,事物存在的“理由”往往是从其合理性方面得到解释。这里知性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立场是根本不同的。黑格尔对理性本体论的扬弃主要在于 ,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实际上是一种“本质性的本体论” ,而思辨哲学则是一种“目的性的本体论”。但它们都仍然属于本体论上的理由解释的层面。在本世纪哲学从认识论上的“理由”重新回到存在之本质的追问的总体思想语境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理由 目的本体 思辨哲学 理性本体
下载PDF
超越工具本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永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8-663,共6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体的确证,是深入追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以存在之根的理论必然,也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何以存在之实的现实需要。唯物史观关于三种社会生产的理论、关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理论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论,为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体的确证,是深入追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以存在之根的理论必然,也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何以存在之实的现实需要。唯物史观关于三种社会生产的理论、关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理论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质的确证提供了本体论之域。在唯物史观关照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是无产阶级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要素,更是人的本质存在的根本诉求。工具性本体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然状态,目的性本体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应然追求。超越工具本体走向目的本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然历史归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唯物史观 工具本体 目的本体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品牌化:概念辨析和关系阐释 被引量:31
3
作者 曲颖 李天元 《旅游科学》 CSSCI 2011年第4期10-19,48,共11页
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对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定位和目的地品牌化三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了三个概念的独特的理论倾向点,并分析了在当前目的地品牌化背景下三者的整合运作与发挥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目的地定位 目的地品牌化 目的地品牌本体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晓丽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化是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关键手段。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品牌设计的客观真实;品牌共享机制的建立;品牌营销手段的多样;品牌营销效果的反馈。
关键词 目的地定位 目的地品牌设计 目的地品牌本体 品牌沟通
下载PDF
实然与应然:学校德育目标的矛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申来津 房海静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1期119-121,124,共4页
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学界共同关心的命题,在学校德育系统中,不仅要求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合理匹配,而且要求德育要素本身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德育目标作为学校德育的前提性要素,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现实德育目标中... 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学界共同关心的命题,在学校德育系统中,不仅要求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合理匹配,而且要求德育要素本身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德育目标作为学校德育的前提性要素,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现实德育目标中存在着创新与守旧、本体与社会目的性、认知与能力要求等矛盾冲突,分析和协调这些矛盾是从实然德育向应然德育转变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目标 本体目的 社会目的 德育实效
下载PDF
中西翻译理论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渊冲 《外语与翻译》 2010年第2期48-55,共8页
本文比较中国文学翻译理论,和西方科学翻译理论,艺术翻译理论,语义/交际理论。科学派如前期的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论”,艺术派如庞德提出了“语言能量论”,语义交际派如纽马克提出了选择意义的原则。中国学派则提出文学翻译的本... 本文比较中国文学翻译理论,和西方科学翻译理论,艺术翻译理论,语义/交际理论。科学派如前期的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论”,艺术派如庞德提出了“语言能量论”,语义交际派如纽马克提出了选择意义的原则。中国学派则提出文学翻译的本体论是解决求真(科学)与求美(艺术)的问题,科学是研究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学术,而文学翻译不可能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所以“功能对等论”并不是科学。西方艺术派如庞德求美而失真,而中国翻译学派提出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求美而不失真,这是中西译论的不同。中国学派提出的方法论是“优化论”,优化包括等化、深化、浅化,奈达提出的对等论可以包括在“等化论”之内,而纽马克选择意义的原则并没有超出对等的范围。至于西方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只是常识,没有新意;中国学派提出的“三之论”(知之,好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方法论 目的 对等论 优化论
下载PDF
Logical and Ont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Necessity in Aristotelian Teleology
7
作者 Giampaolo Abbat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1年第5期378-396,共19页
Firstly,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ristotelian texts that two kinds of necessity involved in the teleological account, the necessity απλωζand the necessity εξυποθεσεωζare rel... Firstly,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ristotelian texts that two kinds of necessity involved in the teleological account, the necessity απλωζand the necessity εξυποθεσεωζare related to an achievement of an endaccording to two thoroughly different ontological and logical grounds. Secondly, it is to bring the irreducibility of the teleological to non-teleological into organic development to unprecedented light so as to show how the ontological predominance of the finality over the material necessity may be adequately expressed by a logical implication, if it is appropriately stated and well distinct from other similar logical connectives such as the material implication and the biconditional if-and-only-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STOTLE TELEOLOGY NECESSITY MATTER IMPL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